25小说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最近写到了常遇春之死,好多书友们看了问我常遇春的死是不是被朱元璋给害死的。

对于这个几个问题,小景一直没理会,毕竟史书都放在了哪儿,用不着我多说。

但一些朋友还是对于常遇春之死充满了好奇,死法千奇百怪,小景一一整理后,关于这位大明第二猛将的死法总共有三种。

第一种被毒死。提出这个说法的书友说是根据明间传说朱元璋妒忌徐达,常遇春两人功劳过大,有心要铲除,所以在常遇春返回应天的时候,让手下动了手。

说的理由是,明间传说徐达背上生毒疮。恰好遇上某次出兵的机会,徐达请命。朱元璋顾忌,于是在出征前夕赐给徐达一个食盒,里面装的是一只烧鹅。生毒疮忌吃烧鹅,徐达就看出来朱元璋有加害之心。迫于无奈,徐达还是吃了,于是病死。此后朱元璋杀了傅友德、蓝玉,众多的开国名将中,唯有汤和看出了朱元璋的用意,装疯卖傻才逃过了被杀,常遇春的功劳只比徐达低,所以,朱元璋没有理由放过常遇春,趁他攻下了开平后,让人杀了他!

第二种是被吓死的,这么说的根据是来自明朝王文禄《龙兴慈记》中记载说,朱元璋同情常遇春没有儿子,就赏给他两个宫女,让她们为常遇春传香火。这两个宫女早就听说常遇春的夫人不好惹,所以根本不敢接近常遇春。有一天清晨,常遇春起了床,这两个宫女好不容易逮着一个机会服侍常遇春,就打了一盆洗脸水,端进房内让他梳洗,常遇春看到端着水盆的一双手又白又嫩,情不自禁赞了一句:“好白的手啊!”

等他下朝回家,夫人叫人拿出一个红盒子,他很纳闷,今天是什么日子,夫人亲自送东西给自己啊?受宠若惊地接过来,打开一看,差点没昏过去:早上自己赞美的那双手,这时候正血淋淋地躺在盒子里!

从此,常遇春就受了惊吓,上朝的时候精力不集中,别人向皇上跪拜的时候,他像木头一样站着,别人起身的时候,他却要下拜,如此神情恍惚,让警惕性很高的朱元璋起了疑心:“看你神神道道的,不像以前的样子啊,该不是想谋杀我吧!”常遇春赶忙托出实情,一五一十把夫人搞“恐怖活动”的事情向朱元璋作了汇报。朱元璋哈哈大笑:“宫女我多的是,再赏你两个就是了,你暂且到后宫喝酒解愁吧!”

喝酒的时候,侍者端来一碗汤,朱元璋说:“喝吧,这是妒妇汤,滋味很不错的!”朱元璋说得太快,常遇春也许听成了“杜甫汤”,反正他没听清楚,当然也没明白这汤的含义,喝到嘴里,味道果然很鲜美。

在皇帝那儿喝了点小酒,常遇春心里的愁闷确实消解了不少。在回家的路上,他看到一些大臣手里都拿着一个小包裹,就问那些大臣拿的什么东西,大臣们就说:“今天皇上分肉了,你没分到吗?”分的什么肉啊?包裹上都贴着纸条呢,“悍妇之肉”。“不明白,不明白!”喝多了的常遇春觉得这肉的名字好怪,但就是想不明白这是什么肉。

回到家里,像往常一样,他的第一道功课就是向夫人请安和汇报:“夫人,我回来了,今天皇上请我喝酒了呢!”说了好几遍,却无人答应,满屋子找,也没找到夫人。仆人这时候凄凄惨惨来报告:“夫人没啦!”

原来朱元璋趁常遇春去喝酒,叫武士把常夫人大卸八块,小部分做了汤,大部分赏给了功臣。常遇春这时候才醒了酒,原来刚才在皇上那儿喝的是老婆的人肉汤啊!不由把吃的都吐了,从此吓成了癫痫病。后来年仅三十九岁暴卒,就是癫痫发作而亡。

第三种则是被朱元璋炮轰而死。同样这么说的根据是来自明朝徐渭所写《英烈传》记载,依靠功臣夺得天下的朱元璋,杀起功臣可是心狠手辣的。朱皇帝集全权于一身后,与皇后马氏订下炮打功臣楼的绝计,假意设宴庆功招待帮他夺得天下的功臣。

军师刘伯温事前得知消息,为避祸毅然辞职离京。刘伯温跟徐达二人私交甚广好,徐达送了他几十里还不肯离去,最后刘伯温忍不住暗示了徐达。他告诉徐达,今后不论何时都别离主上一步,皇上要你离他远点,你就回说:‘臣保驾有责,不能远离’!

炮打功臣楼那天,元勋功臣先后到来,朱元便借口离席方便逃之夭夭,而后就按设下的阴谋用铁炮轰打了庆功楼。光炮打还不算,还纵火焚烧了庆功楼所在的整座凌烟阁,杀灭了大部分功臣。

事成后,朱元分权六部,创设卫所(即后来的锦衣卫)让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分别掌管。

朱元璋“炮打功臣楼,火焚凌烟阁”那天,徐达因得到刘伯温的暗示始终跟着朱元璋,才躲过一劫!而常遇春则被炸死了!

看到上面三种结果,我不得不说书友们的想象力,同时为写正史的诸位学者感到悲哀,一部正史还不如街头巷尾的稗官野史让人更加熟知。

有人说正史都是皇帝控制,当然要写好的。对于这一点,我不否认是有一些,“君举必书”,是有选择、有条件的。有了功绩,做了好事,当然要大书特书。就是没有功绩,没干好事,也要虚构一些载入史册;或者“假人之美,藉为私惠”;或者颠倒黑白,把坏事说成好事。总之,“自称我长,相谓彼短”,“略外别内,掩恶扬善”。凡是对自己有利的事,”必书”无疑;凡是对自己不利的事,万万不可见诸史册。帝王们或多或少都会干一些坏事,那些贼臣逆子、淫君乱主,干的坏事就更多,但是干归干,举归举,要载入史册,传之后代,是绝对不允许的。”秽迹彰于一朝,恶名披于千载”,有哪一个帝王愿意把自己的”秽迹”载入史册呢?所谓”君举必书”,不过是一句假话而已,在中国商朝设置史官以来,经过历朝历代的演变,史官分出了专门负责记录的起居注史官和史馆史官,前者随侍皇帝左右,记录皇帝的言行与政务得失,皇帝不能阅读这些记录内容,后者专门编纂前代王朝的官方历史。

这些史官们对于“君举必书”的态度颇为认真,大多的时候都有“秉笔直书”好传统,尤其是司马迁这样一个特殊的史官,成为后世史官竞相继承的品操和史德。他们都知道”史之为务,申以劝诫,树之风声”,”夫所谓直笔者,不掩恶,不虚美,书之有益于褒贬,不书无损于劝诫”(刘知几:《史通》)。因此,对帝王们的言行,随时都要记录下来,不管你”举”得对不对,都要”直书其事”。那怕把屠刀架在脖子上,也要说真话,不说假话。”宁为兰摧玉折,不为萧敷艾荣”,绝对不能”兰艾相杂,朱紫不分”。所以一般的正史还是可信的。

《明史》是二十四史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至朱由检崇祯十七年二百多年的历史。其卷数在二十四史中仅次于《宋史》,但其修纂时间之久,用力之勤却大大超过了以前诸史。修成之后,得到后代史家的好评。

经过三次改稿,费时几十年。《明史》的确有不少长处。首先,它体例严谨,叙事清晰,文字简明,编排得当。史评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曾将辽宋、金、元诸史和《明史》作了比较,认为“未有如《明史》之完善者”。其次,《明史》的史料较为丰富。当时可资的第一手史料很多,除一套完整的明朝各帝“实录”而外,尚有邸报、方志、文集和大量私家史乘。朱彝尊修史时《上总裁第二书》中说,仅各地的方志藏于国家图书馆者,即达三千余册之多。可见《明史》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

再者,《明史》是清朝的张廷玉的继承前人的成果编写的,张廷玉是什么人是康熙朝大学士张英次子,康、雍、乾三朝元老。康熙时以进士官刑部、吏部侍郎,雍正年间受到重用,任顺天乡试主考官、入值南书房、《明史》总载官、礼部及户部尚书,后又相继升他为文渊阁、文华殿和保和殿大学士,并令其改兼吏部尚书,居官五十多年,这样一个忠实的清朝大官,编撰前朝史书自然不会帮着前朝皇帝刻意隐瞒了害死常遇春的这样的一个大臣了,再者,清朝皇帝当时入关,很需要人心,编纂些前朝的皇帝的恶习才好证明他的统治是合法的,常遇春明朝开国第二,若真被朱元璋害死,岂能不大书特书,可见常遇春是病死,并非朱元璋害死的。

己亥,征虏副将军中书平章鄂国公常遇春还,军次柳河川,得疾而卒。报至,诏平章李文忠领其众。——明实录:明太祖实录卷四十三(下)

“师还,次柳河川,暴疾卒,年仅四十。“——《明史》(卷一百二十五)。

七月己亥,常遇春还次柳河川,得疾卒,上令偏将军李文忠代领其众。——《明史纪事本末》卷之八○北伐中原。

至于第二个书友说是被吓死的,这点从上面是史书都可以看到了,而且太多的不符合事实的地方,细细归纳了一下,就有三处。

其一,《明史》(卷一百二十五)记载,遇春二子,茂、升。野史却说无子,明显不符。

史载,常遇春曾娶定远人蓝氏为妻,生有三男三女:长子常茂,次子常升,三子常森;长女常氏被册封给太子朱标为妃,史称元妃。常遇春长子常茂《明史》列传十三,洪武三年十一月大封功臣,第三,封郑国公,禄三千石,世袭。二十年九月丁酉有罪,安置龙州。二十四年卒。可见,野史述说因常遇春没有儿子,朱元璋赏给两个宫女的故事是胡乱编造的情节,并非事实。

其二,正史记载的常遇春死因与野史说的死因,也大相径庭。

翻开所有正史,对常遇春的死亡原因,几乎所有记载均为“因得‘卸甲风’而暴死”,或“1369年在柳河州暴病而故”,根本没有一处提及是“癫痫发作而亡”。要知道,“卸甲风”是指古代将军打仗之后,回到帐中,因为身体太热、又出了很多汗,立即卸去盔甲,贪凉吹风,引起所谓“中风”之疾。这与癫痫发作而亡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何况,一位堂堂战场上的常胜将军,后来竟精神脆弱到了“不战而死”的地步,实在太无可信度。就此不难看出,蓝氏被烹食之说的结局也是虚构无疑。

至于是被朱元璋炮轰而死,那就更是无稽之谈了,正史记载,常遇春死时,是在1369年在柳河州暴病而故的。当时局面,还有王保保在宁夏,元惠帝还没有死,辽东还有不少兵力,只是统一了南方,以及山东,河南、山西,陕西一带,整个大明朝的整体局势还没有稳定。乱杀大将是自乱阵脚的行为,所以不可能有炮轰一事。

朱元璋大杀功臣的时候,是国家局势稳定,而且他已经年老。史书记载有一次他与太子朱标对话,讲得是关于大杀功臣的事,朱元璋命人拿了根满是刺的荆条让的朱标拿起来,朱标面有难色,朱元璋就说荆条是国家,上面的刺是那些开国的大臣,我把刺去掉了,你就可以轻松的拿起荆条。可见常遇春被炮轰之死是站不住脚的。

那常遇春到底是怎么死的,小景除了正史所说的暴病之外,更多的是相信古人所言,是属于那种”杀降不详“的人,是遭到报应死的。

对于这一点明史《徐达传》中所言,赞曰:明太祖奋自滁阳,戡定四方,虽曰天授,盖二王之力多焉。中山持重有谋,功高不伐,自古名世之佐无以过之。开平摧锋陷阵,所向必克,智勇不在中山下;而公忠谦逊,善持其功名,允为元勋之冠。身依日月,剖符锡土,若二王者,可谓极盛矣。顾中山赏延后裔,世叨荣宠;而开平天不假年,子孙亦复衰替。贵匹勋齐,而食报或爽,其故何也?太祖尝语诸将曰:“为将不妄杀人,岂惟国家之利,尔子孙实受其福。”信哉,可为为将帅者鉴矣。呵呵,不过这是小景一家之言而已。

25小说网推荐阅读:群芳斗艳:多情家丁最风流雷武逆天明末三十年修罗武神从山贼开始明末钢铁大亨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大成公子妃在上之染瘾世子爷带着微信购物坐江山穿越明末两太子振南明绝色催眠师,逆天大小姐红楼:朕即大乾踢开永乐开局被抄家,我带着空间去流放!三国:寒门崛起大明:让你监国,却成千古一帝?大明凰女传姐妹花岳父,开局还送五小妾在他心头放肆史上第一姑爷回到三国做强者田园娇宠:神医丑媳山里汉三国之曹家孽子大夏刑案官将军宠妻之独慕花朝霸魂管仲开局一个人,立国全靠拼千宋矛与盾与罗马帝国飘飞的残叶蝉动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快穿之我就是个观众大明最牛锦衣卫,老朱求我住手三国:曹操和刘备扶我登基大魏疯王大哥,臣弟助你上位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打造最强边关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明末:我看看谁敢让我剃头大唐之从当咸鱼开始大明捉鬼记:明朝那些魑魅魍魉最强假太监大唐不良人从亮剑开始签到剧综满门忠烈,皇帝却逼我造反
25小说网搜藏榜: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大成公子妃在上之染瘾世子爷群芳斗艳:多情家丁最风流带着微信购物坐江山穿越明末两太子振南明绝色催眠师,逆天大小姐红楼:朕即大乾踢开永乐开局被抄家,我带着空间去流放!三国:寒门崛起大明:让你监国,却成千古一帝?大明凰女传姐妹花岳父,开局还送五小妾在他心头放肆史上第一姑爷回到三国做强者田园娇宠:神医丑媳山里汉三国之曹家孽子大夏刑案官将军宠妻之独慕花朝霸魂管仲开局一个人,立国全靠拼千宋矛与盾与罗马帝国飘飞的残叶蝉动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快穿之我就是个观众大明最牛锦衣卫,老朱求我住手三国:曹操和刘备扶我登基大魏疯王大哥,臣弟助你上位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打造最强边关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明末:我看看谁敢让我剃头大唐之从当咸鱼开始大明捉鬼记:明朝那些魑魅魍魉最强假太监大唐不良人从亮剑开始签到剧综满门忠烈,皇帝却逼我造反成为铁锤寨三当家后镜子通古今,我靠亿万物资养扶苏家父曹孟德重生三国,家兄孟德弃妃在上:王爷,要听话
25小说网最新小说: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什么!越娶妻越强穿越三国做将军水浒反派:我给帝姬当笔友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红楼:玩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