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时代特别重视门第与出身,“改家谱”便成了无数仕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因为此举不仅可以抬自家的高社会地位,让自己的仕途变得更加平坦顺畅,还能让子孙后代享有同样的福利。
但又如世人所言“虽一姓之内,高下悬隔”。意思就是,就算是在名门大姓的家族内部,也有非常悬殊的高低贵贱之分。就好比老爷子萧嵩曾经贵为宰相,但萧珪的父辈祖辈只是乡野之间的教书先生。二者之间的差距,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现在萧嵩主动给出了一个机会,让萧珪把这个距离缩短为零。
萧珪心里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这是无数大唐仕人做梦,也不敢去想的好事;也是许多贵族子弟奋斗一辈子,也争取不到的泼天富贵。
虽然一时想不出清,老爷子此举究竟有何深意。但做人,总得识得好赖。
于是萧珪站起了身来,十分恭敬的叉手拜下,“小侄拜谢伯父大人,大恩大德!”
萧嵩点头微笑,说道:“明日来我府上,细细商议改谱一事。须得尽快,将其办理妥当。”
萧珪道:“小侄明白。”
萧嵩说道:“你过来,老夫另有一事问你。”
萧珪坐到他的身边,问道:“老爷子,什么事?”
萧嵩警惕的看了看门口,贼兮兮的小声说道:“你与咸宜公主,相处如何?”
萧珪双眉一皱表情古怪,“老爷子为何打听我的私事?”
“岂止私事?!”萧嵩急道,“快说,情况如何?”
萧珪无奈苦笑,“很好。”
萧嵩又来追问,“好到什么程度?”
萧珪直咧牙,“这……这个,不可描述,不可描述!”
萧嵩停顿了片刻,突然道:“就问你,她怀上了没有?”
“啊?!”萧珪当场一愣。
“你倒是快说啊!”
“这、这我如何知道?”
“蠢!这都不知道!”
“咦!这种事情,谁能知道?”
“若不知道,便要努力让自己知道。努力,懂吗?”
“……”萧珪表情凝滞,无语凝噎。
岂料萧嵩仍不死心反复盘问,萧珪只能装傻充楞,顾左右而言他——总不能,把自己用了什么姿势这样的细节,都告诉这个为老不尊的老狐狸吧?
万幸,只是过了片刻,皇帝李隆基便驾到了。
二人起身迎驾之后,萧嵩便就告辞离去。这让萧珪如释重负,暗暗长吁了一口气。
李隆基刚一入座,便开门见说道:“萧珪,洛阳之事,你办得不错。有赏。”
萧珪叉手而拜,“臣谢陛下。”
李隆基完全一副公事公办的腔调,说道:“此事,到此为止。你可明白?”
萧珪心中微微一凛,答道:“臣明白。”
李隆基又补充了一句,“往后,江湖之事,再也与你无关。”
萧珪叉手拜下,“臣遵旨!”
李隆基停顿片刻,说道:“你肯定很想知道,朕为何如何安排?”
萧珪犹豫了一下,说道:“其实,臣更想知道,接下来陛下将要派臣,去往哪里、做些什么?”
李隆基轻笑了一声,“你还真是自大得紧。朕难道就不能把你轰回山野之中,继续修你的仙,了你的道?”
萧珪立刻弯腰叉手一拜,“臣谢陛下隆恩!”
李隆基突然就怒了,“混账东西,想得倒美!”
萧珪咧了咧牙,惶惶应喏,“臣知错了,陛下息怒!”
“错在哪里?”李隆基大声斥问。
萧珪连忙答道:“食君之禄,分君之忧。陛下若有差谴,臣当万死不辞!”
李隆基的怒气总算消散了一些,说道:“现下确有一事,朕要派你,前去查办。”
查办?
听到这个关键字眼,萧珪立刻想到自己还是一名“御史”,曾经还是巡检西域的“碛西黜置大使”……看来,自己真是要官复原职、重返西域了!
果然,李隆基身边的高力士,将一份奏表拿给了萧珪来看。
奏表中的内容,让萧珪不大不小的吃了一惊——有人匿名弹劾安西副都护、于阗经略使哥舒道元,罪名共计十五条。其中不乏“串谋外族意图不轨、纵容家属行凶、包庇杀人凶犯”这样的大罪。
等萧珪看完奏表,李隆基说道:“朕知道,你与哥舒道元交从匪浅。现在朕要派你前去查办于他,你可有话讲?”
萧珪不由自主的皱起了眉头,答道:“臣一定竭尽全力查明真相。若哥舒道元真有其罪,臣定要将其依法查办;若哥舒道元无罪,臣也定会查出污告之人,依法将其惩治。”
李隆基问道:“你怎知道,有人诬告?”
萧珪眨了眨眼睛,说道:“臣只是觉得,有这样一种可能。”
李隆基说道:“你若有心偏袒,便就不用去了。”
萧珪心中一凛,说道:“陛下若不放心,可将哥舒道元唤至京城,交御史台审理。臣仍去于阗,查其罪证是否属实。另外,哥舒道元之子哥舒翰如今正在长安。臣建议,或可先行传唤哥舒翰,查问一二。”
李隆基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说道:“如此,尚可算你想得周到。但于阗边防重镇,干系国家安危,岂可一日无主?”
萧珪说道:“臣以为,朝廷或可另谴一员大将前去,暂代哥舒道元之职。待军政要务交割妥当,再唤哥舒道元赴京受审,料也不迟。”
李隆基说道:“如此一来二去,空费年许光阴,几时查得明白?再者,哥舒道元曾在于阗经营多年,树大根深、盘根错节。顷刻之间,哪位大将能够取而代之?其间若有敌军入寇、战事兴起,于阗安危又当如何?”
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萧珪的心里已经大致明白。为了确定自己的猜测,他悄悄的打量了一下高力士。
但是高力士,完全不动声色。
只好,赌一把了……
萧珪站直了腰竿,叉手一拜,“陛下若不弃,臣斗胆举荐一人,或可堪用。”
李隆基淡淡问道:“谁?”
“此人,便是……微臣自己。”
李隆基笑了,“就你?”
萧珪咧了咧牙,说道:“俗话说,内举不避亲嘛……不对不对,臣这是,毛遂自荐。”
李隆基笑了笑,说道:“你有何把握,可以替代哥舒道元?”
萧珪正了正脸色,说道:“臣没有十足的把握。但是臣,定会竭尽全力。”
李隆基扭头看了一眼高力士,二人会心一笑。
然后,李隆基沉思了片刻,说道:“朕记得,你曾经搭救过于阗的君臣;你和于阗的王室,私交也是不错。这便是你全部的底气么?”
萧珪想了一想,说道:“臣觉得,臣和于阗王室的私交,顶多只能算是,臣得以立足于阗的一项便利,起不到决定的作用。于阗最大的问题,不在内部,而在吐蕃。”
李隆基的眼中闪出一抹精光,“说下去。”
萧珪说道:“多年来,于阗王室一心向唐;但若受到吐蕃逼迫,他们也有可能背弃大唐,转投吐蕃麾下。这样的事情,此前已经发生过了。因此臣以为,于阗经略使的首要之务,就是保护于阗不受吐蕃侵害。其次,才是拢络于阗君臣之心,并散播大唐诗书文明。令其举国上下永慕大唐,世世生生不离不弃。如此,方为根本之策、长久之计。”
李隆基目光炯炯的看着萧珪,细作寻思。
萧珪叉手拜着,纹丝不动。
过了许久,李隆基用指节敲击了一下身前的深红木几。
“萧珪。朕,准你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