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小说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穿得很厚实的居正从外面走了进来,对着端坐在书桌前审批奏疏的林晧然施礼道:“下官见过次辅大人!”

“张阁老,请坐吧!”林晧然正在审批关于调派宣府军帮把汗那吉平息叛乱的政令,却是头亦不抬地道。

自从推翻俺答金国的政权,整个蒙古地区陷入四分五裂的格局。且不说北元的扎萨克图汗没有能力称霸,加上大明已经悄然掌握蒙古地区的经济命脉,林晧然自然不允许统一的情况出现。

在先后扶持几个屈服于明朝的部落首领后,林晧然亦是决定能够接受汉化的把汗那吉放回草原,进而由把汗那吉吸引土默川的残部成为草原的一支力量。

跟着朱棣时期单纯的分化蒙古部落不同,他现在更侧重于经济控制和文化交融,却是要尽可能地将蒙古部落彻底汉化。

亦是如此,他不介意派遣边军适当地介入蒙古内部战火,让蒙古处在一种分裂的状态,从而有利于他不断掌握和感化那些渴望和平的蒙古部落。

张居正误以为林晧然故意怠慢自己,不由得微微蹙起眉头道:“次辅大人,下官刚刚已经上疏请辞了!”

跟随着进来给张居正送茶的陈经邦听到这句话,不由得震惊地望向张居正。

尽管张居正从翰林侍讲学士到内阁阁臣的升迁速度过快,致使他并没有太厚实的班底,但怎么说都是大明内阁排名第四的阁臣,地位可谓是超然。

现在竟然要辞官归田,这无疑算是一件震惊朝野的大事。

“我其实已经猜到了!”林晧然终于批审完毕,却是将毛笔放下并满脸认真地点头道。

就在昨天上午,三司会审结束,徐阶为着他的所做所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却是被判处了斩立决。

结案文书在内阁没有驳回,却是将这份结案文书送到陈太后那里走了一个流程,而后便将这位前任首辅推上断头台。

张居正作为徐阶的得意门生,特别此次张居正其实是徐阶的棋子之一,而今下面很多官员强烈呼吁张居正下台,这无疑给张居正相当大的压力。

正是如此,张居正上疏请辞其实是在情理之中,在他享受从翰林侍讲学士到阁臣快车道的同时,他亦是将仕途跟徐阶绑得很结实。

张居正不由得微微一愣,显得有些惊讶和不解地求证道:“你真的猜到了?”

“张阁老,徐阶此次的所作所为跟你没什么干系,而且你提前跟我和郭朴通了气!若是你是为这个事情而辞官,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我已经帮你平息了这个声音!”林晧然抬头望向张居正,显得满脸诚恳地挽留道。

旁边的银丝炭正在悄无声息地燃烧,却是不带一丝烟火气,仅仅留下一层淡淡的白灰,给这个房间输送着暖意。

张居正却不为所动,语气透着几分寒意地道:“下官之所以选择辞官,并非全因我老师之故,而是……我已经不满于你!”

咦?

正在给林晧然茶杯续茶水的陈经邦听到张居正竟然怪罪到自己老师头上,不由得十分惊讶地望向张居正。

“张阁老,不知我做了何事,让你对我产生不满了呢?”林晧然无奈地端起茶盏,显得十分镇定地询问道。

张居正稍作犹豫,当即便极度认真地说道:“今诸事皆决于内阁,而你在即位诏向天下宣布要开创盛世。只是今离登基之日已是半月有余,你却迟迟没有施政,岂不欺天下人哉?我将一条鞭法交予你已是半月,前后寻你数次,但你至今都没有给我任何答复,这虚名阁老不做亦罢!”

尽管现在内阁当政,只是在内阁真正有决定权的人还是林晧然。不说林晧然在朝堂所拥有的绝对声望和班底,单是郭朴和陈太后的鼎力支持,他张居正在内阁只能屈从于林晧然。

此次之所以选择上疏请呈,一方面是因为徐阶的罪行让他感到无地自容,一方面则是林晧然对他所倡导的一条鞭法根本没有重视,甚至是选择忽视。

在几番权衡后,他深知自己不可能斗得过林晧然,且已经被朝廷钉在耻辱柱上的徐阶连累到他,所以便萌生了退意。

若是在以前,他不会如此跟林晧然这般说话,但现在已是离任之际,亦是忍不住将自己的不满说出来。

“张阁老,你心里是如何评价一条鞭法的呢?”林晧然轻呷了一口热茶,显得十分认真地询问道。

跟着很多人所想的不同,一条鞭法并非是张居正最先提出,而是由由桂萼在嘉靖十年提出,到万历九年张居正推广到全国。

只是现在的情况跟另一时空的情况已经不同,且作为一个后世之人,自然明白一条鞭法的利与弊。

张居正的目光坚定,显得推崇备至地回应道:“一条鞭法是大明的希望之法,若次辅大人要带领大明开创盛世,则是非它不可!”

“张阁老,却不知一条鞭法能给百姓带来多少好处呢?”林晧然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又是进行追问道。

张居正的眼睛当即闪过一丝不悦,便是冷冷地回应道:“次辅大人,我已经在给你的具体执行方案中说得很是清楚,只要你看了便不会问这个问题!”

这……

陈经邦正想要离开,结果听到张居正如此恶劣的态度,却是不由得蹙起眉头。

且不说任何政策都需要地方官府认真贯彻才行,这一条鞭法说到底还是要往百姓的口袋掏银子,亦是不可能真的百利而无一害。

只是张居正此等态度,当真以为只有一条鞭法才能助大明开创盛世,但他亦不好好想一想究竟是谁提出的刁民册?是谁解决大明最严重的地方士绅偷税、漏税的难题?是谁使得大明征粮田亩一举突破十亿亩?是谁让大明财政一下子增加五成之多?

若是要论治国之道,谁才能带领现在的大明走向盛世,如果自己老师都不行的话,那么他张居正更不行!

“张阁老,你的一条鞭法我已经认真看过了,你对桂萼的方案补足了很多更具可行性的细节!只是你有没有想过……此法谁最受益呢?”林晧然手里端着茶盏,显得十分认真地询问道。

张居正却是没想到林晧然变得如此的愚蠢,便是理由当然地道:“此法自然是百姓最为受益!若是朝廷将地方名目繁多杂税简为一体,役以户丁征集,百姓便少了很多滋扰,缴银亦可避开徭役。田赋除东南等富庶之地仍征实物以供京师,其余皆一律折色,无须粮长携百姓输送储存之苦,此乃谋盛世之良策!”

咦?

陈经邦听到张居正如此部析,却是不由得重新审视一条鞭法,发现此法对百姓还真的极为有利,可谓是造福于民了。

“张阁老,此法一旦推广全国,天下百姓便再无法离开白银!只是近些年白银自海外涌入,银贱而米贵自是有益于百姓,只是他日涌入白银收缩致使银贵而米贱,百姓需要用更多的粮食才能换得等量的白银交税,此时又当如何?”林晧然喝了一口微烫的茶水,显得十分认真地反问道。

这其实是真实历史曾经发生过的情况。在明朝的后期,随着日本的闭关锁国,加入跟西方贸易的收缩,最后致使涌入大明的白银严重缩水。

由于粮食减产,偏偏白银还进入了升值区间,朝廷对百姓还各种强征白银,当时可谓是“苛政猛于虎”。

林晧然现在并不能确保自己真能带领华夏走上世界之巅,故而他不想做这种目光短浅的举措,致使在白银升值时期逼得百姓卖儿卖女来缴税。

终究而言,他心中所追求的良方是让百姓少一些税赋的负担,而不是这种有可能给百姓埋下地雷的政策。

张居正亦是意识到百姓确定需要出售粮食换取白银,当即便生起主意地道:“次辅大人,咱们官府可以管控米粮市价,确定粮价在一个合理区间运行!”

“商人重利,且官商勾结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当年我治理雷州之时,广东发生很严重的洪灾,广州城的米价一石高达十两,只是次年丰年米价却可以落至一石仅四、五钱。地方官府纵有心干预,只是府库那些钱银又岂能斗得过地方富商?”林晧然发现张居正如此理想主义,却是苦涩地摇头道。

张居正看到林晧然一再贬低一条鞭法,显得十分不满地说道:“次辅大人,一条鞭法固然有利弊,但终究是造福于百姓,咱们亦不可因噎废食!”

“张阁老,咱们都知道加征加派不利于民生,但严嵩和徐阶当政时期,地方官员为何却总会认真地贯彻这些举措呢?”林晧然把玩着茶杯,却是似笑非笑地抛出一个问题道。

张居正在这方面跟林晧然等人有过交流,当即若有所悟地吐出两个字道:“火耗?”

“多向百姓征一两白银,地方官员则可多得一分银!若是此后地方官府向百姓征银为主,而朝廷的威慑不足,一条鞭法怕是‘鞭外有鞭,法外有法’,苦百姓矣!这些年以来,我之所以不许地方官府加征加派,一则是不让百姓承受太多的税赋,二则是不给这些地方官员通过火耗从百姓身上榨取太多血汗银!”林晧然的眼睛闪过一抹无奈,显得十分认真地道。

虽然他能够恪守清廉,但主要还是自己太过富有的缘故。

只是那些寒窗苦读十年的官员,本就自以为是天之骄子,让他们在地方仅吃一二年的苦头还好,但如果他们长时间看不到仕途的希望,那么很可能就会大贪特贪。

周幼清就是一个很好例子,哪怕初入官场的秉性优良,但到地方很容易就会沦陷。最可怕还是那种原本有抱负之人,这种人在彻底黑化之后,却比谁都更要恐怖地收刮民脂民膏。

正是如此,在意识到火耗的严重危害后,林晧然亦是一直寻找着更加巧妙的解决方式,而不是张居正所倡导的一条鞭法。

张居正慢慢意识到一条鞭法的弊端,但还是坚持施行一条鞭法地道:“此法虽有不足,但亦是将杂税简并为一体,还请次辅大人能够重视此法!”

“张阁老,杂税的问题归根究底还是大明地方财政先天缺陷,咱们应当设法改善地方财政和百姓得到更大的实惠,却不能总想着如何从百姓身上掏银子!”林晧然发现跟张居正存在认知上的偏差,却是耐着性子表达自己的观点道。

经过这么多年,他亦是慢慢看清了这个王朝的全貌。

大明朝廷为了减少地方上的财政开支,一个县城正规的编制往往只有知县、县丞、主簿等几个官职,而在编书吏不过十余人,其他是没有编制的贴写、帮差、衙役等。

跟着后世一个中等县城公务员动辄一、二千的编制相比较,便可以知道现在这点公职人员治理同样大的地方,人手其实是远远不够,而地方官府解决的方式往往只能依靠免费的徭役。

明朝有各种繁杂的差役,概括起来主要有“四差”,即里甲、均徭、驿传、民壮。

里甲役又称里甲正役,是以里甲为单位即以户为单位而承担的徭役。里甲正役的内容,主要是“催征钱粮,勾摄公事”,是里甲最基本、最主要的任务。

民壮,又名民兵。初时设立民壮的本意只是用来征守,主要是为了补充卫所军卒的不足,但到后来民壮已失去其本意了,在官府提供迎送差遣诸类事宜,到嘉靖年间已经成为一项重役。

正是如此,地方百姓除了要按例缴纳正税外,还是额外承担“正役、均徭、驿传、民壮”等,成为缓解地方财政开支的免费劳力。

哪怕是像海瑞那般的清廉,在出任淳安知县的期间,却还是要从百姓的口袋收取杂税和徭役百姓来招待路过的公职人员等。

之所以造成这种杂税繁杂的现象,其实并不全是地方官府的贪婪,更多还是地方官府编制人员过少和地方财政不足所造成的必然结果。

张居正发现林晧然比他想问题可能要深一些,便是认真地表达观点道:“次辅大人,恕下官直言,你爱惜百姓令人钦佩,但一条鞭法已是目前最好的良方!”

“原本我是打算跟首辅先行商议,只是既然咱们聊到这里,那么你先且一观,我亦好听一听你的看法吧!”林晧然看着张居正钻进一条鞭法的牛角尖,当即便拿出一份方案递过去道。

冬天的雪花宛如柳絮般,正从天空悄无声息地飘落下来,将这一座雪白的京城又盖上一层白色铠甲。

张居正翻开着林晧然递过来的方案,却很快呆立当场,很久才回过神来,却是难以置信地抬头望向眼前这个显得那般不真实的妖孽。

25小说网推荐阅读:群芳斗艳:多情家丁最风流雷武逆天明末三十年修罗武神从山贼开始明末钢铁大亨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大成公子妃在上之染瘾世子爷带着微信购物坐江山穿越明末两太子振南明绝色催眠师,逆天大小姐红楼:朕即大乾踢开永乐开局被抄家,我带着空间去流放!三国:寒门崛起大明:让你监国,却成千古一帝?大明凰女传姐妹花岳父,开局还送五小妾在他心头放肆史上第一姑爷回到三国做强者田园娇宠:神医丑媳山里汉三国之曹家孽子大夏刑案官将军宠妻之独慕花朝霸魂管仲开局一个人,立国全靠拼千宋矛与盾与罗马帝国飘飞的残叶蝉动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快穿之我就是个观众大明最牛锦衣卫,老朱求我住手三国:曹操和刘备扶我登基大魏疯王大哥,臣弟助你上位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打造最强边关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明末:我看看谁敢让我剃头大唐之从当咸鱼开始大明捉鬼记:明朝那些魑魅魍魉最强假太监大唐不良人从亮剑开始签到剧综满门忠烈,皇帝却逼我造反
25小说网搜藏榜: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大成公子妃在上之染瘾世子爷群芳斗艳:多情家丁最风流带着微信购物坐江山穿越明末两太子振南明绝色催眠师,逆天大小姐红楼:朕即大乾踢开永乐开局被抄家,我带着空间去流放!三国:寒门崛起大明:让你监国,却成千古一帝?大明凰女传姐妹花岳父,开局还送五小妾在他心头放肆史上第一姑爷回到三国做强者田园娇宠:神医丑媳山里汉三国之曹家孽子大夏刑案官将军宠妻之独慕花朝霸魂管仲开局一个人,立国全靠拼千宋矛与盾与罗马帝国飘飞的残叶蝉动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快穿之我就是个观众大明最牛锦衣卫,老朱求我住手三国:曹操和刘备扶我登基大魏疯王大哥,臣弟助你上位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打造最强边关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明末:我看看谁敢让我剃头大唐之从当咸鱼开始大明捉鬼记:明朝那些魑魅魍魉最强假太监大唐不良人从亮剑开始签到剧综满门忠烈,皇帝却逼我造反成为铁锤寨三当家后镜子通古今,我靠亿万物资养扶苏家父曹孟德重生三国,家兄孟德弃妃在上:王爷,要听话
25小说网最新小说: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什么!越娶妻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