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秣陵学宫的百家之主都通知到!”樗里寻继续说道。
这是百家的机遇,也是百家的厄运,就看百家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了。
文传天下,必然是将百家的经典公之于众,最先跳出来的也必然是百家。
可是同样的,对百家来说这也是一次扩大门生的机会,以往百家只能影响一地,一郡,弟子少的只有十几人,多的如儒墨也是数万数十万而已。
可是这一次,文传天下,百家就有机会将自己的经义思想传遍大秦,那时他们的弟子就不是几十几百或是几万而已了,大秦多少人,适龄孩童又有多少。
这么一算下来,等于是有数百万的弟子等着他们去招收,如何取舍就看百家自己了。
同样的,一旦百家接受了这样的协议,那么再有贵族跳出来,那那些受益的大家,就要跟秦国一起承担这份风险,成为秦国抵抗那些贵族的锋矛。
这是阳谋,煌煌正道,百家愿意或不愿意都要被卷入其中。
左单和王伦也想明白了这一点,看来公子还是怕死的,拉百家来当垫背。
百家和贵族的关系就跟鸡和蛋一样,谁也不知道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但是百家和贵族的却又是关系复杂。
樗里寻这一手,等于是将百家跟贵族对立起来。
“诸子怎么看?”嬴政看着英布送来的奏疏,交给了随行的大臣们,表情平静,让人猜不出他是怎么想的。
“末将以为此乃天下之幸事!”章邯开口,他本就是平民出身,因此也想着为万民谋福祉。
姚贾等老牌贵族世家却都皱眉了,想要反对,可是却又不知道该以什么借口反驳。
“北域大军正在征战,少府空虚,难以施行啊!”姚贾第一个想到了借口和理由。
不能反驳,那就拖,拖到陛下回到咸阳之后,再联合整个大秦的贵族施压,那样陛下也不得不将之作罢。
“少府空虚?”嬴政微微一笑,看着姚贾,然后看向了蒙毅和章邯。
所有人都是头皮发麻,这个理由有些说不过去啊。
北域大战,虽然一开始是动用了秦国的国库,可是随着战争的进程,源源不断的战利品都送往了咸阳。
同样的,西域诸国的朝奉,也使得秦国的少府中珍宝堆积如山,根本不存在国库空虚之说。
少府更是难得的大方,给九卿衙门和各郡县官府修葺了一波,现在甚至为了讨好始皇帝,开始联合墨家大兴土木,在各地建奇观。
什么摘星楼,高百尺,什么三十丈的万国来朝碑,总之,少府现在就是在告诉九卿各府,老子有的是钱,随便造!
“诸子在想什么,真以为朕不知道?”嬴政冷冷一笑,所有人都是冷汗直下。
“适龄孩童只是入学三年,三年能学得多好?能比得上尔等家族自幼培养?”嬴政继续说着。
贵族的教育是从小到大的,如果这样都比不上那些只学了三年,然后边耕作,边自学的平民子弟,那世家贵族也妄称贵族了。
还有一点,贵族拉拢的手段也是恐怖的,打不过就加入,这是贵族一贯伎俩。
天下适龄孩童百万,真出现那么几个奇才是必然的,可是奇才也要生长的环境的,而贵族啥都缺,唯独不缺给奇才生长的环境。
联姻,拉拢,大把的手段可以让贵族将这些奇才拉到自己家族中。
至于这些,秦国并不会去管,因为秦国只是需要有更多的人才为大秦效力,至于他是谁家的,重要也不重要。
“加盖玉玺,传至咸阳和南府!”嬴政不容分说。
蒙毅没有犹豫,在奏疏上加盖了传国玉玺大印,然后命人誊抄三份,一份发至咸阳,一份发南府,最后一份留存。
姚贾等人也突然反应过来,贵族的手段何其多,他们也只是一开始被震到了,仔细一想下来,实际上即使真的除了人杰,也根本影响不到他们。
甚至还能帮助他们一些族中人才凋零的家族重新崛起。
文传天下的诏书颁布,万民庆贺,歌功颂德,毕竟能学习文字,对于从出生就注定了命运的底层百姓来说这是多么难得的机会,现在他们有机会送自己的孩子去乡校学习,一切花销还由官府出,这样他们哪怕是节衣缩食,也会送自己的孩子去学习。
“釜底抽薪啊,这是将我等架在火上烤啊!”张良等六国谋逆都被这份诏书惊到了。
这是在逼着他们反啊,否则一旦这道诏书施行,不出三年,天下万民都得到学习,他们在想蛊惑平民反秦也做不到了。
甚至到时候,他们连起事的资本也都没有了,天下到处都将是秦国的耳目。
“等不了了,起事吧!”六国贵族终究是被逼着不得不提前起事了。
始皇帝三十七年,二月,陈郡叛乱,以秦国穷兵黩武为由起事。
三月,颍川叛乱,韩国宗室,韩成起义,打着复国旗号,组织起了叛军,夺取颍川郡治所阳翟。
四月,邯郸起义,赵国宗室赵歇自立,以张耳为相,复辟赵国。
之后,魏国大梁、齐国临淄、燕国蓟都纷纷起义复辟。
一时间战乱瞬间遍布了山东北部。
可是因为北域大军都在草原上大战,抽走了北域各郡的郡兵,导致这一场叛乱,秦国无兵可用,难以抵挡叛军的割据。
时间缓缓推衍,叛军人数也从最初的几千,几万人,发展到了数十万人。
“秦国怎么还没动静?”张良、河上公等人都藏在了深处,他们知道现在叛乱看似强盛,可是一鼓作气,再而歇,三而止。
叛乱至今,秦国的大军根本就没有出动,静静的看着他们的做大,看着他们成长起来。
然而,叛乱之地却没有蔓延到秦国本土,帝国南方的南府统治之地也没有起事,跟他们约定的楚地起事也没有按约定时间起事。
“楚地不用看了,公子寻手握五十万大军镇压南方,楚地根本无法动弹!”河上公说道。
叛乱四起,可是秦国的表现却安静得过分,甚至不见秦国任何大营有大军调动。
7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