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李子眼含期盼,看到沈宁又回转来,心里狂喜。
就连大李子也松了一口气。
吴氏还在嚷嚷:“就算一两银子不要,也太贵了,带个男娃回去干啥?男娃只知道吃,一年下来,得吃多少银子?以后长大了还要娶妻。带这个男娃回去,还不如俭省点粮食,给我家江河吃呢。我家江河可是江泰的亲弟弟……”
肖婶子忍不住怼她:“吴氏,你就闭嘴吧。这叫感情,懂不?沈家妹子心善,不忍看着娃儿受苦。”
“既然不忍看着娃儿受苦,这份不忍,也该给我家江河。江河可是江泰亲弟弟,李家这娃,与沈氏有啥关系,有江泰有啥关系?啥血缘都没有,带回去都养不熟!”
吴氏大声嚷嚷,倒是引得几个婶子支持她的说法了。
没有血缘关系的娃,真能养得熟吗?
若是以后养不熟,一身反骨,还向着李家,李三牛,那后悔都没地儿去后悔。
沈宁却不听这些议论,而是直接招呼里正,给她写文书。
如小云朵那般,也给二李子签了卖身契,双方按手印画押。
李三牛五两银子到手,脸上不再那般狰狞。
由于之前的那场发作,李家人倒也不敢肖想李三牛手里的这五两银子,也不敢多话。
李三牛干脆地叫了个泥瓦匠,让他帮工,在自己和大李子住的两间土胚房旁边,再给建一个小小的灶房。
这是彻底要和老李家分开了。
大李子心情既喜又悲,悲的是一直陪伴着自己的弟弟,也离开了自己。喜的是爹爹似乎振作起了精神,从吃上这样一分开,自己也自在多了。
建个土胚灶房不用多久,李三牛细细叮嘱大李子办好事情,虽然没什么家具,但是锅碗瓢盆都托人买好。
大李子总算可以拾点柴火,自己做饭了。提水每次提半桶,慢慢地走好几趟,供父子二人用。
李三牛还买了附近一块下等地,打算开春后种点菜,不至于坐吃山空,啥都没有。
偶尔,老李头老两口也会有点悔意,用孝道来压李三牛显然是不行的了,他现在压根就不在意他们这爹娘。
他们后悔的是,把儿子推远了,连孙子也失去了一个。毕竟,男娃养大后,本来是可以孝敬他们的。
但是让他们来养着李三牛父子三人,他们又不愿,那得花多少银子啊!
沈宁把二李子带回去后,同样也正式给他改名,原本叫李乐山,但由于和沈乐生都有一个“乐”字,因此改名为沈书海。
与小云朵一样,给他起了个小名,小海。
次日,正好要与老张头一起去县城给何大夫送货,足足十把懒人椅。自然又雇了老孙与老杨的牛车。
顺利交货,拿到银子后,沈宁和江泰又带着小海去县衙更换户籍。
自然是没忘记给老夫人送了几坛辣白菜,又陪着她老人家聊了聊家常。
得知沈宁又要了一个孩子来养,并且很快就要招婿上门,老夫人送了个玉镯给她,算是贺礼。
沈宁万万不敢受,直到老夫人说这玉镯子成色并不好,就戴着玩,不用放在心上,沈宁才敢接了。
送沈宁出府的丫头与沈宁闲聊了几句,透露出县太爷并非老夫人亲子的事情。
原来,县太爷父母早逝,族人欺他一个孩子,想要霸占他的家产,哪还能让他读书?
老夫人是他隔房的婶子,膝下无子,守寡多年,便把他过继来,当做亲子抚养。
县太爷纯孝,母子间从无龃龉,比很多亲母子的感情更好。
沈宁感谢她的提点,给了二十文的“信息费”,丫头眉开眼笑,暗道这乡下妇人还是个有眼力见的。
沈宁感叹,原来如此!难怪老夫人会送她镯子,想是物伤其类,感同身受。
出了县令府,沈宁悄悄把玉镯放到系统估价,竟然值个十两银子!
这也太贵重了。
沈宁小心地收起来。她日常都不戴任何首饰的,除了一支镀银的钗子,那也是基本的体面。
沈宁江泰带着两个娃一起走在街上,颇有一家四口的样子。
这般悠闲地逛着街,所有人的心情都很好。
这日县城的街头有人卖艺,不只是两个孩子,连江泰都看呆了。
“娘亲,江叔,那人竟然能喷出火来!”
“妹妹,你看那人能飞那么高,还能在空中翻跟斗!”
围观的群众发出阵阵叫好声,待表演完毕,卖艺者脱下帽子向人群团团一揖,围观群众却马上跑了大半。
只留下小部分人捧了个钱场,打赏几文钱。
沈宁也打赏了八文,引得卖艺者连声感谢。
沈宁又带孩子们去一个简单的茶楼,这里的消费不贵,还能听说书。
说书先生声情并茂,讲着那些传奇的武侠故事,所有人都听得入了迷,连江泰都听得心情激荡。
再一看沈宁嘴角含笑,神情温柔,更是心动。
两个娃儿在侧,听着故事,喝着茶吃着瓜子花生,这真是人生近二十年来,最好的享受。
江泰没忍住,在桌子下悄悄握住了沈宁的手。他以为沈宁会害羞挣开,哪知沈宁反过来还捏了捏他的手指,倒把他闹成了个大红脸。连说书先生在说什么,都听不清了……
带着孩子们见了大世面,小海连日来的阴霾都消散了,看着沈宁的目光中,充满了浓浓的孺慕。
沈宁倒是怕孩子不自在,什么都不提,只是如常地对待他们。
回到家里后,却见沈乐生过来了,原来是休沐日,便过来长姐家看看。
沈乐生虽然年纪还小,却有着舅舅的派头,不必多说,自然又是激励孩子一起读书写字,但完成任务后,又带着他们一起玩。
沈霜看到沈宁拿出来成叠的宣纸,心疼得直抽抽。
纸是多么昂贵的物事儿呀,平时就用树枝在沙地上学着写就行了呀……
待沈乐生住了一晚,第二日一大早坐牛车回去时,两个孩子就很舍不得这个小舅舅了。导致沈建生都有点吃味,这么久以来,两个娃对他尊敬有加,但都没这么亲近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