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宁不管不顾抓走了翟堂,安排毛承斗沐天波两人审讯翟堂,一定要审出勾结建奴的证据来。
他急匆匆赶往了京城里的偏僻胡同,去找一名叫做徐正明的读书人。
徐正明是一位奇才,发明了一种叫做栲栳椅的飞车,成功飞上了天。
飞车顺着湖泊田埂、树梢均速飞行,最后还平稳落地了。
奇才中的奇才啊。
“得亏创建了报纸。”周永宁感慨了一句,立即赶往了京城的一个偏僻巷子:“在报纸上招募善于发明的人才,效果显着,还要继续加把劲。”
周永宁在报纸上印刷了第一条广而告之,招募任何发明新鲜事物的人才,不看出身,不看功名,只要有用处立即重金招入屯田所。
偏僻巷子里。
一座青砖绿瓦的宅院内。
“正明啊,不要再想着经商了,过几年给你找个守寡的富婆,当个赘婿不就一辈子吃喝不愁了,你太爷,你爷爷,还有老爹我都是这般发家了。”
一名穿着绸子对襟的秃头中年,躺在藤椅上晒太阳,懒洋洋的念叨了一句。
徐正明怏怏不乐的看着自家父亲,又开始发愁倒霉的出身了。
四代单传的赘婿。
赘婿的地位不如狗。
朝廷要充盈边关了,征辟赘婿。
朝廷要大兴土木了,征辟赘婿。
朝廷要加税了,还是要给赘婿加丁税。
总之,脏活累活都跑不了赘婿。
“本来就是个赘婿户籍了,参加不了科举,只能当低贱的商人,地位不比娼妓戏子高多少。”
徐正明一脸无奈,他想改变出身,不想再让儿子当赘婿了:“听过国舅爷发布了招募贤才的消息,我想去试一试。”
秃头中年懒的出奇,喝酒都不想起身,嘬了一口嘴边的芦苇杆,另一头连着一只青花釉酒壶。
秃头中年听到儿子不想经商了,来了精神,但也只是多说了几句话:“儿啊,你要是早这么想早过上好日子了,咱们家啊就没有发奋图强的命。”
“你太爷,雄心勃勃的想要依靠读书光宗耀祖,结果越读越穷,不到一年败光了家产,只能去当个赘婿。你爷爷,不敢读书了,想要通过努力种地光宗耀祖,结果不是大旱就是大涝,不到三年就败光了太奶奶留下的家产,又只能去当个赘婿。”
徐正明听的津津有味,秃头中年应该说到自己了,却又闭口不谈了,心痒难挠:“爹,怎么不说你的事迹了。”
秃头中年瞅见儿子对赘婿这么感兴趣,心里大喜,赶紧趁热打铁:“爹啊,不敢种地了,就想着开些作坊光宗耀祖,结果作坊被雷劈的失火了,一把火烧了个干净,还是只能去当个赘婿。”
秃头中年在脑子里过了一遍京城里的富裕寡妇,思来想去,没找到一个愿意招婿,叹了一口气:“你啊就不应该经商,本来凭借你传承了老爹的俊俏相貌,京城里的寡妇随便你挑。”
“可惜,偏偏要去经商,寡妇们嫌弃你经过商,生了孩子不能参加科举,不愿意让你入赘了,不过嘛,也别急,隔壁的李寡妇应该不会嫌弃。”
徐正明惊了,结结巴巴的说道:“爹...爹啊,我今年才十六岁,李寡妇已经是半老徐娘了。”
秃头中年登时就怒了,嚷嚷道:“女大三抱金砖,大你三十岁怎么了!等到李寡妇百年以后,数百亩良田和几间铺子的家产都是你的了。”
“到时候你正值壮年,想续弦几房就续弦几房,人生岂不快哉。”
徐正明知道如狼似虎年纪的厉害,哪里还敢去入赘李寡妇,赶紧提着小箱子出去了。
前往贡院大街的铺子,去看看经营的情况。
留下秃头中年躺在藤椅上,恨铁不成钢的嘟嘟囔囔。
徐正明出了门,走在琉璃厂大街上。
街道两旁,全是重檐脊兽的楼阁,一杆杆招幌写着各家商号的名字。
熙熙攘攘的人群,大多穿着体面的绢布对襟。
时不时还有几顶松花绿圆顶官轿路过。
徐正明眉开眼笑了:“京城好啊,正是学生大干一场的好时机,凭我这一脑袋的学识,成为大国舅爷的左膀右臂都不是问题。”
“国舅爷,学生来了。”
周围的士绅百姓全都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瞧着他,暗自嘀咕,难不成又是一个在今科科举落榜的读书人。
一个个唯恐避之不及的赶紧躲远点,免得突然发疯,被他咬伤了。
徐正明瞧见附近人的反应,鄙夷的冷哼一声,都是一群俗人,哪里能懂他的雄心壮志。
迈开大步,加快脚步走进家里在贡院大街的铺子。
“老爹也真够蠢的,居然在贡院这么一个好市口卖纸笔,科举为了防止舞弊,不允许考生自带纸笔,不就相当于大晴天卖油纸伞吗。”
徐正明大概明白老爹是怎么想的,想着科举结束以后,卖给缺纸笔写书信的考生们。
可是,高中的进士们早就被官僚士绅们榜下捉婿了,书房里有的是纸笔。
落榜举人们早就痛哭流涕的去喝酒了,一时半会儿哪有心情给家里写信,再说了落榜这种事儿哪里敢写信寄回乡里,不就是让全家一起被乡里人嘲笑。
徐正明唯一满意的地方,今年终于不卖纸笔了:“连续三年没卖出去纸笔,总算反应过来了,用最后的本钱买了几艘平沙船,准备帮今科高中的进士们运送家书回江南。”
“进士们春风得意,出手阔绰的很,倒是个挣钱的好路子。”
徐正明斗志昂扬的走进了铺子,准备用最后本钱赚来的银子,大干一场。
只要成为国舅爷的人,雪盐、桑皮纸等紧俏货物敞开了供应,赚个几年银子,再娶来一房美妾,自家儿子就不用当赘婿了。
不过,要想干大买卖,平沙船少不了。
一名伙计跑了过来,扑倒在地,抱着徐正明的大腿痛哭流涕:“东家不好了,买来的平沙船刚刚抵达天津三卫的渡口,就遇见了大风浪。”
“据说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大风浪,平沙船全被卷走了。”
徐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