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就要堂堂正正,不能因为个人的恩怨诬陷他人,这回栽了大跟头了吧。”
“陛下,绝对不能助长诬陷朝廷命官的邪风,一定要对诬陷王永吉的人进行严惩。”
“倘若天底下人都能随便诬陷朝廷命官,甚至引起风气,天下岂不是要大乱了。”
崇祯叹了一口气,无可奈何,早知道会是这么一个情况,就不应该让方正化主动说话了。
这种事如果私底下说出来,只是一个提醒罢了,不会像现在这样冠冕堂皇的说出来以后产生很大的影响。
崇祯想了想,又不对,以东林党对于周永宁的恨之入骨,就算没有方正化主动说出来这件事,也会被都察院的御史用其他借口说出来。
不管怎么样,只要周永宁胆敢在今天告御状,就是落进了东林党官员的圈套。
引起了暖阁官员的公愤,不严惩周永宁都不行了,索性就让他跟在孙公身边躲上几个月,暂时避一避风头。
崇祯心里打定了主意,爱护小舅子的心切,准备遂了了东林党官员的心意,给出一个不大不小的惩戒。
只是,崇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没有真正的说出来,因为他看到周永宁还是一脸的趾高气扬,像是拿捏住了王永吉的把柄。
崇祯即将说出口的话,由惩戒改成了询问:“番茄伯还有什么话要说,只给你最后一次争辩的机会,如果说服不了暖阁里的官员,就只能把你关起来了。”
周永宁有恃无恐的说道:“侵吞老百姓的土地可以用银子的掩盖过去,侵吞开平中屯卫的军屯官田又如何?”
东林党官员根本就不想回答周永宁的质问,再做出侵吞军屯官田行为的同时,已经想好了万全的对策。
都察院的御史一本正经的走了出来,一副为国为民的样子,一个比一个看起来忠君爱国。
“周永宁已经诬陷了王永吉一次,死不悔改,又牵扯出了其他借口来诬陷一心为国的王永吉。”
“倘若是军屯官田能够种出来粮食,王永吉私自买走那些土地属于大罪,种不出来粮食就是另一种说法了。”
“王永吉买走的军屯官田里种不出来一粒粮食,土地也不知道怎么了,种不活庄稼,大片的抛荒,王永吉深知朝廷的军饷不够用,私自拿出了自己的银子补贴朝廷的军饷,买走了一些荒芜的土地。”
御史们唾沫星子飞溅的说到这里,一名户部官员声泪俱下地走了出来,控诉周永宁的无耻:“这是户部的钱粮账册,陛下可以亲眼看看,王永吉同样是用五十两银子一亩的银价买走了那些十两银子都卖不到的荒地。屯田是为了让卫所自给自足的耕种土地,那些名义上的官田都是种不出来粮食的荒地,世上哪有像王永吉这帮的忠臣,用族里的银子买走大片的荒地补贴朝廷的军饷。”
王承恩不想从这名户部官员手里接过来钱粮账册,已经拿了出来,事情到了这一步不接也不行了。
王承恩只能走过去接过来钱粮账册,交给了崇祯,让他看到了这名户部官员所说的证据。
崇祯更是没有看钱粮账册的心思,看与不看都一样,户部官员和王永吉穿一条裤子,早就会把账目做得漂漂亮亮找不出一点纰漏。
账目里只会出现一种结果,那就是户部官员想让崇祯看到的结果。
看来东林党官员做事还真是滴水不漏,有了前几次的吃亏,谨慎的防备着一切。
不再掉以轻心,把周永宁当成一个微不足道的混账,留给了他一些破绽,彻底谨慎对待了起来。
崇祯没有办法,只能选择用关起来的方式暂时把周永宁保护起来了,准备说出让王承恩把他带去孙承宗私塾的话了。
又是还没出口,崇祯又是从周永宁脸上看出了有恃无恐,明显是对于东林党官员的这番说辞有着对策。
崇祯耐住性子,期待着看了下去。
周永宁就像他预料的那样,又从一个刁钻的角度,给王永吉定了罪状:“是荒地还好说,你们那点小心思本伯爷就不说破了,用五十两银子买走老百姓的土地看似吃亏了,殊不知底下埋着大量的精煤。别说说是五十两银子了,就是五百两五千两银子买走老百姓的土地,不仅不亏,还是大赚特赚。”
周永宁说完这句话以后,同样是拿出了一本账册,踢了踢旁边的方正化一脚。
方正化正在为自己刚才的话感到懊恼,一心想着怎么弥补,千万不能让国舅爷从此不待见他。
那他还有什么脸面回去见天雄军的兄弟们,尤其是每次从京城回到地方,天雄军的兄弟们就像是期待父亲回家的孩子一样,期待这父亲带回来的糖葫芦。
方正化期期艾艾没多久到突然被人踢了一下,心里大怒正要破口大骂。
他抬头一看,刚好看见了国舅爷递过来一本账册,如梦初醒,慌忙接过来账册给皇爷送了过去。
路过王承恩身边的时候,特意挺着胸膛看了一眼王承恩,像是在说我方正化与国舅爷的关系可比你王承恩要亲近的多了。
崇祯接过来这本账册看了一眼,脸上的顾虑一扫而空,神态变得轻松起来。
随后,翻开账册一页一页的看了好几遍,崇祯脸上明显有着激动的神色。
这就让东林党官员感到奇怪了,到底是什么东西能够让崇祯的疑虑一扫而空,这也就罢了,还让他出现了激动的神情。
东林党官员有些困惑,想不通周永宁又做出了什么幺蛾子,难不成是他们姐夫小舅子两人一起做了一个局。
故意摆出激动的神情给东林党官员看,让他们不敢继续追查下去,好让周永宁躲过这一次的诬陷朝廷命官。
思来想去,只有这么一个解释了,东林党官员哪能岁了周永宁的心意,立即敲定了这件事。
“事不宜迟,陛下还是赶紧给周永宁定罪吧,免得流传出去任何的风声造成恶劣影响。”
“这事如果要让王永吉等忠臣听到了,还不知道作何感想,恐怕以后再也没有官绅一心为朝廷着想了。”
“不惩戒了周永宁不足以平民愤,万望陛下不能因私废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