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小说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也得亏伍良业到长安的时间比较早,在宫中等到李世民下朝之后,将事情办妥,午饭也是提前在宫中吃了,等一行人到了庄子上的时候,也才半下午。

随同李承乾和李元昌两人来的那五百千牛卫,在校尉的带领下,去了军营附近驻扎,趁着苏定方还在庄子上,让苏定方给他们安排地方。

这五百人,除却军营周围,也安排不到别的住处了,就在军营旁边安营扎寨得了。

在天黑之前,把营地搭建好,晚上还能安稳的睡帐篷。

至于庄子上营地里的营房,也是没有多余的位置了,哪怕明天要离开两百人,他们的营房宿舍空出来,也不会让宫中的千牛卫进去居住。

且不说二百人的营房安排不了五百人,即便是能安排,也不可能安排王府卫队和千牛卫混住的。

至于当初庄子上的卫队修建营房,也是按照人数来修建的,营房也不富裕。

毕竟,李复也只是一个郡王,两府权还是皇帝破例恩赐下来的,卫队两千人,这是定死的,哪怕是修建营地,营房,规模也是要按照卫队规模严格来修建,至于马厩,养猪场,或者是仓库什么的,这些就没有什么条条框框了。

但是人数是定死的。

不然两千人的卫队,修个四千人的营房,泾阳王想做什么?

想将卫队人数再扩充两千吗??

那就出事儿了。

金吾卫的人到了军营旁边,在苏定方的安排下,他们开始忙活起来,安营扎寨。

有的士兵看到旁边的营地,眼中露出一抹羡慕。

即便他们是宫中的千牛卫,营房也未曾有这边王府卫队的营房干净整洁......

大宅这边,李复和李韶到前院,迎接李承乾和李元昌。

若只是李承乾到的话,倒也无须如此客套,孩子对这边早就熟悉了,新宅子还没盖好的时候,就经常到这边来玩耍,李复一家搬进新宅子之后,李承乾还来吃过乔迁宴呢。

李元昌第一次来庄子上,中途庄子上的护卫接管了他们的保护工作,而宫中的千牛卫离开的时候,他就有些好奇。

这边的庄子上,好像跟自己印象里长安城的荒郊野外不一样啊。

之前明明是在宫中做足了心理准备的。

结果到这里一看,什么嘛,宫里的人怎么还骗小孩呢!

就是为了不让自己惦记着出宫玩。

太坏了。

“王叔!”

李承乾欢快的跑到李复跟前,扑到了李复的怀中。

他身后的李元昌人都傻了。

这还是自己那个平日里在宫中一本正经的大侄子吗?

“哎哟,承乾,这一段时间不见,好像又壮实了几分啊。”李复笑着拍着李承乾的后背。

十二岁的孩子,正是个长身体的时候,哪怕是一两个月不见,仔细瞅瞅,都能看出有变化。

半大小子,饭量大,宫中也不可能饿着当朝太子,李承乾的个头也到了猛蹿的时候了。

“我还寻思,今年没有机会到王叔的庄子上来呢。”李承乾爽朗的笑着,看到一边站着的李韶,笑着拱手行礼。

“婶婶。”

李韶微笑颔首。

“对了,王叔,婶婶,这是我七叔。”李承乾向两口子介绍李元昌。

李元昌上前,对着两人拱手。

双方相互见礼。

“堂兄,堂嫂,多有叨扰,还望见谅。”

“鲁王殿下客气了,都是一家人。”李复笑道。

客套完之后,李复就领着两人进了屋中。

李元昌来庄子上这事儿,倒是超乎了李复的预料,因此赶紧让老赵再收拾个院子出来,给李元昌居住,就让李元昌住在李承乾的隔壁。

等一切安排妥当之后,李韶去侧院看下人们给李承乾和李元昌收拾的住处,李复则是领着两个孩子到了书房。

他要跟李承乾好好说说这庄子上的事情,以及自己走了之后,庄子上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承乾,你在庄子上住过不少时日,对庄子上也算了解,平日里可知道,王叔在庄子上都做些什么?”李复问道。

李承乾想了想。

好像自己在这里住的时候,自家王叔.......

吃饱了睡觉,睡醒了躺在院子里的树荫地下,喝喝茶,吃吃零嘴,看看书,书也没看进去多少。

要么就是在书房里不知道琢磨什么,自己也看不懂。

偶尔出门,到庄子上溜达溜达,去工地上走一圈,再到书院里视察一番。

除此之外,好像也就没什么了。

这么想的话,在庄子上,也挺简单的。

难怪王叔不想回长安居住,在长安城里,大大小小的事情没完没了,尤其是跟宫中,跟朝政沾点边的,都麻烦的很。

而自家王叔,最是怕麻烦的人.......

虽然脑海里想着这些,但是李承乾没说。

“王叔在庄子上,是处理庄子上的各种事务吧,看账本,偶尔巡视庄子,应对一些庄子上发生的事情.......什么的。”

“侄儿记得先前春耕的时候发生抢水,眼下那两个庄子,张焕在那里看养猪场.......”

“这两年庄子上多了军营,然后就是工坊区,需要操心的事情不多,有马十三在那里,他可以应对工坊区和交易区的一切,关于那边,只需要每个月看看账本,核对一下账目就可以了。”

李承乾条理清晰的说着庄子上的事情。

“再一点重要的就是书院,书院平日里也没有什么大事,有陆博士坐镇,只需要偶尔过去看看就是了,小侄住在庄子上,每日功课,难免是要常去书院走动的。”

李复一边听一边点头。

李承乾能够做到心中有数,临了能说上就上。

不愧是太子。

“既然你心中有数,那我也就放心了。”李复说道:“我离开庄子之后,在我回来之前,这庄子就交给你来操持了,庄子上大小事务,全都交给你来决定处理。”

李承乾拱手应声。

“侄儿定不负王叔所望。”

“王叔,那婶婶那边,在账目方面上,可否让婶婶协助侄儿?”

“你不想管账?”李复问道。

李承乾摇摇头。

“这庄子上的产业,累积起来的账本,侄儿若是要亲自管,那恐怕就真是力不从心了,庞大繁杂的账目,即便是要理清楚,也不是半个月一个月就能做到的,而做不到梳理清楚明白,那账目就算是放在眼前,也只是一堆没有意义的数字,侄儿是看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利害的。”

“既然让你来掌管着庄子上,那庄子上,人尽其用,也是你需要考虑的。”李复说道:“这也是这次只让你带了一个侍读过来的原因,不然,将你的东宫属官都带过来,你甚至都不用操心。”

李承乾认真点头。

其实李复要叮嘱的也不多,就是要看李承乾自己发挥。

要是事事叮嘱,什么都安排好了,那要李承乾来做什么?

李元昌在旁边听着。

他看向李承乾的目光,变了。

明明是一起在大安宫愉快的玩耍的伙伴,怎么你就偷摸的变得这么优秀了?

“遇事不决可问,但是,要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断,我能叮嘱的,就只有这些了。”李复笑道,他起身走到李承乾的旁边,伸手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你也是长大了啊。”

李承乾嘿嘿一笑,恢复了在李复面前那憨厚少年的模样。

自家王叔的用心良苦,他岂能不知道?

比起那些事事都要替自己做主的人来,自家王叔,真是神仙一样的人物。

“那我呢?”李元昌看向李复:“泾阳王兄,我能做什么呢?我也想帮一帮承乾。”

李复看向李元昌。

九岁的娃娃,李承乾九岁的时候,才刚刚来庄子上呢,一晃都三年过去了。

“鲁王殿下的话,就要在庄子上认真读书了,我想,太上皇准鲁王殿下来庄子上的时候,也叮嘱过了吧?”李复笑道。

李元昌一下子泄了气。

随后,他看向李复。

“泾阳王兄,你就不要跟我客气了,不要叫我什么鲁王殿下,叫我元昌或是小七就好。”

李复笑着点点头。

至于李元昌称呼他泾阳王兄,李复也没去纠正。

泾阳王府,他一根独苗,排序他排老大,能让李元昌称呼他为大兄吗?

那李建成大半夜的得来找自己好好说道说道。

李元昌见到李韶,要恭敬叫一声嫂嫂,李韶称呼李元昌便可以论行,称呼小七郎。

但是如果按照李家整个大族来算的话,同族排序,排序不是这样了,李元昌也就不是李七郎了。

为啥李世民他们兄弟,李大,李二,李四,这是他们家的排序。

因为李渊成了皇帝,同族同辈排行就不适用了。

其他的,比如说高三十五,说的是高适,是一种敬称,按家里排行指代其人,高适族中同辈排三十五,就是高家这一辈所有男丁里排三十五位,因此得名,不是高适他爹给他生了三十四位兄长,堂兄什么的,也都算上了。

“承乾,今日天色尚早,带上几个护卫,带上你七叔,到庄子上走走转转吧。”李复说道:“我让人为你们准备车马,累了就回来。”

“是。”李承乾笑着应声。

夏日白天的时间长,这会儿离着天黑,还早着呢。

李承乾提前半天趁着自己还在的时候来庄子上,主要还是给个短暂的适应期,去看看眼下庄子上是什么情况,等到明日,他就得正式上岗了。

要么怎么说,还是大唐好呢。

这光明正大的雇佣一个十二岁的太子,一点毛病都没有。

不是说甘罗十二岁做了丞相吗?

十二岁咋了,俺们家大侄儿八岁还做了太子呢。

十二岁都能处理政事了,没比甘罗差哪儿去。

所以说,太子的老师们,大唐的朝臣们,得知足,过犹不及。

两个孩子离开之后,李复也去下人们准备的偏院里去了。

跟在李承乾和李元昌身边伺候的人,也随着李承乾一同出门了。

每个院子里,李复都留下一名伺候的人。

两个孩子在这边的日常起居,倒是用不着他俩干活,主要是俩孩子从宫中带出来的宫女内侍,在宅子里有什么需求,是要通过他们两人来传达的。

出了宅子,李元昌开始了放飞自我,一路上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承乾,这庄子上景色真不错。”

“承乾,这路也很平整啊,跟我想象的不一样。”

“承乾,他们都说,外面其实没有什么好的,因为这几年外面各种灾害不断,百姓们日子也不好过呢。”

“承乾,那边那么多人,他们在干什么?”

李承乾一路上听着自己的七叔跟一只蹲在自己肩膀上的麻雀一样,人都麻了。

得亏自己当年来庄子上住着,也算是对外面的世界“见多识广”了,不然自己也会像七叔这样,看什么都新鲜。

但是他又是太子,肯定不会像七叔这样,好奇什么,就直接问出来。

父亲说了,不管是做太子还是做皇帝,要让臣下知道,恩威难测,臣下不能在揣摩皇帝的心意的时候,一猜一个准。

被人猜准了,就容易被人拿捏,所想所做,就会有所偏颇。

“看上去他们应该是在修路,咱们过去看看吧。”李承乾说道。

“好。”李元昌应声。

李承乾带着人往人多的地方走去。

这条道也是庄子上的主要道路,来庄子上的路,比之前也好了不少,但是庄子上这边,路已经很平整了,怎么还在修?

李承乾上前,对着正在干活的人拱了拱手,打听这边修路的事。

庄子上干活的人认出了李承乾。

“这不是殿下亲戚家的小郎君吗?”那干活的人看着李承乾,眼神亮亮的:“又来庄子上玩耍了啊。”

李承乾笑着点头。

“是啊,每年天气热的时候,从城中到庄子上来,也算是避暑了。”

那人闻言,哈哈一笑。

“是了,这庄子上,环境好,说来避暑散心,也的确是个好地方,而且,泾阳王殿下的新宅子修的好的不得了。”

“我看咱们庄子上这是,在修路吧。”李承乾继续跟干活的人聊着。

25小说网推荐阅读:群芳斗艳:多情家丁最风流雷武逆天明末三十年修罗武神从山贼开始明末钢铁大亨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大成公子妃在上之染瘾世子爷带着微信购物坐江山穿越明末两太子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振南明绝色催眠师,逆天大小姐红楼:朕即大乾踢开永乐开局被抄家,我带着空间去流放!三国:寒门崛起大明:让你监国,却成千古一帝?大明凰女传姐妹花岳父,开局还送五小妾在他心头放肆史上第一姑爷回到三国做强者田园娇宠:神医丑媳山里汉三国之曹家孽子大夏刑案官将军宠妻之独慕花朝霸魂管仲开局一个人,立国全靠拼千宋矛与盾与罗马帝国飘飞的残叶蝉动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快穿之我就是个观众大明最牛锦衣卫,老朱求我住手三国:曹操和刘备扶我登基大魏疯王大哥,臣弟助你上位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打造最强边关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明末:我看看谁敢让我剃头大唐之从当咸鱼开始大明捉鬼记:明朝那些魑魅魍魉最强假太监大唐不良人从亮剑开始签到剧综
25小说网搜藏榜: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大成公子妃在上之染瘾世子爷群芳斗艳:多情家丁最风流带着微信购物坐江山穿越明末两太子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振南明绝色催眠师,逆天大小姐红楼:朕即大乾踢开永乐开局被抄家,我带着空间去流放!三国:寒门崛起大明:让你监国,却成千古一帝?大明凰女传姐妹花岳父,开局还送五小妾在他心头放肆史上第一姑爷回到三国做强者田园娇宠:神医丑媳山里汉三国之曹家孽子大夏刑案官将军宠妻之独慕花朝霸魂管仲开局一个人,立国全靠拼千宋矛与盾与罗马帝国飘飞的残叶蝉动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快穿之我就是个观众大明最牛锦衣卫,老朱求我住手三国:曹操和刘备扶我登基大魏疯王大哥,臣弟助你上位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打造最强边关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明末:我看看谁敢让我剃头大唐之从当咸鱼开始大明捉鬼记:明朝那些魑魅魍魉最强假太监大唐不良人从亮剑开始签到剧综满门忠烈,皇帝却逼我造反成为铁锤寨三当家后镜子通古今,我靠亿万物资养扶苏家父曹孟德重生三国,家兄孟德
25小说网最新小说: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