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第三日回门,宁王给足了姜赢面子,亲自陪同,送上厚礼,一路都不掩饰对姜赢的好。
然而姜家人都顾不上那些细节,大都去看宁王的容貌去了。
不得不说,这冲击力不是一般大,主要是因为宁王的容貌确实是难得一见的俊美。
一袭锦衣,长身玉立,如锋芒尽现的宝剑,锋锐、森寒,足够锋利,上面还镶嵌了足够华丽的宝石,锋利不失华丽,摄人心魄。
便是一心想要为难人的林书韵今日都表现得极为平静,甚至还说了几句客气话。
而姜家男人看到的则是另一方面,宁王容貌养好了,那就证明他也有当太子当皇帝的资格。
现在太子死了,而宁王极有可能成为太子,尤其是皇帝身体不怎么好,说不定很快就能成为皇帝,那姜家未尝没有再扶摇直上的可能。
也就老爷子没有了野心,姜重文和姜修文两兄弟可一直都没放弃。
就一个念头的转换,晚饭时分他们就已经跟宁王聊得非常热络了,一点儿都看不出曾经他们那么排斥宁王,甚至想要帮着杀了他。
当天晚上没有住下,算着时间,夫妻二人离开。
一路回到王府,姜赢才开口:“王爷若是觉得姜家有用,那就用,若不是那么必要,也无需因为我顾及他们。”
她没有刻意点名,但彼此都知道她特指的是姜重文和姜修文。
姜时言那是另外算的。
宁王握住她的手:“姜家可是别人求而不得的势力,为夫不会把这势力推给他人。”
姜赢笑了声,不知道是信还是不信。
“王爷自己想清楚就好,莫要为我受了委屈。”
姜重文帮着太子送他出关,想让他死于南昭人的手中,这是不争的事实。
换了她,要是有人这么想让自己死,是怎么也不会原谅的,帮凶也不行。
夏沉钺闻言笑了,别人怎么说他无所谓,可怜他、为他抱不平的人也不是没有,但那些人他不在乎,但姜赢觉得他委屈了,他心里顿觉熨贴。
“夭夭,你又忘了该喊我什么来着?”
姜赢沉默,面上微微燥热,半天不开口。
夏沉钺可不纵容她的沉默:“娘子?嗯?要我再提醒你吗?”
说话间放在她腰上的手微微加重,别有深意的微微滑动。
姜赢只觉得脚下发软,僵硬的喊了声:“夫君。”
夏沉钺倒也没为难她,听到了就行了,倾身在她耳际一吻:“乖。”
----------
太子逼宫造反死了,皇帝的身体却垮了,一次中毒,一次惊吓,身体虚弱不如从前。
虽然消息没传出来,但是太医去的次数不少,而且皇帝的状态肉眼可见的不好。
太医不敢下断言诅咒皇帝死,但皇帝自己也能感觉到生命的流失,他觉得自己真的时日无多了。
朝前又在催促着他选太子,比起之前的人选,这次多了一个宁王。
宁王,夏沉钺,他心有愧疚的儿子,也是他放纵成长的恶狼。
八月十五正中秋,皇帝虽然身体不好,但还是让人准备了中秋宴会,而操持宴会的是王贤妃。
皇后死了,梁贵妃疯着,王贤妃的出现好像一个信号,一个改朝换代,新势力崛起的信号。
其他皇子要么有意后退,要么势力不足,这太子之争竟然隐隐成了宁王和齐王的争斗。
这场中秋宴看起来不会太安稳。
大婚之后,姜赢第一次和夏沉钺一起入宫,除却身份和称呼改变了,倒也没什么特别。
大概主要是碍眼的人都不见了,身为梁贵妃的儿子,其他人也压不道宁王头上,也没那么多不长眼的来招惹宁王。
“阿赢。”
谢琼月跟着谢辞年一起,先喊了姜赢一声,兄妹二人才行礼:“见过王爷、王妃。”
姜赢立刻过去握住她的手把她牵起来:“你跟我这般客气做什么,刚刚我正找你呢。”
谢琼月偷偷暼了眼宁王,赶紧拉着姜赢走远一点儿:“阿赢,我跟你说......”
虽然姜赢大婚那已经见过谢琼月,至今也不过月余不见,但一见面两人总有说不完的话,拉着手直接就走了。
被毫不犹豫抛弃的宁王蹙眉不悦的看着两人的背影。
谢家那个真碍眼,而他的王妃也真无情。
谢辞年为自己小妹捏了把汗,跟新婚的宁王抢人,真是一点儿都不怕死。
作为兄长自然要善后,上前靠近两步:“王爷,正好下官有些事情想想你请教。”
谢家在外人看来是站在六皇子身后的,毕竟谢琼月都被赐给了六皇子,婚事就在九月。
但谢家对这门婚事的态度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
如此庞大的清贵门第岂能没点儿自己的判断力,怎么可能皇帝随手一指让他们支持哪个皇子就支持哪个。
他们谢家效忠的明君,而不是自家女婿,更别说现在婚事还没成呢。
这次中秋宴请跟去年的区别就是人少了很多,全都是跟太子一脉有关联的。
当然也添了新面孔,还多了不少姜赢根本没见过的千金小姐。
见好些人目光不断往她这边暼,姜赢顿觉宁王还是戴上面具比较好。
倒不是她善妒,不允许那些千金小姐看,而是这么多人都往这边看,虽然看的不是她,但这种被人打量的感觉也实在是不那么舒服。
还是那个戴着面具的活阎王比较好,人人都害怕,畏如蛇蝎,谁敢乱看?
好在没多久皇帝就来了,被王贤妃扶着一起出来。
看到这一幕,不少人的表情都有些微妙,皇帝这是更想选齐王吗?
不约而同用眼角余光去看宁王,想看他是什么反应。
不过让他们失望的是宁王一脸淡定,并无他们想看到的神色。
皇帝身子虚弱,说话都没什么力气,强撑着说了一会儿就宣布宴席开始。
皇帝的态度众人看在眼里,就在众人以为这不过是一场普通的宫宴之时,皇帝突然开口:“朕听闻闽江之畔有一位神医,老三和老四你们明日一起出发,务必将神医请来。”
宁王和齐王一起站出来:“儿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