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房!
吃过晚饭。
曹建川没有选择留在家里听小喇叭。
和王巧英说了一句自己去守夜了,便离开了家。
顺着村里的土路,他来到村头晒谷坪的一个台阶上。
看着不远处的农田。
那里是知青们,干活的地方。
步入了六月中旬。
天也越来越黑的晚。
知青们刚才吃了晚饭,又在男卷王孔永新和刘经业,女卷王童素燕和唐春雁的带领下,来到了田间地头忙碌了起来。
今天他们已经卷了一个中午,加这个晚上。
曹建川也不明白,这田里怎么能突然冒出这么多的事来让他们干!
“姑爹?你在想什么?”
曹建川身后的王爱林见他盯着前方干活的知青们,久久没有说话,好奇的问了一声。
曹建川收回自己的视线。
答了一句:“没什么?”
随后发现王爱国看向那些女知青的脸色,并不怎么好看。
明白,对于今天中午发生的事,王爱国应该还在耿耿于怀。
当下接着笑道:“你们说如果我们帮他们接根线,再弄几个大灯去田边挂着,他们会不会在这忙个通宵?”
“哈哈。”
其他人,想象了一下,这样干的后果,跟着笑出了声。
“姑爹要不我们试试。”
王爱厦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提议道。
“试个屁,你以为他们这些人是真傻啊?”
曹建川骂了一句。
现在他只希望,这些人天天如此忙碌。
少给自己出点幺蛾子。
“我们走吧。”
曹建川从台阶上,跳了下来对自己身边的一众小喽啰喊了一句。
如今他的队伍又壮大了一些。
有十来个王家的年轻人,跟在他身后。
在看见曹建川把稻田边的,小竹屋通了电后。
去那玩的人也就多了起来。
年轻人都喜欢凑热闹。
加上这边也没大人管。
或者说曹建川管他们并不严格。
于是乎,他们都打着过来帮忙守夜的名号,跑到这来扎堆。
……
……
河边的茅草屋在呼啦啦的挤进十几号人之后。
这间简单搭建的茅草屋的,空间就显得有些拥挤不堪。
“吱丫吱丫”。
同时,还发出了一阵让人牙酸的声音。
曹建川心中突然冒出了这么一个念头,开口说了一句:“这鸟茅草屋不会塌了吧?”
谁知道……
曹建川的话刚一落音。
只听见,用竹子搭建的撑脚。
“咔嚓。”一声脆响!
茅草房一个倾斜。
倒了下来。
屋顶上的茅草,全压在了众人身上。
一伙人,全被压在了稻草下面。
“噗!噗!”
很快大家从茅草堆里爬了出来。
王爱林幽怨的吐槽道:“姑爹你用不用说的这么准!”
曹建川也从稻草中爬了出来,站在一旁,拍打着自己身上的稻草。
没好气的骂道:“什么叫我说那么准,你们也不看看这鸟茅草房的质量,一下进去十多个,这不倒就是有鬼了。”
众人尴尬的笑了笑。
“姑爹那现在怎么办?”
“凉拌!”曹建川围着茅草堆,转了几个圈,研究了一番。
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这东西没救了,就算是救了,等下大家再一上去,估计还得继续倒。
“今天,就用稻草铺在这将就过一夜,明天,你们全都给我去后山砍竹子去!”
“姑爹,还砍竹子啊?”
“是啊!姑爹,这竹子不是够多了吗?”
如今在河滩那,还堆着不知道有多少大家这段时间砍下山的竹子。
“多个屁,这不建结实一点,万一下次来的人更多呢?我们不还得再倒一次,何况你们难道没听说过寒号鸟的故事?我们不趁现在天气好,把这竹屋修好一点,等到了冬天,四处漏风,你们这些鸟人,帮我到着来守夜?”
其他人顺着曹建川的话。
向倒塌的茅草屋,看了好一阵子之后。
终于,认同的点了点头。
不说这房子因为质量问题倒塌了,就说先前大伙在门口看的时候。
谁不在心底嫌弃,这特么就是个狗窝。
到处不是窟窿就是缝,也是现在天气热,是透风,凉快。
可要是冬天,让河风,这么一吹,那是真的能把人冻成狗。
“姑爹,我们明天就去砍竹子!”
“要不,姑爹我们就直接建一栋好些的,免得又塌了,还要重新建。”
“对,姑爹要不我们就建个好的。”
“是啊!姑爹我们要就不建,要建就建一个好的。”
“那建什么样的好?”
“不知道。”
“姑爹你拿主意吧!”
对于大家所说的建一间好的。
在场的所有人,心底都没有具体的计划。
没有后世网络和电视的便利,让他们开拓眼界,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其实还停留在一个相对简单的范畴。
否则他们也不会,事事都喜欢,叫城里过来的曹建川拿主意。
看着众人的视线全落在自己的身上。
曹建川仔细思索着……
自己养鱼应该不只养上一次。
弄间好的房子一劳永逸,显然要比缝缝补补的强的多。
特别是像今天这样,人一多直接压垮,又要重建轻松的多。
可该盖什么样的房子呢?
如今在农村可以修建的房子,主要有这几种。
首先最好的肯定是砖瓦房。
这也是最麻烦的,需要烧制红砖,瓦片,还需要弄水泥,石灰和沙子。
沙子面前的这条南水河岸多的是,只要弄个铁纱网来筛就行。
可石灰和水泥,必须要钱去买。
这点对于如今缺钱的曹建川来说,不怎么现实。
第二种,则是直接用黏性的黄土做出的粗砖胚,到时候晒干后只需要弄点水和石灰之类,让它们粘住垒砌上去就行了。
这种房子相对简单,不过却有个很大的隐患。
遇到大雨,大水的情况。
非常容易坍塌。
特别是在河边修这样的房子,有些脑门被驴踢了的既视感。
第三种,是用木板拼接,做成古代那样的木头房子。
不过还是一句话,太麻烦。
要先把木头加工成木板,再用铆钉或者铁钉之类的,把小木板做成大木板,再拼接到一起,想想就麻烦……
最后,继续用竹子,建一座竹屋……
想了一圈下来,曹建川发现还是得建上一间竹屋。
也只能用竹子修建。
对自己来说,才是最方便省事,也是性价比最高的……
“还是砍竹子,继续建间竹屋,这次我们学傣家人,建一间,像他们那样的竹楼。”
“姑爹,傣家的竹楼是哪样的?你是不是说错了?是苗家的?”
王爱国好奇问道。
在阳双村附近并没有傣家族的人。
云峰县只有一个苗族乡,离阳双村的距离有点远。
在场的年轻人只是听说过,却没有去过。
阳双村在县城的西边,苗乡在县城的南边,中间隔了百多里路,而百多里路,在这个交通并不算方便的年月,不是有要事的情况下,大家肯定是不会没事跑那么远的。
而傣家竹楼,是曹建川后世,医院组织去云省旅游时看见的。
“我说的是其他地方,又不是我们这的。”
“哦!姑爹,那傣家竹楼是那样的……”大家好奇问道。
“是……”曹建川是了半天,也没是出个什么来,于是说道:你们问那么多干嘛?到时候建出来不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