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陛下,山东、河南、陕西三省的官方移民公告,已经下发了。”内阁首辅曹鼐说道。
“王卿,委派去辽东的官吏,也要加快选拔。”
吏部尚书王直俯身施礼,“遵旨!”
十一月,贾环率军返回沈阳。这时辽东大地已经入冬,北风呼啸,万物凋零。
辽东都指挥司,后宅。贾环伏在桌案上,写写画画。
林黛玉在旁边绣着花样,“老爷,从关内移民而来的人口很多吗?”
“嗯!从十一月中旬到十二月中旬,仅一个月,就有五十万户移民抵达辽东。”贾环头也不抬的说道。
林黛玉停下手里的针线,惊讶道:“怎么会有这么多人移民?”
“大明已经立国,八十多年了。
有权有钱的贵人,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多,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有许多小民百姓,由于各种原因而失去了土地,流离失所。
所以移民令一出,关内失去土地的百姓,不顾路途遥远,天气寒冷,蜂拥而至。
都是为了生存呐!”贾环停止了书写,感慨道。
林黛玉怯怯的说道:“我们府上也有很多田地。”
贾环笑了,“不用担心,我们府上的土地,除了陛下御赐的,剩下田地,都是合理合法购买的。”
“哦,是这样啊!”林黛玉像卸下了什么负担,笑容重新出现在她的脸上。
林姐姐真是心地善良的好女人!
“老爷,辽东的土地不会也被兼并吧?”林黛玉轻簇娥眉。
“我正在想办法,推出一系列官府政策,减缓、杜绝土地的兼并,使小民百姓都有一份生计。”贾环揉了揉,写字的手腕,说道。
老爷是个好官!林黛玉看向贾环的眼神,亮晶晶的,闪闪发光。嫁给老爷,真的很好呐!
贾环和林黛玉的这段对话,五天之后,出现在了皇帝朱祁镇的手里。
山东省、河南省、陕西省三省的小民百姓,大批移民关外,让朱祁镇疑惑不解,甚至有些不安。贾环和林黛玉的对话,让他豁然开朗。
原来,都是失去土地的平民百姓啊!
据户部预计,整个冬天,移民关外的小民百姓将高达二百万户,这个数字很恐怖!
据锦衣卫报告,就连顺天府都有小民百姓自发的,出关移民。
朱祁镇提笔,在御案上的宣纸上,写下四个大字“土地兼并”。
朱祁镇特意查了一下山东省、河南省、陕西省的户籍,他发现,这三个省龙子龙孙的封地特别多。
三个省,近六七百万人没有土地,那其他省份呢?朱祁镇感觉脊背发凉,他眼神惊恐,冷汗直流。
朱祁镇读过“史记”,王朝的兴替和失去土地的小民百姓有很大的关系。
他想到了“史记”记载的“推恩令”。不急!在等等,看一看,辽东在贾环治理下,有没有成效。
这时,曹吉祥捧着几本奏折走了进来,“陛下这些都是通政司,新送来的奏折。”
朱祁镇手里拿着辽东密折,翻看着贾环在辽东推行的,土地政策那一部分。正看得入神,随意的说道:“如果没有重要的事情,都送去内阁吧。”
“陛下,这几本都是参辽东都指挥使贾骠骑,擅自推行土地政策,插手地方政务。”
朱祁镇眼神一滞,贾环刚推行土地新政策,预防土地兼并。立马,就有人站出来反对。好!很好!“传旨:
赐辽东都指挥使贾环之妻林氏,玉如意一柄,御制黄金蟾摆件一只,钦此。”
“顺便把这些奏折送给贾骠骑。”
“啊!”曹吉祥一下没反应过来,愣住了!
“啊!什么啊!快去办。”
“遵旨!”曹吉祥一脸懵逼的,退出了御书房。
辽东,沈阳城,辽东都指挥司,贾环看着皇帝遣人送来的奏折。
“陛下还给你写信了?都说了些什么?”林黛玉惊奇的问道。
“这些都是参我的奏折,陛下让我看一看。”贾环说道。
林黛玉吓了一跳,“啊!发生了什么事?”
贾环无奈道:“有人想把手伸到辽东,和小民百姓抢耕地,被我出台的土地政策挡了回去,所以告到陛下那里去了。”
“陛下把他们的奏折交给你看,是什么意思?”
“陛下既然赏赐了你,就说明他是支持辽东现在实施的土地政策。”
“哼!总有一些囊虫贪得无厌!幸好陛下圣明,烛照万里!”林黛玉愤愤不平的说道。
贾环也没心慈手软,按照奏折上的名字,把他们一一调离了重要的职位,换上了年纪轻,有能力,有干劲的官吏。
辽东整个冬天,涌入了二百多万户的小民百姓。由于贾环应对及时,分工明确,官府土地政策有效,实施顺利。移民百姓得到了层层分流,上户籍,分适土地,倒也没有引起多大的波澜。
京城,紫金城,御书房里朱祁镇的御案上放着一个打开的长盒,里面躺着一株,根、须、茎、叶、果齐全,色泽金黄的大型人参。
“陛下,这可是九两半的人参呐!
俗语说:七两为参,八两为宝。
况且这株人参的品相,保存的还是如此完整。”高图在旁边说道。
朱祁镇满脸的笑容,“小贾环能在苦寒的辽东,给朕献上此等宝物,忠心还是有的!”
高图恭敬的启奏:“陛下,贾骠骑顺路,也给奴才捎来了一株,品相相对不算完好的人参呢。”
朱祁镇不以为意的说道:“给你,你就收着,维持好同大内的关系,他也能更好的安心的做事,替朕分忧。”
“谢陛下隆恩!”
曹吉祥在旁边,则有些抑郁。他尝试着,构陷贾环好几回了,都是无功而返。
他的干儿子曹钦,上次随成国公征辽,轻敌冒进,损兵折将。
回京后,被问责,被下了大狱。
曹吉祥正在焦头烂额,捞儿子呢!
荣国府,荣庆堂。贾母身前放着一个长条盒子,里面是一株品相相对完整的八两人参。
这是贾环送回京的,献给老太太的。
房间里,众人七嘴八舌的讲着人参的典故,品评着这株八两宝参的珍贵,稀有。
老太太笑容满面,心里熨帖,他那个庶孙远在辽东,还能想着给她献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