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族长亲自来找卫老夫人,卫家的族长年纪不是最大的,确实辈分最高的,就是卫老夫人都要称他一声老太叔。
“今天一大早,大房媳妇便到我那儿去哭着委屈,说你要跟他们分支?”堪堪知天命年纪的族长说起卫大老夫人都只是称她一声大房媳妇。
卫老夫人叹息一声,“族长,这哪是我想分支,吓一吓他们罢了。”
族长说,“你对他们已经是仁至义尽,不必再顾虑那么多。”
他是清楚但年如果没有二房,他们整个卫家都要被大房给拖累了。
“族长,什么时候给阿泞上族谱?”卫老夫人笑着问,二房和大房之间的恩怨,那是关起门的事,那卫大老夫人就是蛮横无知,做不了真正的坏事,不然这些年也不会在南岭,只等她每次回来故意找茬。
“我已经挑好黄道吉日,就在明天。”族长忙说道,“还没恭喜你,终于找回流落在外血脉。”
“菩萨保佑,让我遇到这个孩子。”卫老夫人感慨地道,所以她一直认为是她跟阿泞有缘,否则怎么会让她遇到了,还能够一眼就笃定那是卫家的孩子。
族长点了点头,“那我先去准备,明日你带着孩子来祠堂。”
卫老夫人笑着应下。
“阿泞呢?”送走族长后,卫老夫人这才发现今天还没见过卫望泞。
许嬷嬷说,“姑娘一大早就出门了,还说是您同意的。”
卫老夫人哭笑不得,“她倒是把我的话听进去了,其他的还选择听跟不听的。”
“姑娘的性子本来就活泼,如今看着可比在京都城鲜活不少。”许嬷嬷笑着道,不但灵动鲜活,而且凡事都坚持,就算出门在外的这些年,依旧还不忘当初说要学医术的话,就算再累都要拿着医书看半个时辰。
“是啊,我都快忘记刚见到她的时候是什么样子了。”卫老夫人突然有种恍如隔世的感慨,明明和阿泞相处不到两年的时间,她竟不太记得第一次见到阿泞时,那小女孩是怎样的情景。
那时候阿泞的性子好像没有这么活泼,眼睛也没有现在的明亮灵动,对着她还带有防备,当知道自己的身世时,似乎也没有任何表情,看起来是个很沉闷的孩子,但还是乖乖地跟着她走了,
“那一家子也不知如何养姑娘的,竟把她埋没成那样,幸好遇到您,这才让姑娘渐渐走出以前的阴影。”许嬷嬷说。
卫老夫人说,“他们救了阿泞,对卫家来说是大恩,却隐瞒着不说,偷偷将阿泞养成他们的女儿,这就是他们的错,功过相抵,让人给他们一笔银子,算是全了阿泞跟他们一场缘分,以后也不必再提起了。”
“奴婢觉着他们对姑娘肯定不怎样,姑娘从来都不提起他们的。”许嬷嬷说道。
许嬷嬷不知道如今的卫望泞早不是她们当初见到的那位,卫望泞对佃农夫妇的记忆并不多,哪里还想得起他们,可能见到人都要认不出来了。
“嗯,不提也好。”卫老夫人丝毫没有怀疑卫望泞不提起养父母的原因。
“老夫人,那边的夫人来求见。”丫环踩着碎步走进来,小声地对卫老夫人说道。
那边的夫人自然是指陈氏了。
“让她进来吧。”卫老夫人丝毫不觉得意外,她就猜到陈氏今天肯定会来找她的。
陈氏带着不少南岭的特色小吃来的,一脸愧疚,“二婶,这是今天早上刚做好的各种小吃,您应该很久没有吃过了吧。”
“是很久没吃了。”卫老夫人笑着说,“人来就好了,怎么还带这么多东西。”
陈氏让丫环下去将糕点拿出来,“知道您最喜欢吃这些,又不是什么贵重的物件。”
“快坐下喝口茶。”卫老夫人说,“今天外面天气热得很。”
“那我就来跟二婶讨茶喝了。”陈氏笑着坐下,心想卫老夫人对她的态度似乎还不算太差,没有冷着脸就是有希望。
卫老夫人让人上茶,看了陈氏一眼,“你过来我这边,你婆母没骂你?”
“……”陈氏没想到卫老夫人会问得那么直接,她今天要过来东跨院的时候,卫大老夫人确实很生气,还想让人拦着她,陈氏是豁出去了,她渴望更好的生活,希望两个子女能够脱离大房多年的怨恨,离开南岭去京都城。
为以前的旧怨埋没前程,一点都不值得。
“婆母她……有些年纪大了,比较固执。”陈氏越说越觉得丢脸,卫大老夫人表现得不仅仅是固执,这些年的所作所为,陈氏都是清楚的,因为连她之前对二房都是满心怨恨,要不是这次有求于人,她可能还会像之前那样,不可能到大门亲自去迎接卫老夫人。
卫老夫人爽朗地笑出声,“你婆母是很固执,还心胸狭隘。”
陈氏虽然认为卫老夫人说得对,却不能跟着点头,只能尴尬地笑着。
“说吧,到底是有什么事要我帮忙的?”卫老夫人不打算为难陈氏,虽然这个陈氏有时候斤斤计较些,但品性不算差,看她即使在心里埋怨婆母,在她面前却不说一句不是,这就可以看出人品了。
“二婶,以前是侄媳不懂事,对您多有不敬,希望您大人有大量,原谅我。”陈氏先为之前的无礼道歉,“大房这些年全是靠商行的生意支撑,可启光不是做生意的料,科举您也知道,他一直是没考上,我只能将希望放在两个孩子身上,不希望他们将来在南岭还过这样的日子。”
“我……我知道康哥儿被纵容得有些狂妄,但他是善良的,不会做什么坏事,还有妙姐儿……她其实也是个好孩子。”
卫老夫人说,“你希望我带他们去京都城,对吗?”
果然是这个原因,昨日她就猜到了。
陈氏会有这样的打算并不奇怪,像卫启光这样碌碌无为的人,要支撑一大家子的开销不是那么容易的,卫大老夫人又是得罪人的性格,陈氏希望两个孩子去京都城,是希望他们有更好的教育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