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鬽见诸葛临欲出绝招,心中窃喜,面冷如冰,喝道:“一同出手,不留余地。”当即运劲使出鬼方绝式“日销月铄”,宗爱、司马洪达、石良洁、陈建、步六孤俟以及九州卫同样是毫无保留,各出至绝之招,黑色真气倾泻而出,宛如浓墨横空,染天为黑。
诸葛临长啸一声,右掌前推,金色罡劲呼啸而出,宛如一条金色巨龙披靡升腾,与周遭黑色罡劲撞击在一起。霎时间,真气四溢,若雷动电摽,轰然声爆中,石崩沙起,将诸葛临与赵谦掩盖。
第二鬽被震退数丈,宗爱、司马洪达、石良洁被震飞十余丈,陈建、步六孤俟摔飞在地,狂吐鲜血不止,九州卫则全部被气劲震断经脉而亡。
尘烟消散,诸葛临与赵谦消失不见。第二鬽淡淡一笑,暗道:“现已逼出诸葛临施展诸葛遗招‘游步中华骋龙光’,可以思索破解之法了。日后诸葛渊将再无底牌。”
宗爱见第二鬽喜形于色,暗道:“适才毒杀范无成的毒药我从未听闻,想必是鬼方用来对付道家的底牌,第二鬽用此毒对付范无成,未免有些大材小用了。看来伙鸿焜功力超过他后,其心性已变得偏激,不似先前那么淡然。但其提前将此底牌暴露,未免惹得鬼禺不悦,看来我可以有一番运筹了。”
赵谦与诸葛临将范无成之子范子真还给寒琨玉,寒琨玉将其抚养成人,范子真长大后,继承其父遗志,生性耿直,“卓岳不群而勤学”,博通经术,才学绝世,提出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论的偶然论学说,因“浮屠害政,桑门蠹俗,风惊雾起,驰荡不休,吾哀其弊,思拯其溺”,坚持反佛,几乎凭一己之力与当时整个南朝知识分子对抗,在永明七年,与以竟陵王萧子良为首的佛门信徒辩论,辩得萧子良无言以对,在天监六年,与大僧正法云等人辩论,“辩摧众口,日服千人”。其曾写出《神灭论》,提出“形存而神存,形谢则神灭”之说,从根本上否定了佛教“修来世”的说法,是古代思想史上划时代的不朽之作,士林争相传抄,朝野一片哗然。不过其由于刚正不阿而一生颠沛流离,29岁时已经“发白皤然”,此乃后话。
正在赵谦大闹魏营之际,薛谨、柳光世率领上千义士冲入魏军军营,薛谨双手分握剑枪,施展霖雨剑法和疾风枪法,披靡而进。魏军仓促遇敌,兵阵未开,便被薛谨等人冲散。
诸葛清岚、冷秋霜将数十座营帐点燃后,便向百姓被困之处赶去。路上虽有阻拦,却无人是二人一合之将。赶至后,二人见守军已与薛谨、柳光世等人展开激战,守兵并不多,且非精锐,很快便被尽数击杀。
薛谨、柳光世组织百姓撤离。忽的,无穷无尽的魏军从四面八方围剿而来,羽箭如虻虫之飞,遮天蔽日而来,百姓纷纷中箭而亡。
诸葛清岚、冷秋霜、薛谨、柳光世身手不俗,箭雨再密,也不会受伤,但要想护住百姓,却是万万不能。他们挥舞长剑为百姓拨落箭矢,自己却连连中箭。诸葛清岚的玉丝软甲早在悬瓠城之战中被兵刃反复劈砍而毁,亦是受伤。
危亡之际,数十道黑影自远处而来,待得飞近,诸葛清岚等人才发现,原是白韫素率领数十名道家弟子驾驶独飞木雕赶来相救,白韫素等人手按独飞木雕机括,无数火箭自独飞木雕中激射而出,如雨而下,射向魏军,火箭上暗藏原火药,不断爆炸开来,掀起滚滚黑烟。
魏军有数万之众,而白韫素等人仅有数十人,对魏军的影响有限,但魏军并没见过原火药,见雷声轰鸣不绝,火光闪耀冲天,均以为天神发怒,降下天罚,不由军心溃散,四处逃窜。百姓趁乱逃走。
这时,神玄与鬼方数十名高手分别驱使异兽吼与颙赶来,与白韫素等人在空中展开激战,剑光闪烁,鲜血如雨而下。
魏军慌乱之际,一道伟岸身影出现在魏军后方,正是拓跋焘,其不语一字,单单站立在那里,犹如峻峰挺立,无穷威严散发开来,魏军立即停止慌乱,重新组成战阵,围剿薛谨、柳光世所率领的义军。
薛谨怒意滔天,挥舞枪剑,见拓跋焘在魏军后方指挥,便仗剑骑马直冲,魏军列阵阻拦,被薛谨如切破纸一般撕裂。
拓跋焘见薛谨向自己急冲而来,喝退左右,掣出工布剑,欲与其一较高下。毕竟,一个是力抗五胡百年的河东薛氏,一个是结束北方百年战乱的鲜卑拓跋,拓跋焘也很想知道,究竟是鲜卑拓跋的戎轩剑法更胜一筹,还是河东薛氏的霖雨剑法更为精妙。
见拓跋焘欲亲自出战,薛谨大喜,纵马来到拓跋焘面前,飞身跃起,挥剑攒刺,剑光相连,有如光幕。
拓跋焘同时跃起挥剑,剑走直线,如枪挺进。两剑相击,铮的一声,薛谨手中长剑断裂,薛谨飞脚踢中断落的剑刃,剑刃飞向拓跋焘。
拓跋焘挥剑将断刃击飞,薛谨挥舞断剑横扫,登时鲜血飞溅,拓跋焘腿部中剑,摔落在地。薛谨挥剑而上,欲一剑封喉。倏然,一道炙热罡劲逼命而来,薛谨运劲掷出断剑,断剑向拓跋焘激射,同时飞速后跃,躲过来袭罡劲。
拓跋焘腿部中剑,闪避不及,眼看便要中剑丧命,却见一支玉笛飞袭而来,将断剑击碎,同时,一道火红身影出现在薛谨身旁,正是神玄伙鸿焜,其右掌一拍,罡劲如火侵略而出,击中薛谨,薛谨口吐黑血,摔倒在地。
伙鸿焜冷眼睥睨,道:“力抗五胡百年的河东薛氏也不过如此。”
薛谨擦掉嘴角黑血,道:“河东薛氏确实不过尔尔,不过在河东薛氏力抗五胡期间,神玄与鬼方又有多少高手折损在河东?”
伙鸿焜怒道:“找死。”说罢,掌运纳劲,吸笛入手,旋即刺出,直刺薛谨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