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虔城
赣州,因其厚重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丰富的遗存,跻身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列。那些固化的景观和遗址,与渗透其间的文化一道,成为永远的乡愁,深深烙进赣州人的血脉。无论是置身于此,还是游走他乡,它们总是不经意间浮现在眼前……
(一)八境台
小序:赣州城北龟角尾,为章江贡水交汇地。此地建有八境台,尽览虔城八景。东坡先生二度为之题诗,犹憾未能道其万一。
云淡秋风劲,月华满赣南。
两江环一府,三角对三潭。[注]
台耸垂青史,地灵育群芳。
不负天公意,辉映好河山。
注:赣州城三面环水,章、贡二江在此合流成赣江,构成“双江绕一城”的地貌。同时,三江中各有一处深潭,即欧潭、文潭、储潭,分别与赣州城外三处角状地形,即南门外的营角、东门外的磨角、北门外的龟角遥遥相对,成为“三角对三潭”的独特景观。
(二)郁孤台
小序:“郁结古今气,孤悬天地心”,郁孤是一种情怀、一股英雄气。一台一人一词作,赣州,因有章江之畔的郁孤台,有来自齐鲁大地的豪放派爱国词人辛弃疾,有激越回荡的千古佳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而陡增英雄气质。
贺兰山上有楼台,名唤郁孤少人来。
抹泪断肠伤词客,临风拔剑望尘埃。
身处江湖思邦国,志冲霄汉叹雄才。
可怜稼轩空豪放,不见纸外气象开。
(三)马祖岩
小序:“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马祖道一在赣州佛日峰等地弘扬禅学,为佛教中国化起了关键性作用。他甚至改变了佛门弟子生活方式,倡导“农禅结合”,使僧侣修禅与自给自足的小农社会相融合,告别“托钵行脚”的游牧式修行。经济独立有助于思想独立,农禅并重的影响力不可低估!
佛日峰前一洞穴,
相传马祖修禅来。
钵盂放下自耕作,
佛教于兹气象开。
(四)通天岩
小序:通天岩,位于赣州城西北一隅。至高处筑有望江亭,又名琼玉阁。此处看似寻常,但“地不大而据险,山不高而峥嵘”,且“中有一窍,巅可通天”,历代名士纷至沓来。
地小岂妨居险要,
山低不碍露峥嵘。
岩留一窍通天去,
亭耸峰头揽玉琼。
(五)储潭
小序:储山,早年是故乡的靠山,后变为望山。旁侧之储潭,为赣江富有地标性意义的一段。由此而下滩多浪急,故自晋代起即在江边建有储君庙。水如镜,山似梳,往来船客于此小憩,燃香祈福。
储潭晓月望乡关,
水镜山梳理淡妆。
多少往来沧浪客,
抛锚上岸祈吉祥。
(六)建春门浮桥
小序:毛泽东同志临终前仍在阅读《容斋随笔》,近世不少人由此知道了洪迈。其实,容斋先生留给世人的,不止墨宝,还有政功。至少留下了一座惠泽千年的桥,即赣州建春门浮桥。
建春门外船连岸,
水涨桥高稳若磐。
莫谓书生空议论,
容斋功业亦流丹。
(七)古城墙
小序:赣州古城墙,是全国保存最完好的宋城墙,也是迄今仍在发挥防洪作用的临江城墙,守护着一方百姓平安。
章江贡水古城墙,
巨蟒腾空气度扬。
暴雨洪魔何所惧,
固若金汤保安康。
(八)福寿沟
小序:福寿沟地下排水系统,使得赣州素有“浮州”之誉,也有了诸如神龟驮城、刘伯温钉钉攻城等传说。每至水淹时节,海内外媒体总是聚焦“三山五岭数十塘”的赣州城。历史不会忘记——刘彝,这位执着于挖沟的宋代水利专家。
千古工程福寿沟,
每逢暴雨倍吸睛。
政功几许问刘彝,
实事惠民后世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