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小说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163章解决钱的问题

崇祯皇帝没时间在永平府这里多待,安排了黎玉田为蓟辽总督,周遇吉为蓟镇总兵,镇守三屯营,负责山海关到居庸关的防线,杨廷麟负责移民永平府的事情之后,便班师回京了。

这一次出征前,建虏十几万大军和十几万李贼大军,一共将近三十万聚集京畿之地,可以说,局势非常严峻。

不要说这兵力数量了,就是建虏的赫赫威名,哪怕皇帝有打败过两次建虏,可如此之多的建虏大军,也同样让所有人都是胆战心惊,就怕一日醒来,贼军就兵临城下了。

如果这么多的贼军一直围困下去,断京师的粮草补给,那京师未来的命运会如何,也是可想而知的!

结果,让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皇帝领兵出征之后,便不断传来好消息,先是建虏闻风而逃,然后又俘虏了五万流贼。皇帝又招安了这五万贼军,奋起追击逃窜的建虏,一直到建虏全部逃出关。剩下的流贼,也是闻风而逃。

至此,京畿之地便没有作乱的贼军和建虏。

所有的人,都是激动兴奋。

这么多年来,京畿之地虽为天子脚下,但是却一点都不太平。建虏入寇之时,便是京畿之地第一个遭殃。所有京畿之地的百姓也好,官绅也罢,都过着今朝不知明朝事的日子。谁也不敢保证,今晚一睡,明早睁开眼睛的时候,是不是又会遭遇兵灾!

京畿之地这边,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因为兵灾而痛失亲人的事情。

可如今,有当今皇帝领着京营横扫了京畿之地的贼寇,他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只要当今皇帝在,就不大可能再有贼军敢来京畿之地作乱了!

换句话说,京畿之地的百姓,终于看到了太平的曙光!

对于乱世中的百姓来说,太平与否真的是太珍贵了!是皇帝亲自领军打仗,才给他们带来了太平的希望,因此,听到皇帝领兵凯旋之时,几乎所有人都跑出家门,迎接皇帝的凯旋。

京师城外十里开外,沿着官道两侧,全都是百姓,官绅等等,这一刻,没有身份上的顾忌,他们纷纷拿出自己的好东西,用篮子装着,举过头顶,跪在那,献给凯旋的军队。

当皇帝出现在他们视野中的那一刻时,所有百姓,都是高呼万岁,声势之大,几有震耳欲聋之感!

崇祯皇帝本来也是开心的,毕竟打了胜仗回来。但是,当他看到这么隆重的一幕时,看到他们顶在头顶,欲献出来的那些东西时,他一下又被震撼了。

按理来说,给老百姓一个天下太平的环境,那是统治者最基本的义务。如果做不到,那统治者就要挨骂。反正是他自己的话,他绝对一肚子牢骚,要有能力造反,那绝对也是要造反的。

如今,他这个当皇帝的,领军平定贼乱,保一方平安,这是履行一个皇帝最基本的职责,却没想到,百姓却如此相迎!

他们的要求,实在是太低了!

看看,就算那些身上都是补丁,一看就知道是穷苦老百姓的,也都拿出了他们能拿出来的东西。

这是什么?这是他们的一份诚心!

这一刻,崇祯皇帝再次意识到,他的责任,可不仅仅是打胜仗,更要给这些百姓,还有天下百姓一个安居乐业的环境!

这一刻,崇祯皇帝也决定,如今握有京营,便要大刀阔斧地革新一番,谁也不能阻挡!

回到京师的第一件事情,崇祯皇帝便领文武百官,把这次战死的忠烈送进了忠烈堂。随后,便召开朝议,废除贱籍和户籍,统一为民籍。

就听崇祯皇帝严肃地说道:“虽太祖皇帝定制时,有参考前朝,又定各籍以便官管,然则大明朝历经将近三百年,人口之多远非开国之初可比,大明百姓之生活也远非开国之初可比。朕得太祖皇帝托梦之时,已奏请太祖皇帝同意,可因地制宜重修祖制!”

满朝文武一听这话,顿时都无语了。

一般而言,文官制约皇帝的一个有效手段,那就是拿祖制来压皇帝。特别是朱元璋还有旨意明确,要后世子孙遵守,不得改他的定制。

如果说,这个是触犯了皇帝和文官的利益,那双方会很默契,改了,谁也不会想起有什么祖制。

比如说,贪官会被剥皮充草一事,在大明开国之初后就再也不见了。就这明末的官员,如果还坚持祖制的话,估计全都是没皮的官了!

可如果说,改制是会触犯文官利益的,那你皇帝说了也不会有用。文官群起而攻之,这个时候就会想起祖制,用祖制来压皇帝。

但是此时,崇祯皇帝直接开场白就说了,他已经得到太祖皇帝的同意而改制,那用祖制来压他就说不过去了。

至于不相信?那皇帝是怎么突然变了一个人,不但拥有神力,还能领兵打仗,力挽狂澜,如果没有太祖皇帝显灵,那怎么解释?

当然,如果有人不信邪的话,皇帝可是会发神经的,午门楼前砍了一堆人,那不是假的。有没有胆量再试试皇帝会不会又发疯,那是谁也拿不准!

“……如今我大明朝人口众多,非是子承父业便能定论。故朕决议废除各类户籍,统一为民籍,和农户相当。只要是大明百姓,擅长什么,便可从事什么。卫所制会革新,匠籍制也将革新……”

大明朝一开始的时候是卫所制,也就是朱元璋引以为豪的不费钱粮就能养活百万大军。这在开国之初,物资匮乏时候是个好事。但是时代的变迁,就慢慢地不适用了。

本来兵农一体的卫所兵,大部分都成了卫所军官的农奴,只能替他们干农活赚钱。而不训练的结果,就是一旦打仗时就不会打仗。因此,从大明中期开始,朝廷就实施了募兵制,也就是朝廷要付军饷了。

一直到明末,都是卫所兵和募兵制相结合的体系。然后,朝廷付不出募兵制下的军饷,让当兵的穷得叮当响,但是又有军法约束,然后逃得逃,落草为寇的落草为寇,又乱成了一团。

此时,听到皇帝说要革新卫所制,文武官员当然也能猜出来是怎么革新。

这个事情,最直接利益受损的,其实是武官体系,也就是卫所中的中高级世袭武官,然后便是地方豪强,那些侵吞军田的那种。

不过,此时崇祯皇帝所掌握的京营,全是募兵制,是发军饷的,和已经烂了的卫所没多大关系。因此,他的基本盘利益并没有受到损失,以此为基础,强势革新,大殿内还没人敢反对。

不过户部尚书倪元璐还是站了出来,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微臣以为,此事当徐徐图之,军饷来源,尚且无着落。微臣估计,皇后手中的钱,怕是不多了。”

之前的钱,全是崇祯皇帝握着屠刀抄家抄来的,这不是稳定的国库来源,因此,作为户部尚书的他,有责任提醒下这个情况。

他这个担心,还真是没错。

在崇祯皇帝回京之后,周皇后就在第一时间给他禀告了财物情况,剩下的银钱确实不多了。

这不,没等崇祯皇帝说话,他又补充说道:“陛下还多有安排伤残兵卒入各衙门做事,还能领取俸禄。这将又是一笔开支。另三饷也已废除,百亩以下田赋也不收,微臣无能,实不知如何才能变出银钱……”

说到这里,他就想辞职了。

事实上,他已经辞职过多次。但是户部尚书没人想做,因此,不想做都得做。

其他人听到他的话,也有些担心这钱财的事情。

从年初抄家得到大笔银子之后,京营重新整编,不但军饷按时发放,连欠饷都结清了,另外文武官员的俸禄也都足额发放,局势也往好的方面发展。

但是,这钱就不是能时常有的,一旦后续没有了钱,那又要欠饷不说,皇帝还要整好多花钱的地方,那怎么办?

此时此刻,他们非常担心皇帝又开始抄家!

因此,首辅范景文便也出列奏道:“陛下,如今天下还在大乱,各地赋税都收不上来,国库无钱之下,又要多花钱的地方,实在不合时宜。不如有些花钱的是否可以暂缓?”

内阁辅臣蒋德等人,皆跟着出列,附和首辅的话。

到了后来,满朝文武皆是跟着劝谏了。因为所有人都怕,就怕皇帝抄家抄上瘾了!

崇祯皇帝见了,却没有不讲理,他知道他们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不过,他也有自己的想法。

前期的时候,京师抄家了一次,然后宣府大同那边也抄家了一次,支撑了他在前期的各项开销,终于把要亡国的危急局面给缓了下来。

但是之后养军队,养国家的钱从哪里来,确实是个问题,总不能一直抄家!

不过对此情况,崇祯皇帝心中当然是有计较的。

于是,就听他对底下臣子说道:“卿等顾虑,朕亦知之。不过对朕之革新,卿等只看到了花钱的一面,且听好了。”

范景文等人:“……”

皇帝这意思,就差说他们孤陋寡闻,没见识了。

说真的,他们还真不服气,好歹都是科举出来的官员,哪个不是满腹经纶的?皇帝竟然说他们没见识!

于是,他们皆都看着崇祯皇帝,竖着耳朵听着,如果皇帝说得不对,他们肯定是有心思让皇帝知道,你打仗是厉害,可这治国,还是要靠我们这些文官的。

只听崇祯皇帝问殿内群臣道:“朕何以用不到半年多的时间,便击败了李贼大军以及入寇的建虏大军?按理来说,就这点时间,光是练兵时间都不够,何也?”

听到这话,文武官员不由得面面相觑,皇帝这是要夸的意思么?

于是,范景文便立刻奏道:“此乃陛下英明神武,武勇盖世之故!”

崇祯皇帝听了,只是笑笑,然后才说道:“此乃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就是朕让将士上战场无后顾之忧,又且赏罚分明,才有将士们在战场上舍生忘死,奋勇杀敌,如此,才击败优势兵力的李贼大军,又击溃号称野战无敌的建虏大军!”

不等他的臣子说话,他就又进一步解释道:“何以没有后顾之忧?活着,有奖赏不缺;伤了,有去处可安排,死了,亦可进忠烈堂,与国长存!也只有如此,面对人人畏惧之建虏,朕麾下之将士亦能以一当十,以寡敌众,创造一次又一次的大捷。卿等自己说,朕付出一些俸禄,便能让众卿无忧兵事,百姓能享太平,值否?”

范景文等人听了,皆是无语。

道理好像是这么一个道理,要说值不值的,那肯定是值的。但是关键是,或许可以不用付出那么多钱,也能有这个效果吧?

他们正在想着,却听崇祯皇帝还没把话说完,继续在那说道:“且天下大乱之根源是为何?天灾人祸也!天灾不说,年年都有,可多少天灾都能应付过去而不至于酿成如今这样的大祸。为何?皆因加了人祸也!何为人祸?简单讲,便是贪官污吏已经多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说到这里时,崇祯皇帝的表情变得严峻起来,语气也变冷了,以至于大殿内的气温都似乎冷了几度:“有天灾不怕,就怕天灾之下,却还有贪官污吏趁天灾谋一己之私!朕早有听闻,如今之官场,无官不贪,无吏不污!朕随便杀十个,可能有杀漏,却绝对没有杀错,无非是多贪少贪的区别……”

听到这话,满朝文武的汗就下来了。

他们自己其实知道,皇帝这话并没有夸张。可是,这样一个事实,如果是由皇帝说出来,特别这个皇帝还有过发疯经历的,真要突然说着说着一下来气,又开始发疯的话,自己能不能幸免?

此时此刻,没人敢抬头,不敢去看皇帝的眼睛。因为绝大部分人,多少都有一些违法犯忌的事情。

崇祯皇帝扫视底下这些臣子,忽然和缓了一点语气接着说道:“当官的,朕已经整治过一次,再看官场风气,如若还是贪污成风,视不贪为异类的话,朕不介意再整顿一次官场。另,污吏这方面,朕知道如果只是杀几个的话,也难让天下污吏都能改邪归正。此有世风如此,亦有制度之因。吏员没有俸禄却有权,如何能忍住不贪,不去欺压百姓?”

“既然如此,朕就来一个釜底抽薪,把当前吏员全都换了,不再世袭,不再子承父业,不再以劳役之方式。以后之吏员,须以考核人品、才能后用之,同样发放俸禄!朕不怕没人用,保家卫国之将士,朕信得过他们。等到以后太平了,军中将士年纪到了,亦可安排到衙门做事。他们有为国之心,有军纪约束过,当胜过很多人!”

说到这里之后,崇祯皇帝扫视底下群臣,然后便冷声问道:“众卿以为,何等吏员更是好用,更是放心?朕付出一些俸禄,便有如此之多的好处,可值否?”

其实,他心中知道,就算是这样,也避免不了贪腐的。贪腐这东西,只要有私欲在,就不可能杜绝!

但是,什么东西都是相对的,只要比原有的好,那就可以了。或许这种制度等到了以后某个时代,又会不适合,但是至少如今是适合的不是?

大殿内的文武官员听到皇帝又是隐隐带了威胁,又是说那么多好处,在逼他们表态,说真的,他们心中其实是不乐意的。

他们总感觉皇帝对武人太好了!

在安静了片刻之后,吏部尚书便开口奏道:“陛下,吏员之活,也不是一般人能做。须得能识字,又是头脑灵活之辈,才能把事情做好!如若都是军中粗鲁之辈,怕是衙门事情会一团糟,此事,还请陛下三思!”

听到这话,只要是文官,便都附和。几个武官,平时都被文官压惯了,甚至他们自己都觉得,这个话在理。

可谁知,崇祯皇帝听了,却是想也不想便道:“衙门中那些须得识字的活,那就用识字的将士便可。不识字,那就教他们识字。以后军中将士,在空闲之时都要识字。至于衙门做得事情,编写章程以教之,又有何难?”

说到这里时,他看到这些文官都有诧异之色,便知道在想什么,就继续说道:“朕以为卿等该是都明白太平之可贵!而太平何来?便是军中将士以性命守护之!不分贵贱,不分男女,皆是利害相关。故此,以后只要是大明人,在合适年龄便都要从军。此便是替代卫所制之革新之策!”

如果是太平年间说这个话,估计不少人会反对。但是在座的这些人,都是经历了天下大乱,自然最是知道太平的宝贵。哪怕他们都是朝廷高官,也不可避免地受乱世影响,太平与否对他们同样非常重要!

因此,此时崇祯皇帝先从当兵所能享受的好处说起,再说到人人都要当兵,就等于说,之前文官以为的武人待遇,其实是所有大明人的待遇,那就不是简单的文武对立了。

其实,全民皆兵是华夏历史上就有过的,比如汉高祖刘邦在建立汉朝后,要求男子不论出生尊贵还是穷苦在及冠后都要登记在官府。从二十三岁开始,登记在案的人员每人一生要服两次兵役,一次时间规定为一年,并且在服兵役的地点上也有要求,两次服兵役一次在本人所在的地方郡县,另一次则规定要在国家边疆地区或者国家都城。

之后有演变过很多回,也就是到了大明朝之后建立卫所制,才让特定的人群服兵役而已。

崇祯皇帝要革新的,其实就是参考汉初这种,和后世的兵役相结合的全民兵役制。

对于历史,大殿内的饱学之士当然是知道的。不过他们听到皇帝所说之后,感觉有所不同,其中范景文便问道:“陛下所说之革新,是以汉之兵役为准,还是有所改动,有军饷可领?”

崇祯皇帝听了,想也不想便道:“自然,以后之将士,分兵役制和职业制。即在朝廷规定服兵役期限后,优秀者可自愿继续留在军中,军饷增加,是为军中骨干!”

范景文等人听了,确实感觉和以前的兵役不同,不过还没多想呢,就听崇祯皇帝又强调道:“不要说眼下还是天下大乱,就算平定各处叛逆之后,整个世界,非指我大明朝,亦是各国纷争之乱世。将士之优待,必须倾斜。谁若不服,亦可从军成朝廷将士。此事,朕意已决。大略章程,回头下发内阁,就由范卿牵头细化落实!”

本来范景文是还想说什么的,比如各国纷争之乱世,这个怎么讲,但是听到皇帝说“朕意已决”,得,他也不说了,只是回奏道:“微臣领旨!”

其他人同样不敢说,要知道,如今的皇帝威望,那是如日中天,谁敢与之争?或许黄道周可以,但是不在。

崇祯皇帝扫视底下臣子,然后向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点了下头。

于是,王承恩立刻向一个内侍招手,然后就见那个内侍端着一个托盘到了王承恩面前。

其他官员都是好奇,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

王承恩也不拖拉,直接揭开了盖着的那块红布,然后对其他人说道:“此乃奉旨铸印的新钱,材质分为四等,分别为铜,铜银混合,以及金银铜混合。每枚新钱上皆有数字,分别为一文铜钱,两文铜钱,五文铜钱;一分银钱,两分银钱,五分银钱;一钱银钱,两钱银钱,五钱银钱;一两银钱;两两银钱,五两银钱以及一两金钱,两两金钱和五两金钱。”

说到这里,他用手指着托盘上的那些新钱道:“此新钱根据贵重不同,混合金银铜的比例不同,但样式大小皆是一样,诸位大人可以看看。”

说完之后,王承恩便退到了一边。

大殿内的官员,一听新钱时就心中一惊了下。他们就怕皇帝觉得没钱,又来印大明宝钞了,结果看到还是金属钱币,就稍微松了口气。不过不管怎么样,他们对新钱总是有些抵触。

在听到司礼监掌印太监说他们可以看时,户部尚书倪元璐第一个走过去,抢着看了起来。

就见托盘上,按需排列着同样大小的新钱,这和以前的钱差不多,都是圆形方孔,不过做得更为精美。

圆形的边缘,是紧密排列的凹凸纹,上面刻着四个字:大明通宝,在每个字的中间,都有细小的符号。每个新钱都是正反都有反,不用拿起来就能看。

因此,倪元璐看到新钱的北面,是壹文两个字,然后同样有他不认识的符号。

快速扫了下托盘,其他新钱,都和这个差不多,不过更贵重的新钱上,除了那种不认识的符号之外,还多了花纹,分别依次为梅兰竹菊。

倪元璐看完之后,很想伸手拿起来看看,便转头看向王承恩,见王承恩点点头,他才去拿了起来,分别掂量了下,发现重量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他在看着,其他人也都围了过来,按照官职高低查看这个新钱。

崇祯皇帝就坐在御座上,看着他们在看着,心中却是有点埋怨朱元璋同学的。

当初大明开国之初,百废待兴,急需用钱的时候,可朝廷却没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朱元璋就发明了大明宝钞这种纸币,然后发出去当钱用。

朱元璋就用这种微小的代价,解决了钱的问题,对于大明朝开国之初的经济复苏,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但问题是,朱元璋这位同学压根不了解钱币的真正规律,他觉得印纸币很好用,很方便,就开始大量印制,然后呢,他自己还不要,这就导致了货币缺少了自由兑换和滥发,结果很自然的,就朱元璋同学还在世的时候,大明宝钞就开始极速贬值。

后面的大明皇帝同样不知道钱币的规律,反正不断地印大明宝钞,这种来钱速度最快,比抄家都快,不断地印啊印的,最后连狗都嫌大明宝钞。以至于到了后来,就是真得废纸一张,朝廷的信誉也因此破产。

如果不是朱元璋同学这么乱搞的话,崇祯皇帝其实是能很方便的解决钱荒的。

如今他的威望真是非常高的时候,没有钱,就可以印纸币来用,只要附和钱币的内在规律,就不会大贬值,可以一直维持下去。

可因为朱元璋同学已经这么搞过,他就没法搞了。

为此,要打破大明百姓对于大明宝钞的固有印象,他不得不另起炉灶,先印制金属货币再说。

这种金属货币,理论上来说,也同样是属于信用货币,和用纸印没什么两样。

不过相对于纸来说,这种金属货币的成本更高,也是如此,能让大明百姓能对这种金属货币有一种安全感。

就是为了这个安全感,为了重建信任,崇祯皇帝就不得不要先多做了不少事情,花不少成本来转一道弯。

此时,倪元璐第一个看完,然后带着疑惑之色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这个新钱不知如何个用法?”

说实话,他其实还是非常担心的。因为发行一种新钱,涉及到的事情太多了,万一又是抢钱怎么办?

听到他的话,其他官员便大都停下了动作,竖着耳朵听着,看皇帝是怎么个回答法。

崇祯皇帝知道怎么用钱才是最关键的,便郑重地对倪元璐说道:“此新钱会在试行三年之后全面替换目前所用之银两铜钱,允许百姓用银两和铜钱兑换新钱,亦可用新钱把银两和铜钱兑换回去。这个须注意一点,就是先前用银两和铜钱兑换了多少新钱,后面才可用多少新钱兑换回去。如此做法,是因为三年后必须要全面替换新钱。此乃规定之一!”

听到这话,所有官员不由得松了口气,照皇帝这么个说法,那倒是可以接受。反正有三年的时间,可以多看看,一旦新钱贬值厉害的话,就把银两和铜钱兑换回来便是。想当年太祖皇帝定下大明宝钞的规矩时,就没有这一条。

他们在想着呢,崇祯皇帝又接着严肃地说道:“其二,从颁布新钱开始,朝廷支出和收入,都以新钱为优先。发放俸禄,军饷等等,朝廷收取田赋税收等等,皆优先新钱。”

听到这话,大殿内的官员,便又松了口气。虽然他们的俸禄是用新钱,可他们俸禄才多少,觉得新钱有问题,那就花出去好了!百姓因为可以用新钱交赋税,也不会抗拒。

崇祯皇帝扫视底下的臣子,观察他们的神态,同时再说道:“另外有关新钱的发放,也会有依据,比如预计朝廷某一项收入会有多少钱,那便可印多少新钱。此事,不由大明皇帝一人独断,而由内阁牵头,六部尚书会商,大明皇帝最后决断。”

这个规定,其实是有点脱裤子放屁了。

在这皇权时代,还不是皇帝的意志为主。

但是,不管怎么样,有这么一层规定在,就能让人感觉,皇帝好像不能随心所欲了,就会更放心一点,不再是皇帝想印多少钱就是多少钱,对新钱的信心也就多了一份。

户部尚书倪元璐听到这里,连忙奏道:“陛下,那这新钱是否还是由户部的宝钞提举司来印?”

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说道:“宝钞提举司改名为钱币提举司,任由户部管辖。但是所印制新钱要存于大明皇家钱庄。”

倪元璐一听,顿时冒出一堆问号,什么大明皇家钱庄?哪来的这个衙门?

其他人听了,同样摸不着头脑。

崇祯皇帝就知道他们不可能知道,因为这个名字并没有公布,此时就听他说道:“太康伯张国纪所掌管的钱庄便是大明皇家钱庄,以后由其掌管新钱,并监督新钱质量,并发放俸禄、军饷。”

倪元璐一听,顿时傻眼,连忙奏道:“陛下,这大明皇家钱庄可归户部管辖?”

从这个名字上就能听出来,大概是直接归宫里管辖的,但是这明明是户部的事情,他肯定不甘心,就连忙问上一问了。

崇祯皇帝听了,断然说道:“户部管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皆是不变,但钱财发放,以后不归户部。”

这有点类似出纳和会计,职责分开。

看到倪元璐还想说话,于是,崇祯皇帝又加上一句道:“此事,朕意已决!”

倪元璐:“……”

这就是亲自带兵打仗,并且连续打胜仗所建立威望带来的好处了。

要是之前的崇祯皇帝,说什么朕意已决,算个屁,该反对还反对!

但是,此时的崇祯皇帝,一手扭转京畿之地的局势,得军心、民心,威望空前高涨,还有会发疯的经历,没有充足的理由,没有切身的利益关系,谁敢冒着家破人亡的危险来反对?

崇祯皇帝也不再理倪元璐,转头看向范景文说道:“内阁再拟一道旨意公告天下,凡民间所需用钱者,皆可到大明皇家银行借贷。普通百姓须有抵押物,立有军功的在职将士家小,可免除一定额度的抵押物,贷款时须说明用途,钱庄审核通过才能放贷,每月月息一分五!”

《大明律》有规定,“凡私放钱债及典当财物,每月收利不得超过三分,每月虽多,不过一本一利”。

但是,普遍来说,明朝放款的利息一般是月息二三分到五分,要比《大明律》规定的上限要高不少。

并且实际操作时,比如当铺,赚的不仅是利息,当物到期不能赎回,则成为“死当”,必须归当铺处理,这项额外利益常倍于放款利息。所谓不超过一本一利的规定,成为一纸空文。

明末这个时候,钱庄也已经有了,也存在放贷行为,不过主要是贷给个人,并且数额一般都比较小。

崇祯皇帝说出这个计划,殿内的这些官员也都听得懂。不过他们都惊讶于这个利息之低,竟然每月的月息只有一分五。

不过这个事情也有新鲜之处,那就是这是官府出面的放贷,并且是一个常设衙门了。

以前不是没有衙门放贷,比如王安石变法时就让各地衙门放贷,但是崇祯皇帝这个,明显和王安石变法不同。第一不是强迫,第二利息极低,第三对于立有军功的将士家小还能免一定额度的抵押物。

于是,立刻有人便奏道:“陛下,除有军功的在职将士家小可免除抵押物之外,不知还有何等人也能免除抵押物?”

这个意思,其实已经非常明显了:陛下,看,看这里,我们这些当官的是不是也可以免除抵押物啊?

崇祯皇帝岂会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他当即说道:“忠烈堂里中供奉的忠烈直系成年亲属,可免利息贷款一定额度的钱!”

殿内官员:“……”

崇祯皇帝才不会惯着他们,继续说道:“另外,凡存钱于大明皇家银行的钱,在此法实施之后,不但免钱财保管费,且每月还能得五厘月息,一年结算一次。”

把这个当银行开始做买卖之后,就需要吸引民间存款了。给出了五厘的利息,那也有一分的利息差,依旧是钱生钱的范畴。

要说怎么来钱,这最来钱!

不过这种存钱还给利息的做法,在这个时代是听都没听说过的。此时听到皇帝这么说,大殿内的这些人,都是非常诧异。

于是,范景文便连忙问道:“陛下,如此以来,要是无人借贷而皆是存钱,这钱庄岂不是要亏本了?”

崇祯皇帝听了,当即哈哈一笑道:“钱庄的利息还不够低么?岂会怕无人借贷?真要没人借贷,那就朕来借钱,朕来付利息便是!”

范景文:“……”

今天的议事,特别是涉及这钱庄的,好像学问就有点不够用了。皇帝一套又一套的,真能行?

倪元璐还有问题要问,见范景文愣在那里,他便开口奏道:“陛下,那这大明皇家钱庄的利润或者亏空,算哪个衙门的?”

皇帝说他要借贷,便给了他这个问话的依据。

崇祯皇帝听了,本来想马上就回答,不过他随即心中一动之后,便立刻把差点脱口而出的回答给改了道:“利润活亏空,按照八二的分法,分属国库和内库。”

听到这话,倪元璐连忙确认道:“陛下意思是,这钱庄归宫里管,但是如果陛下借贷钱庄,也会还利息,然后这个利息八分归国库,两分归内库?”

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说道:“就是如此!”

倪元璐听了,便没问题了。如果说都归宫里的话,他肯定要提出异议的。

事实上,大明皇家钱庄的做法,会抢了很多人的高利贷生意。

试想一下,这是皇帝开的钱庄,利息如此之低,那谁会去高利贷那里借钱?除非是钱庄这里借不到钱,才可能依旧去借高利贷的。

不过这种高利贷的事情,和皇帝议事的这些大明朝高级官员可能有家人在做,但是这种事情,一般他们本人是不操心的,虽然皇帝没有加上“朕意已决”四个字,他们也不会因为这个就去和皇帝打对台戏。

归根结底也是因为,如今皇帝说话有威望!

威望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对于做事真得是非常重要的!

朝议结束之后,内阁并各部衙门就为这些事情忙碌了起来。当然,崇祯皇帝也没有不管,而是做总控,不让事情偏向他的计划之外。

废除贱籍等有关户籍的革新,让大部分受益者都非常感激皇帝,对朝廷将士的政策偏向,又进一步凝聚了军心士气。由此,当崇祯十七年十月的军饷用新钱发放时,京师所有将士,都没有发出异议的声音!

25小说网推荐阅读:群芳斗艳:多情家丁最风流雷武逆天明末三十年修罗武神从山贼开始明末钢铁大亨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妃在上之染瘾世子爷带着微信购物坐江山穿越明末两太子振南明绝色催眠师,逆天大小姐红楼:朕即大乾踢开永乐开局被抄家,我带着空间去流放!三国:寒门崛起大明:让你监国,却成千古一帝?大明凰女传姐妹花岳父,开局还送五小妾在他心头放肆史上第一姑爷回到三国做强者田园娇宠:神医丑媳山里汉三国之曹家孽子大夏刑案官将军宠妻之独慕花朝霸魂管仲开局一个人,立国全靠拼千宋矛与盾与罗马帝国飘飞的残叶蝉动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快穿之我就是个观众大明最牛锦衣卫,老朱求我住手三国:曹操和刘备扶我登基大魏疯王大哥,臣弟助你上位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打造最强边关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明末:我看看谁敢让我剃头大唐之从当咸鱼开始大明捉鬼记:明朝那些魑魅魍魉最强假太监大唐不良人从亮剑开始签到剧综满门忠烈,皇帝却逼我造反成为铁锤寨三当家后
25小说网搜藏榜: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妃在上之染瘾世子爷群芳斗艳:多情家丁最风流带着微信购物坐江山穿越明末两太子振南明绝色催眠师,逆天大小姐红楼:朕即大乾踢开永乐开局被抄家,我带着空间去流放!三国:寒门崛起大明:让你监国,却成千古一帝?大明凰女传姐妹花岳父,开局还送五小妾在他心头放肆史上第一姑爷回到三国做强者田园娇宠:神医丑媳山里汉三国之曹家孽子大夏刑案官将军宠妻之独慕花朝霸魂管仲开局一个人,立国全靠拼千宋矛与盾与罗马帝国飘飞的残叶蝉动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快穿之我就是个观众大明最牛锦衣卫,老朱求我住手三国:曹操和刘备扶我登基大魏疯王大哥,臣弟助你上位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打造最强边关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明末:我看看谁敢让我剃头大唐之从当咸鱼开始大明捉鬼记:明朝那些魑魅魍魉最强假太监大唐不良人从亮剑开始签到剧综满门忠烈,皇帝却逼我造反成为铁锤寨三当家后镜子通古今,我靠亿万物资养扶苏家父曹孟德重生三国,家兄孟德弃妃在上:王爷,要听话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25小说网最新小说:穿越大明,从靖难之役开始战国策大秦传风水卜卦殷朝新政志挽明:努尔哈赤屠城,朱常洛重生只手遮天之玩转朝堂女帝今天要抢亲西北风云传毒士无双,女帝高呼活阎王大明第一特工隋唐之吾为枪绝开局穿越大明收个小弟朱雄英铁血霸弓魂穿司马遹,地狱开局立生一生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最毒七皇子,开局迎娶女杀神大明:我崇祯绝不上吊一穿就成绝世高手秦末:强抢虞姬,截胡陈胜吴广!我只想当废物王爷,你偏来惹我?三国第一后勤大师,萧何算什么?尘埃山功高震主,女帝逼我叛国投敌熟读历史知识玩转古代世界原始大陆漂流记耶稣基督后期教之传奇国运:华夏养士五千载三国之龙逆天下今朝已然同淋雪,何妨今生未白头战国:无限小米粥,我成千古一帝了?穿越大唐风云三国:开局投董卓完成先帝遗愿国家的明天更比今天好!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重生:掠夺词条,宋徽宗是我爹绝世高手是怎么炼成的烈火南明二十年速战三国之刘备我,开局斩杀太子,起兵造反!岁在甲子,诸侯争霸我插黄巾旗吾乃世家子史上最惨三国开局穿越原始之魂开局融合李存孝,从攻略皇后开始重生三国,家兄孟德穿越异世之基建狂魔易,三国穿越异时空的幸福生活公主,快请陛下赐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