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反击开始
“网络上出现了一些流言蜚语……”
听得侯悦己说话,人群中一阵欣喜。
来了来了,好戏开场。
等了好久终于等到现在。
他们赶紧端正姿态,拿好手机和录音笔。
对准了台上的侯悦己,想要看看她能够说出什么花来。
“众所周知,在几十年前国内还是没有流行歌曲这个概念的,这里所谓通俗流行、美声、民z三大流派的划分,也通通由国外引进到国内。”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音乐是没有国籍之分的。”
说到这,侯悦己顿了顿。
她的话,倒是让人挑不出毛病,下意识地点头。
“说的是呀,流行歌曲乃至整个娱乐圈的行业都是从国外引进,没毛病。”
“音乐无国界,倒是很流行的观点。”
“小黄工作室打的主意,我有些懂了。”
有机灵的记者,已经嗅到了几分不同寻常的气息。
他们意识到黄有礼这个年轻人是有备而来,做好了充分准备。
切入点非常巧。
事实摆在眼前,夏国的流行歌曲等概念确实由外部引入,并非内生的东西。
几位记者猜到接下来会进行哪方面的突破了。
其实这些资料都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但很少有人会说出来。
侯悦己的这个话,倒把在场的记者给亮了一手。
谁也没想到,在日常娱乐生活方面,我们不知不觉受到了那样深入的影响。
“我们整个流行音乐很多方面都是从国外引进来的,包括各种技巧与唱法,最典型的如美声唱法,当初是用来给宗j祈福念唱。
现在的话,我们的音乐学院包括各种古典、现代乐器等等,许多也是国外传到国内,却不妨碍我们用来演奏与表演。”
“说的好,侯姐!”
远在千里之外,阿娜尔罕看着手机,忍不住叫好。
虽然侯姐还没有说到谣言,但她已经看出来采取的是何种策略。
“搞了这么大动静,一定不要让人失望呀。”
“哼,还想狡辩。”
同样关注直播的夏天语,则抱着看戏的心态。
对于小黄的遭遇,毫不同情。
反而幸灾乐祸,恨不能继续踩几脚。
不过他的小心思,没那么容易实现。
直播间内的网友们,开始自由讨论。
“发言人说的和黄有礼的歌有关系吗?”
“你小学没毕业吧,这个语文水平太低了。”
“说看不懂的语言理解能力堪忧。”
“等了几天,小黄终于发声。”
“这些黑子,是想要叫小黄死不瞑目啊。”
尽管最近被网暴,仍然有不少人保持着理智。
他们看得出来,用一个流行歌的唱法去批评小黄崇羊迷外,有点说不过去。
这样硬扣帽子,十分勉强。
“目前除了原生态民歌外,国内流行歌曲用到的本土元素少之又少,甚至民歌也不是最受欢迎的通俗流派。”
侯悦己一点点深入。
经过铺垫后,开始直指问题要害。
“有人说小黄用了岛式唱腔,是一种不自信,是崇羊迷外,这样的流言给他带来了非常大的伤害与困扰。
但我想经过我之前的介绍,大家就知道了这种说法是多么的荒谬与无知,也是毫无根据的论调。”
她直言不讳,斥责了某些黑粉的观点是荒谬无知的体现。
这番话,当即引得记者们的骚动。
“有理有据,这没的说。”
“嗯嗯,黄有礼这厮是要一击致命啊。”
“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回应还算合理。”
作为消息最灵通的娱记,他们知道说小黄的那些是谣言吗?
当然知道。
哪怕不查资料,只要头脑清醒,有正常判断的人都知道。
但为什么网络上依然会有那样多相关话题讨论呢,还不是因为有争议便有流量,有流量才有收益。
至于六子究竟吃了几碗粉,根本没有人去关心。
不会有多少人关心事实真相。
真正支持与关心黄有礼的粉丝和歌迷,开始激动起来。
差点要弹冠相庆。
“哈哈,流行音乐几乎整个都是国外的东西,现在居然用一个技巧去批判小黄,实在叫人无语。”
“对啊,这等于是把流行音乐的基础都挖出来了。”
“用一种唱腔去碰瓷,带节奏抹黑小黄,太low了。”
“发言人列出的证据,简直要薄纱!”
“假如说小黄用了岛式唱腔算迷外,那么唱流行歌的人,没有一个无辜,通通能够归入到迷外的行列。”
“这样看来黄有礼太冤枉了,别人唱没问题,他一唱却被拎出来骂到半死。”
“不是冤枉,而是被水军黑,有人故意的。”
正常人看的清楚,连流行歌曲这座楼都是西式风格,那么再在别墅内加入一套西式风格的家具,有何不可?
没有不妥的地方嘛。
“靠,这也能一样么!”
眼见直播间内的评论开始为鸣冤叫屈,风评逐渐朝好的方向去发展,夏某人坐不住了。
这样一来,他如何看戏。
明明前几天把黄有礼喷到自闭,全网嘲讽,谁想到今天会是这样的结果。
还能翻转。
见到台下记者议论纷纷,侯悦己停住。
拿起矿泉水喝了一口,润润喉咙。
等了一分钟,她才满意地拿起话筒。
“哦对了,其实呢小黄用岛式唱腔不但不是迷外,反而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追寻与探求。”
侯姐新抛出的这个观点,犹如集束炸弹,炸的人仰马翻。
雷的听众外焦里嫩。
大家迷惑不解,大姐你说的是什么个意思。
不但不是迷外,反而是挖掘传统文化,有没有搞错啊。
“呵呵,其实大家知道,几千年来亚洲最强悍的文明就是我们大夏文明,大夏文化是东亚唯一先进文化代表。
除此之外,东亚再无任何一个国家种族形成过能与之比肩的文化体系。”
嗯嗯,在场人无论是谁,全部在疯狂点头。
内心涌出一阵说不出的骄傲。
没错,夏国五千年的璀璨历史文明,无论时空怎样变化,都基本是世界这张大牌桌的主要玩家之一。
这不是吹,而是实实在在的事实。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
身为国人,无不为之骄傲与自豪。
“其实文化是具有侵略性的,弱小破碎的自然会被强悍的文化体系淹没同化。不管东亚哪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只要深挖几铁锹下去,就能见到咱们夏国原产地的烙印,例如文字、比如节气和节日。”
当侯姐说到这个,又叫网友们一阵狂欢。
你要聊这个,那我们可不困咯。
“岛国的文字就是用了咱们夏国的字。”
“呵呵,棒国身份证上的人名用的还是咱们的文字。”
“别说名字了,就连棒国许多地方的地名也是我们国家传过去。”
“还有他们啥啥王的衣服,都是我们古代皇帝赏赐的,最多和郡王之类的看齐,也好意思称王。”
“春节也是我们国家的传统习俗。”
说起这些东西,网友们各个义愤填膺。
对于某个臭不要脸的国家十分鄙视。
自己国家没文化没历史,却要把宗主国的历史文化窃为己有。
它真是明着恶心人,就像脚面上的癞蛤蟆一样叫人膈应。
“既然聊文化源头,哪能掐头去尾聊一小段,是吧。
东亚文化同源,基本都被我国文明圈同化过,东亚的历史传承,传承的实际就是华夏风。
岛国棒国它俩‘传承’的是它们文化宗主的东西,就是我们夏国人盘过的玩意,就算淘汰过丢开过一段,仍然怎么看怎么眼熟,木得办法。
所谓岛式唱腔,算华夏文明瀚海中飞溅出的一个小水滴,是藏腔+蒙歌+本岛民歌+能剧的结合体。
所以追根溯源,岛式唱腔并不是岛国原装的,这就好比‘日·语’是基于汉字基础上的再造、武士刀源于唐刀、和服多描摹唐装、抹茶是宋朝末茶的演绎……”
侯悦己没有停顿,一口气说了许多东西。
当然,她是查过资料,不是自己写的东西,偶尔还会看发言稿。
但没有人计较这点细节。
大家全在咂摸她话里的意思。
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当侯悦己将岛式唱腔的来龙去脉给说清楚后,所有的质疑都将不复存在。
“这个厉害了,简直釜底抽薪。”
“哈哈,绕来绕去,原来这个岛式唱腔还是咱们国家传过去的玩意。”
“这就尴尬了呀,你叫那些黑粉和喷子怎么继续蹦跶。”
网络上,更是一片叫好。
将之前的口碑彻底逆转。
“小黄这下薄纱了。”
“不止薄纱,更是虐杀,秒杀和绝杀!”
“骂了半天,原来这是咱们自己家的东西,好尴尬啊。”
“呵呵,黑子们黑了半天,就这?”
“牛比,看来小黄是很不服气,竟然找到那么多的资料来证明。”
“小黄牛比,夏国牛比!”
“说的太对了,主要还是我们国家历史文化悠久灿烂,往往丢失了很多东西,自己也忘记。”
不说不知道,一认真探寻大伙恍然大悟。
说来说去,吵半天以为是国外的东西,源头还在国内。
“另外呢,小黄不是率先借鉴这种岛歌唱法的歌手。借鉴比较早比较多的,首推天后黄菲,再就是宝岛歌手青峰,以及华健老师的演绎中也常见岛歌痕迹。
只不过前几年的时候网络尚不发达,没几个人听过岛国类似的曲风,假大明白少,也就没啥说道。
小黄如今的唱法比较成熟,复合型的演绎,结合了岛歌加假声男高音,也借鉴了很多国内戏曲的技巧,比如水磨腔,所以被人误会了。”
侯姐的发言事实清楚,证据充分。
可谓有理有据,再明白不过。
哪怕再挑剔的黑粉,也难挑出其中什么毛病,只能铩羽而归。
这下,即使是希望事情弄的越大越好的夏天语,也悻悻不已。
事到如今,肯定没办法闹大了。
“妈的,为什么这个比总有这样好的运气。”
在他眼里,什么天后菲姐,什么华建老师歌曲里的岛歌元素,那和黄有礼用的东西完全不是一回事。
可惜,他的想法不被人理解。
大部分网友现在一看,哦,原来这些玩意不仅是咱们夏国传过去的东西,更是早有其他着名歌手使用过。
那就没啥稀奇的了,也就没有可以指责的了。
“哦,原来是我们夏国传过去的文化,那没事了。”
“别人唱的,难道小黄他唱不得?”
“既然是自己的东西,小黄怎么唱都行。”
“你不说我都不知道,原来岛国那么多的文化全是咱们老祖宗玩剩下的,然后流出去那边。”
“是啊,等下得好好找找,听一听。”
不仅如此,听得侯悦己的介绍,人们对于黄有礼的尝试与创新,又得到阵阵赞赏。
“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原来小黄的唱功那么厉害。”
“是呀,能够借鉴各种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自己的歌曲里面,有点东西啊。”
“领先一步是天才,领先太多步则是疯子,今天终于能够理解这句话是啥意思了。”
“小黄牛比就牛比在这里,不光能写歌,会写歌,而且还会用到很多新鲜古老的音乐元素。”
“这样看来,黄有礼比起其他流量爱豆高出不止一个档次,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歌手。”
“以前光觉得他写歌写的好,现在才知道原来他唱歌也唱的那么好,不止甩别的歌手几条街。”
经过介绍,黄有礼的尝试让人有种不明觉厉。
即使没几个人说出厉害在哪,但网友普遍会觉得了不起。
连天后菲姐也有类似的体验,难道还不觉得厉害?
“说起来,小黄对于当下传统文化传播的缺失是非常痛心的。
前一段时间,小黄看见在某档综艺里有嘉宾鼓捣尺八,结果弹幕里却出现了科普笑话,说这个乐器是岛国的尺八。
实际上呢,这明明是我们的传统乐器,只不过在一千多年前大唐时期传到外边,观众的误解叫他看见十分心痛。”
一边说,侯悦己一边摇头。
做出痛心疾首的表情。
不光是她,凡是听到这个故事的夏国人,莫不有一种说不出的情绪。
悲哀,还有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