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鲁肃和陈登再次请求觐见袁术,像其转达了李清远的意见。
本来二人以为肯定又要无功而返,毕竟虽说看起来李清远貌似丢了面子,可实际上却代表徐州全部都会落入他的手中,袁术劳心劳力折腾了几个月完全就是做了无用功。
结果没想到这个问题根本不是问题,袁术非常大度地表示没关系,只要李清远肯称臣,徐州全都给他又如何?
哪怕阎象当场表示反对,但是袁术还是一意孤行直接做主了。
毕竟除了李清远和阿宁两个乱入者,想来天下间再也不会有第三个人能猜到袁术现在心中想的是什么了!
袁术称帝在后世看起来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可是实际当坐在袁术那个位置上后,才会发现其实他称帝也并不能算是完全地弱智。
首先他有传国玉玺在手,这玩意本来就号称是天命所归,连孙坚那种意志力强悍的人在拿到玉玺后都心生妄念,更何况本来脑子就不好地袁术?
要知道作为四世三公袁家的嫡子,袁术这辈子都是在别人的迎奉声中长大的,除了那个给自己留下童年阴影的大哥,其他任何人在袁术眼中那都是不足为惧!
二来则是在袁术心中,他已经差不多占有大半个天下了!
他自己占有豫州,手下孙策占据了扬州,与吕布结亲则是等于占据了徐州,再加上袁绍掌控的翼州、幽州、并州,大汉十三州他直接掌握了最繁华的六州,这种情况下还不登基,难道准备等着过年吗?
没办法,袁术的脑回路就是如此的清奇,他觉得以自己的身份地位,只要率先称帝,那么剩下那些人都会望风而定,就跟当年秀儿建立东汉一样。
其实也不能说他异想天开,因为甭管是两百年前的秀儿还是隔壁那个破岛,一旦向袁术这样身份尊贵地位崇高同时又拥有强大实力的诸侯宣布上洛成功,那么立刻就可以成为天下至尊来得。
不过很可惜的是,神州大地的玩法跟扶桑岛的玩法完全不一样,袁术只能说是弄错了玩法,所以才会导致其成为了天下笑柄。
且不提袁术的脑回路何等清奇,反正鲁肃和陈登总算是完成了李清远交代的任务,袁术的军队会立刻退出徐州,并且会承认李清远对青徐二州的统治权。
而他唯一要付出的,也就是名义上的俯首称臣罢了!
说真的,哪怕谈好了条件,鲁肃和陈登都感觉有些如坠梦中,不知道袁术到底是怎么想的。
世上要是还有这种傻子的话,能不能再给我们两多来几个?
正所谓格局不同,眼界自然不同,他们两都认为袁术是个傻子,可袁术同样也认为他们是傻子。
别说李清远才只有青徐二州,就算他拥有青徐兖三州又如何?
现在对方已经向自己俯首称臣,那么一旦他袁术宣布登基为帝,李清远不还是要乖乖地来朝贡?
大不了自己大方点,等登基后封他个齐王好了!
鲁肃和陈登二人在魏延的陪同下直接返回了下邳,跟他们一起同行的还有袁术的使者,对方是来吩咐纪灵退兵的。
纪灵本来率十万大军眼看就要将下邳郡城给拿下了,结果却得到通知说要去他退兵回去,气的纪灵差点骂出声来。
不过好在纪灵作为袁术手下第一大将,早就知道自家主公这个不当人的性格,所以在嘀咕了几句顺便恶狠狠地瞪了鲁肃一行人后,便吩咐手下士兵准备回撤了。
下邳太守萧建本来都准备以身殉城了,结果绳子系到一半手下人来告诉他外面的军队撤退了!
人生的大起大落来的实在是太快,差点把萧太守给直接送走了。
然后还没等萧太守弄清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就又听到城外有人在喊话。
原来是青州牧李清远跟豫州牧袁术签订了条约,从现在开始徐州归李清远所有了。
虽说一个青州牧和一个豫州牧居然在家私自开会确认了徐州的归属听起来貌似很扯淡,可是大家却都知道这就是现实。
陶谦还活着的时候自然没人敢先动手,因为谁先动手都会磕掉自己的牙。
但是陶谦一死,徐州各郡立刻各自为政,短短一个来月的功夫,就差不多已经被瓜分完了。
本来萧太守是准备以身殉城报道陶谦的知遇之恩,同时也算是对袁术那家伙的无声愤慨。
可现在突然之间袁术撤军了,城门外来了一群人说是青州牧李清远的下属,要求萧建立刻开城投降。
说真的,萧建对于投降这件事那是感到本能厌恶的,要不然他也不会拒绝纪灵的招降坚守这么多天了。
但有句古话说得好,千古艰难惟一死!
萧太守刚才已经在鬼门关走一圈了,看着那根系在房梁上的腰带,萧建觉得自己估计是没胆量再去挂一次了!
于是乎,鲁肃一行人出使了一趟豫州,就莫名其妙地又多了一郡之地。
加上看到大势已定降低条件投降的彭城,两个月不到的时间,李清远已经将徐州六郡中的五郡给收服,现在仅仅只剩下曹操军占领的于郯郡了。
鲁肃再次充当工具人前往长安向天子请示,准备请封阿宁为徐州牧,当然若是朝中诸公觉得女人当州牧不合适,那么李清远一人身兼二州州牧也是可以的。
与此同时,李清远麾下大军也开始逐渐想于郯汇聚,对付袁术那种脑壳有包的,只要说两句好话就可以让其将即将到手的郡城拱手送上。
可是面对曹操这家伙,不拿出点真材实料,就算是他亲爹也绝对没可能从他手上捞到好处的。
再说了,李清远也总算知道,刘备三兄弟原来是逃到曹操手下去了。
一个蜀汉皇帝,一个追封的魏武帝,要不把他们两个给弄死,他实在是心里没底啊!
初平四年秋,青州牧李清远麾下大军二十万,与兖州牧曹操长子曹昂麾下十万大军,互相交战与于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