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的那五筐半的粮食,最后还是被其他族人们又买又佘的分光了。
凌浅也不在意,他们家留了两筐的粮食,还有两筐的蔬菜,她再偶尔偷偷的贴补一下,再加上族人们尝到了甜头,以后说不得还会继续出去买粮食,她现在一点都不为过冬的粮食而烦恼了。
毕竟赊账是看不到手里的银钱给出去的,钱不过自己的手,就不会心疼,欠再多也不过是一串冰冷的数字,而且有一就有二,既然能过吃饱喝足的小日子,谁又会想过天天都饿肚子的生活。
当然了,这也只是凌浅的猜测,毕竟,换成是她的话,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她绝对不会让自己饿肚子的。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
因为晚上大孙子要巡逻,因为今天他们家多了四筐的粮食蔬菜,因为今天她腰包里又多了好几千文铜钱,还有几十张的欠条。
所以,这天晚上,老太太主动做了一顿好的,不但有凌浅最喜欢吃的馒头,虽然是二合面做的,还有她第二喜欢的白菜炒野猪肉。
这场雪,洋洋洒洒的下到过年都没停,凌浅他们年前又出去了一趟,这次总共有二十人,他们这趟出去,就是专门为了过年准备年货才出去的。
说是为了准备年货,其实还是为了明年春暖花开之前这段时间做准备,毕竟雪一直下,周老爷子也说了,这雪,得下到明年的二月份才会渐停。
是渐停,而不是停。
据周老爷子说,他在这里住的这些年,有时候是全年都会下雪的,多数时候是从九月份下到第二年的四月份,都是说不准的,毕竟下不下雪,老天爷说了才算数。
平时也就凌浅家里才会时不时的传出诱人的香味来,可过年那天,家家户户传出来的香味,像是真的在过年一样,又炸丸子的香味,有包子水饺的香味,有各种炒菜炖菜的香味……
年后的两个月,跟之前的日子没什么区别,巡逻队的继续巡逻,家家户户一天十二个时辰都得注意清扫积雪,就算是这样,这个格外长的冬天,还是不免有房顶被积雪压塌,好在有巡逻队日夜巡逻,房子塌了的住户也只受了点轻伤。
当然,这段时间也是有野兽光顾这座寨子的,只是寨子外面有雪球堆积成的冰雪城墙,而且还越堆越高,越来越坚固,还真不是能够轻易冲破的关卡。
三月份,原本的春暖花开并没有,飘飘洒洒的大暴雪变成了时停时下的中小雪,偶尔也能见一见这休息了四个多月的太阳。
“浅丫头,过来试试这件衣服合不合身,不合身的话奶再给你改改。”
老太太咬断了线头,对着正在跟着凌浩学认字的凌浅吆喝了一声。
“哎,奶,等一下哈,马上!”
凌浅用灶台里没烧完的柴火棍写完凌浩教她的最后一句话,就赶紧跑老太太那里,拿着老太太给她新做的春装回屋试穿了。
这段时间,老太太不止给他们姐弟妹三个做了春装,现在连夏装都在做了,待以后能换着穿。
这也是老太太的未雨绸缪。
虽说这大西北还是连绵大雪,可内陆早已经春暖花开,草长莺飞了,等他们再次踏上北上的逃荒路,说不定真就得穿着夏裳了。
凌浅脱掉身上的棉衣,哆哆嗦嗦的换上了老太太刚给她做好的夏裳,这里也没个镜子,凌涓那小丫头也不在,凌浅左看右看,最后还是进了商场,打算照照镜子。
毕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她现在穿的,可是正宗的古装,还是最美的夏裳。
当然,这个“最美的夏裳”,是有水分的,在这里,只是单指这件衣服是她所有的衣服里最美的一件,布料单薄轻便不说,颜色也很清丽,上面还有老太太绣艺不咋地的绣花。
这说明老太太最近兴致不错,可能是因为见到了久违的阳光,也可能是因为距离他们再次北上的日子不远了,也或许是因为他们去到京都后能有个安稳的落脚地了。
是的,此行,他们不再心怀忐忑,因为那个被凌浅公主抱回来的蒙面男子,在病好以后就离开了。
而他离开之前,脸上有他们不懂得复杂表情,可还是给他们安排好了去到京都后的一切,包括他们的户籍,包括他们的衣食住行,说是,报恩。
虽然蒙面人之前救过他们,可这个人所谓的报恩都是他们不能拒绝的,所以他们就厚着脸皮收下了。
既然前路无忧,老太太心情自然好。
等凌浅换好棉衣出来,老太太手里已经缝着另一件衣服了。听见开门声,老太太抬头撇了凌浅一眼,继续低头缝着手里的衣服,嘴里啧啧两声,戏谑道:
“哟!果然是长大了啊,都知道害羞了!怎么样,衣服合身不?”
衣服合身吗?
在凌浅的眼里自然是不合身的。
“奶,之前我不就跟您提过了么,腰这个地方得收一收,这穿上就跟水桶似的,一点都显不出身材来。”
凌浅说着,还用手比划着S形,老太太看的直皱眉。
“啧啧啧,才多大点啊,就这个样了?”
老太太也跟着凌浅一样,在空中画了条S线,然后撇着嘴继续她的“老人言”。
“小孩子家家的,懂什么!那个样子的衣服不适合你,而且咱们都是地里刨食的庄户人家,穿着那种衣服也不方便干活。
你也别不乐意,我是你奶,还能害你不成?
别光顾着臭美啦,虽说你去年也赚了几个钱,可咱们这一冬也花出去了不老少,等过段时间上路了,这一路上还不知道会遇到个什么事儿,再加上去了京都以后,吃喝拉撒哪个不要钱?谁知道你赚的那点够不够。
现在天气好歹也能时不时的见个晴天了,你说,你要不要再把那肥皂作坊开起来?你自己能再赚些钱不说,别人也能跟着喝口汤,省的这一路上遇到个啥事都指望你一个人。”
老太太劝说的那叫一个苦口婆心,她也不是故意转移话题,这个重开作坊的提议,还是大婶子提醒她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