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勇感慨:“东北奉天生产出来的武器,大部分都补充给第十一军了,另外就是第六十一旅也最先补充,而根据地最新生产出来的装备,除了补充我们已有的部队直属旅的装备之外,别的都运送到东北了,用来更换东北方面的部队装备。”
“但是中原方向最新组建的部队,武器装备也不能少啊,那第十二军怎么想的?先让他们扛着汉阳造去?”
张铁龙苦笑一声:“司令,这可是你的想法啊,我们这一步中原的这不旗子已经算是差不多了,等到齐鲁大战役结束,岂不是又该挥兵回东北去了?拿下来东北才是最重要的呢。”
“是啊,下一步是东北,我们现在着急的组建第十二军和第十三军,也都是为了稳固后方,以及以后进军东北,协助东北的部队,把日军的关东军都给干掉。”
林大勇又是摇了摇头:“不过组建一个军哪里有那么的容易啊,兵源倒是不稀缺,但是刚组建起来之后,训练都是很费劲,凝聚力,并不是只组建起来一堆几万人扛上武器就可以成行的。”
“还有,我们现在的独**内部的确是浮躁了,董国振今天给我发来报告,他竟然建议在关外的绥远区域,组建起来第十四军,那边的流民已经不少了,他们根据命令,已经招募了五万人的新兵,现在才训练了一半,觉得足够组建起来一个军了。”
“绥远组建一个军也不是不可以,不但是可以保护好根据地,同时还可以就近的支援东北地区,但是一下子扩建起来这么多的部队,是有些紧张啊。”
“何止是紧张,一个军那可是相当于五个旅,每一层都必须要有足够的指挥官来支撑,如果没有足够的指挥官,这部队何谈战斗力?简直是开玩笑,所以我现在并没有着急的同意董国振的看法,毕竟第十二军,第十三军,现在总算是召集了足够的指挥官,就算是这样,里面还有不少的伤兵刚复原的,如果在组建第十四军,只能等到三个月后,下一批的军事学员们毕业了。”
林大勇的看法,张铁龙认同,还是有些担忧的道:“司令,你前几天刚参加了华北的军事学院的开业典礼,华北燕京的军事学院已经开学了,可是只这两个军事学院,还的确是有些薄弱啊,看看黄埔,竟然都建立了不少的分校,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学学他们?”
“不,我们和黄埔的学生不在一个层面上,我们的学生是必须参加过大战的,表现好的指挥官进入学院,这算是进修,半年的时间毕业之后在去部队的参谋部任职实习。”
“而黄埔的学生,只要是高中毕业,甚至很多分校只要是国中毕业都可以进去,差别很大的,那样的话,会让指挥官残差不齐,这个口子不能开,我们还是必须要延续,部队里面推选出来指挥官来任职,哪怕是推荐到下面的班长系列也可以进入学校,但是必须从部队出来的。”
这点林大勇丝毫不会妥协,甚至每一届去往学院里面进修的名单,都是一次次的筛选出来的。
林大勇知道这是整个独**的中层根基,绝对不能坏掉,而上过战场的学员,可是有了上过战场的经验,就知道战场是什么样子了,不会像是那些刚毕业的学生一样,就满脑子只想着抗日,但是真正的战场什么样子,他们根本都没见过。
太过于浮夸倒是一点不好,不过只要是有真心抗日的学生愿意来参加独**,林大勇还是很欢迎的。
特别是上过战场的学生兵,更是林大勇的宝贝,他们都会被安置在独**的重要位置上。
连平时士兵们的思想培训,以及士兵们的晚上文化学习,都是交给他们这些学生兵。
没有文化的部队,永远都不会成为一流部队,这点林大勇可是深深明白的。
这点他一直抓的很严格,同样也是军官晋升的重要标准,如果你到了高级军官,还不认识字,连电报都读不懂,那可就是会吃大亏的。
林大勇一贯就是主张精兵路线,并不能像国军那样,一盘散撒,人不少,但是战斗力实在是不敢恭维。
对士兵的待遇,以及重视程度,一直都是很高,这也就是在所有的独**占领区域,全都是对独**的正规士兵很羡慕的现象。
林大勇让人所有人都觉得,当独**的士兵,是光荣的,不像是国军那样,对待士兵不当人看。
张铁龙倒是建议:“绥远地区,目前在那边的,防御能力的确是很弱,而且又是从老根据地过去了大量的流民现象,第四军只剩下来一个师驻守根据地,连直属师都已经调离了,在这样下去,其他部队早晚都会要全部调离去东北的,根据地以及绥远方向,不能没有兵力驻守啊。”
林大勇同样也是担忧这样的情况,琢磨一阵道:“这样吧,先在绥远方向组建一个师,外加上一个旅,这三个旅驻守绥远以及根据地,还是不错的,目前只能到这里了,第十四军,实在是没有精力去组建他。”
“不过得告诉给董国振,别在家门口组建的部队,什么好东西都往这部队里面填,新兵部队,还是按照老规矩,装备要先紧着老部队使用,新部队只能先用老武器了。不然很容易出问题的,这可是需要一个过程。”
“看看老根据地里的兵工厂生产出来的武器,往中原方向才运输了多少?到了现在第十军的各个级别的警卫部队竟然还用三八大盖,直属旅的才一个团是最新装备,这哪里能行,更别说马上要组建的第十二军,以及第十三军了,毕竟那也是六七万人的一个军,而不是二线部队,他们优先装备东北方面是好事,但是也不能不管中原这边的部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