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郡县举荐贤才,进入鸿都门学。
侍中祭酒贾护、乐松,成为了鸿都门学的掌权者。
所有学子,泾渭分明。
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立场、地位、传承等。
贾护和乐松刚出现,立即引发了大规模的轰动,无数学子争先恐后上前致礼欢迎。
曾几何时,太学一家独大,想要为官只能入太学,或者举孝廉。
太学是所有年轻学子的终极目标!
然而。
太学生不是那么好当的。
几百年传承下来,太学早就被世家豪门的子弟占据了。
寒门、庶民进入太学,难如登天。
后来,就连举孝廉都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了。
鸿都门学的创建,打破了规则的束缚,有积极向上的一面。
凭什么出身决定一切?
学子的呐喊此起彼伏,震耳发聩。
他们狂热地崇拜着贾护、乐松,觉得是上天派来拯救他们的贤士。
大汉是以经学为政教之本,读书人都以学习儒家经典为荣。
鸿都门学在汉灵帝刘宏、宦官的支持下,公然唱反调,以书画辞赋分高下。
他们被称为不学无术、钻营取巧之徒,鸿都门学也被称为“污秽之地”。
但。
鸿都门学的学子,根本不在乎。
他们只是想博取一个机会、获得上升通道罢了!
“今日,是我鸿都门学扬眉吐气之时,列位代表着鸿都门学最高的声誉!”
乐松一句话,引爆了全场学子的热情。
从今往后,鸿都门学将变成一个团体,一个大家庭,一个政治集团!
谁能掌控鸿都门学,谁就能掌控力量、掌控权势。
这是唯一能够撼动太学地位的澎湃浪潮!
“一些腐儒嘴里念叨着经学,一派道貌岸然的样子,其实个个沽名钓誉。”
“我和乐祭酒殚精竭虑,废寝忘食,终于将陛下的鸿篇巨赋《羲皇篇》雕刻完毕。”
贾护掀开了遮布,袒露出石经。
全场哗然、震撼!
在大动荡、大变革时代,刘宏继承了皇位。
他无时无刻,不在斗争着。
皇室外戚、宦官和士族等,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权力斗争。
各方势力此起彼伏,分别经历了几起几落。
刘宏要掌权,就必须瓦解士族的联盟,于是“党人”出现了。
凭借着宦官相助,刘宏一步步掌控了权力。
但是远远不够!
他的野心,没有止步于此。
鸿都门学应运而生。
刘宏要撼动世家大族的根基!
何为“世家”?
他们最重要的传承,就是“经学”。
累世经学。
累世公卿。
高官、鸿儒、名士或是通过着力研读经学或是出门访学,促进了经学繁盛的状况。
他们拼命地钻研章句,作各种各样的“注解”。
各种扭曲的思想,扭曲的解释,越来越偏离孔孟之道。
刘宏要破局,于是有了鸿都门学。
鸿都门学开设辞赋、小说、尺牍、字画等课程,打破了专习儒家经典的惯例。
只要辞赋作得好,也可以为官!
世家垄断的经学解释权,失去了效果。
谁敢开这样的头?
世家、儒生等既得利益者,自然要竭尽全力打压鸿都门学。
随着贾护的揭幕,大汉头顶的阴霾,都散去了几分。
这是朝廷继“三互法”后,又一次大规模地限制士族的力量。
只可惜鸿都门学为宦官所掌控,注定走不长远。
外戚与宦官利用权柄,将选官制度破坏殆尽。
大汉怎么可能存在美好的结局?
鸿都门学里面,同样充斥着三教九流。
乐松和贾护享受着无尽的崇拜,而后向大宦官曹节、王甫复命。
“世家、儒生正筹备石经,想凭此打压鸿都门学,真是痴心妄想。”
“谁敢说陛下的《羲皇篇》,比不上那些腐儒解释的经文?”
贾护满脸不屑,越来越目中无人。
只有在望向王甫、曹节时,他方才感受到些许压迫感,识趣地收敛了锋芒。
“这一次鸿都门学的应对非常果断,也很犀利。”
“等到蔡邕整理好经文,都猴年马月了。”
“鸿都门学的镇学之宝,可是已经安排妥当了。”
王甫非常满意乐松和王甫的谋略,这二人绝非等闲之辈。
只要稍加磨练,肯定是非常优秀的继承人。
王甫和曹节的年纪,都比较大了。
反倒是张让和赵忠,越来越得宠。
这两个小子,越来越嘚瑟,迟早会跟王甫、曹节分庭抗礼。
宦官之中的斗争,更加酷烈。
谁心慈手软。
谁万劫不复。
“建立鸿都门学,是陛下的旨意。”
“可真正执掌鸿都门学的可是二位,一定要将士族的狂傲压制下去。”
“老夫希望看到洛阳兴起一股辞赋的风气,你们能够领悟吧?”
曹节目光如炬,开始实施布局。
鸿都门学有辞赋的课程,那么就发挥其长处。
等到洛阳掀起辞赋之风,鸿都门学也将成为寒门子弟的圣地。
他们只有进入鸿都门学,才有为官的可能。
寒门子弟唯有拼命写辞作赋,才会被注意到。
“下官明白!”
乐松和贾护相视一眼,都看出了彼此的深重。
他们要大闹一场,让鸿都门学成为显学的代表。
宦官们商议良久,一个又一个谋划被完善。
最终乐松谄媚讨好道:
“陛下不是征召了曹操进入鸿都门学吗?”
“现在他为太学刊石经文的事忙碌,是对鸿都门学的背叛。”
“下官以为,应该杀鸡儆猴,以儆效尤!”
王甫嘴角勾起,冷冽一笑道:
“一个小人物罢了,何足挂齿?”
“只要曹操在鸿都门学,岂不是任由你们拿捏?”
“随便安上忤逆先生的罪名,足够他喝一壶的了。”
乐松和贾护赶忙称“是”,最后一起离开。
没想到贾护竟恶狠狠地瞪了乐松一眼,埋怨道:
“你没事惹曹操干什么?”
乐松愣住了,疑惑不解地盯着贾护。
“曹操性格刚烈,一言不合大开杀戒。你可别把他惹急了,丢了性命。”贾护提醒道。
乐松闻言,脊背发凉。
他怎么忘了这一点?
真是揽了一个吃力不讨好的活!
话都说出口了,要是他不折腾曹操,曹节、王甫问起来,如何交待?
贾护好言提醒,就是不想趟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