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小说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按照大明的官场制度,三年一考,九年考满,大概意思就是三年算一个任期,在一个位置上最多干三任九年。

其实超过九年的也有,但都是极其罕见的个别例子,秦德威还是第一次遇到齐知县这样连续在任十多年的情况。

在大明官场上,这都能算“活化石”了,不由得秦中堂不惊奇。

“怎么你去京师叙职时,也没来看看我?”秦德威居高临下的问道。

这很正常,地位差距在这里,不居高临下才是不正常。

按道理说,地方官进京时,都会拜会下“本地”的在京大老,此乃人之常情。

谁拜访过自己,秦中堂或许记不清,但谁没有拜访过自己,秦中堂肯定记得很清楚。

在秦德威印象里,齐知县并没来拜访过自己,这个历史问题必须说清楚。

齐知县尴尬了笑了笑,“前番两次进京叙职考察时,终究是不巧,也是无缘,没能遇上中堂在京,下官也毫无办法。”

秦德威便又好奇的问:“你怎么做到的,能在上元一连当了十多年知县?

当年你隔壁的江宁县冯老爷,如今都是户部郎中兼管宁波市舶司了,结果你还是知县。”

说这姓齐的有后台吧,这多年不动地方,一直原地踏步;说他没后台吧,但又能占着京县位置不动,也没人把他赶下去或者贬谪。

秦中堂看似闲扯,还有点尖酸,其实都是有目的,主要就是看齐知县对自己老实不老实。

就是对于这些问题,齐知县确实有点扎心,还是简单的答了句:“在下与昔年费首辅有些渊源,故而如此。”

虽然这答桉很简单,但以秦中堂的智慧,一定能理解自己的尴尬之处。

秦德威确实也恍然大悟,大致明白怎么回事。

齐知县说的这个费首辅,乃是横跨成化、弘治、正德、嘉靖的几朝元老费宏。

但嘉靖初年费宏退休后,齐知县就没硬靠山了,连冯恩这样的小白都能硬刚齐知县了。

嘉靖十四年费宏确实也短暂的起复过,但还没多久又去世了,齐知县就彻底没了指望。

因为老首辅余荫,别人也不会把齐知县怎么样,刻意从京县发配到别处;但京县知县再往上升,那都是好位置了,别人也不会给齐知县。

所以就形成了这个尴尬局面,动也没地方可动,升也升不上去,结果齐知县就一直在京县位置呆着了。

这样类似的事情在官场很多,并不算稀奇,个人的进程不但要看能力,还要看机遇。

见怪不怪的秦中堂对齐知县的际遇没有多大反应,问道:“你今日来拜访我,所为何来?”

齐知县就答道:“听说秦中堂出镇浙闽,愿助一臂之力!”

秦德威回应说:“我幕中确实缺人,不但在京师抽调人员,而且已经遣人去请罗洪先、唐顺之等人了。”

这潜台词的意思就是,我看中的人都是罗洪先、唐顺之这样的人,你姓齐的自己掂量掂量。

齐知县毫不犹豫的再次说:“下官确实有心出力!”

齐知县要是个历史名人,秦中堂说不定就直接收了。

但在原本时空里,齐知县早就湮没于历史长河里,秦德威没有“善于相人”的金手指可用,只能亲自测试了。

故而接下来随口考校说:“我去浙江,应该做什么?”

齐知县胸有成竹的答道:“世人皆以为中堂出镇东南,主要目的为了平倭,下官却以为不然!”

在旁边看着俩文官场面应酬和互相试探,只感到百无聊赖的徐老三听闻这句,忍不住插话说:

“齐大人你这话说的好生怪异,秦兄弟怎么就不是为了平倭?如果不是倭乱,秦兄弟去浙江作甚?”

齐知县看了眼徐世安,便又对秦中堂继续说:“这里没有外人,下官也就直言不讳了。

倭乱虽然算是祸患,但遣几员合用勐将,练一些精兵,总能对付了,何至于劳驾中堂长驱三千里?

下官斗胆妄加揣测,中堂真正所关注的乃是海事,倭乱可能反而是其次。”

秦德威有些诧异,他还以为,自己真正心思除了几个亲近“幕席”之外,没人能猜测出来。

“你为何敢这样猜?”秦中堂不动声色的问道。

齐知县就答道:“中堂莫非忘了?十年前在南京写过《西番述略》,其后更名为《西洋述略》。从小可以见大,由此可见中堂之志向所在!”

秦德威也有点无奈,作为一个高层大老,总会被别人详细的剖析揣摩,要习惯于这点。当然也有玩不起的大老,比如杀了杨修的曹丞相。

齐知县又说:“而且下官还有个大胆猜测,中堂心里倾向于开海,对禁海十分不喜。”

看自己当初对恢复倭国朝贡贸易的态度,能猜出这点并不意外,故而秦德威回应说:

“能看出来这些,也不算什么本事。我需要的并不是发现问题的人,而是能解决问题的人。”

秦中堂不问齐知县的态度和立场,既然想投靠自己,那就必须与自己立场一致。

齐知县答道:“开海与禁海,近几十年反复争论,但如今政策偏向是严厉禁海。

中堂若想寻求变革,那就需要找一个朝廷也很难拒绝、面上也能说得过去的由头,逐渐打开突破口。”

听到这里,秦中堂终于来了兴趣,鼓励说:“你还有什么想法?一并说来!”

其实秦德威一直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但目前也拿不准方向。

当初用倭国大银矿忽悠过嘉靖,但这个“为了银子”的理由不好拿上台面说,不够冠冕堂皇的写到公文里。

齐知县便建议说:“中堂可以向朝廷奏请,以货物换取外洋的铜料!我多方打听过,倭国其实就产铜料。”

秦德威眼前一亮,这个建议确实很可以!

铜是一种必不可少,从货币到冶炼,各方面使用量极大的战略物资。

但偏偏国内铜矿产量相对于大明的海量需求,又实在偏少,导致铜料一直紧缺。

在另一个历史时空,即使到了大清时候也没彻底解决这种供需矛盾。

用这样一种大明确实紧缺,又必不可少的战略物资当政策突破口,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要说为了银子,就很不体面;但如果说是为了铜料开个政策口子,那听起来就体面多了。

秦中堂给齐知县点了个赞,又问道:“你又为何会去思考这些的?”

当今主流读书人不会去刻意关注海外贸易的事情,更不会对政策口子问题进行思考。

齐知县恭敬的答道:“去年听说中堂将四夷馆改为夷务衙门并亲自掌管,就预料中堂必将对海事有所动作了。

然后就开始尽力搜集这方面书籍和消息,并寻找出过海的人细细访问,期待对海事学有所成后,能为中堂效力。”

秦德威转头对目瞪口呆的徐世安说:“你看看,什么叫能跟上我的脚步?我说你几句,你还不服气,如今可知厉害?”

徐世安叫道:“天下能有几个这样的人!别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

秦德威便又对齐知县问道:“那么你想去哪里效力?”

齐知县立刻回答说:“愿往宁波为中堂守门!”

徐老三这回心里真服气了,连秦兄弟想在宁波开府的心思都能猜到?但还是嘴硬说:“瞎猫碰上了死耗子,碰到两只也不奇怪。”

秦德威指了指徐世安,对齐知县说:“你继续说说,把他说到服气为止!”

“宁波府背山面海,田地狭小,还多为盐碱地,却比临近的绍兴更富裕些。

因为此地自古就有渔盐业的习俗,代代都有大批造船讨海为生之人。

近些年来,与海上私商贸易繁盛,利润巨大,但与渔盐业一样,多垄断于势豪大族之手!”

秦德威突然又问:“破局点在哪里?”

齐知县真有腹稿,不假思索地应对说:“一在于内,二在于外。

内者,有很多中小商人只能往返于姑苏杭州和宁波之间贩运货物,但利润极高的海上贸易,却被本地大族操持。

这些大族只要随便海陆换手,就能轻易赚取暴利,其余只能在内地贩运赚辛苦钱的中小商人不满久矣......”

“行了行了,我服了!”徐世安听着头大,急忙说。

再说现在时间不早了,还磨蹭下去,什么时候才能给秦兄弟接风洗尘?一船花魁们还在等着呢!

秦德威先不理徐老三,只看着齐知县叹道:“虽然你我素来交情不深,但对于有用之材,我也是唯才是举的!就是我要想想,以什么理由举荐你。”

齐知县又从袖中掏出一封书信,“此乃费翰林的信件,请中堂阅处。”

齐知县所说的这个费翰林就是费宏的儿子费懋贤,现在翰林院任职,人很澹泊不争。

当然只是翰林也没什么,就是费翰林当过嘉靖十四年会试春秋房的同考官,也就是秦德威名义上的房师。

有这层关系在,秦德威看在费翰林面子上,提携一下齐知县也理所当然了,这就是秦德威所需要的“理由”。

而且秦中堂不是正在讲究“尊师重道”吗,不然站在王老先生私塾的院子里作甚?

费翰林也勉强算是一丢丢的老师了,虽然他是被主考张老师强行“搜卷”后,被迫当的房师,甚至内心深处还把这事当耻辱。

但在面子上,秦德威给费翰林一下尊重又不损失什么。

秦德威收下了费翰林的信件,貌似漫不经心的说了句:“不愧是你,事事都能想到前面!”

齐知县连忙又道:“只是顺着中堂的思路去琢磨,想中堂之所想而已!”

秦德威正式承诺说:“关于你的情况,我知道了!在我想来,以你的十余年资历,超擢一下也不为过。”

听到这里,齐知县也不用多问,对于自己的未来,心里就有数了。

大明官场确实有这样的规矩,在一个位置熬了很多年资历后,遇到“风口”可以越级提拔,尤其是清流向俗职的转任。

曾经有个最极端的特殊例子,曾经某人当了九年七品给事中,然后直接提拔到了从三品参政。

齐知县现在是京县知县,正六品,攒了十多年资历,如果有人力挺,越级提拔到四品也不过分。

在地方官体系里,四品就是按察副使,齐知县能猜测出,八成这就是自己下一个官职。

如果阻力比较大,那就可能先委任一个正五品按察佥事,反正总要分巡浙东。

就这样吧,挺好的,总算跳出了这个该死的上元县知县位置!这个位置就像是一个牢笼,把自己禁锢了这么多年!

从今以后,山海之间,有需要开创的事业,有算是自己人的上司,广阔天地,大有所为!

齐知县畅想着未来,正胸怀激荡的时候,冷不丁听到秦中堂问道:“啊,对了,齐大人尊名怎么称呼?”

齐知县:“......”

南京故老相传,某状元其实天生欠打,五行缺揍。

送走了齐知县后,徐世安问道:“还会有别人来吗?”

秦德威看了看日头,“今天已经没有时间等了,再等下去就太晚了。

再说像齐大人这样真能领悟到我深意的,这段时间内早就该来了。其他不懂的人,再等也不会来。”

徐老三叹道:“看来整个南京城,能理解你的,也就是陈老鸨和齐大人了。”

秦德威叱道:“滚!把前一个去掉!”

徐世安一边往外走,一边说:“现在总可以去接风洗尘了吧?”

秦德威仍然拒绝说:“不了,我这次在南京最多三天,时间很紧张,今天再去次国公府,把该谈的公事都谈了。”

徐世安万分无奈,“我都打着你的名头安排好了,一堆花魁都请到了!

你若不去,那全都白费了,以后我在秦淮河上还有什么名誉可言!”

秦德威不耐烦地说:“以后不要这样擅自安排,她们所求无非就是个名而已,我人不到也可以!

【讲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yeguoyuedu 安卓苹果均可。】

我现在就写上十几首诗词,你拿着过去,视情况发给她们,我想这样就足够了!”

徐老三喜滋滋的说:“这个好,这个好!那她们就都要听我的!”

25小说网推荐阅读:红楼群芳谱开局穿越寡妇村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三国:娶妻就变强,我不当人了!鬼王绝宠:逆天废材妃抗日之铁血狂兵大唐自治区三国之寰宇天下大唐:我在长安开商场家兄嬴政,谁敢杀我?大明最强皇太子吞噬三千界三国:开局薛仁贵传承,我无敌了大秦:我融合兽魂后无敌了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嫡女萌妃:至尊妖娆炼灵师重生三国做恶霸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狼王为皇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迷踪谍影震惊!盘点历史短视频给各朝帝王万古第一战皇隋末武大郎,从金莲逼洞房开始做战神大乾憨婿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唐朝好地主抗日之小将传奇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我岳父是朱元璋大唐:兵圣驸马爷盛嫁无双之神医王爷不良妃公子上朝穷不拉几的李二大乾最狂驸马爷当赘婿被休,我带领全家荒年求生十国帝王大明建昌侯宋风大秦:开局成了胡亥怎么办?留里克的崛起开局就杀了曹操小军阀东汉末年烽火路谍云重重
25小说网搜藏榜: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大成公子妃在上之染瘾世子爷群芳斗艳:多情家丁最风流带着微信购物坐江山穿越明末两太子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振南明绝色催眠师,逆天大小姐红楼:朕即大乾踢开永乐开局被抄家,我带着空间去流放!三国:寒门崛起大明:让你监国,却成千古一帝?饿殍遍地,你带大家顿顿有肉吃?大明凰女传姐妹花岳父,开局还送五小妾在他心头放肆史上第一姑爷回到三国做强者田园娇宠:神医丑媳山里汉殿下无双三国之曹家孽子大夏刑案官将军宠妻之独慕花朝霸魂管仲开局一个人,立国全靠拼千宋矛与盾与罗马帝国飘飞的残叶蝉动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快穿之我就是个观众大明最牛锦衣卫,老朱求我住手三国:曹操和刘备扶我登基大魏疯王大哥,臣弟助你上位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打造最强边关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明末:我看看谁敢让我剃头大唐之从当咸鱼开始大明捉鬼记:明朝那些魑魅魍魉最强假太监大唐不良人从亮剑开始签到剧综满门忠烈,皇帝却逼我造反成为铁锤寨三当家后镜子通古今,我靠亿万物资养扶苏
25小说网最新小说: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大禹逍遥王爷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红楼之阅尽十二钗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奋斗在嘉靖年间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