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就到了她即将生产的日子,早在她肚子里的孩子满九个月的时候,她便被景泰帝勒令在她的寝宫安心养胎,就连季云安也在她即将生产前休了假,陪在她的身边。
随着肚子传来阵痛的感觉,萧知秋知道她这是即将要生产了,于是她赶忙把她要生了的消息告诉了身边季云安。
季云安听说她要生了,当下只觉得脑袋一片空白,有些六神无主,都忘了自己要怎么做。
好在有小菊她们在,她们如今都是萧知秋身边服侍的大宫女,早在萧知秋被诊出有孕的消息后,她们就经过了训练,虽然也紧张,但是知道现在应该做什么。
“驸马爷,您赶紧将殿下抱进产房,小兰你赶紧去通知陛下,还有小竹你快去通知通知产婆过来……”小菊指挥着众人道。
“萧萧你放心,产婆很快就来了!”经小菊这么一提醒,季云安总算是回过神来,他赶忙一把将萧知秋拦腰抱了起来,朝着产房走去。
产婆早在几个月前就已经找好了,一直都住在云霞殿的偏殿,没几分钟就跟着小竹急冲冲的赶来了。
几个产婆一到,就将季云安从产房里赶了出去。
“驸马爷,还请您先出去!”
“萧萧,你不用担心,我就在外头守着,有什么事情你直接喊我就行!”季云安虽然很想守着萧知秋,陪在她身边,但是他知道自己在这里只会给产婆添乱,说不定因为他在这里产婆们会紧张,要是影响到她就不好了,故而他在萧知秋的额头上亲了一口,随后对她安慰道。
“嗯。”萧知秋不想让他担心,于是强装镇定道。
她知道女子生产时的模样有多狼狈,故而并不想让他看到她狼狈的样子。
季云安从产房出去的时候,景泰帝刚刚来到 。
他头上的发冠有些歪了,想必他应该是听到消息后就马上赶来了,因为跑得太快,这才弄歪了发冠、
“秋儿怎么样了?”景泰帝刚好看见他从里面出来,于是担心的询问道。
“刚进去,产婆说应该没那么快。”季云安解释道。
一般妇人生产,需要十多个小时,萧知秋这才刚开始发动,自然没那么快。
当初夏氏生产的时候景泰帝也是全程守在产房外面,当时夏氏花了一天时间才将孩子生出来,因此他还错过了第二天的早朝时间,所以他自然知没生那么快。
然而出乎他们意料的是,萧知秋这一胎生得很快,才不过半个时辰的时间,孩子就生下来了。
“生、生了?!”听到里头传来婴儿的哭声,景泰帝与季云安翁婿两个有些不敢置信,忍不住面面相觑。
原以为至少也要等几个时辰的时间,只是没想到竟然在这么快就生出来了。
不过孩子早点生出来,萧知秋能少受些罪,他们自然是高兴。
“恭喜陛下和驸马爷,殿下生了个小郡主!”很快产婆就将孩子清洗干净,包在襁褓里抱了出来,笑着对两人恭喜道。
一般人家都是喜欢儿子的,皇家更甚,产婆其实有些担心听到是个小郡主,皇帝会不高兴。在产房里的时候她与其他几个产婆就在商量着让谁出去,她完全是被其他几个产婆推出来的。
景泰帝虽然希望萧知秋这一胎能生个儿子,但是女儿他也喜欢,况且看到孩子的第一眼他就喜欢上了。
不愧是他的孙女,生得跟她娘一样漂亮,其他孩子生出来皱巴巴的像个小老头,皮肤也是红彤彤的,可她看起来就是个美人胚子,不仅长得白白净净的,皮肤也一点都不皱,还有一头乌黑光亮的头发。
“赏,吩咐下去,朕今日得了个漂亮的小孙女,宫里的所有人都重重有赏。”景泰帝笑着对李大海说道。
宫里都多久没添新生命了,他心里自是高兴,越看怀里的孩子,景泰帝就越是喜欢。
“嗻!”听到景泰帝的吩咐,李大海连忙笑着应下。
不止皇帝高兴,他也同样高兴。
听到皇帝明显十分高兴,没有因为是个小郡主便不满,产婆终于松了一口气,想到皇帝说有赏,她忍不住笑得合不拢嘴。
皇帝是富有四海,是天底下最有钱的人,给的赏钱自然丰厚,说不定她这后半辈子都吃穿不愁了。
孩子被景泰帝抱着,季云安只得在一旁眼巴巴的看着,眼馋不已。
那是他的女儿,是他的萧萧给他生的,长得那么可爱漂亮,他觉得她就是天底下最好看的小婴儿!
季云安很想从景泰帝怀里将孩子给抢过来,但是抱着孩子的人是他们盛朝的皇帝,他根本不敢。
好在景泰帝没有忘了他是孩子的亲爹,主动提出来给他抱抱孩子。
季云安闻言自是高兴,他搓了搓手,心情激动又紧张。
景泰帝怕他不会抱孩子,还耐心的教他,怎么样抱,孩子才不会难受。
季云安自然是十分认真听他教导,只是他虽然学得认真,但是当那个包裹着小婴儿的襁褓被放进他的怀里时,他只觉得浑身僵硬,手脚都感觉不是自己的了,根本不敢动一下,生怕把怀里的孩子给摔着了。
明明怀中的孩子轻飘飘的,感觉没有什么重量,但是他却感觉有千斤重一般,心也变得柔软一片。
景泰帝十分理解他此时的心情,因为当初他第一次抱女儿的时候,他也跟他此时的表现一模一样。
景泰帝似是想到了什么,伸手将襁褓打开,检查了一番,见的确是个女婴,他又若无其事的将襁褓重新包好。
替萧知秋接生的产婆都是他亲自挑选的,产房也被围得水泄不通,故而孩子不会再出现被掉包的现象,但是他经历过一次,这个举动只是让自己安心罢了。
季云安自然知道景泰帝这么做的原因,不过他并没有说什么,而是安静的看着他的一系举动。
两个人还没看够新鲜出炉的小郡主,小郡主就被产婆给抱走了,虽然现在不是冬天,但是刚出生的小婴儿身体娇弱,不能够长时间见风。
虽然两人十分不舍,但是为了孩子的健康着想,两人只得将孩子重新交给了产婆。
这时屋内已经收拾好了,季云安终于可以进去看萧知秋了,虽然产婆早就说过萧知秋没事,只是有些脱力,但是他没亲眼看见她,他还是有些不放心。
景泰帝虽是萧知秋的父亲,但是他是男人,所以得避嫌,所以并没有进去,他吩咐云霞殿的人好好伺候萧知秋,然后这才离开。
孩子如今已经出生了,他连孩子的名字都还没想要叫什么,他得回去再好好想想才行。
孩子没出生前景泰帝也不知道是男孩还是女孩,故而他男女的名字都各想了十多个,只是一直都没有选出喜欢的来,无论是哪个名字,他都觉得配不上他的宝贝孙女。
不行,他得在想个更好听的名字!
景泰帝这一想就是想了一个月,他翻遍了所有诗经和书籍典故,写了满满一页纸的名字,却怎么也无法抉择。这个名字好听却寓意不好,那个名字寓意好但是又没另一个好听,总之没一个是让他觉得满意的就是了。
萧知秋见景泰帝都想了一年了,从确诊她怀孕起就开始想着给孩子起名字,却还没有确定下来,故而不愿意了,给他下了最后通牒,若是他在不确定下来宝宝的名字,那她就要把他给孩子起名字的权利给收回了。
在人前,景泰帝是个威严不可侵犯的帝王,但是在萧知秋的面前,他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父亲罢了,故而萧知秋一点都不怕他。
有了萧知秋的最后通牒,景泰帝终于在孩子满月的那日,将孩子的名字给确定了下来。
小郡主的大名叫萧岚月,小名叫穗穗。
穗穗长到一岁的时候,景泰帝直接把皇位传给了萧知秋,而他自己则做起了太上皇,过上了每天带娃的潇洒日子。
自从穗穗出生后,小家伙如今成了他的心尖尖,每天都要来看上她一眼才行,一天没看小家伙,他连饭都吃不香了。
其实萧知秋还没怀上穗穗的时候,景泰帝便有了退位的打算,他的年纪已经大了,女儿又已经成长起来,完全可以独当一面,更何况还有季云安帮忙,又有他一手提拔的那些亲信在,他十分放心将朝堂交给她。
不过后来萧知秋怀孕,故而他才没有提出退位,而是等着她把孩子生下,孩子长大了些,他这才将皇位交给她。
而萧知秋果然不负景泰帝的信任,登基才不过短短半年,就将朝堂给稳住了,不仅如此,她还在第二年建起了盛朝的第一所女子书院,让女子也能像男子一样读书明事理,不再局限于只能学习绣花、弹琴之类。
萧知秋在位二十年,做了许多对百姓、对盛朝有意义的事情。
当初她建的那座免费的云上书院,早就成为了盛朝最大的书院,学生规模多达六百人,那些学生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寒门学子。
云上书院的已经有不少学子从里面毕业,最早的那一批学子,如今有不少在朝廷里担任要职,就是一些没考上的学子,因为选修了其他课程,有技能傍身,虽然没有做官,但是也在其他行业上发光发热,再不济养活自己一家人也是使得的。
萧知秋还建立了叫做“慈幼堂”和“养老堂”的两个机构,其中慈幼堂跟现代的孤儿院一样,是接收孤儿的地方,只要是无父无母的孩子,都能够进到里面去,直到年满十六周岁。至于养老堂则跟它名字 一样,是给老人养老的地方,一些年过五旬,又没有孩子的老人都可以免费住进去,里面一日三餐给这些老人都提供免费的食物。
一开始这两个机构的建立,自然遭到大部分人的反对,许多大臣认为朝廷没有义务照顾和抚养那些老人和小孩,这样做会给朝廷增加压力,毕竟这样的部门在每个地方都要设立,开支实在太大,虽然如今国库充裕,但是算下来也是一笔巨大的开支,且还是长期的。
不过那时的朝堂早就被萧知秋牢牢把控在了手中,即使支持的人只占不到一半,她也还是将慈幼堂跟养老堂这两个机构给设立了。
前期的时候,慈幼堂跟养老堂的人数还不是很多,但是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开销也开始多了起来。
不过萧知秋并不担心,因为她一开始瞄准的并不是国库的钱,而是那些富人的口袋。
无论是在哪个时代,财富大都集中在极少数人的手中,萧知秋号召那些富商和那些富家夫人小姐们进行募捐,她特意安排了人先进行捐款,那些有钱人都爱面子,见有人捐了他们也不好意思不捐。况且捐了钱的人的名字会被张贴出来,上面还会标注他们捐了多少钱,让百姓们知道是,故而大家都不好意思不捐,更怕别人捐得多了,而自己捐得太少被人笑话,所以一个个的都铆足了劲的捐钱。
萧知秋一下子就集到了不少银子,完全够慈幼堂跟养老堂将近几年的开销,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她根本不用愁没钱。
有些心地善良的有钱人甚至自己还会主动捐款,就连一些家境一般的人,知道那些慈幼堂的孩子跟养老堂的老人都是可怜人,自己生活不富裕,但是有时候也会捐个一文两文的,虽然钱不多,但是也是他们的一片心意,况且一个人虽然捐的少,但是有一百个人,甚至是上万人捐,加起来也是比不小的数目。
慈幼堂跟养老堂的开销主要是购买吃食跟请人的花销大一些,随着那些孩子大了一些,也能帮着做事,也能挣点钱,再加上社会上的那些捐助,基本都开销还是足够的,况且里面的孩子成年出去后,也会回报养育了他们的地方,故而慈幼堂跟养老堂完全能够很好的运行,根本没有出现那些官员们担心的需要朝廷出钱。
萧知秋所做的一切,百姓们都是看在眼里的,也十分感激她,哪怕她后来不在了,她的功绩仍被人们牢记和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