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小说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博陵崔氏在五姓七望中都是数一数二的存在,别人想攀关系都来不及,哪有上赶着认亲戚的道理?

在崔耕的认知里,自己一言既出,崔至少也会恼怒地拂袖而去。

可谁知对方居然不急不恼,反而一脸神秘莫测地冲自己竖起拇指,赞道:“我明白了!大哥,好样的,你有种!有祖训对不对?你不认也不打紧,小弟能理解。”

崔耕彻底懵圈了,道:“祖训?什么祖训?”

崔咂嘴一声,道:“想必是令祖上,也就是当年崔挺老爷子的儿子,还没出生就被赶出了崔家,难消心头那口恶气。故给你们这一支后人留下了祖训,不准后世子孙认祖归宗,重返博陵崔氏,对不?”

这什么乱七八糟的?

崔耕发现被崔的脑洞一开,这事儿越扯越大,再不说实话恐怕难以圆回来了。

当即,他赶紧解释道:“停停停!本官跟你说实话吧,这块美玉并非我的祖传之物,是有人送与我的。”

“谁送给您的?姓甚名谁?家住哪儿?从哪得到的这块美玉?花了多少银子?”

“呃……”崔耕不能暴露崔秀芳,更没听崔秀芳祖籍在哪儿,一时哑口了。

“瞧,说不上来了吧?”

崔得意地拍了拍崔耕的肩膀,挤弄了下眼睛,道:“大哥无须解释,小弟都懂,心照不宣。你嘴上虽不肯相认,但你骨子里流的就是咱们博陵崔氏的血脉,这点永远都改变不了!”

说罢,他一拽郑的袖子,扬长而去。

崔耕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一时无语,喃喃道:“你懂,你懂个屁啊!”

……

不过自打那天过后,崔就再也没提过这回事儿。甚至在十来天后,两人还主动向崔耕辞行。

这俩活宝突然要走,崔耕还真有点舍不得。临别之前,他担心两货花光了盘缠,跟家里没法交代,甚至还送了每人两百贯钱的程仪。

崔耕亲往码头渡口,相送二人离去。

开船在即,崔拍了拍鼓鼓囊囊的背囊,眉开眼笑道:“大哥,出手果然阔绰,不枉你我同族一场!你看来扬州,我们吃你的花你的,临走临走还要捎拿你的银子,仗义啊!你就放心吧,这认祖归宗的事儿,就包在小弟的身上。”

怎么又提起这茬了?崔耕赶紧叫停:“等等,本官没那个意思,跟你博陵崔氏真没关系啊!”

崔哪管那个,一扭身就快步登船,挥舞着手臂贼笑道:“大哥莫要矜持,也莫要死守祖训,咱们博陵崔氏好不容易出了你这么一个人才,认不认祖归宗,可由不得你!”

……

……

接下来一段日子,崔耕就过得比较平静了。

来俊臣被贬官,孟神爽死了,吕艳飞投降,江南丽竞门虽可勉强维持,但已是昨日黄花,行事异常低调。

淳于良研究出来的毡帽不仅在扬州大受欢迎,还远销到了长安、洛阳、晋阳等名城。

甚至远在泉州的林知祥和张元昌都听到了扬州毡帽的名声,对崔耕的远见钦佩之余,又和他商量,能否在泉州也开一个毡帽工坊,主打外贸渠道。

崔耕虽然经商的本事不如这两位老商贾,但他大梦千年见识卓绝,稍微一思想便摇头否决了两人的提议。道理很简单,扬州毡帽虽然有名,但史上却没有各地竟相效仿的记载,这里头肯定是原因的。

崔耕本来还发愁,该怎么找一个合适的理由说服这二位,但谁知他只是略微说了一下自己不赞同此提议,张、林二老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压根儿就没问理由。

可见崔耕如今在林知祥和张元昌心目中,已经越来越有分量了。

……

聚丰隆银号的王有成,在淮南道开展聚丰隆的业务,也进展的非常顺利。

这不单单有崔耕的照拂之功,还有崔和郑还帮着写了几封信给各地的族人。博陵崔氏和荥阳郑氏的潜势力还是非常惊人的,几乎王有成走到哪都是一路绿灯。

不过聚丰隆银号在山西道的进度却是较为缓慢,虽然曹月婵没有书信过来,但崔耕猜测她应该是在山西道那边遇到了不小的阻滞。

不过王有成却扬言让崔耕放心,以曹小娘子的本事,应该能应付得了山西道那摊子事儿。只待今年拿下这三个道的分号业务,聚丰隆就算是实打实地坐稳了大周第一钱庄这个位置。

……

这期间,还从长安那边传来一个好消息,曾与崔耕在淮南道办过案的肃政台侍御史侯思止,就是那个曾想染指王瑞月而被崔耕教训的侯思止,因为“私蓄锦缎”,被现任宰相班子成员中的其中一名宰相李昭德抓住了把柄,责令杖打一百。

与韦凑阴死孟神爽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位侯大御史,也是被行刑之人一时手滑打死了。

当初崔耕忽悠侯思止远离王瑞月,还真点担心他有一天明白过味儿来,现在算是彻底解决了后患。

同时淳于良家失火一案,业已宣布告破,除了一些丽竞门小卒之外,在孟神爽伏诛的情况下,身为丽竞门副总管的吕艳飞难逃法网。

崔耕为收拢淳于良之心,索性损公肥私了一把,让淳于良在县衙里亲手报了血仇,对外就宣称是“庾毙”。所谓庾毙,指犯人在监狱中因饥饿而死,后也泛指病死。依照惯例,犯人瘐毙官府是不用负责的。

淳于良如今大仇得报,扬州毡帽又风靡市面,自然很快便在崔耕的帮助下重振了家业。

他在自己家的宅基地上又重新盖起了宅邸,准备开始新的生活。

既然开始新的生活,淳于良自然要去接回自己膝下唯一的独子,好生培养,将来继承自己的家业和衣钵。

不过这个时候,却出幺蛾子了。

原因便是他送去大云寺避难的儿子,无论淳于良怎么游说,智满和尚怎么劝说,这孩子就是死活不肯还俗。

甚至惊动了大云寺的方丈亲自劝解,到了最后……反而被这个才六岁的小孩说服了,允许他继续留在寺中。

非但如此,大云寺方丈还盛赞这小孩有慧根,日后必成大器。

淳于良尽管心中不以为然,也只能暂时接受现状,只盼着有哪一天孩子能自己回心转意。

……

……

时光悠悠,又是三个月过去,崔耕接到了一封信,写信之人正是当初险些成为他老丈人杆子的卢雄。

一直以来他与卢雄都有书信往来,毕竟卢雄在丧女之后,一直对崔耕都颇为关心,俨然有将他视为义子的趋势。这老爷子基本上一个月左右就来一封信,大部分是嘘寒问暖,没什么实质内容。

不过这次,书信中却提到了一桩案子。

他信中提及,长安城有个仓督叫卢景祚,秩九品。

卢景祚主管的仓库中有个叫张沈的小吏,告发卢景祚盗卖仓库里面的粮食,并且拿出了一份文书为证。

卢景祚不承认那份文书是自己写的,说我出身五姓七望,做一个仓督已经够让祖宗蒙羞了,怎么可能干这种偷鸡摸狗的事儿?

大理寺主管中央百官与京师徒刑以上案件,刘幽求为大理正,整好是案子的正管。

五姓七望的官员,纷纷给刘幽求写信,让他务必把这个案子断清白了,不要让好人蒙冤,一时间刘幽求压力山大。

非但如此,还有人求到了跟刘幽求关系颇好的卢雄身上,让他代为说项。

卢雄当然不能劝刘幽求徇私枉法,但在他也隐隐觉得这卢景祚是冤枉的,而那个小吏张沈,则很可能是真正的盗卖粮食的人。

想归想,猜归猜,但一切的表面证供却都指向了卢景祚。

那文书上的字迹确实是像卢景祚写的,再加上小吏张沈的指证,堪称人证物证俱在,该怎么给卢景祚洗脱清白呢?

卢雄正在犯难之际,脑中就想到了崔耕这个孩子。这家伙被人们称为“岭南崔青天”,何不让他出出主意?

于是,才有了这封信的到来。

看罢卢雄的书信之后,崔耕倒不觉得这是桩无头疑案。在他看来,这种诬陷人的手段看似高明,然而在史上却并不鲜见,随便找个案例一抄就成了。

他当即就写了回信,告诉卢雄该如何剖解这桩疑案。

首先,取来小吏张沈以往写的公文,把其他的字都压上,只露出来一个字让他猜,到底是不是自己写的,是就写是,不是就写否。

接着,再取那份诬陷卢景祚的材料,把其余的文字都遮蔽掉,还是继续让小吏张沈猜,是不是自己写的。

如果真的不是诬陷,所猜应该八九不离十。如果是诬陷呢,恐怕得对一半错一半。

这其实是个概率问题,就算张沈一时蒙混过关,猜的次数多了,肯定会露马脚。

果不其然,书信寄到长安不久,卢雄又有书信回来,夸赞崔耕果然名不虚传,这个案子真的破了,还了卢景祚一个清白。

夸赞一番表示自己果然没有看错人之后,卢雄又在信里问及,说现在长安城内在传崔耕是博陵崔氏的另一支同族后人,已是沸沸扬扬,到底有没有这么回事啊?

崔耕赶紧回信,说纯属子虚乌有,老爷子不要信这些闲言碎语。

不过这种事情就是越描越黑。

当初崔临走前那套说词儿,就是两头赌,崔二郎你承认自己是博陵崔氏的人,那好,请认祖归宗吧。

崔二郎你不承认?对,你是因为有祖训,不准你承认自己的真实身份。毕竟当初是博陵崔氏,对不住你的祖上嘛,心里有怨气不愿认祖归宗,也实属正常。

至于崔大开脑洞出来的祖训到底有没有?如今崔耕家里就他一根独苗,也没人给作证啊。

还有更令人浮想翩翩的是,你清源崔氏都是造酒出身,你崔二郎一个酒贩子,短短两三年就官居六品,主政江都一县。而且还斗倒了朝中凶威赫赫,群臣都避让三分的来俊臣。

说你是寒门子弟,说你没点家世背景,谁信啊?

眼看着这股风潮越传越远,出口转内销,又从长安传回了扬州,以至于整日沉迷在莺莺燕燕的张潜,都特意将崔耕叫过去询问。

崔耕最后嘴皮子都磨破了,张老头都是将信将疑,崔耕也只能徒呼奈何。

好在人们眼见着博陵崔氏和崔耕都没什么新动作,这股风潮就逐渐过去了。

……

……

这一日,崔耕正在县衙闲坐,衙役来报,说是聚丰隆淮南道的大掌柜王有成求见。

崔耕让人将他带进来。

王有成一入内,便慌里慌张地喊道:“崔县令,大事不妙!咱聚丰隆遇到天大的麻烦了!”

嚯~

崔耕猛然站起,最近小半年舒坦日子过惯了,让他早已没了居安思危的警觉性。

此时一听王有成来报噩耗,心头不禁涌上一股不祥的预感月婵在山西道一直进展不顺,莫非是她在那边出了什么事儿?

25小说网推荐阅读:群芳斗艳:多情家丁最风流雷武逆天明末三十年修罗武神从山贼开始明末钢铁大亨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大成公子妃在上之染瘾世子爷带着微信购物坐江山穿越明末两太子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振南明绝色催眠师,逆天大小姐红楼:朕即大乾踢开永乐开局被抄家,我带着空间去流放!三国:寒门崛起大明:让你监国,却成千古一帝?大明凰女传姐妹花岳父,开局还送五小妾在他心头放肆史上第一姑爷回到三国做强者田园娇宠:神医丑媳山里汉三国之曹家孽子大夏刑案官将军宠妻之独慕花朝霸魂管仲开局一个人,立国全靠拼千宋矛与盾与罗马帝国飘飞的残叶蝉动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快穿之我就是个观众大明最牛锦衣卫,老朱求我住手三国:曹操和刘备扶我登基大魏疯王大哥,臣弟助你上位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打造最强边关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明末:我看看谁敢让我剃头大唐之从当咸鱼开始大明捉鬼记:明朝那些魑魅魍魉最强假太监大唐不良人从亮剑开始签到剧综
25小说网搜藏榜: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大成公子妃在上之染瘾世子爷群芳斗艳:多情家丁最风流带着微信购物坐江山穿越明末两太子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振南明绝色催眠师,逆天大小姐红楼:朕即大乾踢开永乐开局被抄家,我带着空间去流放!三国:寒门崛起大明:让你监国,却成千古一帝?大明凰女传姐妹花岳父,开局还送五小妾在他心头放肆史上第一姑爷回到三国做强者田园娇宠:神医丑媳山里汉三国之曹家孽子大夏刑案官将军宠妻之独慕花朝霸魂管仲开局一个人,立国全靠拼千宋矛与盾与罗马帝国飘飞的残叶蝉动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快穿之我就是个观众大明最牛锦衣卫,老朱求我住手三国:曹操和刘备扶我登基大魏疯王大哥,臣弟助你上位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打造最强边关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明末:我看看谁敢让我剃头大唐之从当咸鱼开始大明捉鬼记:明朝那些魑魅魍魉最强假太监大唐不良人从亮剑开始签到剧综满门忠烈,皇帝却逼我造反成为铁锤寨三当家后镜子通古今,我靠亿万物资养扶苏家父曹孟德重生三国,家兄孟德
25小说网最新小说: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