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小说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史料记载,郑芝龙对自己的嫡子郑森颇为器重,不仅给郑森请了大儒教学,在武艺、军事等方面,更是郑芝龙以及他的几个兄弟手把手教。

郑芝龙自己本人没什么文化,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也跟着他一样出海去受那么多罪,然而郑芝龙却忽略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便是儒学。

儒学这东西虽然糟粕不少,但不得不说,在忠君爱国方面有着极其突出的作用,甚至当忠孝不两全时也明确了思想,那便是先国后家。

这就导致了日后郑芝龙想投降建虏时,儿子郑森极力反对,后来郑芝龙一意孤行带着一帮子黑人卫队仍旧投降了建虏,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郑森为了反清复明连爹都不要了,带着郑家军继续抗清。

多尔衮当时肯定也挺蛋疼,郑家家主郑芝龙是投降了,但他只获得了郑芝龙本人,以及三百乌漆嘛黑的怪人,郑家军仍旧牢牢控制在郑森手里。

于是多尔衮便笔者郑芝龙写信让郑森投降,不过后来的事儿想必已经很明了,郑森先是带着郑家军效忠于南明小朝廷,国姓爷的称谓也是南明皇帝在那时候赏赐的。

南明覆灭后,郑成功退居台湾继续坚持抗清,直至死去。

当然这是后话,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崇祯皇帝对这位日后的民族大英雄,还是极为感兴趣的。

“陛下,此子目前还在微臣府上,微臣本来已经写了奏疏,提请陛下来妥善安置。”杨嗣昌沉声道。

不过杨嗣昌心里也有点纳闷,心说陛下怎的对一个黄口小儿如此在意,一路上郑森的聪明好学虽然让杨嗣昌啧啧称奇,但也不至于让日理万机的大明皇帝专门召见,毕竟大明聪明好学的人可多了去了。

一旁侍候的王承恩听了杨嗣昌的话,立即派了两个小黄门出宫去接,不大会儿功夫,郑森就被带到了大殿里。

与其他孩童见了皇帝的紧张表现相比,郑森一身黑色锦缎看起来却极为平静,进了大殿也没有四处张望,反而拱着手向崇祯皇帝施礼。

“草民郑森拜见陛下。”

“嗯,免礼平身,几年你多大了?在京城还待的习惯不?”崇祯皇帝微微笑道。

“回禀陛下,小子今年十二岁了,能吃能喝,倘若真说有不习惯的地方,那便是这边比安平要冷上不少。”郑森拖着稚嫩的声音道。

此时已入初冬,北方温度骤降,自然不能跟福建沿海相比,郑森打小就一直生活在江南,不适应也很正常。

“嗯,王大伴儿,赐郑森过冬棉服五件,就从慈烺的过冬衣服中挑些吧。”崇祯皇帝对王承恩道。

朱慈烺虽然才七岁,但宫里给他准备的各式衣服已经预备到了成年,这时候的衣服可不像后世,动辄一两年样式会过时,且即便是太子也并非天天都穿皇袍,事实上即便是皇帝,穿杂色衣服的日子也比皇袍要多的多。

“谢陛下恩赏。”郑森再次拱手弯腰施礼。

“呵呵,你可知晓你父亲为何将你送来京城?”崇祯皇帝摆摆手又道。

“陛下是想听真话还是空话?”郑森似乎犹豫了一下,但没有直说。

崇祯皇帝闻言却略感惊讶,从郑森的眼神里崇祯皇帝就看出了一丝精明,再观其言行举止哪里有半分十二岁孩子的怯懦无知。

“小娃娃,皇爷可最烦听空话了。”王承恩侯在一旁笑着提醒道。

他也很喜欢这个郑家的小娃娃,总觉得这小子的精气神儿不同常人。

“真话小子不敢乱说,怕陛下怪罪。”

“哈哈哈,你爹可真是生了个好儿子,说吧,朕恕你无罪。”崇祯皇帝闻言大笑道。

“是,小子知道爹的意思,爹送我来京城,明面上是送来就学,但其实小子不过是朝廷的人质。”郑森深吸了一口气道。

“不错,不错,你很聪明。”崇祯皇帝眯着眼睛道。

历史已经改变了,崇祯皇帝心里很清楚,他改变了历史的走向,同时也将很多人的命运也都改变了。

这就意味着,很多已经发生的事儿不会再发生,很多不会发生的事儿,很可能会发生。

比如这郑森,在原有历史脉络上,郑森十二岁后,是跟着钱谦益学儒的,也正是经过对儒学的深造,郑森在大义上才会选择毁家纾难、坚持反清复明。

但如今钱谦益的奋斗草都涨了三丈高了,郑森也来到了从未来过的北京城,一切都变了,与此同时郑森的心性还未可知,这就有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倘若郑森真的如后世般,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全部用在报效朝廷为民请命上,崇祯皇帝自然高兴,但倘若这小子走了歪路,以后必然将成为祸患。

“谢陛下夸奖,陛下放心,爹爹只是一时糊涂,爹爹向来忠于朝廷的。”郑森一边谢恩一边还不忘为其父亲说好话。

不过崇祯皇帝却不以为意,郑芝龙的性子早已定性,即便他将儿子送过来表忠心,崇祯皇帝仍旧不敢百分百的信任郑芝龙。

在崇祯皇帝心中,郑芝龙与洪承畴、李自成的情况还不一样,郑芝龙明明可以有很多选择,但他却一一的错过了。

“你还小,此事暂且不提,以后你便与太子一块就学吧,如何?”崇祯皇帝询问道。

朱慈烺虽然才七岁,但这时候所学的东西也没有后世分的那么细,翰林院的人也都会因材施教,毕竟能跟朱慈烺一块学习的也没几个人,师傅们也完全顾得过来。

“谨遵陛下旨意。”郑森倒是很干脆,从出了郑家大门的那一刻起,郑森就明白,到了京城一切都不一样了。

包括临行前,他父亲郑芝龙也反复对他交代,京城不是安平,在这里犯了错可没人保他,尤其不能忤逆皇帝。

不过与太子一同就读,还是吓了郑森一跳,原本郑森以为朝廷必然会安排他进北京的国子监的,毕竟他也到了年龄,倘若没有北京之行,按照他父亲原来的计划,他就是要被送到南京国子监就读。

郑森虽然年纪不大,但却知道伴君如伴虎的道理,虽然这位皇帝看起来还挺和蔼的,但他的师傅钱谦益就是被这个皇帝所杀,年幼的郑森其实对皇族的人略微有些排斥。

但他还是不敢有丝毫犹豫,没法子,人在京城,身不由己。

崇祯皇帝本来打算让郑森住到皇宫里的,但见这小子才十二岁就这么谨慎,便放弃了这个念头。

不过他也没太过在意,毕竟孩子在受教育之前如同一张白纸,师傅教什么他就学什么,头皮痒的水太凉都能把郑森教好,他身为皇帝自然自然也不差。

不就是请名师吗?一道旨意而已,天下的大儒还不都得屁颠屁颠的跑过来教书。

崇祯皇帝之所以让他与朱慈烺一块就读,其实是打着其他主意,崇祯皇帝从来没打算让朱慈烺完全接受传统的儒学教育,他总会私下里给朱慈烺讲大明之外的故事。

身为穿越者,他绝不可能让堂堂太子变成个只会之乎者也的书呆子。

崇祯皇帝最终决定还是让郑森暂住在杨嗣昌府上,毕竟杨嗣昌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身为内阁大学士,文采什么的自然不比那钱谦益差,说不定耳濡目染之下,也会达到异曲同工的效果。

“这小子似乎对朕很防备呀!”让郑森退下后,崇祯皇帝沉吟了一会儿对杨嗣昌道。

“孩童而已,又是初到京城,想必心里头还是有些怕吧。”杨嗣昌不置可否道。

“可不要小瞧了这个郑森,他日后的功勋可不见得比杨爱卿你低,他暂住在你府上,有空时可多多指点,尤其是在国家大义方面。”崇祯皇帝特意提醒道。

“是,微臣遵旨。”杨嗣昌心中一凛,从崇祯皇帝刚见到郑森时,杨嗣昌其实就很奇怪,为什么陛下对这么一个娃娃如此上心。

可杨嗣昌现在仍旧想不明白,陛下怎么会如此确信,郑森将来的造诣会在他之上?

内阁大学士虽然不是什么高官,但又岂是随随便便就能当的?不过杨嗣昌只敢想想,他也不敢问,更不敢说。

“哦对了,对郑家的水师你有什么意见?”崇祯皇帝将郑森先放一边,问起了正事儿。

郑芝龙虽然交出了水师,但郑家的水师从上到下清一色都是郑家的人在统管,倘若崇祯皇帝能百分百确信郑芝龙的忠心的话还没事,关键是崇祯皇帝并不敢如此冒险。

“回陛下,臣以为,直接将高级将领全部替换并非上上之策,陛下短时间内也难以寻到如此多的水师将领,况且还必须知根知底。

依臣之见,这郑芝龙目前是真心效忠陛下的,至少在弗朗机和尼德兰退出南洋之前,郑家都不可能依靠自己的力量独占南洋,倘若陛下大举替换将领,反倒会令郑芝龙感到不信任。

倒不如慢慢来,靠着郑芝龙手里的工匠,朝廷可出钱多建造海船甚至战船,也可募集些水手冲入这支水师,待这些水手充分学会了海战海事的技巧,陛下顷刻间就能另外组建一支新的水师。

依陛下的雄才伟略,有了这支水师,那郑芝龙即便有其他心思,又岂敢忤逆陛下?”

杨嗣昌对崇祯皇帝的心思大致了解,事实上一路上杨嗣昌都在想这支水师的处置方式,是以崇祯皇帝刚问起,杨嗣昌就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嗯,杨爱卿所言正合朕意,朕也不打算强行干预这支水师,只要朕能调得动就成,至于重新组建水师之事,何至于那么麻烦,你再去安平时,给朕物色一个忠心可靠的将领便可。”崇祯皇帝道。

召集水手去学习,倘若日后成了郑芝龙的嫁衣岂不是亏大了。

崇祯皇帝之所以不想这么麻烦,是因为工部尚书毕懋康的奏疏,一年多前工部秘密派往壕镜的匠人学成归来,不仅掌握到了弗朗机人的铸炮工艺,就连荷兰人的现役战船工艺也学到了手。

崇祯皇帝因为这事儿还专门把毕懋康召进宫里吃了顿酒席,大明的福船虽然并不比西式战船小,但在航速上以及火力上终究是已经逐渐被欧罗巴人赶超。

有了这批工匠,最起码大明的造船工艺与铸炮工艺,会再次与欧罗巴人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这足以令崇祯皇帝龙心大悦。

况且,凭借崇祯皇帝对各类科技树的了解,虽然他不能具体的指导工部和宋应星的制造局怎么制造,但至少可以让大明的科技少走弯路。

仅凭这一点,崇祯皇帝就有把握让大明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不过这都是后话,一口吃不成个胖子,从着手组建、到战船制造、水手召集、训练,资金、人才、技术一个都少不了,短时间内想都不用想,不过好在是毕懋康开了个好头。

崇祯皇帝将这批学成归来的工匠全部冲入了宋应星的制造局,并给这些工匠丰厚的赏赐以获得他们的忠心。

皇家制造总局是个半封闭的科研基地,这里研制的都是崇祯皇帝交代的,对国计民生、国防最重要的前沿科技,崇祯皇帝甚至命令京营的一个千总对制造总局进行安防轮值。

在崇祯皇帝的计划里,工部只是一个代工厂,就好像后世的富士康一样,而皇家制造总局才是大明真正的技术命脉。

崇祯皇帝深知科技的重要性,并且打算趁着如今各大帝国对技术的封锁没有那么严密,再派些人到欧罗巴区,将他们文艺复兴的技术成果都拿回来。

师夷长技以制夷,后人诚不我欺呀!

“微臣遵旨,对了陛下,此番微臣回京,郑芝龙除了送来了一大批粮食外,还给陛下准备另外一份厚礼呢!”杨嗣昌想到此后笑道。

“哦?可是因为蜀王的事儿?”崇祯皇帝询问道。

“原来陛下知道。”杨嗣昌略感诧异,但随即便想通了。

崇祯皇帝尤其注重监察系统的管理,厂卫才重开一年多,总人手就已经破了十万大关,这也使得崇祯皇帝总能获得各地第一手的消息,蜀王的事儿自然也瞒不过崇祯皇帝。

再加上新组建的外务府衙门,他在福建时就看到了外务府捣鼓出来的新式邸报,崇祯皇帝叫他报纸,而这报纸竟然也有名字,叫《万民月报》。

……

25小说网推荐阅读:群芳斗艳:多情家丁最风流雷武逆天明末三十年修罗武神从山贼开始明末钢铁大亨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大成公子妃在上之染瘾世子爷带着微信购物坐江山穿越明末两太子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振南明绝色催眠师,逆天大小姐红楼:朕即大乾踢开永乐开局被抄家,我带着空间去流放!三国:寒门崛起大明:让你监国,却成千古一帝?大明凰女传姐妹花岳父,开局还送五小妾在他心头放肆史上第一姑爷回到三国做强者田园娇宠:神医丑媳山里汉三国之曹家孽子大夏刑案官将军宠妻之独慕花朝霸魂管仲开局一个人,立国全靠拼千宋矛与盾与罗马帝国飘飞的残叶蝉动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快穿之我就是个观众大明最牛锦衣卫,老朱求我住手三国:曹操和刘备扶我登基大魏疯王大哥,臣弟助你上位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打造最强边关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明末:我看看谁敢让我剃头大唐之从当咸鱼开始大明捉鬼记:明朝那些魑魅魍魉最强假太监大唐不良人从亮剑开始签到剧综
25小说网搜藏榜: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大成公子妃在上之染瘾世子爷群芳斗艳:多情家丁最风流带着微信购物坐江山穿越明末两太子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振南明绝色催眠师,逆天大小姐红楼:朕即大乾踢开永乐开局被抄家,我带着空间去流放!三国:寒门崛起大明:让你监国,却成千古一帝?大明凰女传姐妹花岳父,开局还送五小妾在他心头放肆史上第一姑爷回到三国做强者田园娇宠:神医丑媳山里汉三国之曹家孽子大夏刑案官将军宠妻之独慕花朝霸魂管仲开局一个人,立国全靠拼千宋矛与盾与罗马帝国飘飞的残叶蝉动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快穿之我就是个观众大明最牛锦衣卫,老朱求我住手三国:曹操和刘备扶我登基大魏疯王大哥,臣弟助你上位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打造最强边关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明末:我看看谁敢让我剃头大唐之从当咸鱼开始大明捉鬼记:明朝那些魑魅魍魉最强假太监大唐不良人从亮剑开始签到剧综满门忠烈,皇帝却逼我造反成为铁锤寨三当家后镜子通古今,我靠亿万物资养扶苏家父曹孟德重生三国,家兄孟德
25小说网最新小说: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