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马老师与多年未见的老友们聊得热火朝天,唐县领导们不由得心里一紧。
过了一会儿,见他们还没有停下的意思,一位领导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于是上前打断道,“马老师,时候不早了,你还是赶紧说正事吧。”
这话一出,气氛瞬间变得安静起来。
马老师虽然心里有些不满,但脸上依旧充满笑容。
他先是讲述这么多年校领导一直在心里记挂这些下放老师,为拿到接人的批准文件费了多大力气;紧接着他又讲述学校如今的不易,急缺老师;最后述说校领导为给他们消除后顾之忧定下来的一系列政策。
听完之后,那些没打算回校的老师动摇了。
正如唐县领导想的那样,他们不想回去的主要原因就是担心会再次遭难。
现在校领导定的那些政策要是能够施行,就等于整个学校跟他们绑到了一块,万一出事,大家一起完蛋。
这是在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不会再发生以前那样的事,这比一万句口头上的保证都要有用。
只见人群中响起一道问询之声,“老马,你说的政策真能施行?”
马老师心里一喜,果断做出回答,“真能,等你们回去,那些政策就会颁布施行。”
看到众人脸上的表情愈发挣扎,他再次添了把猛料,“校领导还说了,只要你们肯回去,他们会想办法把你们的家人弄回武汉。”
当初这些人遭难,他们的家人同样没能逃脱,为了保命,他们下放之后,家里人也都纷纷提交下放申请。
本着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的原则,他们的家人四散开来,去的地方天南海北哪都有。
说句心里话,他们都没想过有生之年还能再见到家人。
眼下马老师的话却是给了他们希望,让他们有跟家人团聚的可能。
这也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原本还有些犹豫的人当即下定决心,自己要回校任职。
唐县领导有些傻眼,没想到马老师还藏了一招杀手锏。
他们知道一个人也留不住了。
果然,下一刻那些空着手的人全都向外走去,他们说要回去拿行李。
县领导们没办法阻拦,也不能阻拦,只能上前跟老师们告别。
看到这一幕,马老师对自己的猜测更坚信了。
他来到正跟老师告别的李梅身旁,低声询问道,“之前不承认跟你有关系,现在承认吗?”
李梅呵呵一笑,“不承认。”
听到这种没头没尾的对话,她的大学老师薛为重似乎明白了什么,于是冷声说道,“马老师,不该说的话不要说,不然会出事的。”
面对明晃晃的威胁,马老师不仅不生气,反而乐呵呵道,“我不是傻子,知道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更何况她保下你们,我高兴都来不及,又怎么会害她?”
接着他扭头看向李梅,“你如果承认,我代表武大送给你一桩好处。”
“什么好处?”
“大学名额。”
李梅想了想,“我要是不承认,你就不送了?”
“送,不过我只会送两个名额给你,承认的话我会送三个。”
听到这个数字,别说李梅了,就连薛为重都有些不敢相信,“马老师,你能做这么大的主?”
马老师伸手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掏出三张信封,“介绍信我都带来了,你说我能不能做主?”
薛为重有些懵逼,“你过来接人带这玩意儿干啥?”
“校领导说你们在这边待了这么多年,没准受过别人的救命之恩,这么大的恩情不能不还,就开了几封介绍信让我带来。”
李梅听明白了,这些名额是拿来给下放老师还账用的。
不得不说,这个校领导着实贴心,连这种事情都能想到。
薛为重虽然心里感动至极,但嘴上却是说道,“马老师,三个名额不太够。”
马老师脸色一黑,“你觉得多少才够?”
“这要看你带了多少。”
说完后薛为重让李梅等一会儿,拉着马老师去找其他老师。
很快李梅就看到十来个人走到角落说了起来。
没过多长时间,薛为重二人就回来了,马老师直接从包里掏出六张信封递给李梅,“三个名额是你的,剩下三个名额是给唐县的,我知道这些不足以偿还你们的恩情,但我手里只有这么多,希望你们谅解。”
李梅一愣,扭头看向薛为重。
她的神情似乎在说,你都告诉他了?
薛为重明白她的意思,解释道,“不把事告诉他,他不会把手里的名额都拿出来,再说马老师知道我们来唐县跟你有关,让他再多知道点也无妨。”
马老师连忙做出保证,“你放心,回去以后我绝不会透露半个字。”
当然,他也不敢透露,这要是说出去,他敢肯定这些下放的老师能撕了自己。
李梅琢磨了下,觉得薛为重说的还挺有道理,就不再纠结这个事,伸手接过信封,将其折好揣进兜里,“马老师,这些名额有没有使用期限?”
“有,必须要在三年内使用,使用者的年龄要在十六岁到二十五岁之间。”
李梅点了点头,然后转移话题聊起别的内容。
等那些去拿行李的人回来,马老师不再耽误时间,带着他们登上刘文给安排的汽车。
看到车子驶向远方,刘文深吸一口气,招呼其他领导回去开会。
坐在会议室里,刘文率先说道,“虽然老师走了,但他们培养的那批人还在,这些人的专业水平不比上过大学的人差,我想把他们从各个厂子里抽调出来,单独组建一个研发机构,让他们继续进行研究,你们觉得怎么样?”
众人对视一眼,纷纷表示同意。
紧接着刘文又说起第二个事,“那些老师受到咱们县这么大的恩惠,不能说人走了,恩就不用还了,大伙儿想想该怎么让他们还。”
一听这话,李梅连忙从兜里掏出三张信封放到桌子上,然后将其来历说了一下。
听完之后,有领导惊愕道,“那个姓马的老师仅凭一点细节就推断出老师来唐县跟你有关?”
武大老师申请下放到唐县是因为李梅,这事在唐县高层眼里早已不是秘密,所以李梅才会毫无隐瞒的说出来。
“对。”李梅苦笑道,“而且不只如此,他还推断出咱们一同在庇护那些老师。”
“不愧是大学老师,真够聪明的。”刘文感慨道,“不过就像他说的这样,三个名额不够偿还恩情,咱们还是得想想主意。”
有领导想了想,迟疑道,“我觉得现在说这事太早了,应该等他们在学校站稳脚跟、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事的时候再说。”
“我也觉得早了点,过段时间再商议这个事也不迟。”其他人纷纷附和道。
见众人都这么说,刘文也没坚持,转而跟他们商议大学名额的使用人选。
晚上。
由于少了李旭这个重要成员,李梅就没把大学名额的事跟家里人说,只是说了老师们离开的事。
李家人不仅没像李梅那样舍不得他们走,反而欣喜不已。
因为向来以大姐李梅为榜样的李菊同样打算考武大,老师们回校教书,李家人觉得他们可以在学校照看李菊,不会让她受人欺负。
老师离开的消息在县里都没泛起什么波澜就消失了。
第三天晚上李旭回来得知这个消息后也只是感慨了两句,然后开始专心吃饭。
等他吃完,李梅讲述起大学名额的事。
一般家庭要是知道家里能得到三个大学名额,肯定能高兴的连夜去给祖先上坟。
然而李家人在得知这件事后却都露出无语表情。
李菊和李文柏考上大学基本没有意外,也就是说名额只能给其他人用。
可问题是李文柏这一代中除了他,剩下的都不是学习那块料。
这让大家觉得把名额用在他们身上有些浪费了。
沉默片刻,孙秀迟疑的询问道,“小梅,你是怎么想的?”
“小妹考大学可以说是十拿十稳,所以我想的是如果这次文柏没考上大学,就给他一个名额,剩下两个分别给鸿涛和文泽;文柏要是考上了,多出的这个名额给博涛。”
她的安排确实合理。
因为根据名额的使用要求来看,除了今年就已经十六岁的李文柏,三年内能达到标准的只有李鸿涛、李博涛和李文泽三人。
四个人里面有三个都是李平的儿子,唯有李文泽是李旭的儿子。
所以无论如何李文泽都必须占一个名额。
听到这话,李文柏当即说道,“大姑,我肯定能考上大学,多出来的名额给博涛。”
他说的快,李博涛接的更快,张口就来了句“我不要”。
李鸿涛和李文泽不甘示弱,跟着就接了句“我也不要”。
李家大人们:...
大伙儿都快被他们三个给气笑了。
别人做梦都不敢想的东西,他们居然不想要。
胡桂兰上前两巴掌甩在李鸿涛和李博涛的脑袋上,“两个小王八蛋,再说一句不要我听听?”
杜红也是一巴掌甩在李文泽的脑袋上,“你是不是这么长时间没挨揍,皮痒痒了?”
两人用的力道不轻,把李鸿涛三人打的捂着脑袋直吸溜。
李梅忍不住摇了摇头,“要不是大学名额太过珍贵,我舍不得给外人,家里又没有其他可以选择的孩子,我是真不想给他们三个。”
“别说你了,我也是一样,要是有其他选择,我绝对不会让文泽用这个名额。”李旭没好气道。
“孩子不懂事,治治就好了。”李家康接上话茬,“赶明儿把他们送到乡下去,让他们干两个月农活,保准以后你们说东他不敢说西,你们说抓狗,他不敢撵鸡。”
李平和李旭对视一眼,然后同时应和一声,说明年就送孩子下乡。
三人忍不住打了个激灵,李鸿涛连忙叫喊道,“爸,我去上大学,您别送我下乡行不行?”
“有你讨价还价的份?”李平眼睛一瞪,“我告诉你,到时候你们兄弟俩都得去,谁敢不去,我打断他的腿。”
他很清楚,李梅给的不仅是大学名额,给的更是锦绣前程。
结果自家的两个小王八蛋不想要,这着实让他的忍耐达到了极限。
饭给喂嘴里了,你都不想吃,你说这是什么性质?
所以李平决定要给两个孩子一次深刻的教训,下乡期限以两个月打底,上不封顶。
李鸿涛兄弟俩如丧考妣,李文泽却是满脸讨好的看向母亲杜红。
他刚要开口,就见杜红抢先一步呵斥道,“小兔崽子,我告诉你,想都别想。”
没办法,李文泽只好把嘴边的话咽下去,不再吭声。
看到李鸿涛三人的遭遇,小男孩们瑟瑟发抖,生怕这种祸事会摊到自己头上。
当然,他们纯粹是想多了...
往后一个多月唐县都没有出现大新闻,人们把目光放在越来越近的高考上面。
报名高考的人分为两种状况。
一部分没白没夜的学习,另一部分直接躺平,甚至不打算参加考试。
洪旗和江燕知道自己底子不足,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剩下时间都在学习。
刘云霄害怕他们猝死在自家,没少劝他们多睡一会儿。
两人没听,他们表示要拼命抓住这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让人惊奇的是,他们每天只睡那么短的时间,却还是显得精神奕奕。
这次高考的考题由各地区自拟,县、区统一组织考试。
唐县的开考时间定在十二月九号和十号,省里派兵运来的考题于考试前一天到达指定地方。
在考试结束前,考题会由这些士兵看管,以防泄题。
时间来到十二月九号。
早上。
李梅一家、李旭一家、李晨一家陆陆续续来到李家老宅。
到了地方,见到正在看书的李菊和李文柏,众人真的是大气都不敢出,生怕打扰到他们。
直到开饭,两人才放下书本,众人有了说话机会。
只见李梅率先询问道,“小妹、文柏,你们俩紧不紧张?”
“不紧张。”两人异口同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