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这话,徐向前当即说道,“我选第一个。”
李旭笑了笑,“别着急选,我话还没说完。”
“您就算说破大天,我也是选第一个。”
“要是我说能让你成为香港大亨呢?”
“嗯?”徐向前说不出话了。
对于香港人来说,成为大亨几乎是他们刻在骨子里的梦想。
徐向前自然也是如此。
李旭这句话可以说是戳到他的心里了,让他顿时变得迟疑起来。
见他这样,李旭趁热打铁,继续说道,“老徐,实话告诉你,我不是必须要选你当合伙人,只要我想,跟我合伙的人即便手里没那么多资金,我也能让他成为香港大亨,只不过在时间上要晚一些罢了。”
徐向前明白他的意思,是说自己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
沉默片刻,徐向前试探道,“李先生,大话谁都会说,只凭这些还不足以让我把全部身家托付出去。”
他从钱进的态度中看出当地政府对外资的渴望。
正因如此,他才会在钱进面前把底露出来。
他认为这样可以得到钱进以及当地政府的重视,更能让李旭投鼠忌器,即便他知道自己的身家,也不敢对自己一家谋财害命。
所以现在徐向前不再隐瞒,直接跟李旭摊牌。
李旭咧嘴笑道,“怎么,现在不说那五万是自己的全部家当了?”
“大家都是明白人,再那样说就没意思了。”
“你不仅是明白人,更是个聪明人。”李旭意味深长的回应道,“我知道你想让我拿出真东西,我也可以拿,但是拿出来之后,你除了跟我合作,没有第二条路可选,你如果考虑清楚了,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
“李先生,总不能你随便说两句话,我就要跟你合作吧?”
“你也太小瞧我了,我说的是能让你赚钱的消息。”
一听这话,徐向前都没有过多思考,当即说道,“没问题,只要消息属实,从今以后咱们俩就是合作伙伴。”
“既然你答应,那咱们就约法三章,你必须要听我的话,我让你往东,你不能往西,还有就是挣的钱八、二分,我八你二,你如果觉得没问题,咱俩现在就签协议。”
徐向前眼珠子都快凸出来了。
你这找的哪是合作伙伴,分明是在找听话的马仔。
徐向前的脸色显得有些难看,“李先生,前一点我可以答应,但是分配比例是不是不太合适。”
“我觉得很合适,两成足够你当上香港大亨了。”
“本金都是我出的。”
“要不是因为这个,你以为自己能拿到两成?”
徐向前死死的盯着李旭,良久之后,他缓缓开口,“可以,但是你要把让我当上香港大亨写进合同里,如果我分到的钱不足以让我达到那个层次,你必须补给我。”
“没问题,咱俩还可以定个期限,最多十年,我绝对让你满足梦想。”
徐向前心里一惊。
见他没出声,李旭以为他默认了,拿起桌上的信纸和笔书写起来。
协议一式两份,写好之后在上面签名,又让徐向前签名,然后两人各自收起一份。
这时李旭说道,“老徐,既然咱俩都成合作伙伴了,你跟我交个实底,你手里到底有多少钱?”
徐向前面露迟疑之色,不过最终还是说了出来,“七十三万港币,还有从你那换来的五万五人民币。”
说实话,这个数字有些超出李旭的意料,“怎么就这么点钱,你就算把鞋厂贱卖了,也不止这些吧?”
徐向前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你一个只有十多万人民币身家的人,嫌七十多万港币少,你是怎么好意思说出口的?
沉默片刻,他闷声闷气道,“之前跟你说过,我把大部分钱拿去雇人了。”
李旭:...
合着当初你不是在吓唬我啊?
想了想后,李旭拍了两下徐向前的肩膀,“虽然少了点,但也够用了,明天签完协议,咱俩就办手续去香港一趟。”
“啊?”徐向前惊呼道,“去香港?”
“嗯,赚钱的机会在香港,你放心,不会有事的,最多两天,咱们俩就能回来。”
提到赚钱,徐向前就觉得自己好像没那么害怕了,“您跟我说说怎么赚钱?”
“我得到一个消息,有家企业的股票要大涨。”
“就这?”
“就这。”
徐向前脸上的表情复杂极了,过了好一会儿才挤出一句话,“您是不是被人骗了?这样的消息在香港,几乎天天都能听到。”
李旭呵呵一笑,“那你能听到长实要收购和黄的消息吗?”
“嗯?”徐向前一脸懵逼,“我是不是听错了,长实收购和黄?”
“你没听错。”
这场收购战堪称是蛇吞鲸的典型案例,在后世被人拿出来讲了又讲。
李旭记得非常清楚,这个月的25号李塑花就会开启收购和黄之路,受此影响,不仅是长实,很多华人企业的股价纷纷上涨。
当然,现在布局已经晚了,李旭能做的就是从中分一点汤水。
得到肯定答复,徐向前急忙询问道,“李先生,这个消息您是怎么知道的?长实的李塑花全部家产还不到十个亿,他拿什么收购市值六十多亿的和黄?”
“消息来源你就不用问了,你只要知道再过几天李塑花就要启动收购程序就行,至于他是怎么做到的,以后你就知道了。”
徐向前的心里犹如翻江倒海一般。
如果这件事真像李旭所说,他都不敢想象对方的背景究竟有多大。
想了想后,他咬牙道,“李先生,您能不能给我一句准话,这个消息究竟是真是假。”
“消息绝对是真的。”
“既然这样,那咱们就搏一把。”徐向前的眼中满是火热。
他知道,如果这个消息是真的,即便只拿两成收益,那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更重要的是,这意味着李旭真的有能力让自己成为香港大亨。
出本金的人都愿意搏一把,李旭就更愿意了。
见正事说完,李旭就说起另一件事,他先是在信纸上写下自家和李家福一家,以及过世的李老爷子和李老太太名字,然后将纸递给徐向前,“老徐,这是我家的人员名字,你给记在心里,免得以后有人质疑咱俩的关系,询问问题,你回答不上来;等会儿你把你家的名字也写一份给我,我给寄回去。”
看着名单上密密麻麻的几十个名字,徐向前头皮发麻,“需要记这么多吗?”
“那当然,记得越多,别人才越容易相信,而且不只你要记,你的媳妇跟孩子都要记,尤其是你那俩孩子,以后看到我们三个必须叫表叔。”
话说到这个份上,徐向前只能无奈应下,接着他在信纸上写下自家人的姓名。
李旭一看,发现上面只有八个名字,分别是徐向前一家四口,他的父母和他的爷奶。
李旭忍不住问道,“老徐,你家是四代单传?”
徐向前摇了摇头,“我本来还有个弟弟,只是他犯下大错,被我父亲赶出家门了。”
“我说呢,不过老徐,你以前那么有钱,怎么没想着多生几个孩子?”
“生那么多,以后看他们争夺家产?”
李旭明白了,他弟弟被赶出家门,十有八九跟争夺家产有关。
“你要是不想看到孩子争夺家产的场景,就应该只生一个孩子。”
“我如果先生的是儿子,绝对不生第二胎。”徐向前没好气道,“行了,不跟您说了,累了一天,我回去歇歇。”
说完后,徐向前径直向门外走去。
等他回房,站在门口闲聊的李平跟李晨迅速进屋询问情况。
李旭把事情大致说了一下,听完之后,两人兴奋的连忙表示要给家里写信。
不只他俩要写,李旭也要写,他得把情况跟家里汇报一下。
说起来,自从来到广州,这还是他们三个往家写的第一封信。
其实刚到地方的时候,李晨就想写信回去,但李平二人说等事办好再写,好让家里人高兴高兴。
就这样,一拖拖到现在。
三人把信写完,李旭沉吟道,“明天我跟老徐去政府签合同,签完之后我要跟他去一趟香港,最多两天就能回来,大哥,你在宾馆等着,到时候老三陪我去。”
虽说他心里认为这么短的时间,徐向前不会被新义安的人发现,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稳妥起见,李旭觉得还是带上武力值极高的李晨为好。
李平二人一怔,“你去香港干什么?”
“挣钱。”李旭嘿嘿一笑,“多的你们就不用问了,只要知道能挣不少钱就行。”
听到这话,李平二人没再多说,转而聊起别的事情。
早上九点。
李旭用袋子装好钱,来到隔壁房间,一进门,他就表哥、表嫂的打着招呼。
徐向前跟他媳妇倒还好,叫了句“表弟”作为回应。
但他们的两个孩子就不一样了,脸上的表情如同便秘一般,吭吭哧哧好半晌都没吐出一个字。
见此情景,徐向前脸色一沉,“昨天我是怎么跟你们说的?”
一听这话,俩孩子就不再迟疑了,当即叫道,“表叔。”
“诶。”李旭乐呵呵的应了一声,“记住了,以后看到我们三个就这样叫,越亲切越好。”
徐家俩孩子嘴角一抽,没有吭声。
由于还有其它事要办,李旭和徐向前没有多聊,直接向外走去。
来到钱进的办公室,双方寒暄几句后就进入正题。
钱进拿出三份合同递给徐向前查看。
徐向前看了之后觉得没啥问题,然后把合同递给李旭。
钱进还以为他是在培养李旭,就没出声。
李旭把条款详细阅读一遍,没发现问题,就点头示意徐向前给签下来。
徐向前在合同上签好名字,又把李旭带的尾款交上去。
钱进让人把钱拿到财务那,再把收据开出来,自己则是从桌子下面拿出一个章盖在合同上。
盖完之后,他将其中一份合同递给徐向前,嘴里还说了两句诸如“祝您财源广进”之类的话。
徐向前乐呵呵的把合同收进公文包,接着说道,“钱主任,我想带我两个表弟去香港祭祀家父等人,不知您能否帮他们办一份通行证?”
这年头香港人上内地,办理通行证不算太难,但内地人去香港,想要办理通行证,可谓是难如登天。
不过李旭相信,有徐向前的投资在,哪怕再难,钱进也会去办。
正如他所料,钱进想都没想,直接应了下来,“没问题,你有没有他们的照片,有的话,我现在就让人去办。”
李旭知道在这边做生意,以后要办不少的证,处处都要用到照片,所以来的时候不仅自己带了照片,还让李平二人带了一些。
之前他就把自己和李晨的照片交给徐向前了。
“有。”徐向前一边应和一边从包里掏出两张照片,“钱主任,照片背后就是他们的名字。”
钱进接过照片,从门外叫了个工作人员,让他拿去办理。
徐向前连声道谢,然后聊起别的内容。
没过一会儿,就见一位工作人员拿着收据进来了。
徐向前接过之后看了一眼,将其顺手塞入公文包中。
又聊了几句,就见一位中年男人敲响房门。
钱进将双方介绍一番,李旭这才知道对方就是本地供销社的采购人员。
风扇的价格昨晚李旭就想好了,出厂价定在一百二。
别觉得这个价格高,实际上现如今一台风扇的市场价在一百六上下。
也就是说卖掉一台风扇,供销社差不多可以挣到四十块钱,即便去掉运输成本,也还有的赚。
至于李旭,他挣的就更多了,一台风扇差不多能挣五十五块钱。
当然,员工工资还没有去掉。
听到徐向前报出的数字,供销社的采购人员直接把价格减掉十块。
他要给供销社争取更大利益。
徐向前自然不答应。
于是双方你来我往,唇枪舌剑的争辩起来。
过了好长时间,见双方还没有达成一致,钱进有些急了,把采购人员叫了出去。
不知道两人在外面说了什么,进来之后,采购人员答应以一百二一台的价格收购风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