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陵在安陆南二十里左右,燧军中军与此地扎营,呈散射状包围整个安陆。
“暂时停止进军?”聂垣不理解的看着公羊瑜,“军师,你不会真以为那个使者能说服大王撤军吧。”
就在刚刚,张湮带着公冶荻的手书,从他们眼皮子底下离去,前往栎阳。对于张湮的目的,聂垣很清楚,同时也不屑一顾,因为自家大王根本不可能同意这种事情。
可公羊瑜却突然停战,让聂垣十分不理解。
公羊瑜道:“仲才将军不要着急,请听我说完。公冶荻是将死之人,区别是现在死,还是过几天再死。不久前大王派人送来消息,夏阳悌和阴休在兖州血战,互有胜负。若是我们这个时候解决公冶荻拿下荆州,你觉得夏阳悌和阴休得到消息会怎么做?”
“罢兵以观局势。”聂垣毫不犹豫的说。
荆州被燧军拿下,这就意味着燧国会同时和磐国以及庚国接壤。
在这个时候,夏阳悌和阴休都会诞生同样的担心。
燧国会不会参战?
之前,他们不担心,是因为燧国要进攻荆州,可当荆州被燧国打下,矛盾就彻底摆在明面上。
聂垣接着道:“我们要继续包围公冶荻,等待夏阳悌和阴休分出胜负吗?”
公羊瑜道:“最起码,这个时候还不能拿下。得让阴休和夏阳悌打得两败俱伤,我们才能拿下。”
灌峻道:“如果是这样的话,那等那个使者前往栎阳,然后再返回安陆,怕是有月余时间,我们既有借口,又能继续包围安陆。”
“那就这么办吧。”
原本已经做好死守安陆准备的公冶荻,却没等到燧军的进攻,他只看见燧军在疯狂的调动,里三层外三层的包围安陆。
对此,公冶荻松了口气。如果在这段时间内燧军强攻,他还真不一定能守得住。
而安陵渥,则蹙眉不语。他非常明白,燧军不攻打安陆,不可能是因为张湮,只会是更深的原因。
是什么原因呢?
栎阳。
当聂嗣见到张湮,以及张湮送上的美妇,聂嗣的脸色着实怪异。
虽然那个传言是在他故意纵容的情况下散播出去的,但是被别人接二连三的送女人,这种感觉,好像他是昏君一样。
可问题是,送来的不要也浪费啊。
“恳请大王撤军,两家携手为邻。”张湮抱拳请求。
在他身边,被强行拉来的安陵溘和安陵舆则一脸的冷漠。他们虽然从张湮手上见到安陵渥的手书,要他们帮助张湮,但安陵舆和安陵溘都是人精。他们了解安陵渥,更明白当前的局势,这种无智的策略绝不会是安陵渥想出来的。
那就只有一个可能,安陵渥是被逼的。
聂嗣看向安陵舆,“祭酒是来劝孤撤兵的?”
目前,安陵舆和范瓘一样,担任燧国的太学祭酒,负责教导年轻子弟。
安陵舆在张湮的注视下,干脆摇头。
“老臣是来奏告大王,明岁才俊科举情况的。”
没错,简化版的科举取士,聂嗣早就在太学开始实验。没有其他势力能够掣肘聂嗣,所以通过的很顺利。虽然有一些自付身份尊贵的官吏觉得这种给寒门出头机会的科举不好,但是在燧王的绝对威严之下,倒也没人敢反抗。
“孤知道了,这件事情,你和甘长史商议吧。”
“唯。”
张湮难以置信的看着安陵舆走到甘瑢身边,一副吃惊的摸样。
不是说好了,帮他的吗?
怎么到关键时刻,卖队友?
帮个屁!
对于安陵舆来说,只要他和安陵溘表现的够好,公冶荻兵败,安陵渥不会有任何的性命之忧。
而且,以安陵渥的表现,以燧王的爱才,安陵渥都绝不可能出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安陵舆怎么会傻到在军国大政上面胡乱说话。
紧跟着,安陵溘也说了两句,然后提都没提公冶荻的事情,坦然告退。
对安陵氏的态度,聂嗣十分满意,立即赏赐安陵舆两匹锦锻。
没有安陵氏帮忙,张湮像一只小丑。不过聂嗣没有侮辱他,但也没有答应他,只是让人好生招待张湮,说自己要考虑考虑。
关于是否放过公冶荻,这是一句废话,燧国上下都很清楚,大王不可能会放过。谁见过老虎吃了肥肉还吐出来的。
荀胤笑道:“公冶荻这也算是走投无路了。”
甘瑢道:“不错,但凡有一点办法,他也不会派人来燧国自取其辱。”
聂嗣言道:“不用管公冶荻,我们说回中原大战。”
所谓中原大战,主要有三方势力参与,原本是四方势力。即以阴休和夏阳悌所在兖州为主要战场,黄则公冶荻所在豫州为次要战场的中原大战。
随着公冶荻撤回江夏,进攻豫州的只有黄则。
此前,夏阳悌面对三方联军,不得已和燧国结盟,希望燧国教训公冶荻。
现在,公冶荻撤出豫州,夏阳悌南方压力骤减,黄则一个人难当大任,已经无法对夏阳悌构成威胁。
是故,中原大战进入十月,变得激烈,变得局势莫测。
之前三方围攻夏阳悌,他自然是难以招架,但现在夏阳悌已经能游刃有余的对付阴休和黄则,前提是燧国不要从南阳出兵。
“大王,臣觉得,还是要等。”蔺珀道:“不管如何,只要夏阳悌和阴休还有战力,我们就不能插手,否则他们会掉头对付我们。”
甘瑢道:“话虽然这么说,但是随着荆州拿下,他们必然会防备我们,这一点毋庸置疑。臣的看法是,应当早做准备,同时面对磐国和庚国的进攻。”
聂嗣点点头,说道:“孤欲灭尽反贼,也当做好为反贼所敌,长史说得对,荆州被拿下,我们和阴休以及夏阳悌,基本上再无缓和的余地。”
甘瑢接着道:“大王,打下荆州之后,臣觉得应该按兵不动,休养生息。东南联系黄则,东北联系皇甫明,我们坐收渔人之利。”
“待国强,兵马出潼关,分击夏阳悌与阴休,一举鼎定天下太平伟业。”
聂嗣颔首,“说得对。”
随着天下局势渐渐明朗,燧国必将和磐国以及庚国敌对,必要的准备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