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小说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732章对贪官绝不姑息

冉闵带着驻守的邺城,原准备对晋国致命一击的大魏精锐部队浩浩荡荡的开赴河洛地区。

就在冉闵带着大魏精锐部赶赴河洛时。

而冉明则带着百余部曲围住了成皋(今荥阳汜水镇)的县衙。

成皋县令姓郑名申,乃是荥阳郑氏安远堂嫡系三房嫡长子。

郑氏的安远始祖郑吉,因郑吉打败了车师,封为安远候,所以这支郑氏子弟就组成了安远堂。

因为开国元勋郑系的原故,冉闵对郑氏多有照顾,所以对郑氏在本地为官开了先例,就连冉闵的祖籍内黄都没有受到这种待遇。然而,就是有人不知死活。

郑申贪没了成皋府库六千余石栗米,在冉明命令各郡县开放府库放粮赈灾时,郑申推脱道:“若无刺史手书或陛下圣旨,他不敢承担私自开放粮仓的责任。”

冉明还以为这个郑申只是一个死脑劲的书呆子,谁曾想这货在拒绝冉明之后,居然挂印逃跑了。

冉明命人砸开成皋府库,发现里面只有一百余石陈年旧米,帐面上的六千余石粮食不翼而飞。

这其实根本不难查,一查之下发现这个郑申简直就是衣冠禽兽。

冉明命令人打造的新型犁子,原本分期付款的形式下发的,郑申倒好,每具犁居然卖出三千余钱的高价。成皋百姓大部分百姓没有钱购买,他就指使管事委托泼皮放高利贷。百姓无钱还债,他就逼迫百姓卖田卖屋或妻女还债。

因为背靠荥阳郑氏,郑申所作所为,就算知道也没有人敢声张。特别是郑豁与郑简与冉明交好,三川郡太守也不敢管这个郑申的事。

郑申也确实是一个人才,他在暴雨开始就利用赈灾的名义,把成皋粮商以囤积之罪,抓了一个干净。然后又让这些商贾缴纳高额罚金。当然这些钱,都跑到了郑申的腰包中了。

在得知郑申的事情后,冉明是彻底暴怒,他下令将郑申抓起来。然而,三川郡根本不敢抓郑申。

无奈之下,冉明只能自己派出麒麟卫来捉拿郑申。

看到郑申的家仆居然公然拒捕,冉明也恼了。

直接下令强攻。

这是一场没有任何悬念的点头,甚至连最低级别的冲突都算不上,当林黑山这个最强的打手出手之后,那一百多名麒麟卫就当观众,看着林黑山表演了。

郑申的那些家丁仆役让他们欺负一下普通老百姓那是一把好手,但是真论战斗力,那绝对是一个渣渣。

林黑山那是什么人?他是冉明麾下第一号猛将,拿林黑山对付一个欺压良善的恶霸,怎么都有高射炮打蚊子的味道。

时间不长,从林黑山出手到结束,不过是一柱香的功夫,数十名郑申的扈从就倒了一地。

林黑山如同拎着一个小鸡子一样把郑申拎到了冉明面前。

冉明并没有审问郑申,事实上也用不着审问。

冉明带着麒麟卫直接冲进郑申府上,开始了抄家。这一抄,简直把冉明吓了一大跳。光铜钱,郑申府府邸上就有一百多万钱之多。

一百多万钱事实上的购买力并不弱,现在即使有水灾的影响,邺城的粮价也在二三十钱一斗米。

栗更便宜一点,只需要十五钱左右。如果是风调雨顺,栗都会跌至十钱以下。百万钱就能购买足够一县人口食用的粮食。

可是一般人谁储藏这么多笨重的铜钱,富贵人家一般都是储藏金银,黄金和铜钱的比例是一比一万,而银铜之比也是一比一千。

虽然这个价格会有波动,事实差别也不算太大。关键是便于保存和运输。一百万钱足足有七万多斤,换算成吨也有将近四十吨。

就算在后世,也需要用一辆重型卡车才能装完。

在这个时代,马车一般载重五至十石,如果是手推车则只能装载三五石,这些钱足够装载数百车。

至于粮食郑申府上倒是不多,只有几百石,金银各数千。

冉明道:“只给他们留下一幢草房,其他的全部推倒。”

“殿下,这样会不会太过了。”

李业担忧的道。他是陇西人,知道陇西李氏的能量。

而荥阳郑氏是和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太原王氏齐名的七宗五姓超级士族。

这七宗五姓都是起于汉朝,盛于晋,乃至隋唐不绝。

“孤就是让他们也偿偿无家可归的滋味!”冉明道。

事实上冉明仍有自己底气,杀一个郑申肯定会得罪郑氏,但是不会碰及郑氏的底线。长期以来,君主和士族豪门就是一个斗法的过程。

隋朝先废除九品官人法,然后提出科举制度,这是碰触了士族的底线,一起用力,推翻了隋朝,所以才有了唐朝。

事实上,冉明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

那就是科举制度到底合不合适。

如果真以为科举制度是万金油,那绝对是错上加错了。宋朝大力推举科举,重用士大夫,可惜,这种依靠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官员都是什么样子,后世就有一个直观的感觉。

像宋朝的有名的大臣唐宋时期的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还有一个可以排进中华名人榜的司马光,冉明可以说熟读了《资治通鉴》,但是作为一个文采飞扬,才气无双的司马光,你看他执政以来选择的是什么路线?

一味卑微求和,为了息事宁人,一退再退,而西夏当时却毫无感激。

司马光差一点将绥兰二州全部还给西夏了,大家纷纷反对,包括他的老朋友老战友范纯仁都竭力反对。

就这样还是归还了浮图、安疆、葭芦、定远四堡寨,安疆堡就是疆砟堡。再看看地图,那一堡寨不是门户?

至于欧阳修也是一个极品,他是北宋青天包拯的接任者,知开封府尹。

也就是相对于后世北京的市高官。

这样的高官,欧阳修直接来一个无为而治。除了文章,司马光和欧阳修几乎没有政治上的建树,而且所有的政策,几乎都是累国累民之政。

实行科举不过是为了减少士族门阀对权利的控制,冉明也发现除了王猛之外,他培养的那些寒门学子,在政务处理上非常不足。

特别是那些穷怕了寒门士子,都非常贪婪。还有后世的那些大V公知们,其实和士大夫一样,都是一群只会玩嘴皮子的人,指望他们做事或是依靠他们的意见做事,肯定下场会很惨。

科举制度,冉明没有一下子推举出来,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冉明看到了科举制度的局限性。

在冉明后世的华青集团里,只要是名牌高校毕业生通常都非常傲气,但是手里却没有真实能力。

对于那些眼高手底的学霸,冉明在内心里其实是不喜的。

科举制度千百年来的事实证明,科举应试教育本身就是一个误区。

像王猛那样的人,太少了简直就是凤毛麟角。

不过,因为魏国这个时候政治还算清明,他们倒不敢过份。

对于贪官的处理上,冉明和冉闵的态度的政策都是一样的,贪污可以,但是得做事。冉闵不会像洪武大帝那样贪污六十两(按购买力就是一百多石米粮,相当于现在的四五千块人民币)就剥皮充草。

但是像郑申这样,既贪污又不做事的官员,冉明就不会姑息了。别说出身是郑氏,就算他是内黄冉氏一族,冉明也不会放过他。

如果因为郑申事情,郑氏想要反击,冉明不介意借用民意,给郑氏放点血。

可是李业不知道冉明的想法啊,

他只是感觉冒然对付郑申肯定会受到郑氏的反击。冉明却采取了他最喜欢的方式,公审郑申。把郑申所做的一桩桩,一件件恶事都揭露出来,那些百姓都疯狂了,恨不得食其肉,喝其血。

冉明就顺应民意,把郑申给咔嚓一下砍了,把从郑申抄出来的钱向那些士绅商贾购买粮食和药品,老百姓和地方士绅商贾,都得到了实惠,也算是皆大欢喜的事情。

李业的担心都是多余的,从冉明抓捕郑申,再至公审郑申,如果郑氏要救郑申完全有时间,可是郑氏偏偏沉默了。

李业不知道,面对冉闵这个铁血皇帝,郑氏也怕啊。

他们怕冉闵把郑氏作为反面典型给树立起来,如果是这样的话,郑氏没有了名誉,也就全完了,别说只是一个郑申,就算是砍了郑氏家族的家主,只要可以保住郑氏,他们也会这样选择的。

冉闵出了邺城,从内黄至汤阴,然后继续南下。由于冉闵所部都是轻装部队,都是魏国最精锐的部队,就算是全副武装,他们都可以做到日行一百二十里。轻装行军,速度就更快了。

尽管冉明为了救灾,为了减少部队士卒的负重,就解除了铠甲和弩机、枪、矛、盾等装备,但是冉闵不同,他是魏国的皇帝,自然有一部分军队是全逼武装的。像射声校尉张艾,就特意留下了两部一千人的破甲弩弩射手,而将军石越则同样保留了越骑四部共两千人马的全副装备。

三千精锐部队拱卫着冉闵,一路浩浩荡荡的行去。尽管如此,“天聋子地哑”的张平也不敢大意,大灾之年,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现,万一大军所过之处遇到山洪暴发,或者是山体滑坡都是一场灾难。

由于大雨泥泞,部队行动速度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就这样,张平还派出了大量好手,和斥候一起,充当开路先锋。

黄墟是古代地名,通指镇江黄墟镇。事实上,也并不是那么回事,在《晋书慕容暐载记》:“暐遣其将慕容厉与温战于黄墟”桓温三次北伐与燕军交手,就那第枋头之战中失利,燕军也没有打过淮河,更不可能抵达晋朝建康的门户重镇京口(镇江)。事实上这个黄墟是指陈留附近的黄城。《水经注》陈留小黄县有黄乡。杜预曰:外黄县东有黄城,兵乱之后,城邑丘墟,故曰黄墟。”

而这个黄墟其实就是大体后世的兰考与开封倒交界一带,当然在这个时候,也是黄河水灾的重灾区。由于这里土地大都是盐咸地,不仅产量低,而且气候恶劣,不是旱灾就是涝灾,别说收成了,连种下的种子都收不回来。所以黄墟几乎成了真正的废墟了。

在空旷的黄河大堤上,一行六七人推着一辆马车拉着一个棺材艰难的行走着。就在这时,突然一人迎面而来。

“军队还有三十里就到了!”

那名坐在马车上,背依靠着棺材的汉子道:“时间差不多了,就在这里动手!”

七八人共时从马车上抽出铁锨,在河堤上挖地。不大一会儿就挖出一个两太丈余宽,八尺深的大坑。

“差不多了,快将棺材放进去。”领头的汉子吼道:“被发现就麻烦了!”

25小说网推荐阅读:群芳斗艳:多情家丁最风流雷武逆天明末三十年修罗武神从山贼开始明末钢铁大亨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大成公子妃在上之染瘾世子爷带着微信购物坐江山穿越明末两太子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振南明绝色催眠师,逆天大小姐红楼:朕即大乾踢开永乐开局被抄家,我带着空间去流放!三国:寒门崛起大明:让你监国,却成千古一帝?大明凰女传姐妹花岳父,开局还送五小妾在他心头放肆史上第一姑爷回到三国做强者田园娇宠:神医丑媳山里汉三国之曹家孽子大夏刑案官将军宠妻之独慕花朝霸魂管仲开局一个人,立国全靠拼千宋矛与盾与罗马帝国飘飞的残叶蝉动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快穿之我就是个观众大明最牛锦衣卫,老朱求我住手三国:曹操和刘备扶我登基大魏疯王大哥,臣弟助你上位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打造最强边关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明末:我看看谁敢让我剃头大唐之从当咸鱼开始大明捉鬼记:明朝那些魑魅魍魉最强假太监大唐不良人从亮剑开始签到剧综
25小说网搜藏榜: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大成公子妃在上之染瘾世子爷群芳斗艳:多情家丁最风流带着微信购物坐江山穿越明末两太子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振南明绝色催眠师,逆天大小姐红楼:朕即大乾踢开永乐开局被抄家,我带着空间去流放!三国:寒门崛起大明:让你监国,却成千古一帝?大明凰女传姐妹花岳父,开局还送五小妾在他心头放肆史上第一姑爷回到三国做强者田园娇宠:神医丑媳山里汉三国之曹家孽子大夏刑案官将军宠妻之独慕花朝霸魂管仲开局一个人,立国全靠拼千宋矛与盾与罗马帝国飘飞的残叶蝉动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快穿之我就是个观众大明最牛锦衣卫,老朱求我住手三国:曹操和刘备扶我登基大魏疯王大哥,臣弟助你上位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打造最强边关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明末:我看看谁敢让我剃头大唐之从当咸鱼开始大明捉鬼记:明朝那些魑魅魍魉最强假太监大唐不良人从亮剑开始签到剧综满门忠烈,皇帝却逼我造反成为铁锤寨三当家后镜子通古今,我靠亿万物资养扶苏家父曹孟德重生三国,家兄孟德
25小说网最新小说: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情牵盛世恋歌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史记白话文版秦朝历险记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