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约已经到了东京汴梁,上呈到赵佶的龙案上。
那么攻辽的事情就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朝中大臣们已经不需要再辩论什么,现在就是准备出征事宜。
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大军出征的话,必须准备好粮草,十多万大军每天人吃马嚼的,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只是朝廷上的那些人可不想让苏骁就这么简单立功,各种拖后腿,不是粮仓空虚,就是国库不足,反正就是不给苏骁什么好处。
童贯更是气,他可是也想获得这个好机会,一旦收复燕云十六州,那个功劳可是能够让人一步登天的,可惜自己驻守的秦凤路北边是西夏,自己要当着西夏,而和辽国接壤的地方只有河北东路和河北西路,那里是苏骁的地盘。
蔡京也是不爽,上次已经阻拦过一次苏骁封赏的机会,本来以为苏骁不会有什么机会立功,但是转眼,盟约就送了回来。
就算是和苏骁不对付,可是蔡京从来都不否认苏骁的才能,甚至可以肯定,苏骁就是大宋的第一战将,打败辽国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是这样一来,苏骁就回得到一个天大的功绩,那么到时候赵佶再封赏,自己是找不到理由阻拦的。
而如今最好的办法就是,苏骁战死在辽国,到时候追封的谥号,你爱怎么封都行,甚至自己还会亲自写悼词追悼苏骁,把苏骁捧到天上都行,但是绝对不能够让苏骁活着立功。
所以蔡京在粮草方面也是能拦就拦,不能拦也不作为,就这么一个多月过去,粮草居然连一半都没有凑齐。
这让赵佶气的连拍桌案,然后重新抽调大臣,让主战派来负责粮草事宜,并且严令,如果一个月内凑不齐粮草,那他们就可以告老还乡了。
主战派虽然也想拦着苏骁立功,但是这本来就是他们的主张,加上赵佶的严令,总算是加紧时间行动,零零散散的把粮草凑齐,然后就让人押送到清河交给苏骁。
同时给苏骁一道圣旨,让苏骁接到粮草后,一个月内出征辽国,这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要知道其他将军出征,都会派有监军,监军也就是那些内侍太监,典型的外行人指导内行人,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将军作乱。
但是结果也是一塌糊涂,否则以大宋的经济,人口,科技,碾压辽国是轻轻松松的,就是各种瞎**指挥,断送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不知道是不是燕云十六州实在是太重要了,赵佶破天荒的没有派出监军,让苏骁自由发挥,连出征的时间,都让苏骁看着来,只要不超过时限就行。
接到圣旨,苏骁笑了,就冲你对我这么宽容的份上,只要你不作死,我就保你大宋的江山。
只不过,苏骁的好心情,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就给怒火给烧成灰烬了。
“这就是你们运来的粮草?!”
苏骁看着眼前发黑发霉的麦子稻谷,双眼充火的问运粮官。
“苏大人,这就是户部交给小人的粮食,小人一路押送,没有出现半点差错呀,苏大人明鉴。”
运粮官跪在苏骁面前,被苏骁的杀气给逼得瑟瑟发抖,连声求饶,自己就是一个小小押运官,什么都不知道。
“混账东西,来人,给本帅把这个家伙砍了。”
苏骁气的要命,一个你押运官,不知道自己运的粮草是什么样的,本身就是一个失职,既然落到自己手中,那还能够有你好的?
“苏大人饶命,苏大人饶命啊!”
运粮官刚喊了两嗓子,就被亲卫给拖出去了。
“大帅且慢,如果把这运粮官杀了,那就死无对证了?”
李助在旁边连忙阻止,运粮官虽然失职,但也是一个有力的证人,不能够轻易杀了,而且粮草问题也要解决,虽然苏骁也备的有粮草,但是这是苏骁应得的。
“好,把人给本帅带回来,教习,你带上一队亲卫,拉两车粮草即可进京,去见陛下,把事情禀明,本帅押送其余粮草和这运粮官,随后就到,这种粮草本帅不接。”
苏骁对李助说道,既然那些人想要玩阴的,那自己也不惯着他们,直接到赵佶面前说清楚,可恨的是没有办法用影像记录,要不然自己一定要点差评。
“是,大帅,属下马上就启程。”
李助也知道,如今时间紧迫,必须尽快处理。
“大帅,属下也给京城老友写信,让其为大帅讨公道。”
闻焕章也说道,他也是气坏了,押运来的粮草,有一半都不能够食用,这简直就是无法无天。
“如此甚好,军师这次就不要奔波了,留在清河等候消息吧。”
苏骁说道,随后就让人准备好,立刻押送这些粮草去东京汴梁。
虽然来回奔波有点费事,但是苏骁可不是任人欺负的主,这次一定要讨回公道。
几日后,李助先到达东京汴梁,立刻让之前收买的大学士在朝上参奏,随后赵佶就招李助上朝,同时带来的还有一车粮草。
赵佶看了内侍呈上来的粮草之后,气的把桌案上的东西扫落一地。
“混账东西,你们居然在大军的粮草上动手脚,来人,给朕把户部拿下。”
赵佶怒气冲冲的说道,给了苏骁这样的粮食,不就是不想让苏骁去建功,这些人其心可诛,苏骁可是要对付辽国,是为大宋征战,而这些人为了一己私欲,居然如此丧心病狂。
“陛下,臣冤枉,臣冤枉呀。”
被拿下的户部尚书连忙喊冤枉,他确实冤枉,自己只贪了一点,只是在粮草数量上有所克扣,可是没有想到下面人居然把好好的粮食换成了这些不能吃的粮食,这样让户部尚书也觉得有点过分。
“你居然有脸叫冤枉,宿太尉,朕命你严查此事,涉及到的官员立刻革职抄家查办,务必在苏卿到达京城之前,把事情调查个水落石出,所有贪官的家产就当做是苏卿的粮草。”
赵佶没办法,只能够选了一个当朝相对清廉的大臣来督办此事,否则相互推诿,半年都不会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