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归德府的战事,刘明遇暂时并没有收到这方面的情报,他现在被朱大典烦得不轻。
没有办法,朱大典放在后世,那就是绝对的社交牛逼症患者,他作为山东巡抚,很快就结实了刘明遇麾下的将领。
刘明遇虽然可以托词不见,但是其麾下的将领却没有办法,无论是刘永顺,还是马成功,或者徐猛,戚元弼,都被朱大典宴请了一遍。
他很快就摸透了众将领的脾气,在刘家军诸将之中,沈世魁精世人情事故,可以说是老奸巨猾,在他身上别想沾到便宜,他比泥鳅还滑。
刘永顺看似憨厚,实则大奸似忠,至于马成功,这就是一个二愣子脾气,请他吃饭,他就吃,请他喝酒,他也喝酒,给他安排侍女,他该沾便宜就占便宜,让他办事,门都没有。
至于戚元弼,别看年龄小,一肚子坏水。
最让朱大典满意的人是徐猛,特别是得知徐猛也是山东人时,他更加热情。
直到朱大典向徐猛说清来意,许以重利,刘明遇这才明白,是他猜测错了,朱大典找刘明遇真正的目的并不是向刘明遇索要人口,而是挖墙角。
朱大典在上任之初,就接替孙元化,负责平定山东之乱,可是他经历了先后三场败绩,原本在这场战役中脱颖而出的刘泽清,运气太差,也不知道是不是受刘明遇这个异世蝴蝶的影响,在首战之中,刘清泽的战马受惊,不受控制,向后逃跑,刘泽清在朱大典心中就留下来畏敌怯战,胆小如鼠的印象。
因为手下没将领,朱大典就想着从刘家军中挖一名墙角,提拔为山东总兵。刘明遇带着刘家军前往山东平定叛乱以来,虽然惨烈的大仗几乎没打,可他成功收复了登州,莱州、青州,以及济南府。
俘虏的叛军士兵就多达二十几万人马,这种战绩可以说非常震撼。因为刘明遇并没有直接动用武力镇压叛乱,而是利用了粮食这个大杀器,在朱大典眼中,这就是智将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善战者无赫赫战功。这么以来,徐猛这个懂得用馒头瓦解叛军军心的将领,更加了不得。
“你说什么,朱大典想让你当山东总兵?”
“没错!”
徐猛赶紧道:“侯爷放心,我已经回绝了他!”
“笨蛋啊!”
刘明遇一拍徐猛的脑袋:“笨,笨,笨死了!”
“侯爷,你别冤枉人,我对你忠心耿耿,绝无二心!”
“说你笨,你还不承认!”
刘明遇叹了口气道:“就凭咱们这关系,你当了山东总兵,我让你办事,你会不办吗?”
“侯爷放心,你要是要俺的脑袋,俺这就砍下来亲手送上去!”
“我要你的脑袋有啥用!”
工业化这头怪兽,一旦放出笼,就天然的具有超级扩张性。因为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在自己的国土上提供所有的工业原料,也没有哪个国家可以自行消化所有的工业产品。
对殖民地的需求,在工业化开始的第一天就被决定了。
刘明遇一直在为大宁日益扩大的生产量,而寻找新的原村料产地以及倾销地,大宁那可怜的内需要,只能通过战争消耗过剩的产能,只能靠陆路运输,运往中原,可陆路运输那点可怜的运输量,显然无法消化完全,进一步影响到扩大再生产的流程。
而山东是一个经贸发达的省份,它背后站着整个北直隶和中原大地,甚至可以远达江淮、四川,如果能打开这片广阔的市场,以小小的大宁而论,今后很长时间可以不用担心产品销路。乱世之中,绝难独善其身。
怎样对付游牧民族,为什么从治世、乱世交替,一次次建设起灿烂辉煌的文明,又一次次被野蛮落后所毁灭?
这个命题在五胡乱华、在宋元之交、在明清鼎革的时候,都有无数人思考过,他们上下求索他们昼夜苦思,但没有得出最正确的答案。
历史给了毫无争议的答案。
曾经纵横草原的天之骄子、上帝之鞭们,在工业化的近代军队面前,软弱得不堪一击。游牧民族天然的骑兵优势、嗜血杀戮和精良箭术,被钢铁和火药轻而易举的撕成碎片。
战争,从体力、马匹和凶残程度的竞争,变成了工业生产能力、人口素质和整体社会结构的竞争。农耕民族从此取得了对游牧民族的全面优势。
如果是历史学家、军事学家或者政治家,也许对此会有很多的解读,但刘明遇只会得出一个结论,工业化才能救大明。
工业化,对内就要建设商品社会,对外,必须拓展原料产地和倾销市场。
他虽然从山东迁徙了二百多万人口,可问题是,山东依旧是人口大省,山东也会是经济大省,这是由于山东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因为这里宜居。
纵然刘明遇可以依靠着自己的强制性措施,把人口迁徙到长城之外,可问题是,那里都是非宜居带,农业没有全面办法发展。
“侯爷的意思是,让我去当这个山东总兵?”
“没错!”
刘明遇道:“在咱们刘家军内部,你还是亲卫旅重装步兵团的团长,你和你的那些亲戚,依旧享受刘家军的福利和待遇,对外你就是山东总兵,我给你军官,把山东军打造成类似刘家军的铁血强军。”
刘明遇已经拿到了东江军的总兵官印,拥有染指辽南的机会,现在朱大典又给他送上这么一份大礼,正所谓有便宜不占,那就是王八蛋。
徐猛占据着山东,拥有打着山东军名义的刘家军,对于大宁的工业商品,可以起到很好的保驾护航作用。
这个总兵官,没有理由不要。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拿枪的,肯定有话语权。
在刘明遇耐心的教导下,徐猛终于明白过来。
他按照刘明遇的计策,他向朱大典提出,他担任山东总兵官可以,但是军官必须由他委任,从参将到游击把总。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朱大典同意徐猛的要求,成立四营山东军,每营三千人,设四名参将,每营下辖六名游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