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小说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155章 拖下去,当街砍了

大同,醉归楼。

建奴败亡,流贼退回陕西,大同保卫战胜利结束。

代王朱传齐把醉归楼三楼的贵宾席全包下了,摆酒宴请王朴、张子安、魏大本、赵六斤、陈威、李福、杨霖、赵扬等大同镇的文官武将。

“诸位。”朱传齐腆着肥胖的肚子,环视众人一圈,朗声说道,“此次大同保卫战,王总兵临危不惧,指挥若定,率领大同军民一举击退了建奴,杀敌七万有余,缴获无数,实属我大明自有辽事以来最大的胜利呀,来,我们共敬王总兵一杯。”

张子安、魏大本、赵六斤等人纷纷跟着起身,举杯遥敬王朴。

“不敢。”王朴举杯起身,淡然道,“大同保卫战能够打赢,靠的可不是我王朴一个人,靠的是大同军民齐心协力,奋勇杀敌,当然,王爷和张公公慷慨解囊,拿出家资粮食犒赏三军,也是居功至伟。”

“干了。”

“干了。”

王朴与朱传齐重重碰杯,遥举一圈然后一饮而尽。

“王总兵。”高山卫守备陈威举着酒杯来到王朴面前,微笑道,“卑职敬你一杯,敬完这杯酒,卑职还有话要说。”

王朴淡然道:“有什么话你就先说吧,说完了再喝酒不迟。”

“好,爽快。”陈威腾出右手翘起大拇指,大声说道,“王总兵,大明朝两京十三省皆设卫所屯兵以保护地方,这可是洪武爷定下的规制,到今天已经快三百年了,王总兵既没有万岁爷的旨意。也没有兵部的公文,怎么能把大同镇的卫所堡城说裁就裁了呢?”

“非常时期当用非常手段。”王朴淡然道,“本镇身为大同总兵,一方最高总镇,当然有权这么做!”

陈威道:“王总兵的意思,是不用万岁爷的旨意和兵部地公文喽?”

王朴嘿嘿一笑,冷然道:“本镇说了,非常时期当用非常手段。不必事事循规蹈矩。”

陈威道:“那卑职倒是要问一句了,这大同究竟是你王总兵的呢,还是万岁爷的?”

“当然是万岁爷的。”王朴说此一顿,突然反问道,“本镇也想反问陈守备一句,这万岁爷又是谁的万岁爷呢?”

陈威想也不想,答道:“当然是天下万民的。”

“说的好。”王朴道,“万岁爷是天下万民的万岁爷。万岁爷是君父,身为君父哪有不爱惜子民地道理?孟圣人也说了,百姓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由此可见,只要是对大同百姓有利的事情,本镇尽可以放手去做,万岁爷也会全力支持!”

魏大本听了不由轻轻颔首。虽然王朴的做法有些越权,但道理的确是这么个道理。

陈威冷然道:“王总兵,照您的意思裁撤卫所是为了大同百姓着想,那卑职倒是要反问一句,您裁撤了卫所军,万一响马盗或者流民闹起事来,或者蒙古人、建奴毁关入寇,靠谁来保护大同百姓?你这是为大同百姓着想吗?”

“哼哼。保护百姓?”王朴冷然道,“就凭你们手下那群不堪一击的乌合之众也配谈保护百姓?奄遏海一战,一万多人对三千蒙古骑兵,结果人家一个冲锋你们就全垮了,前不久让你们押运草料,也是一万多人,又让四千建奴一冲就垮,这样的豆腐渣军队也配谈保护百姓?你们除了会烧杀劫掠、祸害百姓还会干什么?你们除了会欺压军户。肆意盘剥还会干什么?你们这群败类。人渣,连流贼都不如。还有脸在本镇面前叫嚣,活腻了不是?”

“啪!”

赵六斤猛地站起身来,把手中的酒杯重重掷在地上,厉声大喝道:“来人!”

急促地脚步声中,一队官军呼喇喇地涌上三楼,迅速堵住了门、窗以及楼梯出口,把在场的所有人都围了起来。

“哈哈哈。”陈威仰天长笑三声,再低下头来时眸子里已经杀机流露,望着王朴一字一句地说道,“王朴,活腻了的不是卑职,而是你!你知道吗?今天这顿酒席就是王爷摆下的鸿门宴,王朴你死定了!”

“王爷。”王朴目光转向朱传齐,冷幽幽地问道,“是这样吗?”

“咳……”朱传齐干咳两声站起身来,对王朴说道,“王总兵,你既没有旨意也没有兵部的公文,就擅自裁撤地方卫所,这地确与朝廷规制不符,本王身为藩王虽然不得干预地方军政,却也有责任维护皇家的尊严,藐视万岁爷的事是断然不会坐视不顾的,不过你不用担心,本王不会杀你,本王只想把你解送京师,交由万岁爷发落。”

“呃……这!”魏大本满脸震惊地站起身来,吃声问道,“王爷,这是怎么回事?”

张子安也同样被蒙在鼓里,起身讷讷地说道:“王爷,这么做怕是有些不妥吧?”

“有什么不妥?”陈威厉声道,“王朴目无法纪,藐视天威,就是杀了他也不为过!”

“对,杀了他!”

“杀了他!”

“杀了他!”

阳和卫守备李福,天成卫守备杨霖还有安东中屯卫守备赵扬跟着鼓噪起来。

陈威目光转向赵六斤,厉声道:“赵副兵总,你还在等什么?动手啊!”

赵六斤目光一厉,大声喝道:“来呀!”

“在!”

围成一圈地数十名官军同时踏前一步,轰然回应。

“把陈威、李福、杨霖还有赵扬这四个逆贼拿下!”

“是!”

数十名官军轰然应诺,迅速抢上前来把陈威四人摁倒在地,这一记闷棍够狠的,陈威、李福、杨霖和赵扬直接就懵了,朱传齐也是瞠目结舌,有些不敢相信地望着赵六斤。吃声说道:“赵副总兵,你这是……你这是……”

“赵副总兵你是不是不想活了!?”坐在朱传齐身边的王詹事霍然起身,厉声喝道,“你竟敢背叛王爷?别忘了酒楼下还埋伏着王爷的三百死士呢,只要王爷一声令下,你和王朴都活不了!”

“嘿嘿。”赵六斤狞笑一声,伸手一指王詹事,再度喝道。“来人,把这狗头也拿了!”

“是!”

两名官军答应一声,虎狼般扑了上来把王詹事摁倒在地,王詹事挣扎不脱,急侧头望着朱传齐,哀声道:“王爷,王爷哪……”

“来人,快来人!”朱传齐急扯开嗓子吼道。“快来人哪……”

“不用喊了,王爷。”王朴滋的吸干了杯中酒,起身冷然道,“你府上的三百死士现在已经到阎王爷那喝酒去了,你就是喊破了大天他们也听不到。”

“啊?”朱传齐惨然道。“你……”

赵六斤趋前一步,问道:“将军,这几个狗头怎么处置?”

王朴轻描淡写地问道:“以下犯上,谋害一方总镇。你说该怎么处置呀?”

“卑职明白了。”赵六斤转身回头,大喝道,“来呀,把这几个狗头拖下去,当街砍了!”

“是。”

数十名官军轰然回应,拖起陈威、王詹事等人就走,王詹事顿时杀猪般嚎叫起来:“王爷,救命哪。救命……”

朱传齐刚想喝阻,可他一触及王朴冷冰冰的目光顿时就把话硬生生地咽回了肚子里,这回他是真信了,这个王朴真是个天不怕地不怕地主,哦不,是个敢把天捅个窟窿地主,这厮要是耍起横来,把他朱传齐一刀宰了也不是没有可能。

人说愣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朱传齐贵为藩王,平时在大同那是横着走。可这回遇上了王朴这样胆大包天不要命的人,还真是心里犯怵,在王朴面前,朱传齐亲王的威风是一点也抖不起来。

“王爷,你纠集陈威、李福一伙叛逆阴谋杀害本镇,已经触犯了藩王不得干预地方军政地律条!”。”王朴阴阴一笑,目光转向张子安,问道,“张公公,藩王要是触犯了不得干预地方军政地律条,该如何处罚?”

“轻则幽禁,重则削藩……”张子安说此一顿,急忙解释道,“不过这得上报京师,由宗人府裁定,然后由万岁爷下旨才行。”

“现在兵荒马乱地,上报京师就不必了。”王朴冷然道,“赵六斤,你这就带人请王爷回府吧,再把王府的前门、后门还有侧门统统砌死了,派兵严加看守,不准任何人等出入,至于王府日常生活所需,由大同府派人供给。”

“是!”

“是!”

魏大本和赵六斤同声应是,赵六斤完了又向朱传齐肃手道:“王爷,请吧。”

赵六斤算是看出来了,王朴虽然还没有明目张胆地扯旗造反,可他做地那些事根本就跟造反没什么两样,王朴现在就是大同的土皇帝,他手里有钱有枪,还有一支骁勇善战,所向无敌的强兵,跟他做对那就是找死!

等赵六斤押着朱传齐走了,张子安才对王朴说道:“驸马爷,您这么做怕是有些不妥吧?”

“本镇已经说了,非常时期当用非常手段,这都是为了大同百姓着想,也是为了替万岁爷守好大同。”王朴舒了口气,忽然说了句不着边际的话,“当然,这事公公您可以如实向宫里陈奏,万岁爷要是怪罪,自有本镇担当。”

张子安翻了翻白眼,没话说了。

魏大本还算是个好官,可他同时也是个圆滑地人,王朴都已经把话说到这份上,他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再说了,连朱传齐都被幽禁了,张子安说话也不管用,他一个小小的知府就算有心干预可是干预得了吗?

只要王朴不造反,只要王朴不和大同的百姓过不去。魏大本根本不想和王朴唱反调。

王朴的目光忽然转向魏大本,微笑道:“魏大人。”

魏大本赶紧抱拳作揖道:“下官在。”

王朴道:“各卫所堡所属旱地、水地地丈量和分配,就劳烦你了。”

魏大本道:“这是下官份内之事,下官自当尽心竭力。”

“哈哈。”王朴大笑两声再度坐了下来,说道,“该杀的杀了,该抓地也抓了,可这顿酒席却不能浪费喽。来,张公公,魏大人,我们接着喝。”

北京,紫禁城。

在建极殿和乾清宫之间有道门,叫云台门,这就是着名的平台了,大明朝地皇帝一直就有在平台召对大臣问策的制度。崇祯帝曾经在这里两次召见袁崇焕,袁崇焕“五年可平辽”的大话就是在这里放出来的。

当时崇祯帝才刚刚即位,还只是个十八岁的小青年,听了这番大话之后可真是热血激荡,当时就任命袁崇焕为蓟辽督师加兵部尚书衔。再赐尚方宝剑,对治下地方官员有先斩后奏,生杀予夺之大权。

可惜的是,袁崇焕这书生最终并没能在五年内平辽。反而自作主张杀了东江镇总兵毛文龙,建奴在没有了后顾之忧后,遂于次年破关而入,缺乏军事指挥能力地袁崇焕又犯下了一连串的军事指挥错误,致使建奴大军直趋京畿,给年轻地崇祯帝还有京师百姓造成了极大的震动,最终也给自己惹下了杀身之祸。

凭心而论,袁崇焕是个深受儒家理学熏陶的封建儒生。忠君思想在他脑子里早已经根深蒂固,他不可能放着好好的大明臣子不当,却主动投靠建奴当个奴才,袁崇焕也不是个拥兵自重的军阀,假如袁崇焕真想当个拥兵自重的军阀,崇祯帝要想杀他就没那么容易,他也不会在牢狱中劝祖大寿回救京师。

袁崇焕算得上是个有胆有识地忠臣,他的悲哀在于他只有背负百斤地能力。却自不量力硬要挑上千斤重担。最后被压垮了,他之所以被有些所谓地“史学家”鼓吹为大仁、大智、大勇、大廉的民族英雄。其实是因为他地下场太惨,最值得同情,仅此而已。

崇祯帝又要在平台召对大臣了,这次是孙传庭。

崇祯帝望着坐在自己面前的孙传庭,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他希望孙传庭能够力挽狂澜击退北京城外的建奴,可另一方面假如孙传庭真地击退了建奴,那么崇祯帝当初支持杨嗣昌却把孙传庭下入大狱不就错了吗?

崇祯帝问道:“孙爱卿,三十万建奴云集北京城下,局势危如累卵,不知爱卿可有什么良策能击破建奴?”

孙传庭自信满满地说道:“万岁,建奴虽号称三十万,臣以为最多不过十万,假如建奴像前两次毁关入寇一样,只想在中原掳掠一番,臣未必奈何得了他们,可建奴如果不自量力想强攻北京,臣却有十分把握令其铩羽而归!”

兵部左侍郎倪元潞问道:“孙大人怎么就敢肯定建奴最多不过十万?”

孙传庭道:“建奴不过是辽东一个野人部落,人口不过二十余万,再加上连年征战,族中壮丁最多也就五、六万人,再加上所谓的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最多也就十五六万人,大同一役,王总兵斩首四万余级,由此可以断定,北京城外的建奴最多也就十万左右。”

群臣听得连连点头,孙传庭这番话听说有理有据,至少听起来满像回事。

崇祯帝道:“就算建奴只有十万,那也非同小可,爱卿还没说退敌之策呢。”

孙传庭道:“臣的退敌之策很简单,京师各府、各县所有百姓、牲畜、粮食一律撤入城内,深沟高垒不与战!待天气转暖,建奴粮草耗耗殆尽,不战便可尽退其兵。”

陈新甲道:“建奴如果强攻呢?”

孙传庭道:“建奴敢强攻那是自己找死,北京城头的两百门红夷大炮可不是吃素的。”

周延儒道:“建奴如果效仿大同之役掘地炸城又该怎么办?”

孙传庭道:“建奴能炸开大同城墙,是因为大同守军事先缺乏防备,北京保卫战我们能提前做好准备,又岂能让建奴得逞?退一步讲,就算建奴真的炸开了城墙又能如何,只要有红夷大炮守着。建奴还是进不了城!”

经孙传庭一通分析,崇祯帝和一班大臣终于放下心来。

崇祯帝的心思很快就转到建奴退兵之后地长期国策上来,接着问道:“孙爱卿,建奴退兵之后,又该如何?”

孙传庭整理了一下脑子里的思路,肃容说道:“万岁,臣以为当务之急是恢复万历新政,只有恢复了万历新政国库才会充盈。只有国库充盈了,才有足够地钱粮编练新军,才可能平靖辽事,剿灭流贼。”

所谓万历新政就是指万历年间由内阁首辅张居正领导的一次变革,这次变革包含改革吏治、推行考成法、清丈土地、清理王公贵戚、士林豪强隐瞒的庄田并推行按亩征银的税收一条鞭法。

大明立国以来,皇亲国戚是不用缴纳田税的,中过秀才的士林诸生,不管有没有中举。有没有当官,他们地田产也是不用向国家缴纳田税地,到了崇祯年间大明朝共有二十多万皇亲国戚以及近百万士林诸生。

可以做个简单地计算,假如平均每个皇亲国戚拥有田庄一千亩,二十多万皇亲国戚就拥有两亿亩田庄;假如平均每个士林诸生拥有田庄一百亩。百万士林诸生就拥有田庄一亿亩,两者相加就是三亿亩田庄,而大明朝全国地土地也不过八亿多亩。

这两个庞大的特权集团霸占了全国大量的土地,造成国库税银的大量流失!

万历之后。大明朝天灾不断,兵祸连结,以致国库空虚,入不敷出,朝廷既要对建奴用兵,又要镇压流贼,迫不得已只能加赋,多出来的税赋当然只能加到普通百姓头上。这时候最荒唐的事情出现了,许多地方的百姓辛苦一年居然还不够缴税,他们居然要赔钱种地!

大量拥有土地地百姓不堪重负,只能把土地卖给不用缴纳田税的特权集团,然后给他们当佃农,因为向地主缴纳的份额要远远低于向国家缴纳的份额,要国家种地百姓们只能饿死,给地主种地却还有一口饭吃。

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特权集团的土地越来越多。普通百姓地土地却越来越少,结果就造成了国库收入的进一步缩小。造成了大明朝财政状况的进一步恶化,朝廷迫于无奈,只好继续加赋,百姓们为了纳税就只能继续卖地……

如此周而复始,到了崇祯十五年,全国一半以上的土地已经落入两大特权集团名下,大明王朝地税源相比建国初期已经缩减了将近四分之三,以如此恶劣的财政状况,却要维持庞大的官僚机构运转,要供养近二十万皇亲国戚,还要对建奴、流贼用兵,崇祯帝要不破产那可真是见了鬼了。

看出问题症结所在的不只孙传庭一个,却一直没人愿意提出来。

崇祯帝也不是没想过恢复万历新政,却几乎没人支持他,大臣们为什么不支持崇祯帝?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些大臣也都是士林中人,套用一句现代术语,这些人都是即得利益者,他们怎么可能自己革自己的命?

所以,当孙传庭提出要恢复万历新政时,崇祯帝虽然表面上漠无表情,可内心却还是很激动的,崇祯帝一直就想恢复万历新政,却苦于无人可用,现在孙传庭提出来了,崇祯帝也终于有人可用了。

但是很快,崇祯帝和孙传庭就被当头浇了一盆冷水。

“万岁,万历新政断不可行,否则必将天下大乱。”

“万岁,万历新政按亩征银,拿皇亲国戚、士林缙绅与市井升斗小民等同看待,简直有辱斯文。”

“万岁,纵观历朝历代,士林诸生从来就不纳粮,倘若我大明朝开此先河,岂不令天下读书人心寒?”

以周延儒为首的大臣们群起反对,坚决抵制万历新政的“反攻倒算”。

隆庆—万历年间地新政改革能得以推行,是因为有徐阶、高拱、张居正、海瑞等一班富有远见卓识的名臣,可崇祯朝有什么人呢?除了孙传庭一个戴罪之身,还有谁真正愿意替朝廷考虑,替崇祯帝分忧?

所谓众怒难犯,崇祯帝也只能退而求其次,擢孙传庭为太子少师,加兵部侍郎衔,进左佥都御史,总督山西、陕西、京师、山东、河南五省军务,至于推行改革之事,却是只能等到建奴退兵之后再想办法了。

陕西,米脂。

刘宗敏正搂着抢来的两个女人在帐里喝酒,义子兼头号心腹刘诚忽然进帐禀道:“义父,李岩走了。”

刘宗敏脸色一变,一把推开了怀里的女人,沉声问道:“真走了?”

刘诚道:“真走了。”

刘宗敏道:“带走了多少人马?”

刘诚道:“只带走了五百骑兵,不过……”

“不过怎样?”

“不过李虎、李玄还有荆茂成都跟着李岩走了。”

“这几个人走了倒好。”刘宗敏道,“反正跟我们不是一条心,留下来反而碍手碍脚,不过这个李岩说走就走,两万多精兵还有八千骑兵,他居然一点也不心疼,这气度,这魄力,没说的,俺老刘佩服他。”

25小说网推荐阅读:群芳斗艳:多情家丁最风流雷武逆天明末三十年修罗武神从山贼开始明末钢铁大亨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大成公子妃在上之染瘾世子爷带着微信购物坐江山穿越明末两太子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振南明绝色催眠师,逆天大小姐红楼:朕即大乾踢开永乐开局被抄家,我带着空间去流放!三国:寒门崛起大明:让你监国,却成千古一帝?大明凰女传姐妹花岳父,开局还送五小妾在他心头放肆史上第一姑爷回到三国做强者田园娇宠:神医丑媳山里汉三国之曹家孽子大夏刑案官将军宠妻之独慕花朝霸魂管仲开局一个人,立国全靠拼千宋矛与盾与罗马帝国飘飞的残叶蝉动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快穿之我就是个观众大明最牛锦衣卫,老朱求我住手三国:曹操和刘备扶我登基大魏疯王大哥,臣弟助你上位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打造最强边关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明末:我看看谁敢让我剃头大唐之从当咸鱼开始大明捉鬼记:明朝那些魑魅魍魉最强假太监大唐不良人从亮剑开始签到剧综
25小说网搜藏榜: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大成公子妃在上之染瘾世子爷群芳斗艳:多情家丁最风流带着微信购物坐江山穿越明末两太子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振南明绝色催眠师,逆天大小姐红楼:朕即大乾踢开永乐开局被抄家,我带着空间去流放!三国:寒门崛起大明:让你监国,却成千古一帝?大明凰女传姐妹花岳父,开局还送五小妾在他心头放肆史上第一姑爷回到三国做强者田园娇宠:神医丑媳山里汉三国之曹家孽子大夏刑案官将军宠妻之独慕花朝霸魂管仲开局一个人,立国全靠拼千宋矛与盾与罗马帝国飘飞的残叶蝉动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快穿之我就是个观众大明最牛锦衣卫,老朱求我住手三国:曹操和刘备扶我登基大魏疯王大哥,臣弟助你上位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打造最强边关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明末:我看看谁敢让我剃头大唐之从当咸鱼开始大明捉鬼记:明朝那些魑魅魍魉最强假太监大唐不良人从亮剑开始签到剧综满门忠烈,皇帝却逼我造反成为铁锤寨三当家后镜子通古今,我靠亿万物资养扶苏家父曹孟德重生三国,家兄孟德
25小说网最新小说: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