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程顾卿领着张绍涛,徐老大,徐大憨几个村里最强壮的汉子来到白家镖局杨江府分店。
再次见到白大东家,发现没什么变化。
白大东家见到程顾卿既高兴又难过。
高兴的是这次有徐家村队伍加入更有信心完成镖单了,难过的是镖费要分出去不少,心里在流血。
当然想是这样想,白大东家走南闯北,懂得权衡利弊,聘请徐家村队伍肯定深思熟虑才做的决定。
白大东家笑着说:“程娘子,好久未见,别来无恙?”
程顾卿拱了拱手:“白大东家,俺们很好。再次见到你,俺很高兴。这次能再跟白家镖局合作,是俺们的荣幸。”
场面话谁不会说,就算不善言辞的程顾卿也会来几句。
白大东家赶紧让程顾卿坐下,又上了茶水,仔细跟程顾卿讲述这次走镖的情况:“程娘子,这次走镖,除了护送货物,还要护送好雇主,会比较艰难,希望大家能好好合作。”
程顾卿再次拱了拱手说:“白大东家,你放心。收人钱财替人消灾,既然接了这趟镖,俺们一定会全力以赴完成任务。”
白大东家虽然没跟程顾卿实践过合作,但自家三弟宁愿选择徐家村队伍,也不愿意找同行,徐家村肯定有过人之处。
上次听文叔说路程艰难,遇到一群劫匪,多亏当时果断出钱现在和徐家村合作,才能顺利完成任务。
虽然赚比原计划赚的少,但能胜利到达,还把信誉扬出去,这对白家镖局绝对利大于弊。
白大东家点了点头说:“有程娘子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接着给程顾卿讲述这次走镖的具体内容。
这次托镖的是杨江府一个富商的大儿子,之所以找上白家镖局,完全因为上次听说谢家托货,白家镖局完美完成任务。
富商认识谢家的一个人,具体怎么认识,白大东家也不知道。
反正谢家人就向富商的儿子推荐白家镖局。
然后白大东家跟富商大儿子见了面,最后就接了这趟镖了。
这次富商大儿子要到卫国公新打下来的属地禹州“开拓”家族事业,顺便妻儿,家当一起带到禹州。
程顾卿听到这里满脸疑惑。
携带妻儿,家当一起到禹州,这简直是搬家。
而不是明面上是想在禹州发展事业,其中肯定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白大东家也看出程顾卿的疑问,低声地解释:“这个富商的大儿子是原配所出,原配去世后,富商续娶,又生了二儿子,三儿子。富商的续弦是杨江府某位官员的庶女,富商如今买卖越做越大,也跟这位续弦很大关系。”
具体哪个官员没说,白大当家给了一个“你懂”的眼神程顾卿,其他话就不再说了。
要说懂,程顾卿还真懂。
脑海里立即浮现富商原配儿子和后母相爱相杀的场面。
有后母就有后爹,何况这个后母还挺有势力,富商也要依靠这位后妻,自然视大房子女弃如敝履。
就算不想这么做,也不得不这么做。
富商娶续弦,肯定看中后面的势力。
如果后母没有子女,前面的儿子或许还能争一争,但后母有儿子,富商为了自家的发展,肯定偏帮后妻的儿女了。
程顾卿想肯定原配大儿子跟后母斗相斗,原配大儿子完败,不得不远走他乡。
又或者富商眼看原配儿子和后妻水火不容,斗得你死我活,最后结果不是大儿失败就是两败俱伤。
不如趁着现在还没有斗得白热化,把原配儿子打发走,好让大家还有颜面。
程顾卿想东想西,不由地对原配儿子表示同情,不过也仅仅同情三秒,该干嘛继续干嘛。
程顾卿提出了问题:“白大东家,这次护送货物有多少?护送的对象有多少?”
白大东家解释到:“这次算搬家,我已经跟雇主说要轻装上阵,具体还有多少等会就知道。这次雇主总共有10人,其中原配大儿夫妻,一双儿女,剩下都是下人。”
程顾卿想了想,10人不算多,但也不算少,不过是能接受的范围。
人越少越好,毕竟人不能控制,最害怕雇主不安生,搞三搞四。
程顾卿再次表明自己当初接镖的条件之一:“白大东家,这次有雇主,所以路上护送行难度会增大,俺有一个要求,雇主必须跟俺们好好合作。这个条件俺之前已经跟白镖头说过了。”
白大东家理解地点了点头:“程娘子,你的意思我也明白。在没有聘请你们之前,我已经跟雇主说过这个问题。一路上必须听我们白家镖局安排,如果不听,我宁愿不赚这钱。不要说你,我们也害怕麻烦的雇主。”
随后又补充道:“雇主也是个明白事理的,也愿意配合镖局。这个问题程娘子不用担心。”
再次等到白大东家的确定后,程顾卿不由地安心:“白大东家,你这么说俺就放心了。希望这次能愉快合作,早日把雇主送到目的地。”
程顾卿和白大东家东扯西扯。
指着张绍涛说到:“白大东家,这是俺们这次走镖的账房先生,镖队里的伙食,费用等都由俺们的张账房负责。之前跟白镖头确定,你们这边出20个镖师,俺们这边出80个镖师,俺们组成一个镖队,路上的吃喝拉撒睡都由俺们徐家村负责。所以这一路所用到的费用,都会由俺们张账房负责。”
张绍涛跟白大东家拱了拱,笑着说:“白大东家,我们这么做完全为了好管理,希望你能理解。”
白大东家早就知道这件事,也觉得这样安排没什么问题。
这次主力是徐家村,辅力倒是白家镖师。
所以徐家村带头管理队伍也正常。
何况张账房是一名童生,读书人,由他来负责记账最合适不过。
白大东家听白镖头和文叔说徐家村是一个了不起的村子,里面夫子,学堂,大夫,杂货铺都齐全。
村长把一个村子管理得好好,所以徐家村出了不少能干的人。
白大东家听到白镖头和文叔,几个镖师对徐家村的赞誉,充满好奇。
现在一个童生跟着来走镖,管理队伍,更觉得这徐家村非常特别。
白大东家拱了拱手回应:“张账房,这一路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