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京城,休息几天,无意间看到一个综艺节目,叫我们是真正的朋友。
突然想起还有几个小国家没有去过,比如节目中的缅甸
在『毛』淡棉白塔旁,沿着海向东边遥望。那里有一个缅甸姑娘,我知道她在想念我。棕榈树林里轻风婆娑,塔上风铃响动在通往曼德勒的路上,飞鱼在嬉戏,黎明像惊雷,自中国而来,照彻海湾
相对于吉卜林诗歌里浪漫化的缅甸想象,奥威尔笔下闷热、矛盾而又惹人怜爱的缅甸更具真实感。造访这个已有上千年历史的西南角邻居之前,庄臣的认知可能就俩字儿
很穷
第一站,仰光。体会一座城市,最好的方式就是用脚去丈量。走在仰光市区街头,恍如进入一个多元交错的空间,这里混合着辉煌的佛塔寺庙、低调的清真寺、衰微的殖民建筑、残酷的贫民棚户区、拔地而起的新大厦,车水马龙,鸽子和苍蝇都在这里找到天堂。
这里不仅有缅甸本土人,还有数量众多的华裔和印度人。他们融合在同一座城市,又保持着自身鲜明的文化特『色』,着名的唐人街是城里最为热闹的地段之一。
形形『色』『色』的小商贩,看似卑微却给城市带来生气。身着紫红『色』袈裟鱼贯而行的僧侣,则代表着精神信仰的坚守。走在街头上另一大乐趣,就是欣赏穿着笼基特敏的苗条清秀的男生女生。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他们的学生制服,绿『色』的笼基搭配白『色』的衬衫,好清新脱俗
很多人的两边脸颊和额头上都涂抹着白『色』的粉脂,这是本土通用的防晒措施,看习惯了倒是别有一番风味。相比之下,缅甸男人的血口很难让人接受。他们热衷嚼食槟榔,久而久之牙齿就被染成血污『色』,张嘴就好似要喷血。
顺着苏雷佛塔往北走,旅行者众多的昂山市场并没有给我带来多大新鲜感。反向,往南,走到仰光河的码头,却受到了不小的视觉冲击力。
远观这条河,在太阳的照『射』下,交通往来,还能拍出泛舟之美。到了码头,眼见泥泞浑浊的江水,遍地的垃圾,拥挤的小船,辛劳的赤脚工人,甚至还有搬运沉重货物的孩子
走路走累了,接下来就是搭乘仰光环线火车。小火车每天十几班,环城一圈,总时长三小时,没有空调。如果觉得绕完一圈太长,也可以看心情随意选一站下车,再反向坐回站。
中央火车站很有历史感,像是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这里并不是热门旅游地点,车站里也大多是当地人。一路问过几个热心的工作人员,恰好赶上正要发车的一班。
最大的特点就是慢。最快的时候时速大约也就30公里。每节车厢都没有车门,经常看到当地人在火车还没到站时突然跳下车。
每个站上车的人都不太多,车厢里却热闹非凡,很少有一直玩手机的低头族,说笑声、叫卖声、火车哐当声交织。车门很窄,有高高的台阶。
狭窄的空间里浓缩了当地人最真实的生活姿态,燥热拥挤,却又生气蓬勃。每到大一点的站台,售卖各种商品的小贩就扛着篮子或竹筐上车,如同浓缩的移动市场。
头顶竹篮的大姐和端着铁盘的大叔卖着缅甸人最爱的炸物,还有木瓜和芒果,厚厚蘸上一层辣椒粉或者香料拌一拌,如同当下的天气一样热烈浓厚。脸上涂着厚厚香木粉的女孩拎着几包煮好的鹌鹑蛋和花生,一个个问乘客要不要。
皮肤黝黑的小哥抬着满满一桶加了柠檬的冰水,杯子朝下扣在桶盖上,有人要喝就拿起来就舀上一杯。各类新鲜的水果也是热销的产品,橘子、西瓜、苹果、雪梨,一满筐新鲜耀眼,不一会儿就卖出大半。
热闹一会儿,仿佛约好了似的,小贩们或者走到其他车厢去叫卖,或者半路下车去了,车厢里一下子就安静下来了。不过再经过两个站,又会有下一波扛着各种食物和水果跳上车来。
99米高,从皇家湖的角度看过去,在天际线上连接天地。绝对是仰光的名片也是缅甸的名片,所以现在既看到有人说东南亚三大佛教奇迹是婆罗浮屠,吴哥窟和蒲甘的组合,也有看到说是婆罗浮屠,吴哥窟和大金塔的组合。
考古学家们说大金塔是在公元6世纪到10世纪的样子由孟人主持修建的;不过历史传说不买账,在缅甸的传说中,他们坚信大金塔有着2600余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佛塔。为了供奉两兄弟路途遥远带来的佛祖的八根头发,大金塔开始荣耀的历程。
就连二战中的英军士兵也得脱鞋脱袜登塔,唯一例外是让我们的邓爷爷穿袜子上去,因为老人家当时年事太高,身体抱恙。
与其说是大金塔,倒不如说是一个塔群。主体大金塔旁边还有64座小塔,象征围绕须弥山的大千世界。勃固王朝时期,大金塔所在的北圣山顶被推平,打造这个广淼的平台,修建一个塔群圣地。
大金塔供奉四位佛陀的遗物,包括是拘留孙佛的杖,正等觉金寂佛的净水器,迦叶佛的袍及佛祖释迦牟尼的八根头发。全塔上下贴金,加上小塔在内,共用黄金3吨多,5000余颗宝石,2000余颗钻石,最上面的一颗钻石,76克拉
大多数本地人都是顺时针的方向绕塔,可以加入当地人的队伍,跟着他们的脚步一起绕塔,也可以自己选个僻静清亮的小塔,坐着等日落。
缅甸人用八种动物代表八个星座,指代自己出生的日期,除了星期三分了上下午之别,其他的日子都没有分,这样加起来正好八个。
鹏鸟garuda日、虎一、狮二、有牙象三上午、无牙象三下午、鼠四、天竺鼠五及龙六。居然象还分了有牙和无牙鼠还分了天竺鼠和其他
缅甸木偶戏很有名,处处都能见到木偶戏的表演,提丝木偶也叫线偶或线戏,就是在木偶的重要关节部位如头、背、腹、手臂、手掌、脚趾等各缀丝线,演员拉动丝线以『操』纵木偶的动作。
传统木偶戏源自11世纪,主体围绕缅甸神话故事,到16世纪的缅甸戏剧便形成了独特风格,木偶戏也与时俱进,木偶的衣着形象也越来越精致、颜『色』鲜艳,表现着缅甸人民的真实生活,情节风趣幽默,透着一种民间的狡黠与机智。
女人的手工刺绣都是她们一针一线描绘出来的精致,真是美的没话说,每幅作品就是一个故事,各有它的寓意。很多工坊进门处都是半开放的空间,大多是男工木雕房,屋内是女工刺绣。有很多女工还带着孩子在工作,环境很简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