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说是翎儿受伤,我也不会不救。”但他还记得两人之前的约定。
而现在,人已经醒了。
“既然很已经醒过来了,那我是不是可以会会这些神秘人,不然这几天睡觉都不安稳。”元子恺的语气十分和善。
话落,秦奉之这才想起还有这件事情,目光在周围扫了一圈,并没有看到熟悉的身影,眉头不禁皱了皱,“陈圆圆人呢?”
旁边的丫鬟一听,连忙指着某个方向,小声道:“在您没有回来之前,她就急匆匆离开了,奴婢也不知道去了哪里?”
元子恺听到这话,嘴角不由自主弯了弯,看来这个人认识他,或者是在某个地方见过他,不然根本做不出逃跑这种事情。
秦奉之脸色微僵。
他根本不知道陈圆圆在搞什么幺蛾子,他越来越怀疑这两人有猫腻。
“你也听到了,关于这件事情非常抱歉,要不这样吧,你留在皇宫居住几天,总有一天能逮住人。”
元子恺闻言,脸上仍是一派八风不动的模样,让人看不出心里的想法。
两人四目相对,空气中弥漫着滋滋的火药味。
“那就有劳了。”
话音刚落,刚才还胆战心惊的丫鬟立即走出来,“请公子跟随奴婢,将军已经为公子准备好房间。”说完,丫鬟福身行礼,转过身去。
元子恺一听,挑了挑眉,跟上她的步伐。
元子恺前脚刚刚离开。
俪太妃后脚就出现在客厅中,本来想找南宫翎这丫头聊会天,谁知道就撞上了秦奉之。
见他脸色沉重,便开口问道:“出什么事了吗?”
待在皇宫这么多年,什么大风大浪她没有经历过,这种压抑的气氛让她瞬间察觉到事情不对劲。
秦奉之没有想到这个时候俪太妃会过来,脸上的表情瞬间有些僵住了,斟酌道:“翎儿受了点伤,现在正在房间里疗伤。”
语毕。
俪太妃脸色一变,“好端端一个人怎么会受伤?具体到发生了什么事情,来个人和本宫说清楚!”
南宫翎身边的丫鬟陶子被俪太妃冷冽的语气吓了一哆嗦,声音颤抖着解释道。
“小姐说过些日子就是您的生辰,想要给你到寺庙祈福,谁知道在路上遭遇黑衣人的刺杀,二小姐将小姐推了出去,黑衣人的刀子就戳进了胸口。”
说话时。
陶子整个人都在颤抖,全程不敢抬头看向俪太妃的眼睛,只能将脑袋垂下,假装自己什么都看不见,这才将事情经过说出来。
“南宫玉?”
俪太妃皱眉问道。
陶子猛地点头,“奴婢还听见夫人朝着黑衣人说自己是雇主,但是对方好像没有理会,直接朝着她们挥刀。随后才出现二小姐推人的事情,小姐正是因为这样身受重伤。”
秦奉之听到这话,默默将自己的视线从俪太妃身上挪开,十分刻意避开跟前这个人的目光,并不想承认自己刚才说的话。
俪太妃并不想计较这些小事情,立即转头吩咐道:“将南宫夫人还有两位小姐带过来,就说本宫找她们有事情。”
侍卫一听。
立即转身离开。
不一会,殿内又挤进三个人。
刘氏看见坐在椅子上的人后,恭恭敬敬地行了礼,“见过娘娘,不知娘娘所为何事?”
刘氏说话时,脸上的表情十分自然,似乎真的不知道对方的目的是什么。
俪太妃冷眼看着底下的三个人,不稀罕与这些人拐弯抹角,“祈福路上发生的刺杀,可是与你们有关?”
刘氏脸色一变,直接跪了下来,“不可能,刘氏根本不认识这些人,况且我与小女身上都被划伤了,这件事情和我们断然没有任何关系。”
说完。
三个人连忙露出身上的伤痕。
俪太妃的目光落在几人的手臂上,果真看到浅浅的伤痕,倘若这几人来得在慢些,这身上的划痕就该愈合了。
“关于这件事情你们几人不要再狡辩了,既然不愿意承认,那本宫有的是办法让你们承认。”
说完,朝着门外的侍卫挥了挥手。
刘氏还没有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就发现自己整个人都被压制住,侍卫落在肩膀上的力度非常大,仿佛要硬生生将她的肩膀拧下来。
“娘娘,冤枉啊!真的冤枉!”
身旁的南宫韵和南宫玉同样遭遇到这种情况,连忙开始挣扎,喊冤声不绝于耳。
场面陷入了混乱。
这时,温和的嗓音响起。
“参见太妃娘娘。”
南宫翎向俪太妃行了礼,走上前去:“这是在做什么?”
她抬手揉了揉眉心,听到这母女仨的声音就觉得头疼。
俪太妃看见来人,连忙将南宫翎往自己身边领:“之前的事情我都听说了,定会让他们给你一个交代。”
“不是她们,黑衣人这件事情和她们没有关系。”
南宫翎听了前因后果,连忙为这几个人开罪,像是还担心俪太妃不放人,语气还放软了许多。
俪太妃闻言,眉头轻轻皱了皱,安抚道:“你放心,这件事情牵扯不到你身上,如果有人因为这件事情敢说什么,尽管将本宫的名字报上去。”
南宫翎听到这话,心底暖烘烘的。
但这件事情真的不是对方想的那样,黑衣人和刘氏是真没有关系,她还做不出这种强泼脏水的下作事情。
南宫翎叹了口气,嘴角弯起,走到俪太妃身边替她捏着肩膀。
俪太妃惬意地眯了眯眼睛。
“我知道您是在为我出头,但这件事情确实是与她们无关,我也不是那种会忍气吞声的。”见状,南宫翎好声好气地解释着,连忙给身旁的秦奉之使眼色。
他便应和道:“若是未查明真相就随意处罚,未免不公,倒是有了确凿证据,也好让众人心服口服。”
俪太妃一听,心道也是。
况且有了秦奉之帮着,她也就没那么担心了,“既然你们心中已经有了计划,本宫就不参与了。”
这话一出,跪坐在地板上的刘氏送了一大口气,“谢娘娘开恩,娘娘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