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队进了村,在村民平日里收拾鱼获晾晒渔网的大空地停驻,村长领着村民凑出几套腿脚完好的桌椅,女仆们摆好笔墨先给村民立户,拿到户帖的户主就可以去车子旁领一袋米一袋面一壶豆油一罐盐和一纸包红糖。
物资明明白白地亮出来,村民扶老携幼,只要还能动弹的都赶了来,在这几张办事的桌子前排起弯弯曲曲的长队,若是遇到家里有卧床病人的则要带女仆去看一眼。
村民按户领了东西,个个喜气洋洋,前天还担心祁可是不是真能让他们吃饱饭,现在看着怀里的粮袋子个个失忆。
户帖发完,整个村子的人口情况就基本掌握了,已经无主的六户破旧房子被祁可顺势收在自己名下,用于改建成铺面或其他房屋使用。
村民们看到她们在村子各处进进出出地检查房子,也就感慨几句,可惜这几户人家命薄,并无其他闲话。
无主的房子还挺多的,不光是倒了家里顶梁柱整个家散了后空出的房子,还有之前私逃的人留下的空屋,敢义无反顾走的人都是家中已无牵挂,一间破屋也不值得留恋。
祁可最后一清点到手的房子,竟然有十四间。
“诶呀,没想到这辈子有机会做包租婆哎。”祁可坐在马车里看着眼前投影出来的光屏啧啧有声。
照临没搭腔,只是甩出一张新表格,列出修缮这些屋子所需开支,而且还不是说修得多富丽堂皇,就是平平常常达到能正常入住生活的水平。
祁可没敢看详情,直接拉到最底下看总金额,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
“这么贵!”
“海边的屋子,防风防潮防湿防盐蚀,这已经是最基础的开支了,还没把本地建房都喜欢添加有讲究好意头的花砖加上,仅仅是简单能住人的大瓦房而已。”
“换砖混房子。”祁可有气无力地呻吟。
“行啊,加钱,纯金大屋都建得。”
“那算了。”祁可一个鲤鱼打挺挣扎起精神,“就先这样吧,能住人就行,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除了这些房子,我们还要圈块地备用,未来海运码头需要大量配套建筑。”
“嗯嗯嗯。”
照临一样样盘点,然后祁可就发现现有的十四间屋子都不够用,也就是像四柳村那样弄出杂货铺诊所之类满足村民日常所需的基础设施后,其余的都要改成工坊,而随着发展日后工坊升级成工场和工厂都是有可能的。
出海或者赶海所得的鱼获要在工坊里加工,渔网之类的必备工具也要专门的工坊负责制造维修,村里没有船坞更没有船业相关的匠人,村民的船要是有问题不好用了都得去外面请人,所以圈地建新船坞也得列入计划。
船坞建了不亏,未来是要建海运码头的,作为配套基础设施,一个有实力修理和维护船只的船坞显然是有助本村在同行中抢生意的,海岸线一带,建有码头靠给过往船只做补给的村镇多了,刚入行的新人凭什么力压前辈,不就是靠专业服务么。
海外她还有个环球商行远洋号船队呢,这个以前叫陈家渔村的地方要是发展起来,自家船队就有中途站了,加上福县本来就是繁华富裕的县城,有生意的前景,来个大船队锦上添花,对军政双方都是政绩。
因为远洋号船队的到来肯定是卖柏家军的面子,跟地方上没关系,但由此带来的税收增长就跟地方上有关系了,所以政绩是双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