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夷州府,夷州城
夷州刺史姜灵静静地伫立在夷州城高耸的城头上,他身姿挺拔如松,目光缓缓扫过下方广袤的土地。
只见城外的田野里,辛勤劳作的百姓们正弯着腰,忙碌地耕种着自己的田地。
阳光洒落在他们身上,勾勒出一幅幅朴实而动人的画面。
姜灵此刻的面容平静如水、毫无波澜,像是并未因这繁忙的景象而动容分毫。
时光荏苒,姜灵担任夷州刺史已然度过了三个多年头。
此时此刻,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了三年多以前……
那时,他与冉奎一同率领着军队,初次踏入这片神秘的夷州岛。
当时的夷州岛,尚处于一种原始落后的状态,犹如一片未被开垦的蛮荒之地。
这里的人们大多采用古老的刀耕火种方式来维持生计,文明之光似乎还未能照亮这片角落。
回想起那时的情景,姜灵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感慨。
当时的夷州岛,整日笼罩在血雨腥风之中,部落之间的攻伐犹如家常便饭般稀松平常,死人在这里似乎并不是多么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儿。
甚至,在一些部落里,还留存着杀俘虏,吃人肉的传统;这一度让姜灵和冉奎难以接受,经受过文明之光洗礼的他们,真的对于那些野蛮和落后的传统厌恶至极。
在那种大环境下,夷州岛的百姓们也是终日生活在恐惧与不安的阴霾之下。
一方面,他们不得不时刻警惕着周边其他部落的突然袭击;因为那些部落常常不宣而战,凭借强大的武力妄图将他们征服,使其沦为悲惨的奴隶,过上生不如死的日子。
另一方面,他们还需提心吊胆地防范着来自群山峻岭之间凶猛野兽的威胁;那些茹毛饮血的畜生神出鬼没的,说不定何时便会出现,给予人们致命的一击。
而那些被袭击的人们,要么侥幸逃脱,活下命来,但是会终生残疾,悲惨度过余生;要么就是被那些畜生们杀死,沦落成为那些畜生们的食物。
毫不夸张地说,即便是中元帝国最为穷困潦倒的乞丐,其所享有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恐怕也要远远超过夷州岛上的这些可怜百姓。
而看到了这一切的姜灵和冉奎,便再也没有了作为侵略者的负罪感,反倒是感觉自己像是救世主一般,来这蛮荒之地,为人们泼洒文明的光辉。
仅仅只用了三个月,冉奎便带人征服了夷州岛所有的土着部落,让那些土着部落们心甘情愿的臣服于他们,臣服于中元帝国。
而在征服了夷州岛的所有土着部落后,姜灵这位夷州府刺史也算是正式上任,开始施展他的治理才能了。
在姜灵出发前往夷州岛之前,陈琦曾经和他有过一次谈话,而那次谈话整整进行了将近四个时辰,从旭日初升,一直谈到了夕阳斜落。
谁也不知道陈琦和姜灵都谈了些什么,也没有人敢去问陈琦他和姜灵都聊了些什么,毕竟陈琦的身份在那,而且陈琦的凶名那也不是盖的,谁也不敢轻易去蹙陈琦的那个霉头。
至于姜灵,人们却是连问的机会都没有。
因为就在二人长谈之后的第二天清晨,姜灵就和冉奎一起,登上了前往夷州岛的船。
只有陈琦和姜灵知道,他们二人聊的,正是如何治理夷州府,如何管理夷州府百姓的相关事宜。
陈琦并没有说什么空洞又无趣的空话,也没有之乎者也的扯那些圣人之言。
陈琦只是根据他治理丰都驿的经验,给姜灵治理夷州府提了几个意见和建议。
那四个时辰的长谈,彻底给姜灵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很多之前在圣贤书上看到过的,他还不算特别理解的理论,在陈琦的阐述下,他明白了其中的深意。
最终,姜灵和陈琦制定下了治理夷州府的八条政策,而姜灵也在冉奎彻底征服夷州岛的那些部落,迫使他们臣服后,开始按部就班的实施那些政策。
如今,三年时间已经过去了,夷州岛与三年前相比,完全变了一番天地。
首先从部族关系上,姜灵直接用公权力,废除了那些部落称号和等级制度,彻底废除了奴隶制,将夷州府的所有人口都登记造册,编为中元帝国百姓。
在中元帝国,是明令禁止奴隶买卖的;当然,这里的禁止奴隶买卖,并不是说禁止所有的奴隶买卖;而是禁止将中原人当做奴隶,进行买卖。
至于非中原人,就不在保护范围之内了,人牙子可以随意买卖。
而且,朝廷也会有一些官办的牙行,以官家的名义,向那些朝臣和世家望族们出售奴隶。
这些奴隶,有的是战争中俘获的异族俘虏,有的是连坐的犯人家属;还有一些,是官家发卖的罪臣家眷,那些罪臣在被抄家之后,不仅家产会被充公,就连家中的家眷,都得被发卖为奴,成为大户人家的奴仆。
姜灵将夷州府的所有人口全部登记造册,编为中元帝国百姓,就相当于是给夷州府的百姓们贴上了一张金灿灿的护身符。
有了这张护身符,就不再有人敢明目张胆的将夷州府的百姓发卖为奴了,就算是百姓自己愿意都不行。
这也就意味夷州府的百姓们,不需要再担心有人会对他们的身心安全有所影响了;因为任何胆敢伤害他们的人,都会收到官府的严惩。
突然活的有尊严了,对于百姓们来说,说一句宛若新生,也毫不为过。
其次,姜灵在走马上任之后,雷厉风行地展开了一场震撼人心的行动——公开审判了一大批在此前于夷州岛上肆意妄为、无法无天的部族首领以及部落中的贵族子弟。
这场审判可谓是大快人心,姜灵以铁血手段,毫不留情地处决了这些恶贯满盈之人,用他们的鲜血为自己这位初来乍到的夷州刺史立下了赫赫威名。
而就在姜灵果断处置了这一批夷州岛的部族首领和贵族子弟之后,岛上的其他那些部族首领和贵族子弟当中,一些头脑精明、眼光独到的家伙很快就察觉到了局势的变化,嗅到了其中不同寻常的味道。
于是乎,这些颇有“先见之明”的人纷纷开始采取行动以求自保。
一时间,许多人争先恐后地将自家庞大的家产捐献了出来,希望能够以此来讨好新上任的姜灵大人,从而获得他的青睐和庇护。
不仅如此,这些人还积极地投身于助力姜灵发展夷州岛生产建设的事业之中,出钱出力,拼了命的想要在姜灵这位大老爷面前刷自己的存在感。
面对这样的情况,姜灵并没有被眼前暂时的利益所迷惑,而是有条不紊地施展起自己的策略。
他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向民众揭露那些部族首领长期以来对他们的欺骗和压迫。
另一方面,则循循善诱地引导百姓们觉醒,让他们逐渐认识到自身的力量和权利。
在姜灵坚持不懈的努力之下,越来越多原本被蒙蔽双眼的百姓终于如梦初醒,他们不再畏惧那些曾经被视为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贵族们,而是敢于勇敢地站出来,对那些压迫他们的人说不。
凭借着广大百姓坚定不移的支持,姜灵终于有机会势如破竹般地推进自己的各项改革措施;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逐步的将夷州府往他想象中的样子发展。
最终,姜灵成功地将夷州岛上的那些曾经嚣张跋扈,不可一世的所谓贵族们彻底剪除了,不仅剥夺了他们所有的特权地位。
同时,那些贵族们多年积累下来的巨额家产也全部被依法没收充公,用于改善民生和推动岛屿的进一步发展。
之后,姜灵在这里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关于土地分配的重大改革。
要知道,在姜灵及其同伴到来之前,夷州岛的可耕作土地几乎完全被那些位高权重的贵族以及各个部族的首领所掌控。
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可谓举步维艰,他们面临着极为有限的生存选择。
一部分百姓不得不咬紧牙关,前往那些尚未开垦且土地质量欠佳的区域,不辞辛劳地披荆斩棘、开垦荒地,只为寻觅到那么一小块能够种植粮食的土地,从而艰难地维持自己与家人生计。
另一部分百姓则别无他法,只能投身于那些贵族和部落首领的麾下,充当苦不堪言的劳工,日复一日地为这些权贵们辛勤耕耘属于他们的肥沃土地。
然而,即便如此卖命劳作,所得报酬却往往微薄得难以糊口,在夷州岛上,人被饿死简直是如同家常便饭般,司空见惯。
所以,有一些骨头硬的百姓们,为了摆脱贵族和部落首领的残酷奴役,毅然决然地选择踏入危机四伏的原始森林深处。
在那杳无人烟、野兽横行的蛮荒之地,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奋力开拓荒地,试图建立起自己的家园。
尽管这一过程充满了无数未知的危险,但对自由的渴望让他们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