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年轻的古书画修复专家。
之所以年纪轻轻能够能为专家,是因为他无与伦比的天赋,是因为他付出了比常人多出数倍的努力,更是因为年轻他出类拔萃的技术……
马老师感叹之余,眼睛的余光扫到了坐在一旁的小付,只见他紧紧地盯着向南手上的动作,两只眼睛里光芒闪烁,难掩激动之情。
也不知道他是看到了向南的高超技术而激动,还是他看到了围绕在向南身上的光环而激动。
自己的这个学生,年纪跟向南差不多大小,只是,无论是天赋,还是努力程度,跟向南比起来,差得还真不是一星半点。
回头过来,马老师不再胡思乱想,将自己的目光也投向了正在长案前专注工作中的向南。
两个多小时后,向南直起腰来,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浊气。
他的修复速度虽然很快,但这幅画芯上的虫洞不仅多,而且很密集,直到此刻才全部修补完毕。
接下来,按照原本的步骤,应该是全色。不过,向南打算先试着处理一下画芯上的红色霉斑。
书画的纸张只要是由有机成分组成,对于环境的变化并没有太强的抵抗能力,很容易被霉菌污染,从而大量繁殖形成霉斑,导致书画作品的损坏。
霉菌菌落会形成色素,对古代书画产生污染,不同霉菌产生的色素颜色也存在一定的差别。
一般而言,如果古书画上的霉菌,可以用肉眼看清,而且存在大面积泛黄或者表面有绿色菌落,甚至古书画表面出现破裂情况和刺鼻味道,则属于多年前产生的霉菌;如果只是具有小范围或者轻微的异味,则是新产生的霉菌,此时应及时进行修复。
事实上,大部分的古书画霉斑是可以清除的,但也有一些霉斑是清除不干净的。
比如说,红色霉斑。
红色霉斑是公认的古书画修复中的技术难题之一,被称之为古书画“绝症”。
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它对氧化剂不敏感,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据水性。以至于,大多数修复师在面对红色霉斑时,都是一筹莫展。
对于“臭名昭着”的红色霉斑,向南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将其清除掉,因此,只能用自己的方法来尝试一下。
他先将画芯翻了个面,将正面朝上,然后仔细观察了一下。
果然,在画芯右边中段,有一小片一点一点的红色霉斑,就好像一个姑娘脸上长了红色湿疹一样,怎么看怎么别扭。
向南放弃了用酒精擦洗等常规手段,这一类常规手段肯定没有效果,否则的话,红色霉斑也不会成为古书画“绝症”了。
想了想,他从一旁的柜子里取来了高锰酸钾溶液。
在处理古书画霉菌时,通常采用高锰酸钾溶液或乙二酸等一类药剂。高锰酸钾具有非常强的氧化分解功能,能够氧化分解一些比较顽固的古书画霉菌菌斑和污迹。
虽然向南知道红色霉菌对于氧化剂不敏感,但并不代表氧化剂没有效果,只是效果没有那么明显罢了。
因此,他先用棉签蘸取高锰酸钾溶液,一点一点涂抹在红色霉斑上面。在这个过程中,向南操作得异常谨慎,避免将高锰酸钾溶液涂抹到霉斑之外,以防烧坏了画芯。
将所有的霉斑都涂抹了一遍之后,向南等待了片刻,然后又取来双氧水和淡草酸水,将之涂抹在红色霉斑之上,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他这才用清水将画芯上的药剂冲刷干净。
将画芯上残留的药剂冲刷干净后,向南发现,画芯上的那些红色霉斑比之前淡了一些,但依旧很显眼。想了想,他又将之前的步骤重复了几遍,但红色霉斑依然不能完全清除。
实际上,换作是其他霉斑,用高锰酸钾溶液清洗两三遍之后,早已经清除得干干净净了,但红色霉斑却依然顽固地存在着,而且,高锰酸钾溶液的清洗效果,也会越来越弱,到最后甚至会变得没有效果。
“还有什么非常规的方法呢?”
向南第一次在修复古书画时停了下来,他拉了一把椅子,坐在长案前,皱着眉头思考了起来。
马老师也是一脸凝重地盯着残留在画芯上的红色霉斑。他当然知道这红色霉斑是多么顽固,也从没有想过向南能够那么轻松就将它们清除。
但对于向南,他还是抱着一丝期待的,接下来,他又打算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尝试清除这红色霉斑呢?
小付此刻也将正在录像的手机暂停了,他刚刚接触古书画修复还没多久,对这古书画“绝症”并没有太大的概念。
只是,看着向南翻来覆去地折腾这红色霉斑,到现在似乎还没有解决办法,心里面也开始纳闷了起来:
“这向南的名声,是吹出来的吗?”
马老师师生二人心里面的想法,向南自然是不知道的。
此刻,他的脑海里忽然想起了一项已经失传的古籍修复绝技:“浴火重生”。
“浴火重生”是杨派的失传绝技,其手法与修复古画反铅,用白酒烧画的方法相似。不同的是,古籍修复是为了让纸张修旧如新,彻底消除霉菌而危害书籍的各种生物因素。
没错,“浴火重生”的作用,就是为了彻底消除霉菌的。
只是向南并不清楚,它对红色霉斑有没有作用,而且,最关键的是,“浴火重生”这门古籍修复绝技,已经失传了。
不能使用已经失传了的“浴火重生”绝技,向南当然会有些遗憾。不过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浴火重生”也是用白酒烧画,只是,在烧画的过程中,不单纯只有白酒,而且还应该添加了某些具有氧化性的药剂,在高温下加速红色霉斑氧化分解的过程。
想明白了这一点之后,向南顿时兴奋了起来,他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几步来到柜子前,准备挑选几种需要添加的药剂,来尝试一次山寨版的“浴火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