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武壬滔滔不绝地讲完,陈望赞许地点了点头,做了总结,“看看,武壬就是我大晋典型平民出身的忠贞之士,若是我大晋子民还有军兵,都有此思想觉悟,我大晋何愁不收复故土,我大军何愁不奏效全功?”
说罢,他扫视了大堂上众文武一眼,接着朗声道:“武壬立下奇功,擢升你为正七品的兖州水衡都尉,我今日既上书朝廷,请封赐以男爵,世袭罔替!”
武壬“扑通”一声双膝跪地,不住地叩首,语无伦次地道:“感,感谢前军将军,小,小人,定当定当,誓死效命,绝无,绝无……”
一时间,竟忘了词儿。
这份赏赐那可真是丰厚至极,不说这个正七品官职,就说这个男爵,意味着武壬从平民一跃而迈入了贵族阶级,后代可以上学,可以做官了,以后可以称作柴桑武氏了。
陈望不再理会跪在地上激动地浑身打哆嗦的,还在梦幻中的武壬,抬头看向大堂文武官员道:“羊昙何在?”
文学掾羊昙分开人群,赶忙走了过来,躬身施礼道:“卑职在!”
“由你将武壬今天所讲撰写成文案,由我来审阅后,你带武壬在今后一个月中到各部演讲,以鼓舞军队士气,弘扬……”陈望本想说“忠君爱国”,但又改口道:“弘扬猪突豨勇、斩将搴旗之精神,兖州军旗所指皆奋勇当先,向武壬都尉学习!咳咳,要知道一个只会拿刀砍人的将士,是没有灵魂的!”
羊昙微微一怔,错愕道:“这灵魂……”
陈望忙提高嗓门强调道:“哦哦,大体意思就是我兖州将士不但能上阵杀敌,还要令行禁止,还要动脑子有智慧!”
“哦,卑职明白了。”
“呃……各部五品及以下文武官员皆要出席。”
“卑职遵命!”羊昙躬身施礼道。
陈望低头看了看还跪在地上面红耳赤的武壬,微笑道:“武都尉,请起,你先随文学掾下去撰写文案吧。”
武壬爬起身来,躬身施礼,跟随着羊昙下了中堂。
他们刚走,有亲兵跑到堂上躬身道:“禀前军将军,弋阳郡桓伊、钟离郡朱序、盱眙郡毛安之均派快马来报,三路大军于昨夜同时强渡淮水,皆大破秦军!”
“好!”陈望拍案而起,快速走到县衙西侧,亲兵们刚刚挂起的巨幅军用地图前,众人纷纷跟随过来。
“王长史,速速给三位将军回信,令三路大军乘舟船回师下蔡。”王恭赶忙躬身领命,退了出去。
“众将听令。”陈望转身下令道:“打扫战场,先做休整,待探报获取氐贼部队动向再做决断。”
众人一起躬身领命,纷纷退出了大堂。
待众人退出后,陈望又转身继续把目光投入到了下一个目标——山桑县(今安徽亳州市蒙城县)。
山桑地处淮北平原,位于涡水与淮水之间,距离谯郡约三百里左右,为之东南门户。
地势平坦,地形开阔,为骑兵作战之绝佳场地。
如果王猛依山桑而据,势必是一场决定淮北诸郡主权的大决战。
兵不血刃,几乎是零战损攻克下蔡,本身就属于出乎陈望的意料之外,首战告捷,虽然表面高兴,但他并未得意忘形,而且清醒的很。
因为陈望心里很清楚,手下猛将如云的王猛比谁都猛。
他所率领的氐秦铁骑从无败绩,铁弗匈奴、拓跋代国、慕容鲜卑都被他打了遍,毫无还手之力,而这些国家的军队都是以善骑射为傲,以屠戮为荣的强悍游牧民族。
兵法云:凡步兵与车骑战者,必依丘陵险阻草木而战。
而山桑城外有什么?
只有骑兵喜欢的纵横驰骋,信马由缰的沃野千里。
秋高马肥,外虏南侵,这是千百年来形成的一条铁律,自己这是逆风而上,冒天下之大不韪。
哈哈。
想到这里,陈望笑了,王猛一定料我不敢前去会他,我还真要去试试!
午饭后,睡过午觉。
陈望派人叫来了长史王恭和参军谢琰、别驾郗恢、记室顾恺之四人来了大堂上。
四人的职责都是自己心腹之人,依次是幕僚长、参谋长、秘书长、书记员,办公室都在自己最近范围内。
令四人各自在桌案上执笔,自己口述。
王恭写露布,传报建康,直呈中书监,将夜袭硖石口,强渡淮水,攻克下蔡写得天花乱坠,另附参战人员封赏名单一份,目的是为军兵们多讨些实惠的赏赐。
谢琰写牒报(下对上发的上行文),直呈五兵尚书衙门,讨要弓弩箭矢,因为山桑大战既没有险峻可依,那只能用强弩压制骑兵,这也是步对骑作战的唯一办法了。
郗恢写敕令(上对下发的下行文),令江卣把历阳现存的弓弩箭矢以及攻城器具以最快速度运到山桑前线大营。
顾恺之来画他擅长的画儿,陈望站在他的案几旁亲自指点,先画上密密麻麻凶悍无比的胡人骑兵冲锋,然后画上他所想要的拒马枪、狼牙步牌、铁蒺藜,已达到结阵陷骑和设伏陷骑的最佳效果。
骑兵的优势在于长途奔袭,冲击力强,灵活机动,速度快捷,孙膑曾经指出用骑有十利。
但陈望想到的是一旦骑兵陷阵后,那灵活性就远不如步兵了。
怎么让骑兵陷阵就是一个学问,陈望经苦思冥想,认为如果敌方骑兵迫近,己方箭矢失去效果,第二步就是拒马枪和狼牙步牌,第三步是分割包围,第四步是二人一组,一人执马槊上戳骑者,另一人盾牌短刀下砍马腿。
次日,探马回报,氐秦大军屯扎在了山桑城外,依涡水建营数十里,绵延不绝,声势浩大。
三日后,朱序部回军。
五日后,桓伊部、毛安之部陆续乘船抵达下蔡。
十日后,辰时中,陈望以毛安之为先锋、谢琰为副将率军一万六千人为先锋,桓伊、江绩率军一万六千人为左军,朱序、殷仲堪率军一万六千人为右军,郗恢率军一万为后应,自统中军三万发兵北上。
一时间,下蔡北城门外烟尘弥漫,人喊马嘶,鼓角相闻。
各种颜色的信号旗,军旗,牙旗,纛旗在萧瑟的秋风中飘扬招展,遮天蔽日。
随着骑着战马的传令兵一道道军令下达,晋军步兵每一千六百人结为一个方阵,迈着整齐的步伐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