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的城市,经过一天的喧嚣,伴随着夜晚的降临,整个静寂下来。
当然,于没有人知道的地方,大乾王朝的三大教派太乾道,正派出大队人马,在城里异常严格的搜寻余大江等人的相应踪迹。
更没有人知道的是,这一次太乾道的出动,几乎称得上是集全派之力倾巢出动!
可话又不仅说回来,这世界上,哪有什么是一定的事情呢!
太乾道的反扑,对于罪魁祸首余大江而言呢,早就在算计之中。
确实,正规的搜寻是没有什么太大的效果,但做,总比不做的好。
只要相应的人手能探听到一些风声,哪怕是风吹草动,也足以让太乾道继续追踪下去。
不管怎么样,发生相应的事件后,太乾道的高手大能们,不说全部杀至,但六七成,那是肯定的事情。
而既然是大拿,自然不可能以常理论之。
当太乾道大行其道中,余大江并没有认怂,乃是选择了在城里下榻。
出面的人是马鹂,他这脸黑呢,自然不能露面。
也因此,余大江在太乾道浩浩荡荡中,赫然在城里的一家幽静的别院里,非常怡静的定居下来。
此时此刻,他身处屋内,整个人盘膝闭目凝神的坐在床上。
边上呢,马鹂则坐在桌边注视着认真中的他。
而其手上呢,则是燕青青家摘抄的易弥经。
寇凌和徐子仲合抄了一份,燕青青也抄了一份。
余大江对相关的修炼,并没有做交待,只是让他们自己去练。
一行人都不太能理解余大江的行为,只有熟悉余大江的马鹂才知道,在修道上,余大江完全可以称作……
半桶水!
其修仙是源于其身体里的秘法,走的是不正常路。
进入大乾王国之后,余大江有去了解一些修道的知识,更是通过舔包,获得了不少修道秘籍,或物件等。
但就如他对修武的做法一样,没有走寻常路,乃是边研究,边走其自己的大道。
所以,真要说,余大江在修道上,虽然有实力,可在理论方面,甚至比不过一个内中的好手知道的多。
也因为如此,其根本没法跟徐子仲他们讲解修炼的诸多事宜。
心里面很自然的想着,马鹂不由再一次翻看起了手上的易弥经。
照上面所述呢,修习者需要在脑海里观想佛家佛陀的模样,然后,去感受佛陀的力量。
这一个过程统称为念想!
道家的念想,讲究念头通达。
而实际上,念头通达又哪有那么简单?
照马鹂自己分析,念头通达的标准,应该是能看透这世间的大部分一切,也即是说,当事人心识超级强。
就像他的“主人”,像现在的余大江,虽然年纪都不大,可实际上,他们各自都经历了很多东西。
余大江的过去,她不是很清楚,但实际上,余大江经常性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便能完全说明问题!
像大公子,从小虽然出生于权贵家庭,可实际上,大家族里的生活远比常人想象的复杂多。
后面,其加入门派,更是被欺辱,完全凭借其自己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闯出来的。
这样的两人,对世界的认知,真的很深刻,许多时候,马鹂跟他们交谈,都会觉得自己是个睿……
对,是睿智!
照余大江所说,这即是弱智的意思。
想到余大江的奇言怪语,马鹂不由再一次看向了边上的对方。
她当时,也不知道怎么了,就直接问出了相应的问题,而他的沉默,代表着,她在他的心中,还是很有地位的。
也许,他回那个神秘的世界,真能把她也带上。
事实上,当她选择不再归顺大公子,她就已然把自己认定为余大江的人了。
而他呢?
她是感觉到他对自己一直以来的想法,但,除了离开大武皇朝前的尝试,她却没有再跟他试过了。
内心中的阴影,真的无法剔除吗?
还是说,自己并不想从内里面走出来。
马鹂禁不住想到余大江本来要去更高雅点场所的回答,她当时真的信了。
可结果呢?
其并没有去。
联想之前对方逛窑子的事情,一年多了,其能忍住不去,或许,是因为她的暗中存在吧。
便在马鹂自然而然的为之想着时,意外的状况发生了:边上赫然传来了端正详和的气息。
她不由朝余大江看了过去。
然后,她又朝自己手上的易弥经找了起来。
在查到她之前所看过的内容后,她清楚的意识到,余大江应该是观想出了所谓的佛陀。
事实上,马鹂并没有猜错余大江的状况。
在进入冥想的状态里,余大江很快就让其自己在脑海里浮现出了佛陀的身影。
这个能力,对常人而言,是很困难的。
因为念头要通达,而事实上,普通人的心里,装着太多的心事,七情六欲的存在,时刻困扰当事人。
所以,照易陀经内里所述,别看区区一个念想,但是正常人而论,都要修个二三年方才可以。
否则的话,强行在脑海里观想出佛陀的模样,也会进而产生心魔,对修行者的内心造成巨大的创伤,进而影响当事人的心神,可以说,后患无穷。
因此,易弥经上,强烈要求修行者不得贪快,需要稳扎稳打,最好去佛门重地,吟经听诵,熏陶自身。
只要肯用心,二三年的光阴,可以缩短成一二年的时间,若再配备上一些上乘药物或极品法器,可以缩短到半年时间左右。
也因为如此的关系,当马鹂在意识到余大江可能观想出佛陀的事实后,其会第一时间找易弥经上的内容确认。
开玩笑,余大江进入相应的状态,事实上,只用了半盏茶的时光啊!
这让马鹂不禁联想到从余大江那学来的相应词语——恐怖如斯!
可紧接着,她很认真的一想,便觉得这亦是必然。
这一年多的时间,余大江都在青山镇边的茅屋里静心,休身养性中,其早就能不受世俗的困扰,自然而然,念头便在无形中变得通达,修行起易弥经上的内容来,也肯定是顺理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