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的定陶县,情况已经到了严峻至极的地步。
赵玉龙本打算与秦风在战场上一较高下,可结果却比他想象的还要残酷,他甚至连秦风的面都没见到,就已经快要输了。
物资告急的紧急军情,不断从北境传回来。
那些先遣入侵北境的部队,除了在战斗初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后,便陷入了无穷无尽的阻击战中,既撤不回来,又打不进去。
而现在,随着物资告急,所有入侵北境的部队,都要面临物资即将耗尽,难以为战的绝境。
别说前线部队,就连定陶县的守军都无法得到后勤支援。
尽管众将领一直对赵玉龙言听计从,但是随着战况的越发不利,将领之间也开始出现了异样的声音。
“都已经到这种地步了,为何还不撤军?”
“全线崩溃,继续打下去也是输,除了增添伤亡之外,还有什么意义?”
“若大将军还有什么力挽狂澜的手段,那就赶紧用出来。”
面对将领的质问,赵玉龙沉默以对,并没有做出任何解释,因为连赵玉龙也到了近乎绝望的地步。
他知道跟秦风的差距很大,却没想到差距竟然这么大。
眼下这种情况,如何才能击败秦风?
沉默许久,赵玉龙只能咬紧牙关,沉声道:“京都的命令还没有下达,我们就必须继续打下去。”
“我虽然是前线统领,但是却没有私自撤退的权力。”
众将领也知道赵玉龙是无辜的,不应该将所有黑锅全都甩到赵玉龙身上,可是这场错误的战争,必须要有一个人负责。
他们无法面见陛下,那么也就只能将矛头指向,前线的最高指挥官。
“既然不能退兵,那就不能继续贸然进攻。”
“说的没错,后勤线遭到严重袭击,我们甚至连保护后勤线都已经做不到,继续打下去,也只是自寻死路而已。”
“我们应当驻守于定陶县,暂时放弃进攻,全力抢救后勤线,击退北境的游击骑兵。”
众将领的提议并无不妥之处。
梁帝虽然对北伐战争倾注了一切,却并没有规定期限。
所以趁此机会,全面转为防守,先把后勤线稳固下来,确实是一个正道。
可问题在于,秦风真的会给他们抢救后勤的机会吗?
赵玉龙了解秦风,当赵玉龙将手伸向北境平民时,秦风就不会再有丝毫留情。
不出赵玉龙所料的话,一旦大军转为守势,秦风将会更加有恃无恐的反扑,到那时,处境未必有现在好。
与此同时,秦风已经开始制定下一步的战略部署。
“宁虎,接下来你的任务,就是把赵玉龙的大军,钉死在战场上。”
“天机营卫士全部由你调动,除此之外,北溪远征旅第一和第三营,也归你调度。”
“若是赵玉龙携大军全力以赴,我也将派出大军迎击,但若是只派出小股部队,便让他们有来无回。”
宁虎重重一点头:“遵命!”
秦风打算直接把定陶县变成一座孤城,无论是朝廷的援军还是物资,都无法送达定陶县。
而且秦风不会攻城,他只需要把定陶县以外,全部变成朝廷的禁区即可。
“赵振海!”
“秦王,属下在。”
秦风背着手,走到大门外,看着定陶县方向,眼神越发的凌厉。
“你立刻奔赴前线,接管骑兵部队的指挥权,将游击骑兵合流,分为两路,向京都发动进攻。”
“骑兵没有步卒协同,无法强攻城镇,所以遇到城池只管绕开即可,只需要不断袭击各地驻军,尽可能的消灭朝廷的有生力量。”
“由于缺乏后勤支援,物资补充方面,只能依靠你们自己以战养战。”
“切记,你们可以打输,也可以逃走,唯一要做的,就是不要被敌人消灭,只要骑兵还在,就犹如一根毒刺,始终插在朝廷的命脉之上。”
赵振海明白秦风已经打算全面反扑了,顿时兴奋无比,没有半点拖泥带水,直接领命而去。
光靠骑兵打垮朝廷,根本不现实。
秦风也没打算打垮朝廷,他只需要不断施压,当压力达到一定限度后,朝廷自然会从内部垮塌。
除了主动进攻之外,秦风针对于那些入侵境内的朝廷部队,也展开了针对性的清除。
现在战场的局势已经无比明确,秦风采取全线主动,而朝廷方面则被迫采取全线防守态势。
在秦风看来,这场仗无论怎么打,朝廷都已经输定了。
“柳明。”
“秦王,属下在。”
“京都方面如何了?”
面对秦风的询问,柳明嘴角微微上扬,勾勒出一抹得意弧度。
“一切按照计划进行,以陈政为首的官员,已经开始对梁帝施压,另外李雍的势力正在重新崛起。”
秦风点了点头:“既如此,也该让世子回来了。”
柳明眼神同样闪过一抹深邃:“属下这就派人,去北狄请世子回国。”
秦风虽然表面意图让李雍取代梁帝,但李雍和梁帝实在是太像了,等到李雍掌权,恐怕将来还是会发生一场北伐大战。
所以,秦风压根就没打算真让李雍继承大统,一切都只是个幌子而已。
秦风真正底牌是世子李章。
李章不仅是正统皇族,而且能力出众,最关键的是李章深知北境的重要性,更明白与北境应该如何相处。
而且……
秦风之所以把李章留在北狄,当这个“摄政王”,就是为了让他积累治国经验。
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皇族,比李章更能胜任大梁国君。
只要李章接手大梁,秦风就可以真正的功成身退,过上朝思暮想的田园牧歌的生活了。
在秦风的周密部署下,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短短半个月时间,北伐战争产生的影响,就开始反噬朝廷。
京都皇宫大殿之上,梁帝如坐针毡,因为除了陈政一脉之外,反对梁帝的官员已经越来越多。
几乎三分之二的官员,都已经站在了梁帝的对立面。
众官员异口同声道:“请陛下让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