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刘循的叫嚷,文武官员们恍若无闻。
但他们的眼神却泄露了每个人的想法,有人疑惑,有人怜悯,有人担忧,有人惊恐,有人愤恨,也有人幸灾乐祸。他们彼此看到了对方的眼神,于是连忙低垂下面庞,依旧毕恭毕敬地站着。
该禀报的都已经禀报了,最终该怎么做,是刘循该决定的。
汉以孝治天下,《孝经》是孩童启蒙的第一本读物。所谓“孝为德之本,教之所由生。”整个社会秩序和道德体系的根源,无非君臣父子,无非孝道。在汉时的法律中,罪莫大于不孝,“不孝者弃市”。
刘循的所作所为,放在寻常百姓身上,这就要拖出去诛杀了,然则雒县的官员们眼下还只敢在心里想想。也有不少人盘算着:刘循公子这么做,倒也不是全无凭依。
至少刘璝、张任两人,连带着他们手下上万兵力,确确实实已经倒向了刘循,目前仍在据守绵竹。要不是运气差了点,这两人在涪城就能一举颠覆益州牧及其身边亲信。
如此凶险毒辣的策略,绝非临时起意,必定经过长期的准备。那么,除了刘璝、张任以外,还有谁是刘循这一方的?眼前这位六神无主的公子绝不会像他表现出来这样无辜,在他身后站着的,一定还有更多的势力!
此刻雒县里的各人,家眷宗族都在成都,保不准刘循或者其幕后的某人在那里还有布置。稳妥起见,大家还是先不要乱说乱动,静观其变为好。
刘循勉强稳住了情绪。他用力揉搓着面颊,让自己打起精神来。这位年轻人浓眉星目,相貌英武,但因为周身袍服被他自己无意识地扯得凌乱,这时候怎么竭力镇定,也显得心神动摇,毫无威仪可言。
“你们别信那些流言,我真没有做那些事啊!”他一旦开口,纠结的还是原来的问题。
众人不知该怎么接话。负责雒县防务的孟达适才倒是提议过,若公子果然觉得无辜,不妨轻车简从,倍道赶往涪城。只要父子见面,自然一切误会都烟消云散。可刘循又不敢。
为什么不敢……难道是因为心里有鬼?所有人都这么想,所有人又没法逼迫刘循说几句实在话。
于是整座厅堂里继续沉默。
落在刘循眼里,这种沉默像是某种敌对的态度,于是他愈发急躁了起来。
短短两天时间里,上百名使者在成都、雒县、绵竹和其它的益州城池郡县往来,似乎将要达成什么意见,却又什么也没有达成。
当他们彷徨不知所措的时候,东、北两面的荆州军继续行动。
在益州北部,各处要隘根本没有理由对抗益州牧本人的指令,纷纷依令与玄德公派去的军官合作。负责这一任务的荆州军官乃是中郎将霍峻,他身为武将,却如文人那般擅长周旋,在最短时间内稳定了诸多关隘。
刘备本人继续督领黄忠、魏延二将攻打绵竹。绵竹在猛烈的攻势下摇摇欲坠,甚至出现了不少士兵趁夜色逾墙逃亡的情形。
而在益州的东部,荆州军可谓如入无人之境,就在今日,从巫县到江州的大江水道彻底被打通,统领大军的重将们已经抵达江州,而雷远将主力留驻在垫江,赶回来与他们会面。
雷远来到大营辕门的时候,大军正在扎营。
江州城里的营地到底容纳不了将近三万之众,因而除了少量人马,大部分都驻扎在城外,便在雷远夺取江州前驻扎的位置。
雷远所部驻扎时在营地范围内修缮得栅栏、望楼、壕沟、水沟等等都保留完好,在此规模上,更扩张了数倍有余。
雷远勒马立于辕门的位置,举目探看,只见整片营地简直就是按照一座城池的规划在陆续安顿,可以清晰辨别出军营区、马匹畜力区、辎重区和军事防御区。在各个区域之间,有宽阔的主路、蜿蜒的辅路彼此连通。
一队士卒正在辕门边喊着号子,将沉重的木梁架上三角形的支撑顶端,再捆扎成拒马。另外有些士卒进进出出,完成各自的任务。
雷远观看营地的时候,有不少人注意到了他,都恭谨地行礼问好。
雷远笑着向他们颔首示意,不敢在辕门多耽搁,连忙下马步行入内。
沿途自有小校通传,他走了半程,宗预一溜小跑着出来领路。
这段时间宗预往来奔走,几乎没有一日消停;雷远先看看他的脸色,显然这几日依然没能好好休息,两眼都围了黑眼圈,但却精神抖擞,一点不显得萎靡。
两人寒暄了没几句,简雍也来迎接。
还没进中军帐,简雍就大叫着往里招呼:“哈哈!你们看看,谁来了?”
这种纵适不羁的语气放在军中肃然场合,实在太过古怪。一时间雷远简直想要掩面而走,却被简雍和宗预两人一起推进帐里。
顿时许多人的视线都集中到雷远的身上。
正在指划舆图的诸葛亮回过头来,展眉笑道:“续之来了?”
站在诸葛亮身边的赵云同时回头。他向着半年未见的女婿微微颔首,满眼都是欣慰神色。
再下个瞬间,一个巨大人影猛冲到雷远身前,张开双臂将雷远抱住:“哈哈哈哈……”
这人体魄太过庞大,雷远感觉眼前一黑,视线劈面被甲胄阻挡,满鼻子都是保养甲胄的油脂味道和汗味儿,双臂更是被箍得生疼。再接着,两脚一飘,感觉快要离地。
如今的雷远权柄日增,谁还敢这么对他?他既感动,又觉哭笑不得,连忙告饶道:“张将军休得如此,快松手,透不过气来了。”
张飞满不在乎地松开手,大力拍打着雷远的肩膀:“续之,干得漂亮!有你的!来来,在这里坐!”
早有仆兵在张飞下首新设坐席,雷远谢过,跪坐下来。
诸葛亮笑道:“这些日子续之在益州大显身手,击破徐晃、平定巴西、夺取江州,连战连捷。昨日以来,我们更听得本地士人颂扬续之治军有方……主公以续之为第一队入蜀,果然没有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