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安安打开自己的电脑,正想要利用自己的黑客知识做些什么,电视里面的领导人又说话了。
他用沉痛的语气说道:“能够保证全球十分之一的人的安全是我们拼尽全力能够做到的极限了。我们知道很多人会怨恨我们,但我们也没有办法了,我们会留下来跟着大家一起共同进退。在这里,我们呼吁大家不要放弃希望。在海水淹没全球的时候,我们可以自救。我们拥有船舶,还有潜水艇,我们可以乘坐在船上,这样或许还有生机。”
你丫的开玩笑呢?海水怎么淹没地球的?海啸啊!在海啸中,哪一个船只能够安全行驶在海面上,一个巨浪打过来就被打翻了。你说用绳子将自己捆在船体上?呵呵哒,巨浪的力道可是很大的,说不得船体就会被其打伤,沉入海中,又或者船只遇到漩涡,被卷入海底,你就跟着船体一起到海底沉眠吧!乘坐船只这真的是九死一生啊,甚至全灭!
真是一个馊主意。
不过乘坐潜水艇这个主意还有点儿用。等到海水到来之前,先一步潜入海中找到海底平静的地方安置着,等到海啸过后再浮出海面。当然,潜水艇的面积可不大,一艘潜水艇装不了多少人而且价格还不便宜,欲购从速啊!
萧安安看着电视里面的播报,嘴角抽搐。她忽然想起了穿越前听朋友说过的一部好莱坞大片《2012》,似乎这部电影讲的就是海啸导致地球末日的故事,不过她没有看过。似乎是电影中各国政府集合全力制造出了几艘诺亚方舟,将地球上最优秀的人才和有钱人接到诺亚方舟上,让人类保存了火种。
比较起来,这部电影中的做法跟如今这个世界的政府的措施相比,实在太小气了。几艘诺亚方舟能够装多少人?一百万人有吗?只有一百多万人能够活下来,其余几十亿人只能等死。
而这个世界的应对措施就大气多了,光乘坐太空堡垒和宇宙飞船逃离地球的就有一百多万人,进入空中基地的超过一千万人,海底基地接纳七亿人。这数量可是电影中诺亚方舟上的人数的几百倍了。真是大气啊!
诶?诺亚方舟?空间资料中似乎有诺亚方舟的资料!萧安安连忙打开空间,从里面取出一台造型小巧精致的光脑,打开光脑,在里面搜寻起来。
找到了!
难怪自己对这个资料不重视呢。因为这资料包的标注说明此诺亚方舟是根据某科幻电影的构思设计的,为想像中的半成品,功能是否如同电影中一样没有得到验证。
当初萧安安看到科幻电影几个字就将这个资料包给忽略了,如今想一想,那啥,那部“某科幻电影”就是《2012》吧?呵呵,这位空间的前任主人真是一个有趣的人呢!
萧安安打开资料包,巨大的资料信息出现在她的眼前。萧安安先快速地浏览了一遍,以她现在超越了许多的船舶制造和飞船制造以及相关知识,她判断出,这个资料是实用的,制做诺亚方舟这个项目是可行的。只不过——
要制造一艘诺亚方舟需要的时间可不短,需要的材料也是海量的,而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时间,因为根据政府发言人的话,初步估计再有两个月的时间,全球海啸就要爆发,世界末日就要到了。
萧安安伸出手狠狠地挠了一下头皮,放弃了制做诺亚方舟的想法,她重新看起了诺亚方舟的资料,想从资料上提取当前对她最有用的知识。造船厂的成品船只有十多艘,她可以将诺亚方舟上的一些东西搬到成品船上,对成品船进行改造,将其改造成一艘又一艘缩小版简略版的诺亚方舟。
放弃诺亚方舟的大部分功能,让这些船只能够具有密闭的载人空间,空气转化系统,小型的作物生长系统,具有海面海底都能行驶的能力……这样子,又能够救一部分人吧?
分秒必争,萧安安极为迅速地筛选出自己觉得实用的资料,将资料打包,发送给她的大学老师——这位老教授是一位航天物理学的专家,国家科学院院士,想来他应该参与太空堡垒的研制工作吧?想来他有国家高层人员的联络方式吧?她一个小老百姓联系不到国家领导人,将这份资料送出去,只能指望这位老教授了。
萧安安又将资料发送给自己所知道的一些造船厂的公共邮箱中,然后将光脑上的资料倒入自己的手提电脑中,带着手提电脑出门。一边往工厂的方向走,萧安安一边联系自己的领导。
“领导,我这里有一份资料,根据资料可以制造出简易的诺亚方舟,能够在大灾难前救下一部分人。领导,时间不等人,赶紧通知厂里员工全部到厂里施工,争取在灾难来到之前将厂子里面现有的船都改造了。以一个游轮能装一万人算(一般只能装五千人,但谁叫现在是危及时刻,只能挤一挤,多装一些人了呢),十嫂游轮都改建了,咱们这边就能够多存活十万人啊,这样不但厂里的员工,便是他们的亲人也有机会存活下去。“
领导正因为电视上的发言而陷入绝望当中。你说为什么?因为领导是聪明人啊。各国政府这时候才发表末世到来的通知,说明他们早就做好了准备,也早就挑选好进入安全基地的人,或许都将人送入基地中了。如今通知他们,不过是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跟他们说一声好运。他们实际上已经被抛弃了。至于买潜水艇什么的,呵呵,他有渠道但有钱买吗?
就在领导抱着自己的小孙子,沉浸在小孙子年纪不过六岁就要跟着大人一起死亡的绝望哀伤时,萧安安的电话打了过来。听了萧安安话中的内容,领导都没有反应过来。
他忐忑而带着不信以及一丝想要紧紧抓住的希望,小声询问道:“你说什么?再说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