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上的众人相对沉默起来。
张书堂的话语,让他们思索良多,大明内部的事情又何止一二呢!
任何一个朝代到了两百六十余年之后,必然是问题一大堆的,若想解决这些,也只能寄托于乌托邦了。
就算是后世人人有权的霉子都是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更何况是这个中央的政令需要几个月时间才能传到最远的县城时候的大明呢!
在明朝的历史上,在大明的前期,也就是隆庆开海之前,除了朱棣在位广开航路的三十几年之间,其他的时候,官方都是禁海的态度的。
但是明朝禁海与清朝禁海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
清朝的禁海,是迁徙海边百十里距离之内的所有人,然后设置巡防,杀光私自穿越禁行地段的所有人。
清廷的禁海,是以断绝南明、主要是明郑势力得到百姓的帮助,而施行的一种军事手段,这一手段贯穿满清始终!
当然,直到满清即将灭亡的时候,学习西洋的运动中,才是逐渐的开放。
而明廷更多的是政令的一种,并无军事常驻单位,在手段上也是相对要温和很多!
民间贸易虽被禁,而在明代的官船、南洋船、县船并未禁绝,对于民间沿海船只,也仅强迫改为不利远航的平底船及严禁民造双桅船(渔船不可能大到有双桅船编制)。
明代沿海船只真正被禁绝的时间不多,严格来说是从来没有禁止近海船只出海,仅规范远洋船只,这种手段,却是可以有效制止粮食因无德商人贪图东洋银货外流,及违禁品比如铜及铜制钱的外移,造成国内物价不稳定及米价等民生必需品高涨的情形,甚至引发粮食危机。
在明朝中叶之前,银子不是流通货币!官方承认的货币只有铜钱与交子一样的纸币,也就是纸钞。
尽管海禁实施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走私和打击海盗,但实际上,真正受到打击的是国内的沿海正常贸易。
海盗和走私商人的活动反而因为海禁的存在,而更为猖獗,对中国及其周边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相当消极的影响。
现代业界普遍的说法是纵贯明朝统治期间,“海禁”一直是明政府对海洋的基本政策,不仅远洋性质的海外民间贸易被禁止,明政府甚至不容许百姓进行捕渔业及沿海贸易。
事实上这是不正确的!
仅沿海驾艇或舢舨的疍家、渔民,在明一代从未消失,直至清代的迁海令方才断绝,这一点在遗存的明人书记中屡见不鲜。
所以主流的说法——故此,说有夸大之嫌,至于原因大家都懂。
明朝只有一段短短的时间是完全禁海的,明初,因蓝玉“勾结外国势力,阴谋推翻明朝”(蓝玉案)加强的海防及严格海禁,有资料的不过存在五年时间(1393~1398)。
若明朝真的是主流学说的禁海,那么将完全无海运能力,靖难之后就不可能怀疑建文帝有船可逃至海外,就更别说明成祖之后的七下南洋。
当然为什么现今有了那种主流的认识,只需要知道满清文字狱高压时间是120余年,终满清一朝,直到灭亡的时候,依旧是在执行文字狱,就可见一斑!
当然,后世的某局的成员问题,也是这种学法扩大的原因所在!
一时间,众人的脸色都是有些不好看,这件事实在是一个绕不开的死结!
是以,当张书堂说起了刘大夏焚烧航海资料的事情,王在晋却是只有沉默的。
一直以来,大明的某些团体,甚至已经是联合了整个大明的文臣力量,去压制了皇权。
不管是任何一个政体,若是想要有所作为,必须是要有两条腿的,一条就是经济的支撑,另外一条就是军事手段。
为了压制皇权,大明的历代文臣们孜孜不倦的给皇帝套上了一层又一层的紧箍咒!
不与民争利,就成了最有力的武器,在之后的朝堂上,成为了禁锢皇帝的一种手段。
这刘大夏也是运气太好,恰好是遇到了历史上难得一见的好脾气皇帝明宪宗朱见深,若是遇到的是满清的任何一个皇帝,早已被灭了十族去了……
(为因“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一个字而死的徐骏全家数百口默哀!徐骏是顾炎武外甥之子,也就是他姐妹的孙子。)
张书堂在这观测台上与众人讲解着西洋的事情,此时的山陕流民,再次发生了变化。
当知道张书堂与石砫营、满桂营等在宣府大破后金,斩首超过了五万余的时候,流民部队顿时发生了变化。
为避开明军主力,王嘉胤率军入晋,起义中心转移到山西。作战亦由极度分散,各自为战发展逐渐转变为为相对集中,互相呼应。
不久后,王嘉胤牺牲,王用联合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罗汝才等部20余万人,号称36营,一度破大宁、隰州、泽州、寿阳等城。
此时,朝廷里已经是有人开始提议以陈奇瑜为五省总督,统一指挥陕晋豫川及湖广官军,由四面分进合击,企图一举尽歼各部义军。
自古以来,弱小地方的一个变化,便能掀动整个天下大势。
历史上的此间种种,更是比比皆是。
若是当年成吉思汗若是不睡了西夏王妃,也不会被咬成了太监,然后自然是不会流血而死。
若是李成粱不一念之仁,任由努尔哈赤碰瓷,也不会有了汉家江山的易主。
若不是一战中希特勒被护士救了,自然是也不会有了二战。
当然,若是小胡子能够将那一个小胖子杀了,也就不会有了人能够阻挡德意志的意志……
此间种种,实在是难以言尽!
就像是亚马逊森林的一只小小的蝴蝶,适逢其会的掀了掀翅膀,然后在太平洋上便是起了一场飓风!
张书堂的意外受伤,就不会有那自称是土地神之人的救助,这样一来也不会有了郧阳营的出现,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