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桢和徐妙云在竹林中的时光仿佛世外桃源般宁静。然而,这份宁静并未持续太久。某日清晨,朱桢正和徐妙云在竹林中的一处小溪旁品茶,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朱桢心中一紧,放下茶杯,站起身来,望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不多时,一队骑兵出现在竹林边缘,为首的是一位身着盔甲的将军。他勒马停在朱桢面前,拱手行礼:“朱大人,奉皇命前来,请您即刻随我们回宫。”
朱桢心中一沉,知道宫中一定发生了大事。虽不情愿,但他知道职责所在,不能推辞。他对徐妙云说道:看来我必须立即回宫,这段时间你在这里好好休息,等我处理完事情再来找你。”
徐妙云虽不舍,但也明白朱桢的责任,点头道:“朱兄,务必保重,我会在这里等你。”
朱桢随即跨上马背,跟随骑兵队伍一路疾驰。一路上,他心中不断思索着宫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大事,以至于需要他如此紧急地回宫。骑兵队伍行进速度极快,不多时便已到达宫门。朱桢下马,急步走向御书房。他见到皇上正坐在龙椅上,神色凝重。朱桢行礼道:”
皇上挥了挥手,示意他起身:“朱卿,朕召你回来,是因为朝中发生了一些变故,需要你出面处理。”
朱桢心中一凛,知道事情不简单:“请皇上明示,微臣定当竭尽全力。”
皇上点头,缓缓道来。原来,朝中有几位重臣联名上书,指责朱桢在外游山玩水,不务正业,并且暗中结交江湖人士,意图不轨。这些指责虽然无凭无据,但在朝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不少大臣对此表示担忧,要求皇上彻查此事。
朱桢听完,心中怒火中烧,他知道这是有人故意陷害,但当下必须冷静应对:“皇上,微臣此行只是为了放松身心,并无任何不轨之举。这些指责纯属污蔑,还请皇上明察。”
皇上叹了口气:“朱卿,朕信你,但朝中人心不稳,朕需要你亲自澄清此事,安抚众臣。“微臣明白,定会竭尽全力,还自己一个清白。”
皇上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命人传召朝中几位重臣,召开紧急朝会。朱桢走出御书房,心中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幕后黑手,将事情查个水落石出。
紧急朝会召开,朝中众臣齐聚一堂。几位联名上书的重臣站在一旁,神情严肃。面向众臣,沉声道:“各位大人,今日召集大家,是为了澄清一些误会。有人指责我在外游山玩水,结交江湖人士,意图不轨,我对此表示强烈反对。这些指责毫无根据,纯属污蔑。”
一位重臣站出来,冷笑道:“朱大人,此事非同小可,非你一句话可以抹杀。我们有证据,证明你在外结交江湖人士,与一名隐居的老者关系密切。”
朱桢听闻,心中一惊,知道对方已调查到他与那位老者的交情。他镇定自若,反问道:“请问这位大人,所谓的证据何在?我与那位老者只是品茶论道,何来结交之说?”
重臣拿出一封书信,高声道:“这是我们从那位老者处获得的书信,信中明确提到你们的交往。”
朱桢接过书信,细看之下,心中愈发疑惑。信中确实提到他与老者的交往,但字里行间并无任何不轨之举。他抬头说道:“此信确实提到我与老者的交往,但仅仅是品茶论道,何来不轨之说?”
另一位重臣冷笑道:“朱大人,你莫要狡辩。此老者身份不明,且与你关系密切,难免让人怀疑。”
朱桢感到自己被逼到了墙角,却强忍怒气,冷静回应:我朱桢一向忠心耿耿,绝无二心。此老者乃隐居之人,品德高尚,我与其交往只是出于对其人品的敬仰,并无其他企图。”
皇上见状,开口道:“朱卿,你既然如此说,那就请老者亲自来宫中,澄清此事。只有这样,才能让众臣信服。“微臣愿意请老者入宫,以证清白。”
朝会散去后,朱桢立即动身,前往竹林中的老者茅舍。一路上,他心中焦虑,担心老者会因此受到牵连。但为了自己的清白,他别无选择。
到达茅舍,朱桢见到老者,心中一阵愧疚:“老先生,宫中有人污蔑我与您关系不明,请您随我入宫,澄清此事。”
老者听完,面带微笑:“朱大人,何须如此担忧?我随你入宫,便是。”
朱桢感激地点头,带着老者一路返回宫中。再次进入御书房,皇上和众臣已在等待。老者上前,拱手行礼:“微臣参见皇上。问道:“这位先生,你与朱大人的交往究竟如何?”
老者从容不迫地回答:“回禀皇上,朱大人与我只是在竹林中品茶论道,谈及诗文,并无其他交往。朱大人为人正直,无任何不轨之举。”
重臣见状,面露不悦,冷笑道:“此言未免过于简单,我们需要更详细的解释。”
老者淡然一笑:我与朱大人确实只是在竹林中品茶论道,谈论诗文。若各位大人不信,可以亲自前往调查。满意地点头:“众卿听闻,此事已清楚。朱卿无辜,众臣应信任。”
重臣见皇上如此表态,虽心有不甘,但也不再追究。朱桢感激地看向老者,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愧疚。
“老先生,多谢您为我澄清此事。”朱桢低声说道。
老者微微一笑:“朱大人,无需多言。我相信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事情澄清后,朱桢心中的石头总算落地。他知道,在宫中,有太多的权力斗争和阴谋诡计,但他必须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原则,不被外界所动摇。朱桢写信给徐妙云,告诉她事情已解决,自己清白无事。徐妙云回信,表示对他的担忧和关心,约他再次相见。
几日后,朱桢再次前往徐妙云府邸。二人见面,心中都有许多话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