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七七章叛国想清楚后果
孙传庭不知道北非的具体情况,可以肯定的是,北非那边的基础设施和教育水平,远远落后大明本土。但是,百姓的生活水平,却远远超过了大明本土的百姓,甚至堪比大明的中产阶级。
大明的中产阶级,是一个新名词,在孙传庭看来,这就是前朝时期的富户定议,在大明所谓的中产阶级,有三个指示:既家庭年收入超过三千两银子,固定资产超过五万两银子,家庭可投资资产一万两银子至两百万两银子之间。
这个比例在大明占总户数的百分之十五,约为六百六十一万户。
这部分人群,大部分都是眼界高,有超前眼光,或者说前几批跟着全旭经略辽东的那一部分人,在大明没有两百万两以上的家产,已经不能称为富了。
可是无论怎么计算,与普通百姓是没有关系的。在这个时候,大明其实并没有建立健全的社会福利体系,唯一堪称福利的义务教育体系,其实也是驴粪蛋表面光鲜,事实上在全旭看来,大明的百分之九十的小学、百分之八十的中学以及百分之七十的大学,教师的质量是不过关的。
为了提高教育质量,为此,全旭推出了后世的年人教育体系,在教师职称、学历方面给予一定的补偿,鼓励老师进修。
现在到处都缺人才,但凡有个中学毕业文凭,都不愁找到工作。
孙传庭虽然没有详细的数据支撑,却可以想象得到,大明本土两京十三省,平民百姓想成为中产阶级,难度是不小的,机会是越来越低。
相反,在海外领土和边境,倒是有这个可能,而且相对会比较容易,边境省份人均分配的土地多,可以有充足的资源进行畜牧养殖,五万两银子的家产,也不过是上万头牛,或者几十万只羊。
或者是一家规模小型的企业就足够成为中产阶级了,在大明本土,富户想要雇佣仆从,那个成本越来越高,就像孙传庭这样的高官,家里也只有两个马夫,一个车夫,四个杂役,一个厨师,一个门房,九个仆从而已。
放在从前,随便一个小地主家里也是仆从成群,人力资源的增加,没有办法增加,就这九个人,孙传庭要付出每年将近七百两银子,如果算上九个人的吃、穿,八百两银子都打不住。
但是,在北非不一样,在北非,平民百姓也享受特殊照顾,能享受大明的法律保护,军队保护。用全旭的话说,流动的钱才能产生利润,有钱人要持续消费,政府才能有税收,从而更好的为所有人服务,商人也才有利润投入扩大再生产,工人也才有收入养家糊口。
大明的官员也好,教师也罢,包括皇家陆军和皇家将士,所领的薪水里,都有纳税人交的税,所以,官员并不是百姓的衣食父母,相反百姓才是官员的衣食父母。
孙传庭的态度迅速转变过来,准备远赴北非赴任,别看沈明泽与孙传庭年龄上差不多,都是四十多岁,可是,孙传庭也非常清楚,沈明泽操心劳累,身体状况很差,远不像自己,以自己的身体情况,活个二三十年不成问题。
无论在职场,还是官场,拼到最后,拼的都是身体。
……
在大明皇家海军与荷兰东印度打得遍地狼烟的时候,身在澳洲的崇祯也曾想蠢蠢欲动,当然,并不是联合荷兰人跟大明打,而是趁着大明痛殴荷兰人的时候,趁火打劫。
在崇祯东拼西凑了五千人马,在卢象升的带领下,还真抢到不少好东西,没有办法,荷兰人可分不出全氏大明与朱氏大明的区别,他们已经被全氏大明的皇家海军揍得灵魂出窍了,在看到卢象升的卢字战旗,吓得四散奔逃,有多远跑多远。
朱氏大明的明军倒也不客气,逮住荷兰人就是按在地上摩擦,一场大战几乎不费吹灰之力。
当然,这也不算是不费吹灰之力,因为朱氏大明的士兵们可是累得不轻,
夜幕笼罩大地,战场上的血腥味久久不散。血战余生的朱氏大明士兵们将尸体清理到一边,生起火来开始做饭。
在战场上想弄到什么像样的饭菜是不大可能的,朱氏大明的明军将士们补给不缺,在澳洲的的大米煮出一锅锅香喷喷的米饭,每十名士兵围着一个酸菜肥肉罐头猛扒饭,那酸溜溜的酸菜让他们胃口大开,那大块大块的肥肉则为他们的身体提供充足的热量,长时间拉开强弩射击,体力消耗巨大,手臂更是酸痛难忍,不吃点高脂肪的食品真的没有办法补充体力。
当然,体贴的老炊是不会忘记给大家弄点饭后饮料的,他们把水煮开后拿出一块块硬得跟石头似的的干奶酪扔进锅里,再加入白糖、茶叶和少量的盐,煮出一锅锅浓稠的茶汤供大家享用。
这种饮料香浓可口,不仅有助消化,还可以让人迅速恢复体力,在军中极受欢迎,已经成了军中日常必不可少的饮品了。
荷兰俘虏士兵看着明军不要钱似的将一包包茶叶往锅里扔,不自觉的直咽口水。大概也只有中国人才这么阔气,不拿茶叶当回事了,他们这些苦逼的士兵哪有这个福气哟,就他们这点可怜的工资,在荷兰,哪怕是最便宜的茶叶也买不起呢。
看看明军那堪称丰盛的晚餐,再看看自己手里这硬梆梆、装在网兜里系根绳子能当成流星锤把人生生砸死的面包,他们发自内心的想哭,同样是当兵的,差距咋这么大呢?
此时的欧洲面对中国,内心是充满惊羡的,中国那博大精深的文化,庞大的人口基数,精致绝伦的文明,让人眼花缭乱的美食衣裳,精美的丝绸瓷器,雄伟的宫殿这一切无不令他们叹为观止,自叹弗如。
没办法,差距实在太大了,宋代中国的财富甩开地球上其他国家十八条街的时候欧洲人还呆在满是蜘蛛网和大便的城堡里啃豆子,现在欧洲人倒是有点钱了,但物质依旧贫乏。
就拿吃这方面来说吧,除了蔬菜水果香肠牛肉土豆之外,他们似乎就不知道还有什么能吃的了,而且吃法换来换去都是那么几样,单调得要死,面对大吃货帝国那一天吃三样菜一辈子不重样的美食,他们想不自卑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好在明军也不小气,看在荷兰俘虏士兵,他们很大方送他们每人一茶缸,围着火堆喝得不亦乐乎。
就移民这一块,新华省、北非、中南半岛等地,与澳洲的大明有着明显的区别,虽然说老百姓特别是草根百姓,并不喜欢关心政治,可是在崇祯挂起他的龙旗之后,那就不是政治问题了,而是叛国问题。
全旭针对叛国贼的处罚是非常严重的,轻则抄家灭族,重者株连九族,谁的脑袋也不铁,也不敢以身试法。
结果,崇祯惊讶的发现,前往澳洲的商船日益减少,崇祯和卢象升还以为卖价太高,他们把钢铁、铜矿石的价格一降再降,然而,就算差不多白送的,但是,还是没有船来澳洲采买铁矿石。
一方面是大明现在真不缺货源,无论是中南半岛或者北非、新华省、南美洲,包括西班牙人荷兰人都会廉价卖给大明矿产资源,另外一方面就是担心家族被打成叛国罪。
在崇祯刚刚抵达澳洲的时候,情况还好,只是以为周皇后和太子,也是在全旭默许的情况下,天雄军将士可以光明正大的将家眷迁徙到澳洲。
后来,他们下手想要迁徙在大明混不下去的人口,这是这么多年以来,全旭不遗余力的移民,据不完全统计,大明向远东地区迁徙至少两千万人口,向新华省迁徙超过五百万人口,在中南半岛迁徙上千万人口。
至于北非的那两百万人还不算,这就足足迁徙了将近四千万人口,差不多四分之一的人口迁徙出去了,在本土别说活不下去的流民,就连乞丐都看不到了。
没有移民想要发展,难度实在太大了。
现如今距离崇祯抵达澳洲快五年了,可澳洲的汉人人口一直没有突破十万人,其中超过三万都是新生婴儿。
崇祯无奈之下,为了发展只好把这个主意放在荷兰人身上,无论如何,荷兰人那也比生土着强点,至少可以看着他们干活。
至于土着,不仅懒惰还非常愚昧,笨的要死,怎么教都不会。
崇祯欢迎卢象升得胜还朝,可是看着战船上下来的俘虏,只有区区四五百人,有点失望的道:“怎么才这么点人?”
“有这四五百都不错了,要不是下手早这四五百人也被他们给砍了!”
现在的大明到处都缺乏工人,不仅仅本地大规模修建铁路,公路,就连海外的领土,同样也需要工人。留地不留人,这是大明的一贯作风,哪怕是尼罗河三角洲,这里的原住民也会被驱逐出去。
崇祯的愁啊,这什么时候才能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