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上表请求
倭国的源氏二十一个家族,全部出自各代天皇的子孙,清和源氏是其中势力最大的一支,是第五十六代天皇的亲孙子后代。
而藤原氏是飞鸟时代天智天皇的大臣,中臣镰足被赐姓藤原的后裔,源赖义自然不忿。
他没起兵呼应宋军就算不错了,现在只是号召大家不抵抗父母之邦,因为在他的理解中,中原人是看不上这块岛国的。
应该只是因为这百年来,倭国再未向中原王朝表达过臣服,让大宋朝不爽了。
当然这种误解是建立在九州的豪强,并未被宋军杀戮,而是允诺他们臣服后保留现在的利益。
这就是章惇的谋划,宋军登陆加上后续的军队,也不过才三万多人,倭国可是人口五六百万的国家,而且人生地不熟的。
真要强行吞并,现有的力量完全不足,除非大宋再派遣十万大军过来,可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几万训练有素的军队,的确可以兼并一个数百万人口的国度,可那要建立在文明相差很大的条件下。
倭国显然不是,虽然相比大宋,他们是野蛮人,可大唐数百年来的文明传播,让倭国了摆脱真正野蛮部落时期。
有着几百年统一的王朝,经济、政治、军事都是成熟的君主制国度,而且还没烂透到摇摇欲坠的状态。
在火器还没普及的时代,是没办法轻易的吞并这样的国度的,只能以夷制夷,扶持一批人打倒另一批。
好在这时代的倭国,普遍的思想是中原王朝是他们的父母之邦,真正让他们生出野心的,是武家政权上台后的事。
可以说倭国在这时代,百姓还是淳朴的,没经历过战国那样的惨烈厮杀,人心还是保持着儒家的道德观。
这一点对宋军很重要,只要做好不欺压当地人的事,公平对待他们,就会让大多数人愿意归顺。
后冷泉在半个月后,终于做出决定,派人去九州跟宋军谈判,双方交流很顺利,因为不存在语言障碍。
倭国有自己的语言,也创造了自己的文字,但官方还是热衷于学习汉语和汉字。
辽国其实也一样,虽然创造出自己的文字,但几乎从上下都会学说汉语,因为要跟宋朝贸易,不会说汉语可无法交流。
汉文化圈的辐射其实很大,就连西域各国在这时代,都崇尚汉文化,想想也难怪,整个世界一半的财富都集中在大宋,你不学汉文化寸步难行。
大宋是典型的用经济撬动文化先进,富足的生活让文化更加灿烂,因为有钱有闲,让更多的人安心去研究文化。
而且这时代的倭国,连钱币用的都是大宋的货币,本国的货币被上下各阶层嫌弃,甚至造成大宋自己的货币不够用,因为被倭国大量使用,无法回收到本国来。
倭国人把宋朝的货币称为渡来钱,顾名思义就是远渡重洋来的钱币,后世曾有考古挖出宋代钱币,高达四百多万枚。
一个月后,赵昉收到倭国的臣服表,请求朝廷派人去签订盟约,为此朝堂上又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行了,尔等争论半天,却丝毫不提倭国不臣之举!”
赵昉终于忍不住了,大臣们攻击朝廷侵占属国,就差骂他是侵略者和暴君了,气的他都想给他们一记耳光。
见到大家停下来看着自己,赵昉哂笑道:“百年以来,倭国可派出贡使来过?仅仅是太宗朝来过一次,但还不是官方的贡使,来的是僧人学习佛法的,诸卿真以为倭国还是我们属国吗?连高丽都不是了,诸卿是在做梦,还是梦境太好不愿意醒来?”
这一声喝问给了大臣们一巴掌,让他们从天朝上国的幻想中醒来,真以为人家把你当盘菜呀。
倭国的确从上到下都崇尚汉文化,但不等于他们臣服大宋朝,他们早就自认为,自己强大到可以跟大宋平起平坐了。
虽然还不敢有野心侵略大宋,但也没有再把大宋看做宗主国,双方是平等的兄弟之国,这才是如今的现状。
可士大夫们还沉浸在曾经的天朝上国中,可那不是大宋朝,那是人家大唐。
几位老儒还想争辩,被赵昉瞪眼止住,继续说道:“卿等还记的何谓属国吗?称臣、纳贡,朝廷下达命令必须遵从,那才叫属国,可这百年来我大宋命令的动倭国吗?除了民间来往,官方早就断绝了往来,何来属国之说。”
韩琦终于开口说话了,作为宰相加岳父,他太清楚赵昉要干什么了。
“臣附议陛下所言,倭国不是我皇宋之属国,不存在侵占属国之事,只是如今倭国再次臣服,陛下要如何安排?”
他这话让那些宰辅大臣都支持,其他叫嚣的人一看,原来皇帝早就跟宰辅们达成一致了,这还争什么。
看着沉默的大臣,赵昉脸上舒展开了,点点头道:“灭国不仁,朕也不会干这事,毕竟倭国不是西夏那叛臣,交通不便可以理解。”
大家一听也松口气,他们为什么争辩,还不是担心赵昉穷兵窦武。
赵昉见大家放松了,呵呵一笑继续道:“下诏同意倭国臣服,但条件是倭国不得欺凌虾夷人,同意朝廷在九州岛设立港口并驻军,至于位置嘛……”
赵昉沉思起来,旋即要来纸笔亲手勾勒一张图后,用朱砂笔一划道:“把这带去,朕划分的地方就是咱们驻军的领土,倭国原本住在这里的百姓依旧可以在这生活,但要听从驻军的命令。”
大臣们面面相觑,韩琦迟疑一下道:“陛下知道倭国的地理?”
这可太稀奇了,别说韩琦了,就算读书最多的晏殊跑到这来,同样也不知道倭国究竟长什么样。
同样,赵昉其实也不是太懂,只知道倭国分为本州岛、九州岛、四国岛等,具体的哪里知道。
但他知道长崎在哪,也知道长崎的大致历史,现在还没有长崎这名称,要到百年后长崎氏成为这的领主后,才有这名称。
他也不懂长崎原来叫什么,但他知道长崎在九州岛哪个位置,这一划就把九州岛分走了四分之一。
不仅分走了肥前国,还把萨摩国也划走了,不知道后冷泉和大臣们会不会心疼的要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