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大娘动了做媒的心思后就暗自琢磨,认识的人家哪家姑娘合适。
这天她正和宫木匠说起这事呢,可巧她闺女回娘家来看他们时听到了。
“妈,你刚说的那个余糕,是我知道的那个吗?就是从小就喜欢跟着我爸跑的那小子?”
“是啊!以前接触不多,只知道是个老实肯卖力的,这次跟着你爸前前后后的做木工,倒是发现这小子不只手巧心思也细,是个知恩图报的。他们一家人都正派。”宫大娘忍不住夸道。
“自从余糕来过咱家后,咱家的柴可从来都是他砍的,水也都是他都挑的。着实是个勤快知恩的好孩子。”
“我小姑子也正在相看人家呢,看了好几个都没挑着个好的。”宫巧巧有点意动,如果这余糕真是自家妈说的这样,也不失为一个好人选。
只是余糕毕竟是村里人,也不知道婆婆会不会介意,要是余糕有本事能进家具厂,那肯定就能成了。
“你小姑子哪能看得上我们村里人啊?”宫大娘对闺女这话不以为意,“嫁闺女可不比娶媳妇,你当年虽是农村户口,可你毕竟读了高中,而且你要嫁到他们家,也只是你一个人没口粮,影响也不大,你婆婆才会那么容易就同意了。可要是嫁闺女到乡下,那闺女可就要跟着女婿吃苦了。”
宫巧巧听了这话也没反驳,理确实是这个道理。
宫大娘的闺女名叫宫巧巧,读书成绩不错,一直读到高中毕业。第二年就进了镇上的家具厂上班,她老公就是她高中同学,也是高中毕业进的家具厂。
要说两人能进厂里上班,双方父母都是出了力的。
宫巧巧婆家在公社,但家境也就一般,儿子高中毕业后,也不知道要怎么安排好。请托人想进哪个厂里吃公粮,那也是得有空缺出不是,而且有出缺的也是好几家抢的。
正好那年听说家具厂招学徒,宫木匠的手艺好,那是十里八乡都是有名的。
虽然他不收徒,可是自家女婿又是另一回事了。
就这样,宫巧巧她老公在有后门的情况下,又跟着老丈人学了技术,进家具厂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因着这事,两人当年就在高中毕业后迅速结了婚,宫巧巧也在结婚第二年,找着机会进了家具厂后勤做临时工,并且第三年就顺利转正。
宫巧巧也是个厉害的,就靠着父母给搭的桥,自己就华丽转身,成为了吃公粮的公社工人。
不过,由此也能看出,宫巧巧的婆家人人品都不错,不然她也不能这么顺利的和她老公结婚,还成功进了家具厂成为正式工。
但就像宫大娘说的那样,嫁闺女哪里能和娶媳妇一样呢。
宫巧巧想了想,转头问宫木匠,“爸,你说余糕要是去家具厂参加招工考试,有机会进吗?”
宫木匠听了一愣,怎么?这闺女的小姑子,难不成对象这么难找的?还要特意给余糕一个招工的机会,也要把这事促成?
宫巧巧看她爸这反应,就知道她爸是误会了,“爸,不是你想的那样,你也知道我小姑子吧,她被我婆婆娇养的有点天真天知事。现在相看了几个都没成的,不是嫌人家长得矮了,就是嫌弃人家丑。只挑长相,反倒是对家庭和工作不在意,我公公婆婆是真没办法了,再让她这么作下去,怕是媒人都不上门了。我是记着余糕两兄弟都长得不错,或许能成呢?”
宫木匠听了这话心里想,这哪里是天真,还不是家里给惯得,“其他的不好说,不过说起这长相,那余糕确实没话说。他的做木工活也确实好,很有天分,你这想头估计还真行。”
宫巧巧心想:小姑子只看长相,可公公婆婆势必还是会在意其他的。不过只要小姑子能看中长相,那给余糕找个家具厂的招工机会还是不难的。
家具厂不比其他地方,想进去那肯定得要是会手艺的。
活做得漂不漂,那可不是只走后门就有用的,要不然当年,宫巧巧她老公也不至于有关系还要特意跟着宫木匠学技术了。
“行了,八字还没一撇呢,你们父女两倒是商量上了。”宫大娘打断了两人思绪,几人也不再就这个问题继续讨论,毕竟宫巧巧回娘家次数虽然不少,可也不是天天能回的,也就一个月休息一天的时候回来半天看他们。
不过这事到底是让宫巧巧上了心,只等后面找机会探探口风,看能不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