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事情,在另外五个秦淮名妓处,也都发生了。
只不过,她们几个的语锋没有顾横波那么犀利,没把人气吐血。
当然,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花前月下、海誓山盟的,只有顾占儒和顾横波,他们几个还没到这种程度。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顾横波气愤,恼恨顾占儒以钦慕文采而掩饰他那颗好色的心。
你好色就好色,可以明说啊。
你就说,横波,我不但钦慕你的文采,还喜欢你的美貌,不就得了。
卖艺不卖身,我当妓女,确实立牌坊了。
可你呢,虚伪,太虚伪了。
顾横波还生气的是,顾占儒竟然替她自作主张,强行更改她的人生未来。
顾占儒六个人又聚到一起,皆是一脸灰溜溜的。
沸沸扬扬闹了一阵子,算是达到目的了。
可谁想到,人家竟然不承情,非得去燕州不可。
顾占儒一脸的阴沉:“今日吴风殿之事,到底是谁把真相泄露出去的?”
另外五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起摇了摇头。
开玩笑,事情闹成这样了,谁特么承认谁就是傻帽。
都不承认,顾占儒也没办法。
只是,这事让顾占儒一想,就很是蛋疼。
最可怕的后果,那就是这事铁定很快就会传开,然后他们六个人的名声就会彻底臭到家。
尤其是顾占儒,他以前是江南士子之首,名声正隆。
但这一次的事情,对他的名声绝对会有莫大的影响。
至少,江南士子之首的地位,顾占儒绝对是保不住了。
赔了夫人又折兵,用在顾占儒的身上,绝对是再合适不过了。
如果顾占儒不搞这个小九九,只不过是顾横波北上燕州,对顾占儒的名声不会有任何影响。
甚至于,如果顾占儒跟过去,会更加感动顾横波,也会留下一段佳话。
更甚至于,二人的爱情故事或许能感动燕王杨枫,然后成全了他们。
若真是这样的话,燕王杨枫对顾占儒自然会青睐有加,或许能加以重用呢。
可现在,一手好牌被顾占儒打了一个稀巴烂,他被气得吐血之后,更是想哭。
大吴国这边的动静太大了,很快就被杨钦给知道了。
吴皇陈仲德为了讨好杨枫,不但亲自北上蓟城,向杨枫称臣,更是还搬空了秦淮河畔,将那里的名妓尽数迁到雒水河畔。
当然,在这些名妓被迁往雒水河畔之前,须得先去燕王府报到。
至于会被留下几个人,会不会全被留下,留下多久再去雒水河畔,就无人能知了。
杨钦不由又惊又怒。
以他的判断,这一次大吴国和燕州的结盟,定然已经成功了。
而且,杨枫也放出一句话:吴皇北上之日,便是高射炮南下之时。
也就是说,从吴皇决定北上的那一刻,两国的联盟其实就已经成功了,只差陈仲德到达蓟城,签一份结盟国书。
最让杨钦恼怒的是,杨枫放言,卖给大吴国高射炮三十六门。
三十六门高射炮啊,一起对着天上轰,战斗机被击中的几率不知道会增加多少。
那些战斗机,太昂贵了,以大楚国的经济情况,支撑不了多少架。
还有那些飞行员,培养起来也是太难了,损失一个都不得了。
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杨钦很是恼火,很是担心,却也不能不发兵啊。
都已经这样了,如果杨钦突然叫停,且不说他杨钦丢人之极,就说大楚国想要再强大起来,抗衡燕州,也是不可能了。
一旦大吴国得到燕州的支持,就会成为大楚国与大印国之间的最大障碍,会让杨钦很难受啊。
大楚国购买大印国的热兵器,只能通过海运。
空运的话,每次太少,耗费太大,大楚国根本承担不起。
而海运的话,大吴国就拦在中间了。
大吴国的水军实力,杨钦倒也没有真很放在眼里。
可是,燕州的水军实力杨钦就不能不考虑了。
倭国是怎么被灭掉的?
大楚国的水军怎么被灭的?
杨钦想想都害怕。
所以,杨钦再次将杨枫恨得牙痒痒的,却又没什么办法。
如今的世界格局,冷兵器时代渐渐落幕,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了。
是说各个国家都已经注重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大楚国,可毕竟起步晚,已经落后了,短时间内根本无法超越。
后世的时候,华夏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也是经过了六七十年的发展,才渐渐能够跟美丽国抗衡。
所以,大楚国想要赶超燕州,没有六七十年,绝对不可能。
但是呢,就算给大楚国六七十年的发展,也不可能超过燕州,因为杨枫是后世穿越过来的。
杨钦很无奈,只得立即下旨,让霍云风率领大军渡江攻吴。
杨钦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趁燕州卖给大吴国的高射炮到位之前,抢先占领大吴国的一些地盘。
到时候,就算大吴国拿到了高射炮,也难以收回失地了。
而且,杨钦的作战意图很明显,就是先攻打大吴国最东北方向的滕州。
然后,再继续往南,将大吴国东面的沿海三州全部拿下。
这么一来,大吴国与燕州的海路通道,就会被切断。
大吴国和燕州之间,就只能通过汉州西面的蜀州往北这一个通道了。
海路的速度快,运的东西多,最方便。
而陆路的话,除非燕州把铁路修到蜀州,还得修到长江北岸,不然的话,运送热兵器也是很不方便的。
不得不说,杨钦的这个思路还真是正确极了。
因为如果杨钦的这个计划要是成功的话,不但大吴国与燕州的联络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大楚国与大印国之间的联络就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了。
所以,陈仲德刚刚动身北上,霍云风就率领十五万兵马渡江了。
还好,在冯不破的建议下,陈仲德做了一些布置。
大吴国有三大名将,分别是萧南雄、冷王北和赵传震。
陈仲德便让萧南雄镇守滕州,防止大吴国从江州进军。
陈仲德又让冷王北镇守岳州,防止大吴国从汉州进军。
赵传震坐镇金陵,随时做好后勤,以及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