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小说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京城皇宫之中,弘治皇帝拿着最新一期的大明早报,一边喝茶也是一边看报纸。

“嘭~”

“甘肃、陕西一带是否真的如同报纸上所说的一样?”

仅仅只是看了最重要的一个新闻,弘治皇帝就忍不住重重的拍打在桌子上面,整个人显得非常气氛。

“回陛下的话,八九不离十,其实每一次鞑子南下劫掠,所过之处犹如蝗虫过境,寸草不留,甘肃、陕西这一带多半是如此。”

一旁的萧敬听到巨响,整个人都被吓了一跳,听到弘治皇帝的问话,想了想也是回道。

“那为什么以前呈上来的奏报没有详细的说清楚?”

弘治皇帝听完微微点点头,这事他多少也是知道一些的,只是以前大臣们呈上来的奏疏在这方面并不会重点去提,对于这些朝中的大臣来说,他们更侧重于描写是如果打退鞑子的事情,而不是关心有多少老百姓被杀了。

打退了鞑子能够让他们升官发财,这老百姓的死活对他们却是没有丝毫的影响,所以自然而然到了弘治皇帝案头上的奏疏描述起来基本上也就是烽火连天,贼寇肆虐之类的。

这样的描述虽然弘治皇帝也是知道鞑子南下会劫掠一番,但并没有一个直观的观念,到底是如何劫掠的,大明百姓的伤亡如何,这些都没有一个具体的数字和详细的描写。

但是大明早报这边就不一样了,因为刘晋这边的交代,所以大明早报这边有专门的新闻记者前往甘肃、陕西这一带。

在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更多的则是侧重于描写鞑子的残暴,所过之处血流成河,流血漂橹,死了多少人,有多少城镇被屠戮等等之类的。

两者之间形成了巨大的鲜明对比,这让弘治皇帝就知道了,原来鞑子南下犯下了诸多累累罪行,杀了我多少汉家儿女,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而不再是以前奏报上面的那样空洞,仅仅只是一段话,几个词的,让人感觉不到鞑子的残暴行径,没有直观的感受。

“这…”

听到弘治皇帝的问话,萧敬一时之间竟然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回答。

朝中的大臣之所以这样去写奏疏,其实主要的目的还是不希望皇帝好战,皇帝毕竟是大明的天子,是大明所有子民的天子。

如果一个天子知道自己的子民被鞑子无情的屠戮,稍微有点血气的皇帝总归还是会有一些脾气的,多少也是要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的。

一旦皇帝想要打仗,那么自然而然的就会重用武将勋贵集团,这对于文官们打压武将勋贵集团可是极为不利的。

而且皇帝好战,喜欢用屠刀来解决问题,他们这些大臣的好日子就到头了,看看明朝开国的朱元璋同志,再看看朱元璋的儿子朱棣同志,这两个人都是好战之人,都是喜欢用屠刀来解决问题的。

他们的屠刀不仅仅对异族厉害,对手下这些大臣们同样厉害,死在朱元璋和朱棣手中的大臣不知道有多少。

所以不管是打压武将勋贵,还是免得让皇帝好战,这奏报写的时候就要注意,那些是侧重点,那些要一笔带过,朝中的这些大臣们都清楚的很。

这关于鞑子南下劫掠的奏报也好,这关于灾荒之类的奏报也好,很多时候都是报喜不报忧,尽量让皇帝觉得整个天下海清河宴,这样一来皇帝就可以将自己的心思放在享乐上面,而不是成为一个喜欢折腾的皇帝。

喜欢折腾的皇帝,他不好控制,也不利于他们文官集团的利益,更是容易破坏他们好不容易经营出来的文官集团独大的局面。

“哼~”

弘治皇帝冷哼一声,想了想说道:“立即召内阁大臣刘健、李东阳、谢迁,兵部尚书马文升、户部尚书周经、英国公张懋进宫。”

“是~”

萧敬一听,连忙点头,立即对着身边的小太监使一个眼神,对方心领神会,马上就去办。

……

内阁首辅刘健的府上,刚刚才下早朝的刘健同样在一边吃早餐一边看报纸。

“这个大明早报~”

刘健皱起了眉头,大明早报办的还是很不错的,只是这第一篇关于鞑子南下的报道却是让他觉得很不合适。

“这样一报道的话,肯定会群情激愤,到时候朝廷就会很难办。”

刘健似乎已经看到了群情激愤的场面,到时候无数人向皇帝请愿,要求出兵报仇雪恨的话,这个事情就真的难办了。

身为内阁首辅,他很清楚大明现在的情况。

现在大明的情况是属于那种,打仗是不可能打仗的,因为大明军队的战斗力十分低下,战五渣的水准,另外财政上又是不允许的,大明朝廷的国库都可以饿死老鼠了,哪里有银子来给朝廷打仗。

所以每一次面对鞑子南下劫掠,只要对方不威逼京师,那么朝廷这边就只会龟缩在大城池当中,等到鞑子们劫掠一番,自然而然就会退去。

这是一种典型的羊群思想。

那就是面对狮子进攻该怎么办?

不需要怎么办,只需要等狮子吃饱了,狮子自然就不会怎么样的一种思想。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大明早报将这个事情给捅出来了,让整个大明的所有人都清楚的知道了鞑子所犯下的种种罪行,自然而然的,整个大明上下都会群情激愤。

到时候朝廷这边是即便不想打,它也要打,因为民意沸腾,大家都会要求报仇雪恨,你不打,你就会离心离德,谁反对打就会被人骂成秦桧之流。

但是朝廷能够和鞑子打仗吗?

即便是能打,能够打赢吗?

以现在明军的状况来看,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守城的话,还可以仗着水泥修建起来的高墙打一打,这要是出了城,那几乎都是草原狼嘴里的肉了,对方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不打的话,明军还可以守住很多的大城池,可是一旦真正和草原打起来的话,到时候损兵折将都是小事了。

一旦兵力损失过重,一些重要的城池兵力空虚,这些鞑子极有可能就会趁虚而入,死的人就要更多,损失就更大了。

甚至于鞑子越打越顺,这野心越来越打,指不定到时候就剑指京师,那就真的要朝野动荡了。

这就是刘健为什么觉得大明早报这个描写非常不妥的缘故了,他都已经仿佛看到了一场大变即将到来。

“老爷,宫里来人,宣你进宫~”

刘健还在思索这事,宫里的旨意就到了。

“唉~”

“这个刘晋,真是不让人省心,好好的办什么报纸。”

听到管家的话,刘健忍不住叹口气,他几乎都能够猜到弘治皇帝宣他进宫是为了什么事情了。

很快,刘健、李东阳、谢迁、周经、马文升、张懋等朝中重臣全部来到了弘治皇帝临时办公的地方。

“报纸大家都看了吧?”

弘治皇帝的脸色很难看,见人都到齐了,缓缓的开口说道。

“看过了~”

众人互相看了看都点点头说道。

“看过就好,那你们先说一说,为什么从下面呈上来的奏报当中没有详细的列举出被屠戮的区域,死亡的人数,朕所看到的奏疏当中,都是一笔带过,没有详细的提及此事,如果不是大明早报这边刊登出来,朕还以为没死多少人呢。”

“诸位都是国之柱石,社稷栋梁,大家都看看,这一次鞑子南下,甘肃、陕西两地,死亡的人数至少有十万,这可都是血淋淋的生命,都是我们汉家儿女。”

弘治皇帝非常的恼火,尽管声音不大,但却是让这些大臣们一个个额头冒汗,大家都知道,弘治皇帝这个老好人这一次是真的怒了。

众人一阵沉默,彼此都默不作声,大家都知道这里面的门道,但是这种事情都是不能说出来的,一旦说出来,这又可以牵扯到限制皇权、限制皇帝的事情上,到时候指不定还要死多少人呢。

“怎么都不说话了?”

“刘健,你先说说。”

弘治皇帝见众人不说话,很是不满的说道,接着直接开始点名。

“回陛下的话,各地的奏疏也多有提及鞑子的残暴,只是因为这奏疏历来讲究简介,所以没有办法像这个报纸一样,详细的进行描写。”

刘健想了想只能够硬着头皮解释一番了。

“是嘛,那这样,以后关于战事还有灾情的奏报,都必须详细的列举数字和区域,不能再模糊不清。”

弘治皇帝听完,微微点头,没有继续纠结这个事情,奏疏他也是看过的,也确实是有提及过鞑子的残暴行径,不能说下面的这些人没有提及这事。

“是~”

众人一听,连忙称是,同时一个个也是忍不住愁眉苦脸起来,这列举详细的数字和区域,不能在像以前那样模糊不清,这意味着以后想要忽悠皇帝可就没有那么容易。

有时候一些小灾、小祸的就不能再用来骗取朝廷的救济,一些大灾难就不是那么容易隐瞒下来的。

“今天把大家召集过来,主要还是来说一说我们大明到底能不能打赢鞑子的事情,鞑子年年南下,年年入关劫掠,杀我百姓,劫我钱财,而我们大明的军队却是只能够眼睁睁的看着,拿他们没有丝毫的办法。”

“长此以往,我大明岂不是成了鞑子们的韭菜,年年过来收割,此消彼长,最终必成大患。”

“这一次南下,杀我十万计的子民,下一次南下,又杀我十万计的子民,这血海深仇,其能坐视不管?”

弘治皇帝想了想说道。

从看到大明早报上面的描写,看到那血淋淋的数字那一刻起,他就决定,一定要还以颜色,身为大明的天子,他不能坐视不管,不能够严重的看着自己的子民被人屠戮而无动于衷。

听到弘治皇帝的话,刘健、李东阳、谢迁、周经、马文升等人的脸色变的难看,弘治皇帝这是决心要和鞑子好好打一仗了。

但是他们却不想打仗,因为打仗不仅仅会死更多的人,更关键是会动摇文官集团的利益。

“陛下,鞑子南下是为了劫掠过冬的物资,只要他们劫掠够了,自然而然会返回草原。”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轻启战端,恐成大祸。”

周经第一个站出来表示反对,他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这些草原人没有什么可怕的,他们只不过是过来劫掠物资、财富的,只要吃饱了,自然就会回去,根本没有必要和他们死磕,因为和他们死磕,只会损失更大,一个不小心还极有可能会动摇大明江山的社稷。

“是啊,陛下,不可轻言战事。”

“这一次鞑子南下选择从甘肃、陕西方向,主要是因为这一带我们的长城和城池没有用水泥进行巩固、加高。”

“以往鞑子南下都是从大同、宣府南下,但自从我们用水泥加高、巩固长城、关隘和城池之后,鞑子就难以南下。”

“所以臣以为,只需要往甘肃、陕西这边多调配水泥用来修缮长城、关隘,巩固加高城墙就足以抵挡鞑子南下,到时候就再无边患了。”

谢迁也是站了出来,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他的意思就更简单了,那就是这一次鞑子南下成功,那是因为甘肃、陕西一带的长城、关隘还没有用水泥去修缮,所以鞑子才能够成功南下。

只要用水泥去重新修缮、巩固、加高,未来鞑子就休息在南下了,用水泥就可以构建起强大的防线,根本就没有必要和这些草原人死磕。

“陛下,李公、周公所言甚是。”

“我大明军队军备废弛、训练松弛,战力低下,根本就没有办法和草原大军相比,依靠城池守城尚可,这出城野战,根本就没有任何的胜算。”

李东阳也是跟着说道,直言大明军队战力低下,根本就不适合去和草原人硬拼,还是依靠水泥修建高大的城墙来抵达比较明智一些。

听到这三人的话,弘治皇帝的脸色都铁青、铁青的,叫他们过来是商量如何收拾草原人的,而不是叫他们来过来反对自己的。

25小说网推荐阅读:群芳斗艳:多情家丁最风流雷武逆天明末三十年修罗武神从山贼开始明末钢铁大亨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大成公子妃在上之染瘾世子爷带着微信购物坐江山穿越明末两太子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振南明绝色催眠师,逆天大小姐红楼:朕即大乾踢开永乐开局被抄家,我带着空间去流放!三国:寒门崛起大明:让你监国,却成千古一帝?大明凰女传姐妹花岳父,开局还送五小妾在他心头放肆史上第一姑爷回到三国做强者田园娇宠:神医丑媳山里汉三国之曹家孽子大夏刑案官将军宠妻之独慕花朝霸魂管仲开局一个人,立国全靠拼千宋矛与盾与罗马帝国飘飞的残叶蝉动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快穿之我就是个观众大明最牛锦衣卫,老朱求我住手三国:曹操和刘备扶我登基大魏疯王大哥,臣弟助你上位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打造最强边关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明末:我看看谁敢让我剃头大唐之从当咸鱼开始大明捉鬼记:明朝那些魑魅魍魉最强假太监大唐不良人从亮剑开始签到剧综
25小说网搜藏榜: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大成公子妃在上之染瘾世子爷群芳斗艳:多情家丁最风流带着微信购物坐江山穿越明末两太子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振南明绝色催眠师,逆天大小姐红楼:朕即大乾踢开永乐开局被抄家,我带着空间去流放!三国:寒门崛起大明:让你监国,却成千古一帝?大明凰女传姐妹花岳父,开局还送五小妾在他心头放肆史上第一姑爷回到三国做强者田园娇宠:神医丑媳山里汉三国之曹家孽子大夏刑案官将军宠妻之独慕花朝霸魂管仲开局一个人,立国全靠拼千宋矛与盾与罗马帝国飘飞的残叶蝉动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快穿之我就是个观众大明最牛锦衣卫,老朱求我住手三国:曹操和刘备扶我登基大魏疯王大哥,臣弟助你上位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打造最强边关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明末:我看看谁敢让我剃头大唐之从当咸鱼开始大明捉鬼记:明朝那些魑魅魍魉最强假太监大唐不良人从亮剑开始签到剧综满门忠烈,皇帝却逼我造反成为铁锤寨三当家后镜子通古今,我靠亿万物资养扶苏家父曹孟德重生三国,家兄孟德
25小说网最新小说: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