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诸位能够齐心协力,与我共渡时艰。”
一瞬间,房间里的空气凝聚。
他们知道,秦羽所提出的理念不仅是国策变迁的一小步,更有可能成为大秦史册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徐健、李怀安等人相互交换了肯定的目光之后,秦羽给出了明确的指令:“李先生,选出合适的地域并进行试点。”
“萧贺,你负责各地官员的考核,明确任务指标。”
“徐健负责监督计划的执行进展。”
重臣们领命。
徐健在领命后,立刻召集了随行的骑兵。
几日后。
秦羽坐在书桌后。
“陛下,英济此人行事向来狡黠,您有什么特别的交代吗?”
徐健语气坚定。
英济的逃脱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秦羽微微点头。
“此事非同小可,徐健,我相信只有你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追上英济。”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权衡词句,“但切记,务必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行事,不能贸然行险。”
“是,陛下,我明白。”
徐健不再多言,抱拳行礼后,迅速走出了殿堂。
他明白,秦羽此刻心中有多么期望这次行动的顺利。
离开皇殿后,徐健立即准备好前往恒山郡的路途。
他的贴身副官立即带来了一匹快马,天边也渐渐染上夕阳的余晖。
徐健翻身上马,赶往恒山郡的路上,思绪不由得回到秦羽刚才的眼神。
秦羽则继续留在皇殿,他心中明白,这不仅仅是抓捕英济的问题,背后或许还有更多的牵连。
他转身再次坐回书桌前,轻轻翻开古籍。
殿门轻声被推开,墨瑶走了进来,打断了他的思绪。
“何事让你如此忧心?”
墨瑶柔声问道。
“恒山郡传来的消息。”
秦羽对墨瑶从来不隐瞒,“英济跑了,我已派徐健去处理此事。”
墨瑶点头,没有多言。
她走向秦羽,轻声说道:“有些事,也许需要从长计议。”
秦羽握住墨瑶的手。
……
因为出了事,现在整个恒山郡的局势都很紧张。
徐健策马扬鞭,心中不断盘算着追捕英济的策略。
他明白秦羽的期望,也明白英济的狡猾,脑海中一遍遍划出可能的行动路线,以及如何隐蔽行事避免打草惊蛇。
在他身后,贴身副官紧随不舍,逐渐接近平行时,副官忍不住问道:“将军,若英济已设伏于前,咱们该如何应对?”
徐健扬起嘴角,目光坚定地注视着前方,“英济此人惯于声东击西,我们需要的不是硬碰硬,而是出其不意。”
“这次,他的优势在于对地形的熟悉,但我们的优势在于统筹全局。”
副官点头,佩服徐健在关键时刻仍能从容警惕。
二人继续前行,夜晚的风迎面扑来,让人愈加清醒。
与此同时,乾城的皇殿中,秦羽的手依旧紧握着墨瑶。
她温柔的目光注视着他,语气中多了几分关切:“陛下,朝堂的局势,是否有需要我,或者墨家帮忙的地方?”
秦羽轻轻摇头,但又不无感慨地说道:“如今各方势力渐渐抬头,朝中颇不宁静。”
“倒不是我不愿让你与墨家参入这场风波,只是这暗流之下,稍有不慎便可能殃及无辜,我终是不想你们被卷入这纷争中。”
墨瑶静静地听着,“倘若有需要,记得告诉我。”
翌日早朝,秦羽照例召集群臣商议国事。
李怀安站在殿中,见秦羽略显疲惫,心知昨日未能安歇,他暗自思忖,如何应对朝中日益复杂的局势。
萧贺上前禀报,言及边境防务问题,而另一边,刘将军则提起民生事务,两人话语间不经意透出不同的立场。
秦羽心知肚明,但他面上并未显露什么,只是冷静地聆听,偶尔点头。
“若有异心,长此以往,受害的终是大秦子民。”
大臣们心神一震,纷纷低头称是。
翌日清晨,徐健踏出帐篷,眼前是连绵起伏的恒山郡。
他准备继续追击英济。
然而,心中隐隐的担忧,让他不禁转身招来副官。
“情况怎样?”
徐健问道,目光如炬。
“将军,英济的势力深藏不露,地头蛇一般。”
副官皱眉汇报,“地方上似乎有人秘密支持他,不少村落对咱们的探查都不配合。”
徐健点了点头,思索片刻,“我们不能只靠蛮力,必须找到他的幕后支持者。”
这时,远处疾驰而来的一匹快马瞬间打断了他们的对话。
骑士勒住马缰,带来了从乾城飞奔而来的密报。
徐健拆开竹简,眉头随之紧锁,但旋即舒展,仿佛找到了什么突破口。
在乾城,秦羽端坐于御书房,目光凝重。
他已然收到徐健的情报,心中暗忖:英济这棋子背后有人操控,意在朝堂。
不动声色地,他敲了敲桌案,示意李怀安入内。
“皇上。”
李怀安侧身行礼,举止如常,等待秦羽开口。
“英济伏线甚广,此事有心人作祟。”
秦羽沉声道,“你怎么看?”
李怀安稍微思考,便俯身答道:“陛下,英济只是一面,真正的敌在朝中动摇人心。”
“若由此引发内乱,对我大秦不利。”
秦羽点头赞许,“不错。所以我需要你密查,务必查出是谁在推波助澜。”
“微臣领命。”
李怀安郑重承诺这时,殿门轻启,墨瑶款款而入,见秦羽沉思,便柔声唤道:“陛下,又在为国事劳心?”
“没事,只是一些小麻烦。”
秦羽展露一丝微笑,“不用担心,会过去的。”
墨瑶含蓄而笑,轻轻握住他的手。
然而眼下,英济这一事端已然成为挑战他的权力平衡的关键一局。
不久后,项绪走入御前,秉承着对国计民生的思忖,道:“陛下,民生为本,国泰民安才是根本。”
“项绪,你说得不错,”
秦羽略带赞许,“徐健那边正在秘密行动,朝内也需维稳。”
御书房的烛光摇曳,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温暖。
秦羽微微抬头,思绪却在英济一事上久久徘徊。